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邀戰

“敢問主公,爲何許下了那一載之內不能攻取上庸之言,如今亂世之中,兵不厭詐,且口說無憑,若是趁此子龍將軍歸了我等之機,僅派遣兩萬大軍便可將上庸拿下,何樂而不爲,主公籌謀多時,不可在此事之上意氣用事!”

雖說徐庶,黃忠等人也到了此處,但卻因衆人跟隨劉封日久,對於劉封的脾氣秉性皆是十分了解而並未出言相勸,但新近歸順劉封的閻圃對此卻並不瞭解。

他久在漢中,張魯之所以處處受制於曹操,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曹操得了上庸後屯兵於此,使得張魯如芒在背,不得不在不少事情上遵從曹操,故而閻圃深知上庸的關鍵之處,聽劉封言道竟是如此便放棄了這唾手可得的機會,幾乎是急得跳了起來,當下也顧不得其他,連忙出列勸諫道。

正當劉封想要用一套說辭將閻圃這滿腔的熱血打消之時,卻不想站在閻圃前頭的趙雲率先出了列,劉封一看趙雲出列,心中暗道一聲不好,趙雲那真誠待人的性情劉封又怎能不知,但正當劉封想要伸手阻止之時,趙雲彷彿沒有看到劉封的動作,已然是向閻圃拜了一拜,率先開了口。

“先生莫急,主公之所以許下承諾,一載之內不能攻取上庸之地,並非是主公年少,意氣用事,而是雲以此條件向要挾,主公迫不得已之下方纔答應此事,倒是與主公無甚關係,且主公乃是一言九鼎之人,雖此事對益州擴張頗有些影響,但主公金口玉言,雲想來斷然無反悔之意。”

趙雲這番話一出口,頓時又是在劉封朝堂之上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就連徐庶與魏延,黃忠等知曉劉封與趙雲關係之人,聞言也是暗自搖頭。

這樣的代價,除了他們所認識的劉封之外,怕是再找不出第二個人能夠做到了,但他們這一次同樣是並未出言,只因他們知道趙雲究竟有多麼大的能力,也知道正是因爲劉封有着這樣的性情和這樣的爲人,他們當初纔會選擇在劉封尚且沒有自立門戶的情況之下便緊緊跟隨在劉封的身後。

但並非是所有劉封的臣子都是自從數年前便跟隨在劉封身側,比如之前出言的閻圃,比如法正與孟達等從益州剛剛歸降的臣子,又比如之前在劉封麾下被譽爲是第一勇將的馬超。

馬超的心中,此時對於這個與自己年歲相仿,看上去雖有着幾分英俊卻又不失儒雅的將領頗有幾分不忿之意,劉封對於招降趙雲之事,竟然暗中親自冒險前往了被敵軍所佔的上庸,並且爲了招降趙雲,還答應了這樣一個任誰都不可能答應的條件,在一個戰略要地和一個將領之間,劉封選擇了後者,這對並未得到劉封親自勸降的馬超來說,心中又怎能好受。

馬超雖並非是多事之人,但少有威名,縱橫涼州十數載也是讓他的內心深處充滿了傲氣,他本不想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表露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但是面對距離自己不遠處的這個看似並非十分神勇的趙雲,馬超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強烈的感覺,想要證實一下,這位在荊州也是頗有些威名的猛將是否當真如同劉封所做的那般,值得用一年不得攻取上庸這樣巨大的代價的去獲得。

於是,馬超銀牙緊咬,整了整衣衫,還沒等閻圃出言,便走到了趙雲對面,向趙雲拱手道:“在下乃是涼州馬超,久聞子龍將軍威名,今主公爲請子龍將軍與我等並肩而戰,不惜如此代價,想來熟知上庸之地之重者皆是有些不能心服,故而超心中有一想法,不知當講否?”

言罷,馬超便是看向趙雲,眼中滿是戰意,趙雲一看馬超,幾乎心中立即知曉了馬超所想,於是也是微微一笑,向馬超抱拳言道:“孟起將軍在潼關將曹**迫得走投無路之下竟然是割須棄袍方纔僥倖逃脫,真乃是不世出之猛將,今後你我二人同在主公賬下,當得是勠力同心,助主公創下一番偉業,孟起將軍既然心有所想,想來也是能夠解決此事,但說無妨!”

本來劉封看到馬超竟然是徑直走到了趙雲身側,心中還頗有些擔憂,畢竟對於馬超,劉封雖說也是十分盡力的招募,但由於條件的限制,劉封並未如同招募趙雲這般親身犯險,同爲當世猛將,馬超心中生出些許不快之心也是劉封所能想到之事。

但聽聞二人的這番對話,劉封心中便不再擔憂,至少劉封從這番話之中得知了馬超並無惡意,而趙雲也是隻一句話便巧妙的將二人的關係略微拉近了一層。

“閻圃先生所擔憂着,無非便是子龍將軍之纔不能抵消那上庸之地,故而超斗膽想到,不如你我二人便在這廳堂之上交手一番,讓諸公見識一下子龍將軍之身手,想來子龍將軍一出手,諸公便會得知以子龍將軍之勇武,那區區一個上庸之地,取來不過是早晚之事,而超不才,心中也是想要領教一番,不知將軍以爲可否?”

馬超這些時日以來,私下已然與劉封麾下的衆多武將全部交手了一遭,除了黃忠魏延能夠勉強在馬超攻擊之下招架得住外,其餘武將竟然無人能夠在馬超手下挺過十個回合,這讓馬超在劉封軍中已然是聲名大噪。

故而當馬超提出此事之時,衆人皆是眼中露出熱切之情,若趙雲當真能夠在馬超麾下堅持不敗,那此事確是不虧,若趙雲不過是徒有其表,那劉封的許諾也不必再當真,到時他們在進諫攻取上庸,劉封自是並無拒絕之理。

“若主公應允,雲自是要捨命相陪。”趙雲聞言,面上並無甚驚異之色,只是拱了拱手,看向劉封。

正當衆人皆以爲趙雲這是不想和馬超較量,這纔將皮球踢給了劉封,想要讓劉封給他一個臺階下的時候,只見劉封在主位之上哈哈一笑,隨即大手一揮道:“此事自是並無不可,只是二位皆是我麾下猛將,切莫下了殺手便可!”

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130章 埋刺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19章 領罰第455章 主動出擊第137章 凱旋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13章 矛盾初現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132章 倒戈第38章 江夏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36章 終見曙光第36章 終見曙光第31章 浴血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後記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80章 龍潭虎穴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340章 嶄露頭角的司馬懿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382章 諸葛亮的動作第55章 奇緣如此第135章 退敵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253章 觀虎鬥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17章 誘敵第528章 攻取江東的機會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222章 前路兇險(第三更)第472章 司馬懿的條件第115章 曹氏辛秘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56章 無心插柳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134章 巧取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242章 生擒活捉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283章 龐統至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194章 智取第98章 灌醉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132章 倒戈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143章 入襄陽第85章 尚有一事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273章 夜會第25章 魏延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273章 夜會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173章 智取第317章 風暴第104章 設伏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8章 兵甲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130章 埋刺第158章 獻圖第8章 兵甲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353章 蛛絲馬跡第35章 戰許褚第15章 智計第433章 遷往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