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一路西行

當夜,幾人喝的十分盡興,到了子時魯肅府中廳堂之上依舊是燈火通明,但是魯肅與黃蓋等四人卻已然是醉倒在了廳堂之中,唯有周瑜依舊穩穩的坐在座位之上,看着醉倒在地的四人,面上皆是微笑。

江東的丹陽,是周瑜自小生長的地方,如今被諸葛亮奪了荊州全境,周瑜心中自然是有些悽苦之意,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江東人,初時周瑜與其他江東子弟一般排外,心中皆是以爲自己應當替孫氏好好守護住這江東的大好河山。

但自從因與孫權意見相左而險些喪命之後,周瑜這些年來根深蒂固的想法漸漸有了些鬆動的跡象,他不知道一心想着偏安一隅的孫權是否能夠給江東帶來繁盛,而此時異軍突起的劉封走近了他,讓他注意到了這個年輕的霸主。

劉封的自信自然是讓周瑜對其有些刮目相看的一點,但是周瑜在劉封身上所見到更爲讓他動容的,乃是劉封的包容,周瑜早就注意到,出身於荊州的劉封並不像曹操與孫權那般,只重用自己的嫡系或是本土的人才,而是隻要發現了有能力和才學之人,不管其出身與歸屬,劉封都是會千方百計的將其收入囊中並且委以重任。

劉封的這個特點在魯肅等三人身上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起初周瑜將魯肅等人安頓到荊州,不過是怕自己離去之後孫權或是呂蒙,陸遜等人對他們不利罷了。至於能夠在荊州擔任什麼緊要的職位,周瑜卻是從未想過,但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魯肅直接就被劉封任命爲總管荊州大小事務之責,且並未有一絲的不信任,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周瑜心中發覺,就算是江東有朝一日被江東之外者佔據,也應當是劉封這樣真正胸懷廣闊之人,也不應該是諸葛亮這種心機深沉之人。

其實在劉封攜自己的夫人前往荊州周瑜隱居之處時,周瑜心中便已然篤定了自己會爲劉封效命,但這個作出的時候還不甚艱難的決定,在即將實施的時候卻是讓周瑜十分猶豫,他心中一時間想到了諸多的可能行,包括自己若是突然到了益州,那麼以龐統和徐庶爲首的這些原本便在劉封身側身居高位之人會如何看待自己,還有劉封究竟會如何安排自己的位置,是在龐統徐庶等人之下,還是與他們平起平坐。

在這種種難以捉摸之事的影響之下,周瑜便神使鬼差的來到了荊州,並且在魯肅的府中做起了幕僚,他這樣做,一方面是在幫助魯肅和劉封,另一方面,也是在盡力的調整自己,讓自己儘量適應劉封麾下感受,並且想要通過荊州的這些人,從另一個方向看看劉封在自己麾下之人的心中到底如何。

到了今日,他幫助魯肅將江夏一郡之地拿下,此行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而之前在酒席之間聽了甘寧與黃蓋等人的話後,周瑜深知,自己的另一半任務在此時也已經完成了。

他向來不是一個拖沓之人,既然自己心中猶豫之事盡皆有了結果,他之前的各種擔憂也就全部都釋然了,周瑜知道,即使是在劉封麾下只做了一個如同魯肅這般的守將,他也是能夠將自己的才學發揮出來的。

想開了這諸多癥結之後,周瑜慢慢的走出了魯肅的府門,漫步在江陵城中,緩緩的向自己的小屋方向走去。

次日天明之後,頭腦昏沉的魯肅等人終於是清醒了過來,當他們看到之前周瑜所在的座位之上空空如也之時,魯肅連忙遣了自己府中的侍從前去周瑜的府中探視,看周瑜是否安然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但不久之後,匆匆趕回的侍從之言讓魯肅頗有些驚訝之色,據那侍從之言,周瑜的府中此時已經是人去樓空,據與周瑜毗鄰之人所言,周瑜夫婦與他們的兒女,管家,侍女等數人,已然是乘坐着馬車離去了近一個時辰之久,看方向,乃是出江陵城西門,一路向西去了。

“我等此時策馬前去,說不定還能趕上公瑾的馬車,公瑾就算要去益州,自然也要由我等派兵護送前去,而不應任憑其獨自駕車而去,如此到了益州,豈不是會被益州當地的官員看得低了?”

淩統此時依舊是那年少氣盛的性情,聞言便要去牽馬追趕周瑜。

魯肅見狀連忙拉住了淩統,尚且有些紅腫的雙目看向西方,口中低聲言道:“這是公瑾自己的選擇,我等莫要強行改變,一輛馬車而去,並不一定就是降低了公瑾的身份,爾等莫要忘了,主公本就是個不按常理出牌之人,公瑾此去,定會大有作爲,我等也要在荊州發憤圖強,將荊州水軍訓練得比之諸葛亮的水軍強上數籌,如此方纔能夠不弱了我江東子弟的威名!”

經過了此事,魯肅也是一改往日有些優柔寡斷的性情,目光十分堅毅,在甘寧等三人看來,在這一刻,自己方纔算是真正認可了魯肅……

一路遊玩之下,當週瑜帶着自己的妻子兒女等一行人到了成都城中之時,已然是足足過了二十日之久,周瑜進了城中之後,也並未直接趕往劉封的府邸,而是在成都城中閒逛了起來。

讓周瑜感到頗爲驚異的是,之前在其心中因爲與南中距離十分之近的緣故,成都定然是一個民風彪悍之地,但到了城中一看,卻完全推翻了周瑜之前所想。

成都城中的秩序,比之建業還要井然,往來穿梭的人羣之中就算是有着一些身着南中服飾之人,對原本城中的百姓也是十分友好,絲毫沒有敵意,見此情形,周瑜的心中不禁又是稱讚了劉封一番。

能夠見到這樣的情形,只能說明益州在劉封的領導之下,已經讓南中的諸多異族對其俯首稱臣,若是不然,那些素來以彪悍聞名的南中之人又怎能一到了成都城中就變得如此溫順。

第345章 識破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187章 王對王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45章 出使江東第513章 劉禪的心思第95章 金口玉言第377章 終親往第104章 設伏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5章 剿匪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408章 往來博弈第35章 戰許褚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281章 難與易第135章 退敵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21章 以退爲進第174章 取關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15章 曹氏辛秘第65章 拙劣試探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17章 誘敵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31章 浴血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95章 金口玉言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303章 水軍可期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328章 期限已至第72章 暫且離去第137章 凱旋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444章 大軍至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17章 誘敵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278章 邀戰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81章 死於安樂第193章 貪念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102章 戰況第299章 行動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43章 探虛實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570章 歸一(大結局)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109章 妥協第87章 真真假假第126章 直奔武陵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13章 矛盾初現第81章 死於安樂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54章 功成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