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

馬首是瞻!

聽到這四個字從一衆世家口中說出來,着實叫李易感到意外,甚至,還有點小震驚。

要知道,這纔是李易與他們的第二次正式見面,雖然前些天偶爾也會有些接觸,但深度非常有限,這裡的許多人,李易現在甚至還對不準名號。

不過,李易雖然比較滿意世家的態度,但還沒有腦袋一熱,就真把他們當自己人了。

李易很清楚,這所謂的馬首是瞻,大概就是李易在前面跟人對砍,他們會舉着小旗在後面搖旗吶喊,李易把對手砍翻了,他們就是忠心耿耿的小弟,會衝上去將那個可憐的傢伙剁碎,李易要是輸了,這些人中心善的轉頭就走,狠一點的,可能對着李易背後就是一刀。

擺正了心態,李易這才起身,將爲首的張升等人攙扶起來,說道:“不過區區小事罷了,張老,還有諸位,又何必如此大禮?”

張升等人起身,盡皆苦笑,他們也是等的實在着急了,畢竟這種寫文章留一半吊人胃口的事,歷史上還是頭一遭。

張升答道:“唉,還望襄侯體諒,我等也是心中急切,不得全文,心中惦念,睡不安穩啊。”

“這……”

李易摩挲着下巴,眉頭微微皺着,開始猶豫起來。

張升與幾個家主對視了一眼,知道李易是不想輕易把那些文章拿出來。

其實這些世家都很清楚,李易放出這些文章,絕對是別有所圖,否則不會吃飽撐的只放一半出來。

至於李易的目的,讓他們他們在南陽的支持是肯定的。

有些人可能會看出李易是想找個翹板佔據荊州,不過,這種事情說不好,誰也不能完全肯定。

不過不管李易野心再大,就目前來看,對他們的利益都不會什麼損害,所以,這些宛城世家確實是打心裡靠近李易,願意給他支持。

只是李易的態度,讓張升等人實在有些摸不準。

我們這一幫人都馬首是瞻當小弟了,你不趕緊點頭,你還想要什麼?

就在張升琢磨李易心思的時候,黃月英取了一塊溫熱的手帕遞給李易,輕聲道:“師父,請。”

“嗯。”

李易應了一聲,接過手帕擦了擦臉頰,又交給黃月英,黃月英恭恭敬敬的雙手接過,然後低垂着腦袋,退回到李易身後。

看着這一幕,張升,還有一些其他世家的人,頓時若有所悟。

對於李易隨身帶着的這個女跟班,世家們早就注意到了,甚至,還有人猜想這是不是李易的親戚,如果是的話,可以交好結親,不過打聽之後,卻是叫他們一下就熄了這個心思。

因爲這是黃承彥的閨女,李易的弟子,黃月英。

世家們的心思可是很邪惡的,基本沒有人會傻乎乎覺得黃月英與李易真的只是單純的師徒關係。

張升心念電轉,想起了李易的種種八卦傳聞。

李易從長安帶走了許多好東西,更是擄走蔡邕的閨女,一個貪財好色的評價是沒跑了。

只是送女人這種事情講究技巧,做不好就是弄巧成拙,至於說送錢,送糧,世家們是願意的,只是李易現在根本不缺這些。

再加上他們是來求文章的,又不是求李易敢壞事,用黃白之物做交換,也太過俗氣了。

琢磨片刻,張升忽然道:“張某家中有一小孫兒,正當蒙學,只是一直以來,不得良師,這才耽擱了下來,今日看到襄侯有如此風采,我有意……”

說着說着,張升有些遲疑了起來,倒不是有什麼不好的想法,而是他感覺自己可能找錯方向了,畢竟這裡這麼多世家呢,李易不大可能每家都收個弟子。

張升自己底氣不足,李易卻是眼睛猛的亮了一下,欣喜的抓着張升的手臂道:“張老此言當真?”

不等張升給出回覆,李易又看向其他人,說道:“諸位可能多少有所耳聞,我有意在城外建設書院,我親自爲院長,以蔡,黃二位先生爲副,廣收子弟,爲我大漢培育良才,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李易要建書院不是什麼秘密,不過衆人只是知道有這件事,再加上天下官學不少,所以,他們並不認爲這個書院在李易的心中有多重要。

此時此刻,李易提出書院,又表明他要親自出任院長,世家們這才隱隱察覺到,這個書院怕是與普通的官學不一樣。

而且,有了那三篇文章兜底,這個書院的前途……

明明是在室內,可許多人在這一刻愣是感覺到身邊好似有一陣風吹過,好像涼嗖嗖的,也好像火辣辣的……

張升能被推出來與李易交流,反應自然是很快的,馬上就明白了李易的目的,而且,他對於李易的目的也沒什麼抗拒,因爲,這個事情完全就是雙贏的。

張升當即一臉驚喜的說道:“如此說來,書院學生豈不都是襄侯弟子?”

李易笑呵呵的拱了拱手,算是默認了這件事情。

張升頓時一臉欣喜,他卻是不知道,李易將來打算收多少弟子,所以,這個弟子身份雖然很不錯,其實卻遠沒有他想的那麼好。

張升臉上全是笑容,躬身道:“家中孫兒頑劣,襄侯若是不棄,能將之收入門牆,張家上下萬分感謝啊!”

緊跟着,其他世家也紛紛提出類似請求。

這些世家家大業大,家中從幾歲到十幾歲的後輩子弟可是相當多,既然李易想要他們家的後背去書院,那就去好了。

而且這件事雖然是李易的所求,畢竟李易想要名望,可對他們來說,卻是一點不吃虧的。

至於費用什麼,不過是毛毛雨罷了,完全不用考慮,重點在於李易是書院院長,然後還有蔡邕,黃承彥。

三篇文章已經奠定了李易的地位,蔡邕黃承彥甘居其後,可見一斑。

而且,不說李易,即便是蔡黃兩位,這些宛城世家的子弟,平時想拜入他們二人的門下,幾乎是找不到門路的,現在送上門的機會就在眼前,他們高興都來不及,還如何不願?

Wωω★ttκǎ n★co

更不要說,有李易這個前途無法計算的傢伙在,能夠成爲他的門生子弟,相比較拜入蔡邕門下得到的單純聲望,做李易的學生確實是一樁無法估量的投資。

當即,衆人紛紛表示,將來一定會把自家子弟送入書院學習,

李易對衆人的表現非常滿意,也大包大攬的表示自己會好好培養學生的,不過,當張升等人問起書院的具體結構,李易卻沒有詳細解釋,只說一切都還在計劃之中。

李易也是沒辦法,世家,寒門,這是涇渭分明的兩個羣體,雖然李易將書院劃分爲了內院外院,不至於叫這些世家感覺受到了侮辱,可他們心中肯定會多少有些不滿。

所以,李易只能先叫他們將家裡願意進入書院的名單送上來,算是達成了書面月英,然後再對他們詳細說書院的事情。

等那時候世家們縱然心中稍稍有些不滿,也已經晚了,再加上李易做的也不是很過分,而且也表明了態度,入學就把世家子弟的地位拔高了一等,在生米煮成熟飯的情況下,他們還好意思找李易抗議麼?

敲定了這件事,雙方都很高興,於是又喝上了,不過馬上就有世家回過神來,那些文章呢,李易怎麼還不開口?

有人捅了捅張升,低語幾句,張升一拍腦門,苦笑了一聲,對着李易一拱手,道:“襄侯,之前說的文章之事……”

李易似乎也是剛剛想起這茬,一拍腦門,道:“虧得你提醒,我險些忘記與諸位交代了。”

張升感覺有點不對,但還是靜靜等着李易的下文。

李易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的說道:“實不相瞞,這幾篇文章,都是我妙手偶得,順手而爲,興致過了,文章也就斷了,所以,這三篇文章的後半,暫時還在構思之中,想要補齊,怕是還需登上一段時日。”

一種世家愣愣的你看我我看你,全都不知道李易這是怎麼個意思?

對李易說的話,他們是完全不信的,這裡行家可是不少,一眼就能看出那幾篇文章通體連貫,後面要講什麼,已經能看出五六分味道,也就是說,這是被強中從中截斷的,根本不是李易說的還在構思之中。

衆人紛紛低頭苦思,他們覺得李易這麼幹是故意的,故意吊他們胃口。

可這是爲什麼?

衆人看了看李易臉色,發現他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不會將剩下的文章放出來,只能嘆息,希望李易那天高興了再說吧,再不濟,等書院建好之後,他肯定會把文章放出來吧?

好在這是風雅之事,衆人雖然心裡鬱悶,不過也沒有誰因爲這事就對李易生出什麼怨恨,只當他是另有算計。

之後飲宴繼續,衆人說說笑笑,氣氛很是熱絡,李易這邊敬酒不斷,李易也是乾脆,酒到杯乾,絲毫不含糊。

李易在穿越前就喜歡杯中之物,只是喝的不多,因爲他喜歡喝的都是好酒,太貴。

可穿越後就不同了,這年頭的酒都是絕對的純糧食酒,李易又不差錢,喝的都是好酒中的好酒,再加上有龍氣的滋潤,身體素質提升,基本上每天都要喝上幾杯。

今日人多,而且收穫滿意,李易欣喜之下,便裝出幾分醉酒的模樣,嚎了一首“將進酒”,將一衆世家震的不要不要的。

當然了,其中一些不能說明的地方,比如“岑夫子”“丹丘生”等等,都被李易用“哼哼”給糊弄了過去,反正這裡他最大,沒人敢逼着他說個所以然出來,至於等第二天,李易也可以說昨天和的太多,實在是想不起來了。

一首“將進酒”,算是將這場酒宴推上了高朝,就在衆人也哼哼唧唧,想要念叨幾首的時候,典韋忽然走了進來,覆在李易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爲了烘托酒宴氣氛,李易是酒不醉人自醉,再加上要找到“將進酒”的狀態,乍一看已經有氣憤醉意,不過聽到典韋的稟報,李易原本還有些朦朧的眼睛,一下就恢復了清醒,下意識道:“沒搞錯,真的是大公子來了?”

典韋肯定道:“真是大公子,此刻怕是已經到了府門外了。”

李易從黃月英那裡拿過手帕,擦了把臉,表情開始變得嚴肅起來。

因爲兩人說話聲很巧,所以旁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過看李易表情,明顯是得了什麼消息,於是,也漸漸安靜下來,等李易發話。

李易的心神有些不定,大公子劉琦啊,他要是不來,李易險些都將劉琦給忘記了。

原本說好劉琦要一起來南陽給李易壯一壯聲威的,結果在李易啓程前卻是莫名其妙的跑了,莫說爲李易送行,連個招呼都沒打過。

原本李易也沒多想,只當劉琦是有別的什麼原因,可現在琢磨琢磨,這問題就大了。

蒯良算是劉琦的老師,蒯越算是半師,雙方關係相當親密。

如今蔡玉沒有嫁給劉表,劉崇還是個小屁孩,所以,殺掉李易,不光蒯家,劉琦也是獲利之人。

在考慮到劉琦之前的古怪行爲,李易幾乎斷定,當時蒯越必然是找到劉琦,想要拉上他一齊對自己下手,只是劉琦出於種種原因,直接跑了,將所有事情丟給蒯越一個人去做。

如此一來,李易與劉琦之間的關係就很不做琢磨了。

初次見面,相談甚歡,兩人算是朋友了。

然而劉琦之後雖然沒有直接對李易動手,卻選擇了作壁上觀,如果不是李易運氣夠好,張方得手的機會很大,那麼劉琦就是目送李易去死了。

想到這裡,李易就有種想要罵人的衝動。

虧得當初還覺得劉琦忠厚老實,有君子之風,結果卻是自己瞎了眼。

李易在腦子把劉琦虐打了一遍,然後壓下心中怨氣,緩緩起身,在衆人的注視下,笑道:“諸位,大公子已經到了宛城,還請諸位隨我一同迎接!”

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45章 書院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第469章 散了吧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765章 平原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366章 我有一寶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516章 運氣第619章 甄姜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441章 南郡之變第490章 呂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403章 荀攸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257章 伏完來信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516章 運氣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664章 張繡的發現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第674章 前進第99章 三拜第676章 以命換命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516章 運氣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279章 諸葛亮第299章 坑姐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535章 斷貢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53章 當街刺殺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41章 徐晃願聽先生趨使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245章 書院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307章 糜家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516章 運氣第547章 顧雍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291章 挑撥二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