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緊鑼密鼓

接下來的數日,劉封只知道周瑜並未得了空閒,先是將身在益州的一些軍中主要將領皆是單獨拜會了一番,而後又是數次出入與龐統與徐庶這劉封麾下的兩大智囊府中,劉封知道,有了周瑜之後,自己之前事事躬親的做法終於可以暫時歇上一歇了。

一旦周瑜謀劃之事有了結果,劉封相信他會與龐統,徐庶等人第一時間將結果告知自己的,而他要做的,自然就是好好思考自己與曹植之前的優勢與劣勢,既然諸葛亮已然得了江東之地,那麼這暴風雨前的平靜時日自然也就不多了,爲了能夠在接下來與曹植針鋒相對的戰鬥之中不至於落入下風,劉封必須有所作爲,至少不能就在這裡等待着曹植積攢夠了資本,率先發難,那樣的話,形勢可就不妙了。

這邊益州的君臣數人各司其職,劉封數次在自己的後花園中召見了平日裡並不出現的黎闖,至於給黎闖下達了什麼樣的任務,自然只有一向單線聯繫的二人方纔知曉。

而周瑜,在熟悉了益州的兵力結構和部署方式之後,只是對一些地方做了微調,而後便將目光放在了魏國之上,至於他的真實目的,恐怕也只有他與龐統,徐庶這樣的核心智囊纔會知曉。

整個劉封集團,自從周瑜加入之後,就像是一個忽然之間注滿了全新潤滑油的齒輪一樣,快速而規律的運轉了起來,但這樣的動力能夠取得什麼樣的結果,卻也並非是數日便可以知道之事。

半月之後,鄴城曹植府中,依舊是楊修與司馬懿二人站在曹植的身前,經過了這些時日,司馬懿已然是不似之前剛剛投奔曹植時那般畏手畏腳,就連面上的神情比之那時也是輕鬆了不少,而楊修,在司馬懿面前也不再是那般的居高臨下,但每每看向司馬懿的眼神之中,卻依舊是帶着幾分的陰霾。顯然,這些表現都源於二人在曹植心中地位的變化,司馬懿靠着他的能耐,在曹植的心中愈發站穩了腳跟。

此時,不知司馬懿向曹植說了些什麼,三人皆是一副不樂之相。良久,曹植方纔開了口。

“仲達之言,可否準確無誤,那曾經在赤壁將父親八十萬大軍戰敗的周公瑾,竟然親自到了益州並且投奔了劉封?”

“正是,此事經過我安插在成都城中的細作再三確認,如今已然是成爲定局之事,並且劉封對於周瑜此人十分重視,一到成都便力排衆議,將周瑜任命爲兵馬統率,就連與劉封交情頗深的趙雲,也要聽命與周瑜。”

司馬懿如此回答,讓曹植又是長嘆一聲道:“劉封得了周瑜,就彷彿如虎添翼,怕是再過一些時日,劉封只會將那益州與荊州兩地經營得更加鐵板一塊,我等若是想要攻取,只會是難上加難,對於此種情形,不知二位有何良策?”

周瑜赤壁之時留下的威名,特別是對於曹軍,影響可謂是十分深遠,故而周瑜重出江湖並且到了益州,對於曹植來說絕非是一件好事。

見曹植相問,楊修已然是不像之前那般賣關子,而是當先出言道:“雖然這些時日給了劉封喘息之機,但我魏國又何嘗不是利用諸葛亮與孫權爭奪江東的時機將內政之中的紛爭盡皆處理完畢,如今不論是朝堂還是軍隊,主公已然是一言九鼎之勢,並且這些時日沒有戰事發生,我魏國大軍以及衆將領也是飢渴難耐,又正值周瑜初到益州,立足未穩,不如趁此機會出兵,或可將劉封一些領土攻下,就算不能,也定可消耗劉封不少兵力,劉封兵力本就不如我魏國,故而此時出兵,當得是利大於弊。”

楊修說完這些,看向曹植,等待着曹植的肯定,他如今在與司馬懿的較量之中已經是完全落入了下風,並且長此以往下去,勢必會影響他在曹植心中的地位,如今能夠與司馬懿並駕齊驅,不過是因爲自己是最初堅定的站在曹植身邊的人,加之司馬懿也的確需要一個人來制衡,但高傲的楊修心中卻是一直想要以他的才學來得到曹植的認可。

曹植聽罷楊修的建議,也是眉頭緊鎖的思索了一番,如今他與劉封的關係,還是尚未撕破臉的狀態,而誰先行出兵,誰就是破壞雙方一直以來建立起的關係的那個人,但周瑜的加入,讓原本就對劉封十分忌憚的曹植心中又是緊了不少,誠如楊修所言,此時出兵就算是不能奪取劉封的多少郡縣,也是定然可以損耗劉封的兵力,並且打亂周瑜的陣腳,使得其在益州的前景飽受質疑。

但想到劉封,曹植又是不自覺的想到了之前劉封留在甄氏牀頭的那封信件,以及自己這些時日針對那封信件上所提之事的調查結果。

想到此處,曹植的面上卻是並沒有任何變色,看向站在楊修身側的司馬懿,沉聲問道:“仲達以爲此時出兵,是否對我魏國有利?”

司馬懿看了一眼楊修,而後依舊是面不改色的答道:“據前方斥候回報,益州的守備之事一直由老將黃忠負責,周瑜雖剛剛被劉封委任了統領衆軍之責,但對於守備卻是並沒有更換,故而就算出兵,怕也是難有戰火,但消耗劉封一些兵力還是能夠達到的,其中利弊,還需主公自行權衡,若是當真需要出兵益州或是荊州,我願替主公領兵前往!”

司馬懿這番話雖然沒有推翻楊修的說法,但卻不得不說又是比之楊修高了一籌,楊修聽在心中,面色又是陰沉了不少。

“德祖與仲達之言皆是有理,此事我當思慮一二,日後再行抉擇,今日便到此吧!”曹植將二人都是誇讚了一句,隨即就下了逐客令,楊修與司馬懿對視一眼,對曹植施禮後退出了廳堂之中,曹植心中所想,他們自然是不知的,周瑜正在醞釀的風暴,他們自然也是不知的。

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567章 拿下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93章 孤注一擲第58章 返程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268章 對峙第273章 夜會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242章 生擒活捉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18章 戰後風波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16章 先鋒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75章 夜談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554章 時間差第190章 穩守五郡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94章 動之以情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487章 司馬懿的連環計第444章 大軍至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486章 劉封的經驗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56章 無心插柳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305章 捷報第421章 長驅直入第392章 厚禮第102章 戰況第37章 一戰成名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536章 晴天霹靂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46章 前路多艱第50章 萍水相逢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337章 後手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71章 捷足先登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132章 倒戈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376章 僵局第45章 出使江東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487章 司馬懿的連環計第347章 偏門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