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

惡來是誰?

說起來真的是有些慚愧,要不是因爲有曹操對典韋的評價在先,李易都不會知道有這麼個人。

不過他不知道沒關係,賈詡可是個文化人,自然會好好的給典韋科普,李易只要負責在一旁保持笑眯眯的高人姿態就可以了。

至於李易爲何要典韋是惡來轉世,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很想把這個很威猛的名號“還給”典韋,但更多的卻是想給他自己造勢。

古今帝王降世,多有伴有異相或者種種神鬼傳說,也說不清是真是假,但傳的多了,就有人信了。

李易現在自然不好明目張膽的說自己真龍附身啊,或者聖人轉世什麼的,但他可以做一些不太敏感,卻又帶點奇幻的事情,一點點的給自己增加名聲,增加神秘感,反正也不會消耗太大功夫,但無形中能起到的作用卻是很容易帶來驚喜。

一行人到了軍營,李易一直趕路是真的餓壞了,他甚至覺得剛纔張遼輸的乾脆,應該也有幾分餓肚子的原因在內。

當即擺宴,酒席上李易主要是在拉進張遼徐晃與典韋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張遼,生怕他們因爲之前的比試心中生出矛盾,賈詡明白李易的心思,也是很積極的在一邊幫腔。

不過,這倒是李易多慮了。

且不說張遼本就不是心胸狹窄之人,又瞧見李易與賈詡的態度很明顯,自然不會落了典韋面子,連着向典韋敬酒數杯,還對典韋的步戰表示欽佩,最後倒是叫典韋很不好意思。

待酒宴結束,李易感覺典韋對自己的好感已經差不多了,這才放下心來,準備與典韋一道去接他那友人,不想卻是有親兵來報,說蔡邕求見。

李易示意衆人安靜,邀請蔡邕入內。

雖然李易算是將蔡邕強擄了帶走,而且對其寶貝女兒的覬覦之心更是昭然若揭,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還是比較尊重蔡邕的。

蔡邕入內,後面還帶着一個僕人捧着幾卷竹簡。

雖然蔡邕對李易意見很大,但他在皇宮吃了那麼大的虧,被王允弄進大牢,結果一個幫他說話的也沒有,現實的殘酷將他身上的文青勁兒打磨去不少,李易讓他辦事,縱然心中不願,但還是照着作了。

李易眼前一亮,站了起來,笑道:“蔡中郎,可是東西已經寫好?”

“自然。”

蔡邕臉色不好,不想與李易多說,想他是什麼人,對比後世那可是拿諾貝爾獎的級別啊,可現在,李易居然讓他寫……

李易不管蔡邕心中所想,接過竹簡,看了幾眼,很快臉上的笑意就僵住了,然後表情越來越尷尬。

蔡邕一瞅李易這副模樣,哪裡還不知李易不滿意?

想到自己強忍噁心寫了這麼羞恥的東西,結果李易還瞧不上,心中一時好不淒涼,很是悲憤的說道:“既然老朽拙作不能入將軍法眼,還請將軍另請高明!”說罷,蔡邕轉身就要往外走。

“咳咳……”

李易乾咳兩聲,趕忙將蔡邕拉住,道:“蔡中郎這說的是哪裡話,晚輩看過了,當真是字字珠璣,看的我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簡直不能自已,果然不愧是蔡中郎,蔡大家……”

李易座位右手邊坐的是張遼,見狀好奇的拿過一卷竹簡打開,赫然看到邊上寫着一行極漂亮的小字“李雲龍溫酒斬華雄”。

張遼愣了一會,繼續往下看,就發現後面的文字極盡華麗誇張,訴說着華雄如何囂張,十八路諸侯如何損失慘重,最後就在衆諸侯心灰意冷要打退堂鼓時,一身正氣的李雲龍閃亮登場,慷慨激昂,雄姿英發,斬華雄於萬軍陣前,生生以一己之力爲聯軍破開一條通路……

張遼倒吸了一口涼氣,他見過許多溜鬚拍馬之輩,可他還是頭一遭瞧見有人主動讓旁人拍自己馬屁,自己可勁兒吹捧自己的,而且那個“旁人”還是天字一號的大儒!

張遼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感覺好羞恥啊,他發誓,這種事他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旁邊徐晃好奇,將這一卷拿了過去,然後緊跟着就聽到徐晃發出了一連串咳嗽聲,顯然是被嗆到了。

賈詡在對面笑眯眯的看着,此時他自然是知曉的,而且他一點都不覺得羞恥,李易這點小動作,與大漢的那位開國皇帝相比,也不過小巫見大巫罷了。

張遼甩甩腦袋,又取了一卷,這回的開頭是“忠肝義膽,襄侯奉旨誅國賊”!

後面的內容,比剛纔的那篇還要誇張,以整個朝堂的百官做背景板,通篇都在說李易如何忠勇,好像全天下就他一個忠臣,沒有李易小皇帝就要完蛋了一般。

張遼感覺牙酸,文人壞起來真的沒邊,他都能看得出來,蔡邕對朝堂的怨氣不小,完全就是往死了黑。

接下來還有幾篇,也都是吹捧李易的,張遼一邊在心中吐槽,一邊看的津津有味,忽然,旁邊湊過來一個黑乎乎的大腦袋,道:“這寫的都是啥,某不認識字!”

張遼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後將內容緩緩講給典韋聽,典韋聽的極其認真,連連點頭,後來更是雙眼放光,用力拍着張遼的肩膀,大聲道:“將軍果然真英雄,某沒看錯人!”

張遼動了動肩膀,心道你就沒看出來這些些的都很誇張麼?

典韋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易,臉上有幾分崇拜之色,但瞧見李易與蔡邕說話時極爲客氣,忍不住小聲問道:“那老頭是誰?”

張遼壓低聲音將蔡邕的事情說了一遍,反正也不是什麼秘密,軍中上下都清楚,典韋遲早也會知道的。

不想典韋聽罷,閉目沉思片刻,豁然起身道:“將軍!某有一計!”

李易正琢磨着哄蔡邕開心,聽到典韋這炸雷般的聲音,一愣,然後問道:“惡來要獻計策?”

李易是真的納悶,現在既不讓典韋打仗,更不用他算計人,典韋冷不丁的來獻哪門子計策?

張遼拽了典韋幾下,生怕他胡說,可典韋好像完全沒有感覺,只看着蔡邕,傲然道:“將軍,某家鄉有一戶劉老太爺,六十有六,看上了隔壁村一小娘子,但小娘子家死活不允,於是劉老太爺便乾脆帶人將小娘子強搶了過去。”

“當時小娘子家一直都喊着要與劉老太爺拼命,結果兩年過去,也沒見他們拼起來,反倒是小娘子給劉老太爺生了個娃娃,兩家直接就合一家了,我瞧見過一次,親熱的不得了啊,嘖嘖……”

“你到底想說什麼?”

李易還有點懵,不知典韋到底要幹嘛,只有張遼臉漲的如同豬肝色,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嘴巴子,跟這混人講那些做什麼?

典韋一指蔡邕,道:“將軍莫要管他願不願意,更無須說話討好他,只要叫他家女娃爲將軍生下兩個小將軍,包管他們上下對將軍忠心耿耿,肝腦塗地!”

李易嘴角抽搐的厲害,曹操的貼身侍衛,節操果然是負的。

蔡邕的臉更是直接綠了,下意識便要大罵典韋,可再一想,不行啊,他之前答應爲李易寫那些滿是吹捧的東西,還不是怕李易禍害他閨女?

現在典韋直接挑明瞭,他要是不配合,李易這小子當真不管不顧起來,他女兒承受不住啊!

恰巧,這時李易轉頭看向蔡邕,蔡邕心頭一緊,趕緊道:“將軍的要求是要讓識字的人能看懂,不識字的人能聽懂,是麼?”

“額,正是這樣。”

蔡邕又吸一口氣,道:“老夫明白了,將軍只要再給老夫一宿時間即可。”

說罷,蔡邕掩面疾走而去。

典韋見自己計策奏效,哈哈大笑道:“將軍,你看某的妙計如何?”

李易對着典韋盯了好一會,這才重重的點頭道:“好,很好!”

被典韋的“妙計”一鬧騰,營帳中氣氛怪怪的,索性,李易留下張遼賈詡看家,帶上徐晃典韋,準備去接人,順便讓自己吹吹風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徐晃在路上實在是忍不住,問道:“主公,爲何要讓蔡中郎寫那些東西?”

李易笑道:“成大事者需要什麼?無非就是精兵猛將,金銀財帛,武器糧草,名聲威望。”

“那些東西乍一看讓人有些汗顏,可傳出去便是名聲威望啊,名望這東西需要日積月累,自然是要早早做打算的。”

徐晃點點頭,其實他還有些不解,但沒有再問。

片刻後,李易又向典韋道:“惡來,我掐指一算,你前些時日應該與曹操有一些接觸,當在他軍中做事,爲何現在來了這裡?”

典韋聞言一驚,道:“將軍怎麼連這都知道?”

李易比比手指:“算出來的!”

典韋頓時滿臉欽佩,徐晃也有點信了,尋思着要不要讓主公改天幫自己算算前世……

不過典韋眼珠子轉了轉,似是想到了什麼,又道:“將軍爲何不算算某爲什麼離開……”

不等典韋說完,李易一瞪眼道:“你剛纔瞧見公明喝酒了麼?”

“額,瞧見了。”

“那你知道他喝了多少杯麼?”

“不知……”

“我要是將你的大事小事全都算上一遍,豈不累死?”

“將軍言之有理!”

典韋臉上再次浮現欽佩之色,然後抓了抓腦袋,道:“我原本是陳留張太守的兵,被張太守借給了曹將軍,就是曹操,不過那曹操做事忒不地道,我便不給他們賣命了!”

“哦?”

李易來了興趣,原本這貨可是被曹操泡妞給坑死了,其忠心非同一般,現在怎麼出現矛盾了?

只見典韋繼續道:“幾個月前,我們跟着曹操追擊西涼軍,對面好像是郭汜,不想遇到了伏擊,結果曹操不管孫將軍死活,直接就跑,而且還留下我等借來的兵馬殿後,只帶着他自己的鄉黨逃命,叫兄弟們損失慘重,之後張太守也沒找他要個說法,俺心中好生不忿,乾脆就走了,反正有這一身力氣在,總不至於被餓死。”

李易笑了笑,心道緣分這東西當真是說不清,典韋離開曹操,居然是因爲自己。

李易暗暗慶幸,曹操做事可能真的不地道,但他的個人魅力與御下手段都是相當厲害的,讓他與典韋多接觸個一倆月,典韋多半直接就死忠了。

李易暫時不想提自己當初設伏的事,繼續問道:“那你後來呢?”

典韋道:“我後來就沿着山林隨便走走停停,打些野物果腹,再將皮毛賣到城鎮換來酒水,倒也過的湊合。”

李易莫名有些感慨,拍拍徐晃的肩膀道:“你放心,在我這裡,讓你酒肉管夠,但是,在外不可醉酒!”

似乎感受到了李易的關心,典韋鄭重的一抱拳,道:“某記住了!”

典韋是個話多的人,不等李易再問,他自己就將之後的事情全都講了。

在數日前,典韋聽到山路旁有人呼救,趕過去瞧見有兩個仕子打扮的年輕人被野豬追趕,典韋便順手將兩人救下,兩人感激涕零,又見典韋身手了得,便拿出了身上大半的錢財,希望典韋能送他們去襄陽。

典韋是個閒人,而且看那兩人比較順眼,便只是要求他們路上酒水管夠就可以了,不過走到這裡的時候,那兩人似是有事,暫時停了下來,典韋是閒的沒事外出打牙祭,這才碰巧與李易的人馬撞上。

李易原本擔心有人也打着收服典韋的主意,不過聽典韋這般一說,那兩人給他的錢財並不算多,這麼看來,別有所圖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不過,典韋說他們是仕子,李易有點上心,問道:“那兩人姓甚名誰?”

典韋道:“單福,石韜。”

李易回憶了一下,沒有印象,心道是兩個無名小卒,忽然感覺自己親自去請人當真是“勞師動衆”了,不過已經出來,總不能再回去,而且人設也不能崩,繼續笑呵呵的一路走,隨着典典韋入了城,找到那兩人暫時居住的農家。

院子門沒有關,典韋老遠便大聲道:“單老弟,石老兄,快快出來,某今日帶來了一位貴人”

典韋話音剛落,就聽後院傳來一陣爽朗笑聲:“貴人?那你豈不是也飛黃騰達了?”

第22章 再遇魏續第673章 戰局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7章 酒尚溫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279章 諸葛亮第433章 軍元券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740章 馬超第93章 虎入困籠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765章 平原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771章 投降第119章 站樁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第420章 道不同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333章 能躲多遠躲多遠第343章 安置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701章 副院長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650章 地道第49章 藏刀第300章 揚州大公子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279章 諸葛亮第774章 破門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765章 平原第49章 藏刀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401章 殺機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756章 西路軍,李傕!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397章 點將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