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

雖然伏壽是李易正妻,而且伏壽也很有正妻風範,可李易心裡是把她當個半大女兒養的。

再加上他來自後世,不甚在乎禮教,今日又是志得意滿,整個人有點飄飄然,這巴掌想都沒想就落了下去,卻不知,如此場面在正常的大戶人家裡面是想都不敢想的。

貂蟬檀口微張,直接就看呆了。

鄒蓉好似聯想到了某些不可描述之事,臉蛋紅撲撲的,目光躲閃,一陣莫名羞澀。

剛被擄來的蔡琰更是好像當頭捱了一記重錘,閉上眼睛,根本不敢再看。

因爲與伏壽相熟,蔡琰原本還指望伏壽能幫她說情,而且伏壽也認爲李易對自己很是寵愛,答應的是斬釘截鐵,沒想到轉眼就被按在腿上打了,這……這在家裡完全沒地位啊。

外人有傳言伏壽嫁給左將軍,其實就是跳進了火坑,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這三個女子只是旁觀,可春兒就忍不住了,這是她家小姐,居然被李易動手“毆打”,這還了得?

春兒只覺得熱血衝腦,膽量比平日多了五六倍,根本沒聽到李易解釋的話,一閉眼,一咬牙,撲上前,死死的抓住了李易的手臂,口中還叫着:“你要打就打我好了,別打我家小姐!”

春兒這一聲喊的可謂是撕心裂肺,將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再加上她那赴死一般的表情,不知道的還以爲李易真的是在家暴。

李易一看,只見幾個人看自己的目光就跟小白兔見了大灰狼一般,心裡一陣無語,這真不是家暴,是情調啊!

李易尷尬到不行,倒是伏壽先反應了過來,手忙腳亂的爬了起來,也顧不得整理衣衫,一把扯過春兒,低着頭,向李易道:“夫君,春兒她不是有意冒犯的,夫君若是生氣,壽兒替她給你陪不是了。”

伏壽原本只是羞澀居多,現在卻真的有點擔心,剛纔春兒的反應有點過,擱在伏家,肯定是要吃鞭子的。

當然了,在伏家,伏完就算自己撞牆也不敢跟陽安長公主動手。

“咳咳,沒想到春兒挺忠心的,不罰了,不罰了。”

換平時,李易少不了要逗一逗春兒,可今天他不敢了,不然怕把貂蟬與蔡琰給嚇壞。

屋中氣氛很是尷尬,伏壽還想爲蔡琰說話,卻不太敢了,她怕李易繼續胡來,讓她這個大婦威嚴掃地。

鄒蓉戳了戳貂蟬,讓貂蟬和李易說話,可貂蟬也是不動。

最後還是蔡琰心中淒涼,小聲抽噎了起來,這纔打破了沉默。

李易給伏壽打了個眼色,伏壽幽怨的白了他一下,然後坐到蔡琰旁邊拉着她的手,想要安慰,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只能再看向李易。

等蔡琰也躲躲閃閃的擡起頭來後,李易努力露出一個微笑,道:“蔡姑娘,令尊的事情真的與我無關,我發誓!”

幾個女人齊刷刷的看着李易,那目光中的意思擺明是不信。

若是別的事情也就算了,可是女人……

有貂蟬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前,換誰都得認爲李易是爲了得到蔡琰而設計了蔡邕。

李易很無語,他沒想到自己的形象會這麼糟糕,抓了抓腦袋,無奈道:“好吧,我承認,我之前的確有些打算,準備在離開長安的時候將蔡中郎強行帶走。”

後半句話李易沒說完,但所有人都領會了,帶走蔡邕,蔡琰自然也跑不了。

李易被她們看的面子有點掛不住,乾咳一聲道:“天子封我爲南陽太守,雖然說在其位,謀其事,可我將來要考慮的卻不僅僅是南陽的百姓。”

李易這話說的很奇怪,頓時吸引了幾人的注意,李易滿意的點點頭,這才故作沉痛道:“之前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旁人只看到了這一戰的聲勢浩大,卻不知這一戰的背後,會有多少中原百姓流離失所,如今董卓雖亡,可十八路諸侯之間互有嫌隙,彼此征戰廝殺,互相吞併,中原戰亂不但沒有緩和,反而會愈演愈烈。”

“放眼天下,如今唯有荊襄與益州最爲富庶安逸,但益州路途遙遠,且行走艱難,於是中原許多想要躲避戰亂的百姓便會選擇遷往荊州避禍。”

伏壽不解的問道:“可這與蔡中郎有什麼關係呢?”

李易呵呵一笑,道:“我既爲南陽太守,南陽乃荊州門戶,將來怕是會有數十萬,乃至百萬難民過境,我想要在南陽建一所學堂,收攏一些無家可歸的孩童,供他們飯食,教他們讀書識字,讓他們今日免於災禍,知道天子恩德,將來好報效國家!”

說到此,已經有人明白了李易的用意,但李易還是解釋道:“我人微言輕,無甚名望,縱然想要開設學堂,也是有心無力,但蔡中郎卻是名滿天下,而且,我看得出蔡中郎日後在長安朝堂必然受到排擠,便動了請蔡中郎去南陽的心思,只是朝中小人太過迫不及待,讓我實在措手不及。”

“李某今日將蔡姑娘請了過來,真的沒有惡意,只是不想蔡姑娘受到傷害,同時,也是向蔡中郎示好。”

李易這一通解釋說的有理有據,而且還給自己套上了一層好人的光環,讓伏壽深感慚愧,自家夫君人品還是很過硬的。

“夫君,是壽兒誤會夫君了,都是壽兒的不是!”

伏壽向着李易下拜,春兒自然也是跟着。

蔡琰內心也動搖了,只是第一次見面時李易瞧她的眼神太過具有侵略性,讓蔡琰不敢全部相信李易的話。

自然了,聰明人也是有的,貂蟬淡淡的瞟了李易一眼,那眼神擺明了是不信,就差把呵呵倆字寫到臉上了。

李易權當沒看到貂蟬的目光,拉住伏壽,道:“你這是做什麼,你我夫妻一體,用不着這樣,只是早知道你與蔡姑娘相識,倒也不用這麼誤會了。”

蔡琰見李易與伏壽態度親密,再也不見之前“家暴”的模樣,試探着問道:“將軍憂國憂民,如此心懷讓小女子深感敬佩,他日父親脫離牢獄,小女子必定勸說父親隨將軍前往南陽,只是……”

李易很大度的笑道:“只是什麼,蔡姑娘有什麼難處,但說無妨。”

蔡琰試探着道:“將軍護佑之情,小女子萬分感激,可是小女子借住將軍府上,萬一傳出去,怕是會對將軍名聲有損。”

李易秒懂,蔡琰擔心她自己的名聲。

即便在後世,單身女人跑去別的男人家裡住幾天,就算沒事也得出事,更不要說這還是漢朝。

不過蔡琰很會說話,只道是爲李易着想。

可惜蔡琰小看的李易的臉皮厚度,李易是什麼人,搶了貂蟬還能一本正經往別人身上潑髒水的人啊,五臟六腑都黑透了,怎麼可能因爲蔡琰的一句話就將剛到嘴邊的小白羊放走?

就見李易一身大義凜然的說道:“我爲殺國賊,不得不隱藏真實姓名,在董卓面前委曲求全,那時天下人皆道我是董卓爪牙,可我心中卻不曾有半點動搖!”

“如今幸有天子庇佑,成功誅殺國賊,可朝堂諸公依然視我爲另類,與我說話多過三句便生怕污了他們的耳朵,朝堂之上尚且如此,市井之中誹我謗我者,更是不下千千萬萬,但我依然視其如鴻毛。”

“所以,蔡小姐大可放心,那些所謂的名聲,我早已經不放在心上,蔡姑娘只管安心在此住下就是,但有閒言碎語,我一肩擔之!”

李易這話說的相當爺們,妥妥的一個忠君愛國之人,便是蔡琰聽了心中也不由生出了幾分敬佩。

但聽到最後,蔡琰卻是愣住了。

我是女子啊,在你這裡住一晚,姑娘家的清譽就壞了,這個你怎麼擔?

蔡琰還想再說,可面前的李易寶相莊嚴,讓她羞與開口,只好看向伏壽。

只是伏壽現在已經回過味了,心裡好生氣悶,知道李易是鐵了心不讓蔡琰離開。

如此她還能怎麼辦?再讓李易打兩下?

伏壽自覺慚愧,不敢去看蔡琰,蔡琰找不到援手,心亂如麻,想要喚來自家僕人商議一下,可天曉得李易將他們安排去了哪裡。

幾個人各有心事,連晚飯也吃的沒有滋味,唯獨李易這個死沒良心的吃的那叫一個歡快。

用飯過後,李易將蔡琰交給伏壽照看,便不管了,他其實很想與蔡琰多溝通一下的,但現在長安畢竟是非常時刻,他能抽空將蔡琰擄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天黑後,李易又去皇宮和呂布等人見了一面,確認各方面都沒問題,這纔回來休息,不過很巧的是,回來的時候李易碰見了賈詡。

因爲有李易與呂布一起籤的手令,賈詡是目前少有的幾個能夠自由出入長安城的人之一。

“先生,你怎麼在這裡?”

李易有些詫異,雖然有手令,但天黑後到處亂跑顯然是比較危險的,這不符合賈詡性格。

賈詡帶了兩個老僕,看見李易頓時大喜,趕忙道:“詡正要去主公府上避一避,沒想到在這裡遇到。”

李易點頭,問道:“先生現在不是應該在張繡營中麼?”

賈詡無奈道:“聖旨來的太快,我擔心張繡尋我晦氣,只能速速離去。”

隨後賈詡將張繡的情況說了,李易方纔知曉,這次殺董卓,張繡功勞確實不小。

別看張繡只是領着幾千人騷擾了一下西涼軍大營外圍,但因爲西涼軍主將不在,不敢妄動,愣是被張繡給拖住了半個時辰,讓呂布的幷州人馬入城接手城防時幾乎沒有受到半點阻礙。

待西涼軍後來回過神的時候,已經晚了。

論功勞,張繡並不必張遼徐晃少多少。

不過,當接到嘉獎聖旨的時候,張繡楞了好大一會終於明白過來,他今天居然給李易幫了大忙!

這簡直不能忍,張繡當場就暴走了,也就是賈詡溜的快,否則張繡雖然看在多年的情分上不會殺人,但一頓胖揍是少不了的。

李易帶着些歉意道:“叫先生爲難了,今日之後怕是要讓先生與張繡之間生出嫌隙。”

賈詡倒是不在意,笑道:“無妨,過幾日他氣消了也就算了,而且,我這是送功名與他,又非是害他,他終究會想明白的。”

李易點點頭,道:“這次衆人皆有收穫,唯有先生不被外人說知,不如我上奏……”

不等李易說完,賈詡就搖頭笑道:“虛名與詡無益,主公若是覺得過意不去,入南陽後爲詡謀一處風光好的宅子便是了。”

李易忍不住笑了一聲,賈詡還真是個聰明人,世人還在追求的東西人家卻是早已看破。

而且,賈詡的這種態度,讓李易往外送錢都送的開心。

“先生儘管放心,李某斷然不會委屈了先生!”

賈詡拱手謝過,頓了頓,又道:“詡回城之時,在城外遇見一行人馬,看上去好像是李儒家眷,不知將軍可知曉?”

李易臉上笑容一滯,嘆道:“知道,是我讓他們走的。”

賈詡臉上浮現一抹詫異之色,李易見狀,苦笑道:“拋開種種是是非非不談,沒有他當初的賞識,就沒有我的今日,這情分不能不認。他本就病重,聽聞今日之事後,嘔血而死,我太過對不住他,如何還能斬草除根?留他們在城中,因爲弘農王之事,早晚必然禍及滿門,乾脆讓他們出城好了。”

賈詡沉聲問道:“若其後人與將軍爲敵呢?”

李易灑然一笑,沒有絲毫猶豫,道:“我求的是自己心安,舊日情分已了,將來無論誰與我爲敵,殺了便是!”

賈詡原本打算勸李易派人出城追殺,但聽了李易的話,想想還是罷了。

李儒子嗣中並沒有什麼出類拔萃之人,放幾個也不要緊。

而且,上位者冷血無情固然很好,可要是真的心狠手黑一點情分都不講,賈詡自己都害怕,李易現在這樣子,倒是剛剛好,他也沒必要主動把李易推向某個極端。

李易與賈詡一道往回走,路上順便把今日宮中的事情講了,想看賈詡有沒有什麼補充的,原本賈詡只是點頭,直到提到蔡邕的時候,賈詡眼睛一亮,道:“此事上可做文章!主公若是將蔡中郎保下來,帶到南陽,可有大用,哪怕只是許其一個空位,也對主公名望有莫大的好處!”

李易眉頭一跳,笑而不語,賈詡以爲李易看不上蔡邕,還要再說,卻瞧見李易臉上笑容古怪,疑惑道:“難道主公已經……”

“哈哈,先生附耳過來……”

李易對着賈詡一陣耳語過後,賈詡臉上滿是佩服,道:“成大事者,非主公莫屬!”

頓了頓,賈詡又道:“原本詡還擔心荊州之事會有波折,現在看來,以主公的手段,必然是萬無一失了,嘿嘿……”

“哈哈哈!”

笑聲中,一老一少對視一眼,滿是惺惺相惜,或者說……臭味相投。

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79章 諸葛亮第660章 豫州規劃第374章 狼煙起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737章 巡視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424章 話裡有坑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674章 前進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217章 黃承彥第44章 我來勸將軍消消火(求收藏)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685章 李進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587章 試探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413章 袁術病了第54章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222章 劉琦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99章 三拜第28章 戒驕戒躁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732章 趙雲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750章 農商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755章 戰!第78章 天下?野心?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774章 破門第755章 戰!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729章 趙雲,見過襄侯第740章 馬超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362章 火侯第99章 三拜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97章 居然是你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245章 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