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勸說

陸遜之才,自是不必說的,雖然比之諸葛亮,龐統,周瑜稍稍差了一籌,但不過是因爲孫權對他和呂蒙的使用有着諸多的不當之處,大有一些拔苗助長之嫌。

二人尚未經過充足的鍛鍊便接過周瑜和魯肅留下的衣鉢,名不正言不順,故而纔會在他們執掌江東水軍的初期遭遇了諸多的困難和敗仗,這些敗仗也深深的影響了呂蒙與陸遜二人的自信,導致他們一時間並未將自己的滿腹才華發揮出來,而後江東又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遭受到了諸葛亮不依不饒的打擊,雖然在江東之戰的後期呂蒙與陸遜已經漸漸有所發揮,但是大勢已成之下,他們也無力抵抗諸葛亮的鬼謀神算,最終只能是飲恨沙場。

在這等背景之下,劉封自然也是有意想要將陸遜召至自己的麾下,並且劉封有十足的把握讓陸遜心甘情願的爲自己效命,但如今的問題是,劉封隱約得知在孫權針對周瑜的奪命行動之中,陸遜應當是扮演了十分之重要的角色,而此時,正是自己等候周瑜來投的當口,若是堂而皇之的將陸遜召至麾下,劉封恐怕會因此而使得周瑜寒了心,不會再到自己麾下,陸遜雖也是一位良臣,但與周瑜相比,卻也差了不止一籌。

劉封之所以有這樣的擔憂,自然還是受到了前世那些古本演義的影響,雖然劉封深知就算是在前世那個沒有自己到來的漢末時期,周瑜也是因病死在了其西征的路途之中,但劉封也同樣深知無風不起浪之說,若是周瑜當真是個心胸開闊之人,那麼那些後世的演義評說又如何會那般杜撰。

這件事在劉封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疑問,讓他有些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若是強迫陸遜將江東的情形告知,日後再想對其進行招募可就難了。

反覆思量了一番之後,方纔有了劉封之前的那番動作,他決定暫且對陸遜進行冷處理,就算能夠撬開陸遜的嘴,得到的也不過是諸葛亮如今的兵力等等,但諸葛亮顯然不是劉封下一步首先要攻取的對象,所以劉封還是決定先將周瑜之事辦妥,而後再言其他,若是在周瑜與陸遜之間選擇,劉封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周瑜。

當陸遜灰頭土臉的在成都的驛館之中吃着劉封送來的佳餚心中十分迷茫時,劉封日思夜想的周瑜也是正在荊州與魯肅等人大快朵頤。

按照周瑜所提的計策,魯肅幾乎並未耗費多少氣力便奪取了江夏之地,並且得到了劉封大加褒獎,這讓之前一直不慍不火的魯肅心中十分暢快,他自然沒有忘了爲他將前路盡皆鋪平的周瑜,劉封來自益州的獎賞剛一到來,便在自己的府中宴請周瑜與同出自江東的黃蓋,甘寧與淩統三人。

席間,酒過三巡之後,見得周瑜此時頗有些興致,魯肅舉杯走近周瑜,在其耳旁言道:“如今荊州已無戰事,主公並無想要攻擊江東的打算,不知公瑾是想要繼續在此地當我的幕僚,還是繼續回到山水之間逍遙,抑或是另有他處可去?”

周瑜聞言,擡頭看了看魯肅,面上顯出了一片似笑非笑的神情,反問魯肅道:“子敬以爲我應當去往何處?”

眼見周瑜一看便看破了自己的意圖,魯肅面上也是一片尷尬之情,他本想要勸說周瑜前去益州投奔劉封,但既然被周瑜看了出來,到了嘴邊的話自然也就說不出來了。

但正在此時,坐在魯肅與周瑜身側的甘寧卻是出聲言道:“子敬莫要再顧左右而言他,我直說便罷,此時正是主公意欲大展宏圖之際,主公與曹植之間,早晚當有這一場大戰,而曹植麾下能人異士衆多,主公雖有龐統,徐庶之才,趙雲,馬超之勇,但卻唯獨沒有似公瑾這般文武雙全之才,故而主公此時定然是在益州求賢若渴一般等待着公瑾,公瑾明日便應離開此地前往益州,而不應與我等在此地蹉跎歲月。”

甘寧通過上一次親自前往江東相救周瑜,與周瑜之間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情誼,故而此時在宴席之上並未有甚隱瞞,而是將自己心中所想和盤托出,作爲劉封在營救周瑜行動中的具體執行人,甘寧能夠深切的感受到劉封對於周瑜的重視,加之其乃是這數人之中最早跟隨在劉封身側之人,故而此時說起此言來也是底氣十足。

黃蓋與淩統二人聽得甘寧此言,也是紛紛附和了幾句,顯然,對於周瑜在此地耽擱的這些時日,他們皆是感到十分惋惜。

“諸公既然如此爲劉封着想,不知在諸公心中劉封究竟是何許人也,不如諸公便在此地與我說說,如何?”

三人聽罷周瑜如此相問,不由得面面相覷,在這個尊卑分明的年代,又有何人敢於評論自己的主公,但周瑜如此相問,三人又是不得不回答,故而一時間不知何人先出言。

“主公乃是當世梟雄,且定然是能成大事者,主公以二十餘歲的年紀,能將這天下三分,並且獨自佔得近乎一半的中原領土,絕非一般能人可以爲之,孫權雖也自稱是少年英傑,但公瑾應當深知其與主公相比不過世米粒之光,又何須相問於我等?”

說出此言的,乃是其中最爲年長的黃蓋,黃蓋雖已然年老,但卻是個敢於直言之人,當初赤壁鏖戰之時,也正是黃忠憑着他的膽識和計謀讓曹操中了周瑜所設之計策,在那一場大勝之中,黃蓋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之大的。

見黃蓋果然是說出了一番肺腑之言,周瑜連忙舉起手中酒水與黃蓋滿飲了一杯,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行調侃這些一心爲了自己的仕途着想的江東舊識了,而自己,也確是應當做出一番抉擇了。

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407章 渾水第35章 戰許褚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49章 救美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2章 智勇退敵第64章 一拍即合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508章 變數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305章 捷報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79章 再至柴桑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443章 碾壓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293章 醒來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52章 辯駁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79章 再至柴桑第121章 逼降第39章 問計第173章 智取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115章 曹氏辛秘第421章 長驅直入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283章 龐統至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72章 暫且離去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76章 良將賢臣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25章 魏延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54章 時間差第3章 父子相見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536章 晴天霹靂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143章 入襄陽第283章 龐統至第364章 垂釣第98章 灌醉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57章 半日之緣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98章 灌醉第65章 拙劣試探第70章 連環之計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7章 收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