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

說話間,兩個年輕文士走了出來,瞧見李易的陣仗不由微微一愣,他們本以爲典韋是在與他們說笑,或者來人只是稍微有些身份的,可眼前這些人……

領頭那個人年輕的很,一身價格不菲的華服,眉宇間神采飛揚,顯得很是自信,不過其眼中並沒有世家子弟身上的桀驁,相反卻有些內斂。

年輕人身後那個,虎背熊腰,目光鋒利,一看便知是武將出身,與典韋相比,就算是差也不會差太多。

而且,這兩人胯下的戰馬當真神俊,單福與石韜兩人活了二十多年,莫說騎乘了,便是見都沒見過此等寶馬。

最後則是清一色的騎兵,這也是最讓兩人驚訝的地方。

三十餘騎兵連帶戰馬齊刷刷的停在那裡,各個如同泥塑木雕一般,沒人左右四顧,也沒有人交頭接耳,雖然人少,卻有一種不動如山的氣勢,叫人不敢有半分小覷。

兩個文士眸中若有所思,然後對視了一眼,顯然是想到同一處去了。

兩人驚訝李易身份的時候,卻不知李易同樣對他們充滿了好奇。

三國可不是後世,這年頭讀書識字的人很少,到處都是文盲,再加上生活內容枯燥,許多人的人生可謂是相當的乏味,

李易見過許多人,在洛陽的時候他沒事就喜歡到處看人,不過他所看到的大多數人,相對於後世的芸芸衆生來說,只能用渾渾噩噩來形容。

太多的人心中所想,只是琢磨自己一日三餐,目光長遠一點的,也不過是想着幾個月的一日三餐,如此這般,他們身上又能又多少精氣神?

當然,這是整個時代的問題,並不是說大漢的老百姓愚蠢。

不過,每個時代都有一些人天生就是出類拔萃,他們不甘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們不甘庸碌,他們有着除了溫飽之外的追求,他們想名動天下,他們想要名留青史。

華夏的歷史,也正是這種人一遍遍書寫與描繪。

現在,李易面前的兩個,明顯就是有着野心與抱負的那種人。

特別是當先出來的那個面色頗爲白淨的,他身上氣質明顯不同於尋常書生,而且,他在看到李易的時候,目中似乎還閃過一絲灼熱?

至於他後面年紀稍大的那個人,雖然給李易的第一印象比前者稍顯不如,卻也極爲守禮,舉手投足間進退有度,最起碼不會讓李易生出半點不愉的念頭。

李易當即就動了招攬之心,他從來沒有想過讓自己手下全都是名人,畢竟名人數量有限,能被他收入囊中的更是有限。

而面前兩人的才華或許不如“名人”,但暫時當個“科員”總沒問題吧,萬一將來表現好了,繼續往上面提拔就是。

想到此,在典韋開口介紹之前,李易越下馬背,笑道:“大漢左將軍、襄鄉縣侯、南陽太守李易,見過兩位。”

聽到這番介紹,單福與石韜身軀微微一震,單福更是情不自禁低聲道了一聲:“果然!”

石韜見狀,輕碰了好友一下,然後兩人同時拜道:“草民見過李襄侯!”

“哈哈哈!”

李易聞言不由大笑了一聲,這還是頭一次有人喊他“李襄侯”呢,聽起來好不舒坦,再瞧這兩人也越發順眼,如此會來事兒的人,貌似“科員”起步有點低啊。

李易笑着將兩人扶起來,道:“快快免禮,我今次上門可是有事相求,還要兩位不要怪我冒昧纔是啊。”

兩人頓時若有所思,然後看向典韋,典韋哈哈笑道:“將軍讓我做他的……嗯,這個還沒說好,總是就是爲將軍賣命了,但某既然答應送你們安全到襄陽,自然不能出爾反爾,將軍便答應讓你們隨軍一道上路,反正將軍也是要去襄陽的。”

典韋把李易原本要說的話全都說了,李易只能最後補充了一下,道:“兩位且放心,我軍中軍紀甚嚴,絕不會叫你們在中途受了欺負。”

兩人對視了一眼,單福上前拱手道:“襄侯乃當世英雄,忍辱負重,誅殺國賊,天下人無不仰慕,更難得襄侯還愛民如子,草民聽聞襄侯曾經爲了百姓,不惜得罪權貴,直接斬首千餘爲禍百姓的西涼兵,我等早就敬佩不已,不想今日居然有幸得見襄侯真顏!”

說道這裡,單福笑了一下,道:“襄侯有命,莫說是心善讓我二人隨行,便是叫我二人赴湯蹈火又有何不可!”

李易的眉梢一連顫了好幾下,對面這人說話怎地如此亢奮?也不知是不是裝的,難不成是自己的粉絲?還是說這傢伙是一個馬屁精?

而且,對方說赴湯蹈火都可以,這貌似已經不用招攬,有事直接下命令就是了。

對方的態度雖然讓李易心中有些虛榮,但他可是個冷靜的人,再考慮到典韋所說的,對方明明是要去襄陽,可停在這裡卻已經不是一兩天了,難道其中有什麼古怪?

李易心中起疑了,尋思着反正還要好幾天才能到宛縣,於是便道:“兩位這便隨我入營中吧,趙大,叫人空兩匹戰馬出來。”

吩咐之後,因爲兩人多半還要收拾一下東西,李易便與衆人去外面等候,這時,一直悶不吭聲的石韜對單福感慨道:“沒想到,今日居然會遇見大名鼎鼎的李襄侯,哈哈,何其幸也,典韋當真是你我的福將啊!”

單福,不,應該說化名單福的徐庶同樣是一臉欣喜,笑問道:“廣元看襄侯風采如何?”

“果然乃人中龍鳳,見面更勝聞名!”

石韜雖然見面時沒怎麼說話,但對李易的評價卻是絲毫不遜於拍馬屁的徐庶。

徐庶不知想到了什麼,笑着笑着眼中喜色忽然一黯,道:“廣元可還要去荊州?”

石頭正要回答,忽然看到徐庶臉色有些不對,想了想明白過來,笑道:“你我既然約定同行,怎可中途相負?而且……”

頓了頓,石廣元又道:“雖然你我有意,可襄侯何等人物,又豈會看得上你我?你我當真求上門去,襄侯會應允麼?即便應允也不過是做一刀筆小吏罷了,說不好還要因此耽誤了典韋的前途,不如你我求學三年,待到三年後,且叫襄侯看看你我手段如何?”

“哈哈,廣元所言甚是!”

徐庶也笑了起來,不過,他眼中還有一抹憂愁,卻是石韜沒發現的。

待衆人回到軍營,天色已經昏沉,李易沒有再開酒宴,畢竟禮賢下士是一回事,但也要有個度,見了誰都禮賢下士,時間久了難免叫人覺得他有病。

不過,李易還是叫人好生招待單福與石韜,這兩人沒感覺到絲毫的怠慢,至於典韋,更是笑的合不攏嘴,在他看來,李易對徐庶與石韜客氣,完全都是看在他老典的面子上,還有啥不滿足的?

第二日一早,李易正準備召集大隊人馬繼續南下,不想卻是有一批難民行色匆匆自南方而來,李易奇怪,叫人一打聽,得來的消息卻是叫他暫停了繼續南下的命令。

李易,賈詡,徐晃,張遼,還有典韋,幾人齊聚帳中。

典韋昨晚已經被李易任命爲自己的親衛副統領,等他完全熟悉之後,便會徹底接替趙大的職務,而趙大也不會吃虧,將要去徐晃那裡任軍中司馬。

此刻幾人的表情都有些嚴肅,根據百姓帶來的消息,袁術在接到任命他爲揚州刺史的聖旨後,倒是很配合,並沒有賴着不走,畢竟一個揚州,一個南陽郡,傻子都知道怎麼選,於是,袁術早在數日前便已經動身前往揚州了。

不過,袁術本人雖然離開了,可他的部下卻只能陸續分批撤離。

如今的袁術借討伐董卓帶來的名聲,還有袁家四世三公積累的底蘊,大肆擴軍,手下兵馬數量大約在五萬,暫時留在南陽的,還有萬餘人。

這些兵馬不知是得到了袁術的授意,還是因爲失去了管控,竟然開始在南陽一帶頻繁劫掠村鎮,雖然還沒有發展到動輒屠村滅門的程度,但也將南陽百姓禍害了夠嗆。

荊州劉表剛開始見袁術撤走,馬上就命大將文聘率一萬五千大軍進駐新野,反應不可謂不快,而且新野是屬於南陽郡內的。

可是,在袁術兵馬開始劫掠後,文聘只是帶兵出擊了兩三次,接下來竟然偃旗息鼓,明明手握優勢兵力,整體形勢上也是絕對佔優,卻是選擇了按兵不動,坐看袁術兵馬在南陽的種種惡行。

爹不管娘不愛,南陽郡偏北方的一些百姓只能無奈逃離,因爲劉表沒有伸出援手,他們心中不滿,便選擇了往北跑,只盤算着等袁術離開後再回去,不想卻是剛好碰上了李易的人馬。

李易在心裡將袁術全家問候了三遍,他自問給足了袁術面子與裡子,再加上洛陽相救袁家的情分,袁術怎麼也得迴應一二,卻不想這廝當真是不講究,竟要臨走撈一筆,打算將南陽玩爛了再扔給他。

“諸位怎麼看?”

暗暗盤算了一陣,李易問道,只見張遼與徐晃都是眉頭緊皺,賈詡倒是老神在在,好似什麼事都沒發生一般。

賈詡的表現讓李易稍稍放心,然後就把目光放在了張遼與徐晃身上。

他覺得人的腦子都是越用才能越聰明,而這兩人的天賦無疑就是很好的那種,平時多鍛鍊一下,說不定過個兩三年就成名帥了。

兩人被李易看的頭皮發緊,張遼只得起身,硬着頭皮道:“主公,袁術如此作爲,有失風度,但其人如今勢頭正盛,且麾下兵多將廣,不可與之力敵啊。”

李易表情不變,又問徐晃,道:“公明呢,你怎麼看?”

“文遠所言不差,可是如果我們陳兵在此,沒有作爲,坐等袁術兵馬離去,將來傳出去怕是會失了南陽民心,於主公名望必然有礙。”

李易問道:“那你的意思是要出擊了?”

徐晃遲疑了一下,繼續道:“袁紹兵馬劫掠百姓,必然分散,當真動兵,雖然對方人馬過萬,但只要我方安排妥帖,末將有信心爲主公各個擊破,但如此一來,袁術必然大怒,到那時雙方再次交戰,末將怕是就……請主公恕末將愚鈍,實在是左右爲難,末將不知如何是好。”

徐晃感覺很慚愧,張遼與他差不多,從洛陽一路走來,自我感覺相當不錯,昨天被典韋血虐了一頓,還勉強能說是無關大雅,但李易向他們問計之時還無言以爲,這問題就有些嚴重了。

更不要說,李易對他們是相當看重的,經常稱讚他們,結果需要用到他們的時候卻不能出力,慚愧啊!

與這兩位心情相反的是,李易心中其實頗爲欣慰,因爲現在本來就不是跟袁術動手的時候,所以李易氣歸氣,心中想的卻是很明白。

真正讓他擔心的是,手下這倆猛將會不會一聽到袁術禍禍百姓就嗷嗷喊着要出兵。

從道義與品德上來講,那種選擇沒錯,甚至還很讓人敬佩,但對李易的大事來說卻是有害無益,甚至還會讓他很尷尬,導致將來的隊伍不好帶。

如今看兩人的表現,雖然沒有想出好的對策,但也沒強行憋出一些李易不能接受的昏招,更沒有讓人無奈的聖母病。

李易不置可否,最後看向了賈詡,賈詡這老傢伙又看了那兩個紅着臉的猛將,顯然猜到了李易的心思,哈哈一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南陽人心可用矣。”

張遼徐晃頓時瞪大眼睛看向賈詡,要不是因爲賈詡平時就讓他們佩服,他們現在真的可能會認爲賈詡是在嘲諷李易。

李易眼中帶笑,看着賈詡道:“是嗎?先生便說來聽聽?”

揣摩了一下李易的語氣,賈詡內心稍稍有些鬱悶,雖然李易這種主公讓他省心,可有時候也是當真鬧心,就好比現在,他正要慷慨激昂,侃侃而談,可李易的樣子顯然心中早已經有了對策,叫他是不吐不快,吐了也不快。

不過賈詡是個聰明人,心裡那點雜念很快就拋開,拱手道:“諸侯結盟討董之時,袁術就能在緊要之時斷江東猛虎的糧草,我還道袁術只是一時糊塗,可現在看來,呵呵……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

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計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583章 泥潭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677章 關雲長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420章 道不同第582章 迎天子入荊州第468章 軍令狀第279章 諸葛亮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632章 劉繇可與李易一戰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582章 迎天子入荊州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732章 趙雲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403章 荀攸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294章 袁術欲稱帝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616章 郭圖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531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751章 興商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613章 修仙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583章 泥潭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682章 禁酒令第752章 又打起來了第641章 殺人者,許褚!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469章 散了吧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62章 火侯第556章 攻城第592章 爭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