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

“哈……”

看着這個剛剛把他堵在門外的小王將軍,李易忍不住發出一聲輕笑。

小王將軍滿臉青春痘,看年紀應該比李易還小,大概是以爲李易想要尋他麻煩,正強強的瞪向李易,好不執拗。

說實話,李易心裡的確是相當的不爽,不過他也明白對方的做法並沒有錯,再加上此行所圖甚大,又怎麼會去爲難一個城門小將?而且還是那麼上不去檯面的理由。

“文將軍言重了,王小將軍何罪之有?方纔那般情況,換了我守在城頭,這城門也是不會開的。”

李易哈哈一笑,道:“而且,我看王小將軍年紀輕輕卻是如此穩重,將來可堪造就啊,而且文將軍有如此部下,便是有十萬大軍來攻,新野也當安然無恙。”

“哈哈,襄侯過譽了。”

文聘舒了一口氣,同樣回以大笑。

面子這東西是互相給的,文聘並不畏懼李易,雖然心中佩服李易殺了董卓,可李易如果小肚雞腸的要落他的面子,縱然將來會惹上些麻煩,他文聘也不介意在這裡給李易一個下馬威。

不過現在,文聘卻是稍稍有些慚愧,覺得自己小覷了人家的心胸。

想到此,文聘伸手在那小將腦袋上輕拍了一下,佯怒道:“襄侯不與你計較,還不快快謝過?”

小王將軍這纔回過神來,趕忙向李易行禮,道:“多謝襄侯。”

李易笑着擺手說無妨,城門的氣氛頓時也活絡了許多,文聘見狀,再次道:“還請襄侯隨我入城吧,讓文某好一盡地主之誼,今夜定要與襄侯一醉方休。”

文聘再次邀請李易,不過李易還是站在那裡沒動,文聘見狀心中不由沉了一下,他方纔的話中有着試探,因爲新野現在雖是歸他掌控,其實是屬於南陽治下,而李易正是名正言順南陽太守。

所以,文聘算不上是新野的“地主”,不過他也是有意試探李易此行的態度,現在,文聘只道是自己的試探惹惱了李易嗎,暗暗後悔自己有些孟浪了。

“敢問文將軍,新野城中兵馬幾何?”

李易忽然一拱手,面色鄭重,出聲問道。

文聘有些詫異,稍作遲疑,考慮到這問題也算不上秘密,如實道:“城外水軍三千,馬步軍一萬四千。”

“城中糧草是否充足?”

“自然充足。”

“兵戈可還鋒利?”

“文某麾下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從未懈怠!”

城門口的氣氛再次變得有些僵硬,文聘的眉頭也漸漸皺了起來。

文聘雖然是武將,卻也是智勇雙全之人,已經明白了李易要問他什麼。

“呵呵……”

李易皮笑肉不笑的打量了文聘一眼,目光中透着輕蔑,叫文聘身上很不舒服,嗤笑道:“再問將軍,你心中熱血是否已冷?”

文聘沉着臉沒說話,李易也不等他,又道:“將軍如果不是冷血,那麼……南陽百萬百姓正遭受劫掠,家園被毀,無數人流離失所,老父失其兒女,丈夫不見妻子,如此慘劇面前文將軍還能在新野不動如山,哈哈,文將軍當真是好兵法,好心性!着實是叫李某佩服,佩服啊!”

文聘臉色頓時變得血紅血紅,李易的話就彷如錐子一般直接扎入了他的心裡。

文聘羞憤的厲害,他想擡手給李易一刀,也想開城揮軍與袁術廝殺一場,不過他最終只是緊握拳頭,閉上眼睛,站在那裡不動,任憑李易如何數落,也沒有做任何的辯解。

“大膽,我家將軍豈是你能冒犯的!”

李易的嘲諷太過不留情面,彷彿所有的不對全是文聘造成的一般,文聘本人可以不辯解,但他的部下卻是看不下去去了,也爲文聘叫屈,當即便有人站出來呵斥李易。

李易不去看那站出來的人,只是大笑道:“是啊,是我冒犯了文將軍,實在是慚愧,不過我動身之前倒是備了一份厚禮,剛好送與文將軍賠罪,不過,就是不知道文將軍有沒有顏面收下!”

說着,李易解下身後背囊,從中取出兩塊粗布攤在地上,文聘一方的人雖然氣憤李易斥責他們主將,但還是忍不住投眼望去,想看看李易拿出的是什麼東西。

不過,當他們看清楚之後,一個個全都閉上了嘴巴,面色或糾結,或慚愧,或氣憤,甚至還有人眼中隱隱帶着淚花。

之前呵斥李易那人也是嘆了一聲,然後將臉轉向了一旁,似是不忍再看。

原來那兩塊粗布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血手印,看上去很是滲人,最上面還寫着一行很是刺眼的血色大字:南陽百萬百姓泣血以告,望襄陽發兵,救黎民於水火!

李易發現文聘看了一眼血書,然後重新閉上了眼睛,依舊是繃着臉,不做表態,於是清了清嗓子又道:“朝廷命我爲南陽太守,卻不想未到南陽,卻先見了南陽百姓,哈,可憐啊,之前有人告訴我,南陽富庶,百姓生活安康,可我看到的卻是無數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縱然黃金賊亂也不過如此!”

“若是天災也就罷了,可是人禍……這些年我大漢屢屢有叛逆作亂,禍害百姓,朝廷中雖有奸佞,但也不曾忘記鎮壓叛亂,保護百姓,唯獨在這荊州,卻是叫李某長了見識!”

“百姓被亂兵所害,流離失所,如果是無力剿滅亂兵也就算了,可文將軍這裡明明有萬餘精兵,卻還要坐視百姓在眼皮子底下遭難而不顧,是何道理!”

李易說着,目光看向文聘與他身後那一衆將校,衆人心中有愧,無不低頭,不敢與李易對視。

李易見狀,決定再加上一把火,冷哼一聲,看了眼城頭,喃喃道:“一萬多兵馬啊,呵呵,不知這一萬多人中有多少南陽人?”

“坐看父母妻兒親鄰鄉黨爲亂兵所害卻無動於衷,當真是好血性,好男兒啊!”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如不知恩義,枉爲人子!”

“你別說了,這又不是文將軍的錯!”

李易的嘲諷太狠,就差指着文聘鼻子罵他是畜生,那個小王將軍忍不住站了出來,他想爲文聘叫屈,不過文聘卻是一揮手,不讓他繼續開口。

文聘心中很悲憤,也很無奈,南陽現在是什麼情況他非常清楚,可他又能有什麼辦法?

現在有人將他罵上一通,心中的負罪感反倒是輕了一些。

李易看了這小將一眼,冷笑道:“你之前不與我開城門,我是不怪你的,因爲你很盡職,不過嘛……以你,或者說你們的膽氣,這輩子也就守守城了。”

當將軍的哪個不想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可李易卻說這小王將軍無膽只能守守城,頓時便叫他臉色漲紅,張口要與李易分辨,卻又不知該從何處辯起。

李易不管他,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將滿是血手印的粗布摺疊了起來,一邊重新打包,一邊說道:“爲將者進不能爲國家開疆拓土,退不能守禦一方土境,如此大將軍,有何顏面見世人?”

說罷,李易將包袱重新負在身後,瞧了一眼臉都快要炸開的文聘,淡淡道:“看來文將軍是收不下我這份禮了,那麼,還請將軍允我過城,我好將禮物送到劉使君面前!”

說罷,李易拽着他那已經有些不聽話的坐騎,便直接往前走,文聘沒有發話,也沒人阻攔李易。

李易的話的確很損,將新野衆將罵的腦袋上冒青煙,可是平心而論,李易說錯了麼?

城中守軍有許多都是南陽人,甚至,這裡的主將文聘就是宛縣人,宛縣正是南陽治所。

眼看着袁術縱兵在南陽劫掠,除非真是狼心狗肺之徒,正常人又有幾個會心中好過?

李易在外收攏了一些難民,但北逃的不過是極少數,大多數爲逃兵災的百姓選擇的都是襄陽方向,便是新野城中就安置了不下萬人。

那些難民中,不乏軍中士卒的家鄉人,近日來軍中吵着要文聘發兵的人可不在少數,不過這些聲音全被壓了下去罷了。

其實,袁紹劫掠百姓並非傻乎乎是一掃空,對於那些世家大族,他全都放着沒動,所以,這場兵災一直沒有觸碰到荊州高層的底線,不過李易今日在城門的這一番痛罵,卻是戳破了許多人的麪皮。

“將軍,將軍……”

見文聘站在那裡久久不語,有心腹將校擔心文聘被李易給氣出病來,只好上前輕輕呼喚了兩聲。

“呼……”

文聘緩緩吐出一口濁氣,臉上還是之前那種隨時要炸了一樣的表情。

又沉默了好一會,文聘這才緩緩開口:“命——咳咳。”

不知爲何,文聘的嗓音竟然有些沙啞,咳嗽了一陣,方纔說道:“將剛剛的事情快馬報與州牧,不要有遺漏,更不可延誤。”

說完,文聘身上的氣勢一泄,連肩膀都垮了,低着頭一步步的往回走,一個心腹忍不住追上去問道:“將軍,我們要放那李……李易過城麼?”

文聘頓了頓,臉上閃過一絲落寞,輕聲道:“沒有州牧下令,無需多事。”

那心腹頓明白,文聘這是放李易通行了。

心腹輕輕嘆了一口氣,看着文聘的背影,鼻子發酸,忽然有些爲自家將軍不值,也爲自己等人不值,今日李易罵的雖然狠,卻不是第一個罵他們的,可他們又能怎樣?

出兵與否,即便是文聘也做不得主啊!

文聘回到家中,家人見他面色不善,沒人敢靠近,文聘自己去了書房,剛剛關上房門,便忍不住淚流滿面。

文聘心中難過,狠狠的在大腿上錘了幾下,然後才收斂情緒,擦了擦眼睛,寫下一封書信,叫人送往襄陽,然後又喚來管家,對外宣稱舊傷復發,近日需臥牀修養,無法見客。

李易順利出了新野南門,心中頓時放下一塊大石頭。

別看李易之前在城門口懟人懟的兇猛,其實心裡還是頗爲忐忑的,時時都準備好了開溜,倒不是他怕文聘,而是怕其他軍漢情緒失控然後揮刀子跟他拼命。

不過,就最終結果來看,貌似還不錯。

文聘,這可是一個比較有節操,且面皮薄的傢伙。

荊州上下投了曹操後,文聘不願主動拜見曹操,因爲他覺得不能保全土境,愧於見人,縱然接受了曹操的招攬,卻也選擇留在荊州,守護故土。

後來文聘奉命追擊劉備,好不容易追上了,結果被劉備一句“背主之賊”罵的掩面而去。

荊州對曹操不戰而降,這是諸多緣由導致的,怪不到文聘頭上,文聘也算不得“背主之賊”,結果他竟然被劉備以此爲由罵跑了,可見這傢伙多半是感情敏感,且面子薄。

這種人或許熱衷功名,但他心中的底線還在要功名之上。

結合種種判斷,李易認爲對於劉表的“不抵抗”正策,文聘心中必然是不滿的,只是礙於軍令,又不得不奉命行事。

乾脆,李易就以此爲藉口罵上文聘一通,按照文聘的性格只能憋着,但是憋的太過厲害了,自然就需要發泄。

這個發泄的對象,劉表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發泄之後,文聘對劉表還能剩下多少忠誠?

李易並不想在荊州起刀兵,他將自己定位做一隻“蛀蟲”,一點一點悄無聲息的將劉表身邊的一切蠶食,然後將成爲孤家寡人的劉表一腳踹倒走,而文聘不過是李易盯上的第一塊肥肉。

這日傍晚,新野方向的兩騎信使先後進了襄陽城,不過李易的人影卻是遲遲沒有出現,倒不是文聘對他使了壞,實在是李易不認得路,又將新野上下罵了個通透,沒人給他帶路,難免就繞了遠。

劉表的府邸內,劉表正與蒯越,蔡瑁看着面前的一封書信,一個個臉色糾結,看上去就好似牙疼犯了一般。

過了好一會,劉表嘆了口氣,問道:“異度,你看此事當如何應對?”

蒯越是個中年人,勉強算是劉表的首席謀士,此刻正搓着鬍子,臉色變幻不定,聽到劉表發問也沒出聲,顯然一時間也想不到好的對策。

劉表倒也厚道,沒爲難蒯越,只是嘆道:“此事錯在我,只是不想那袁公路空有四世三公之名,行事卻是那般沒有下限,害了我荊州子民,也害了老夫啊!”

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310章 請留步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590章 虞翻第641章 殺人者,許褚!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329章 張昭在徐州?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592章 爭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583章 泥潭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429章 任命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27章 見袁隗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547章 顧雍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413章 袁術病了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673章 戰局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333章 能躲多遠躲多遠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504章 請戰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139章 挑撥離間 謝謝“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賞!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634章 無間道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603章 張苞第605章 關羽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