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蔡邕急了

李易沒想到劉琦的反應會這麼強烈,暗道君子果然可以欺之以方,然後握住劉琦手腕,微微用力,低呵一聲道:“大公子!”

聽到李易的聲音,劉琦稍稍擡頭,正好看見李易盯着他的眼睛,誠懇道:“在李易眼中,大公子與州牧一般,都是赤誠君子,這些胡話休要再說了。”

劉琦目光復雜,輕輕搖頭,慘笑道:“襄侯這般寬慰於我,但是,你可知我做了什麼,哈哈哈……”

劉琦笑的有些發癲,剛開始聲音很大,可到了後面,就再次哽咽起來,喃喃道:“襄侯可我爲何明明與你約定好了同來南陽,卻爲何忽然出走江陵,不敢與你同行?”

“你可知,蒯越對你動手之前,其實我已經知曉此事,只是被私利遮掩雙眼,竟然對襄侯安危不聞不問。”

“你可知,趕路這幾天中,我雖然快馬加鞭,心中卻是驚懼不已,生怕到了南陽,襄侯會一怒害我性命。”

“襄侯說我是君子,如此君子……呵呵,我實在是萬般慚愧啊!”

劉琦這些天來心理壓力本來就大,此時對着李易一番訴說,似乎有控制不住的架勢,揮起巴掌就要抽自己的臉,李易見狀,趕忙將劉琦的手腕抓住,死死的按住他,嘴脣動了動,其實李易也想抽劉琦一個大耳刮子,不過他知道不能那麼幹,忍了老半天方纔說道:“其實,不瞞大公子,此事之前我就已經猜到了。”

劉琦臉色一白,然後羞愧的閉上了眼睛。

李易拍了拍劉琦的肩膀,道:“我雖然知道事情緣由,但依然不怪大公子。”

劉琦眼皮輕顫,沒有睜眼。

李易繼續道:“聖人尚且一日三省,以大公子如今年紀,偶爾有些差錯,也是難免,我又豈會因此責怪大公子?”

李易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坦然,渾然忘記了他與劉琦年紀差不多的事實,甚至,就連劉琦自己也忘記了這一點。

劉琦嘴脣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麼,李易卻已經搶先道:“我這裡有一句話想要送與大公子,不知大公子可願一聽?”

劉琦現在心中滿是歉疚,見李易這麼說,趕忙睜開眼睛,說道:“襄侯請講,琦必然銘記於心。”

李易微微一笑,道:“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劉琦口齒輕動,喃喃着,細細咀嚼着李易話語的味道,片刻後,一直緊皺的眉頭微微鬆開,向着李易深深一拜,沉聲道:“襄侯金玉良言,叫琦茅塞頓開,今生至死不忘襄侯點撥之恩!”

李易笑着將劉琦攙扶了起來,道:“大公子無需如此,我也是不忍大公子因爲往日一念之差,就此心中鬱郁,否則,乃是荊州一大損失,也是天下百姓的損失啊。”

劉琦又是慚愧,又是感動,低着頭深吸一口氣,猛的擡起頭來,鄭重說道:“襄侯說的是,我將來必然不會叫襄侯失望!”

說道最後,劉琦的目光開始漸漸變得堅定起來,李易見到如此變化,心裡不由打了個突,自己只是想忽悠劉琦而已,該不會因爲自己的話,叫劉琦從此小宇宙爆發,開始奮發向上吧?

真是那樣,可就是給自己的將來增加阻力啊。

不過很快,李易心中的顧慮就被打消了個一乾二淨。

因爲李易的態度,將劉琦感動的不能自已,接下來,不用李易提問,劉琦就主動把蒯越給賣了個乾乾淨淨。

當日蒯越如何勸說讓他殺李易的話,只要是能記起來的,劉琦全都給李易複述了一遍。

李易在一旁聽着,感覺是真的語了,拋開本身立場問題,蒯越所作所爲,雖然無法否認,一部分是受私心的影響,但更多的,蒯越是確確實實的站在劉表的角度來考慮。

這點劉琦也應該清楚,結果劉琦這一激動就把蒯越給賣了,連個抵褲都沒給蒯越剩下。

劉琦是被李易給感動了,想要以此表示他是個君子,事無不可對人言,可是,有些事情不能這麼幹,否則必然會叫人寒心。

李易可以斷定,只要自己稍後將這裡的談話對外透漏一二,將來蒯越,乃至整個蒯家都不會被劉琦父子所用了,畢竟跟着這樣分不清親疏內外的老闆,前途可謂是渺茫。

所以,李易也就不擔心劉琦能帶給自己的威脅了。

不過,與此同時,李易還有些後怕,因爲蒯越對他的剖析實在是太到位了,簡直就像是肚子裡的蛔蟲,除了沒看出李易是想做皇帝,其餘在荊州這一塊上的謀劃,基本被蒯越給看了個透透,也就難怪在劉表不點頭的情況下,蒯越還要忍不住下殺手。

所有話都說開了,除去李易心裡對蒯越產生了許多想法之外,劉琦的情緒倒是漸漸平靜了,兩人又說了一會,李易便叫人給劉琦安排洗漱歇息,畢竟劉琦這一路奔波,確實是辛勞的很。

暫時安頓了劉琦,李易便召集自己的幾個心腹,將之前的事情說了一遍,很快,衆人對接下來如何對待劉琦有了個大概想法,總體來說,就是叫李易踩着劉琦樹立聲威。

之後,李易又單獨留下賈詡,問了一下他世家那邊的反應,得到的結果整體還算是滿意,只是有一點叫李易頗爲頭疼。

李易之前給世家們贈書,除去那三篇讀書啓蒙之外,還有一本是他自己寫下,然後叫黃月英幫忙修正的易數之法總綱。

相對於讓世家捧在手心的那三本,易數之法卻是叫一衆世家看的懵了,他們根本不理解李易這是要幹嘛。

甚至,得到易數之法的幾個世家還心中墜墜,以爲李易對他們有什麼意見,所以故意刁難,甚至是羞辱他們。

爲此,有人特意找到賈詡,私下送了禮物,只爲打聽打聽李易對他們究竟是幾個意思。

賈詡只能是好言安撫,示意他們不要放在心上,並且再三保證,易數之法是李易的心血,論及價值,還要在另外三本質上,如此纔算是叫那幾個世家勉強放下心來。

李易聽到賈詡的稟報,當真是哭笑不得,而且他也察覺到了自己的疏忽,之前因爲黃承彥父女二人的快速接受,讓他輕視了讓東漢人接受阿拉伯數字的難度。

甚至天真的以爲,只要有一本教材就能讓他們自己入門。

賈詡離開後,李易就暗暗將此事記下,然後準備再去看看劉琦,不想被蔡邕攔住了。

蔡邕臉上滿是笑容,不過李易卻隱約覺得蔡邕的笑容中有些不懷好意,問道:“蔡老是有何要事?”

蔡邕笑呵呵道:“之前主公面見大公子之時,有州牧使者暗中找到了老夫。”

李易眉頭一挑,第一想法就是劉琦難道想說一套做一套?不過馬上他就否定了,劉琦應該不會這麼沒品。

李易將目光投向蔡邕,蔡邕乾咳一聲,道:“州牧那邊似是聽到一些風聲,聽說老夫被人所擄,就想要搭救一二,只是不明詳情,不敢貿然行事,所以,這纔派人私下找到老夫接觸。”

頓了頓,蔡邕又補充道:“大公子對此事應該不知。”

李易又打量了蔡邕一眼,怪不得剛纔感覺這老傢伙的眼神不太對,原來還在惦記着自己之前擄走他的事情呢。

暗暗嘀咕了一句小心眼,隨即,李易便笑道:“換做早些時候我可能要爲此擔心,不過現在嘛……應當不必了吧?”

李易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劉表派人接觸蔡邕是很正常的,畢竟蔡邕名頭那麼大,更何況現在蔡邕都願意喊主公了,這等人物的節操那絕對是滿滿的,李易完全不擔心劉表會借蔡邕的手坑害自己。

李易的態度很是輕鬆,不想蔡邕卻是臉色一正,嚴肅道:“主公,此事不可等閒視之。”

“嗯?”

見蔡邕如此鄭重,李易微微皺眉,也收起了打趣的心思,疑惑道:“這是爲何,還請蔡老明言?”

蔡邕沉吟了一下,說道:“主公雖然志向遠大,但如今羽翼還未豐滿,天下局勢雖然暗流涌動,卻也有待變化,所以,主公暫時應當修身養性,暗中積蓄力量,切不可過早暴露心中所圖。”

李易點點頭,示意蔡邕繼續。

“主公麾下,武有張遼徐晃,此二人皆爲萬人敵,文有賈詡郭嘉,這兩人思維機敏縝密,尤其是戰陣推演一道,便是老夫也自愧不如。”

“這四人皆爲當世大才,有安邦定國之能,若是州牧知道主公麾下有這般人物,心中必然忌憚非常,主公將來在南陽必然不得安生。”

“然而州牧始終不曾見疑於主公,爲何?因爲州牧雖然覺得主公前途無量,但主公卻缺少根基,手下無人可用,猶如那無根之木,雖然雄壯一時,卻難以長久,卻不知那四人皆是驚世之才,只是少了驚世之名啊。”

聽到這裡,李易心中一動,訝然道:“你是想說……”

蔡邕苦笑了一聲,道:“正是如此,老夫雖然垂垂老矣,武不比張徐二將軍,謀不如賈郭兩賢士,只是老夫的虛名卻是比他們大了一些啊。”

李易臉上不由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笑意,他麾下的這些人,名氣全都是一般般,雖然跟着李易在長安幹了一樁大事,但風頭全被李易一個人給蓋住了,所以世人縱然知道張遼徐晃之名,但也只是認爲他們沾了自己的光兒子,並不認爲他們當真有多麼厲害。

至於黃承彥,雖然名氣不小,但也只是在荊州一地。

可蔡邕就不同了,在當今文人中的威望,真的沒有幾個能比得上蔡邕,遠的不提,劉表就比蔡邕差了許多,否則劉表也不會對蔡邕的事情這麼主動上心。

所以,李易收那些“無名之輩”當屬下就算了,沒人會在乎,甚至還會暗暗嘲笑他。

可要是連蔡邕也收了,而且蔡邕還一口一個主公的喊他,那麼旁人就很難淡定了,李易到底何德何能,居然連蔡邕都能收服?

不要忘記了,當初董卓那麼威風,對蔡邕還是禮遇有加,不敢有絲毫怠慢,可直到董卓都涼透了,也沒見蔡邕對他喊過一聲主公。

以荊州如今的情況,劉表知道蔡邕下落,必然提出邀請,如果蔡邕拒絕了劉表,而在李易麾下仕官,劉表心中必然會有疙瘩,而且這個疙瘩還不會小,誰也說不好會生出怎樣的變故。

李易皺眉眉頭,開始沉吟如何處理此事。

不論是爲了學院,還是爲了自己的名望,蔡邕肯定是要留在身邊的,這點不容商量。

與此同時,還要讓旁人無話可說,那麼……

李易正想着,忽然發現蔡邕嘴角始終都掛着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李易念頭一動,問道:“蔡老心中可是已經有了解決之策?”

“這個嘛……”

蔡邕捻了捻鬍鬚,笑道:“其實,老夫已經在數日前將解決之法送到主公手上了,只需主公點頭即可。”

說罷,蔡邕就躬身退下,剩下李易呆了呆,很快就明白了蔡邕的用意,一時有些哭笑不得,同時,隱隱還有幾分竊喜。

“我本純潔啊……”

很無恥的低聲唸叨一句,李易便對着門外喊道:“惡來可在?”

“在,請主公吩咐!”

典韋趕忙入內,等着李易給他下令。

李易微笑着緩緩說道:“你去告訴兩位先生,就說我十日後納蔡大家獨女爲妾,讓他們一定要安排妥當,廣邀賓客,千萬不能失了太守府的臉面。”

典韋開始還臉色嚴肅,以爲是什麼大事,一聽原來是李易的私事,當時笑道:“主公放心,我這就去知會兩位先生。”

“去吧,記得,此時無需低調。”

“是!”

等典韋拍屁股走了,李易這才揉了揉臉,感覺這世道真的太好了,自己原本是打算玩玩情調,先戀愛後結婚的,結果自己還沒急,蔡邕這個老丈人卻是先上火了。

李易可不是什麼單純的少年,在蔡邕提出建議的一剎那,他就明白,蔡邕固然是爲了免去劉表那邊的麻煩不假,同時也是想要讓李易與蔡琰將名分趕緊定下來。

畢竟,隨着李易走的越來越穩,有些事情自然是要趁早的。

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736章 稱帝?第239章 牽機藥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750章 農商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71章 入營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676章 以命換命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604章 活死人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428章 舍妹就交給襄侯了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96章 祖茂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420章 道不同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608章 親情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748章 蒸汽機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599章 段煨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7章 酒尚溫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569章 鄭家堡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250章 以襄侯馬首是瞻第592章 爭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192章 公平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