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隔岸觀火

利用楊修與司馬懿之間的矛盾,之前劉封並不是沒有想過,但是之前曹植確是還沒有對司馬懿與庚氏之間的關係進行調查,如今既然剛好讓周瑜發覺了這一點,並且又有曹植拒絕了司馬懿帶兵出征的請求之事,讓劉封也是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可以利用一番的機會。

“公瑾以爲,由此便能夠將司馬懿扳倒?”劉封心中想到這些後,不動聲色的向周瑜問道。

周瑜聞言便知劉封這又是在考校自己,當下也不含糊,未及思慮便回答道:“司馬懿若是如此輕易能夠被扳倒之人,主公又如何能夠容他這麼一個心腹大患存在到今日,此番利用楊修與曹植對司馬懿的猜忌,不求將司馬懿扳倒,只求將曹植心中對司馬懿的懷疑加深一步,便算是大功一件,日後魏國的兵權不能落入司馬懿手中,我等自然少了一個大敵。”

顯然,周瑜所言句句在理,對於敵軍的將領,並不一定非要將其置於死地,若是那樣做了反而落入了下乘,並且容易被曹植察覺這乃是劉封所用的反間之計,只要能夠達到將司馬懿與曹植之間的裂痕擴大一些的目的,對於劉封而言就有着諸多好處。

“誠如公瑾所言,此事公瑾只管放手去做,既然此次曹植決定不出兵攻打我益州,那近期他便不會再行出兵,正好給了我等操作此事的時間,潁川之地的暗線,若是公瑾想要動用,還要將想要進行之事先告知於我,那裡的精銳只聽從我一人的指揮。”

劉封所指的精銳,自然就是影衛,但是影衛的指揮權,卻依舊只在劉封一人的手中,縱使是龐統,徐庶等人,對影衛也是知之不詳,周瑜此時即使得知了劉封有一隊精銳人馬的潁川,劉封也不能將影衛的指揮權交給周瑜,就算他得知周瑜對其毫無二心,他也絕不會這樣做,只因爲他是一個君主,君主,便要有一些他人不能觸碰的東西,而影衛,正是劉封手中這樣的東西之一。

周瑜自然也能理解劉封的用心,其面上一絲不快之色也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此計的第一個目的,自然是加深曹植與司馬懿之間的隔閡,而此事的第二個目的,正是藉此機緣將潁川的地下勢力一併挖出,這樣的勢力盤踞在中原的中心位置,不論對於何人都不是好事,但此時潁川尚且歸於曹植統治,正是將這個矛盾挖掘出來的最好時機,說不定,我軍還能在這混亂之中得到什麼好處。”

周瑜的這番話,倒是劉封之前沒有想到的,潁川郡中盤根錯節的勢力,確實是不論何人執政都不願看到的情形,但依照劉封之前所想,就算是想要將其連根拔起,也要等到自己挫敗了曹植,掌控了潁川之地後方才能夠行動,而周瑜此時就要一併解決此事,足以見得其心中的自信與高瞻遠矚。

“妄動潁川的諸多勢力,此時是否有些操之過急?若是將他們的矛頭指向我益州或是荊州,可不是明智之舉。”

雖然劉封相信以周瑜的頭腦定然能夠想到這其中的種種厲害關係,但還是提醒道。

“主公不必擔憂,此時潁川乃是在曹植的統治之下,而依照此時的情形,曹植只怕也只是知道一個庚氏與司馬懿有所勾連,至於其他盤根錯節的勢力,怕是他們也知之甚少,故而我等何不將那些盤踞在潁川的勢力全部都當做是庚氏,一併透漏給目前對於此事一無所知的楊修,楊修報復司馬懿之心十分之甚,多半不會細細確定這些信息便會將其告知曹植,這樣一來,一旦曹植選擇不能忍受此事,定會對那些盤踞在潁川的勢力動手,如此一來,豈不是正合了我等心意?”

對於周瑜的計謀,劉封不得不佩服,周瑜纔剛剛到益州任職不滿一月之期,便能夠將這其中的種種利害關係發掘得如此深入,足以說明其對於益州之事,的確是下了心血。

“如此倒是值得一試,既然公瑾已然做好了全盤考慮,放手去做便可,此乃是公瑾到我益州之後的第一次出手,我便在此等候公瑾的捷報傳來,但公瑾也不必太過在意此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得此計策,足以說明公瑾胸中溝壑。”

周瑜知道劉封是在用這種方式爲自己減壓,這個計策需要對於楊修與曹植的性情把握得十分之準確方纔能夠成功,一旦這其中出現什麼紕漏,或是被司馬懿提前覺察了此事,這次計策多半就會失敗。

“主公不必此時便爲我開脫,此計成與不成,瑜都有能力承受,只不過除此之外,主公還要囑託在潁川的精英一些有備無患之事。”周瑜此時倒是不擔憂自己的策略失敗,而是再次提醒劉封潁川之事。

“何事?”周瑜口中所提的,自然就是影衛,但讓劉封不解的是這有備無患之事到底是什麼。

“據這些時日探查得到的消息,那潁川因地理位置優越,故而在潁川發展的家族並不在少數,庚氏只不過是其中平凡的一支而已,此番將這些家族全部都暴露在曹植的眼中,以曹植與楊修的頭腦,定然不能讓其繼續在潁川發展壯大,此時主公自然便可以在其走投無路的情形之下將其收編,而後打散壯大到我益州軍中,豈不是一樁好事?”

至此,劉封方纔知曉周瑜的這個一箭三雕的計策,的確,若是之前周瑜所言的這些全部能夠實現的話,這一次的確是值得周瑜一試,並且成功之後也足以讓周瑜在益州穩穩的立足,劉封需要這樣的一個打擊曹植的機會,周瑜也是需要這樣證明自己的機會,所以,這樣的計策也就應運而生了。

這是一個隔岸觀火的計策,而這把火,劉封已然是早就帶給了曹植,周瑜想要做的,不過是將其燒得旺一些罷了。

第167章 痛處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566章 大殺器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11章 救駕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299章 行動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97章 萬事俱備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344章 空城計第326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190章 穩守五郡第75章 夜談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97章 萬事俱備第473章 潁川鄧艾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229章 難題再現(第一更)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68章 江上交鋒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344章 空城計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56章 無心插柳第416章 野心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224章 入關(第二更)第92章 緊鑼密鼓第81章 死於安樂第357章 解惑第63章 探虛實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174章 取關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265章 曹操之心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392章 厚禮第299章 行動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35章 戰許褚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153章 詔命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20章 公子劉琦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344章 空城計第279章 服衆第10章 終有一別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26章 難阻頹勢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85章 尚有一事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376章 僵局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403章 星星之火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509章 化零爲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