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難與易

將那軍士遣退之後,劉封便將徐庶與馬超,趙雲,魏延等人盡皆召至府中,這件事,眼裡容不得沙子的劉封顯然是不想善了。

“竟然是在天水郡中遭了曹軍攻擊?想來我前次暗中爲我軍運送的大批戰馬已然引起了曹操注意,我本以爲自天水郡之中的山間小路歸來不會引起曹軍的注意,想來此番曹軍是在羌人處埋下了眼線,唯有如此方纔能夠得知我軍所走的路線,此事……怕是難以善了。”

對於涼州與雍州以及羌人地界的情形,最爲清楚的便是馬超,馬超得知此番遭了曹軍伏擊後,立即便猜出了此事原由。

但聽罷馬超之言,包括劉封在內,衆人皆是面色難看,涼州自從馬超與韓遂被曹操戰敗後,便歸了曹操所有,因涼州之地並不富庶,人口也是有些稀少,故曹操在此地駐軍並不多,但卻有一隊騎兵,機動性極佳,故而一旦劉封運送戰馬被他們盯上,是絕對難以全身而退的。

戰馬,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更是益州的稀缺品,益州所產的馬匹,乃是身材矮小的矮腳馬,只能用作耕種,而不能用作戰馬,而距離益州最爲相近的盛產戰馬而又有所富餘的地方,就只有益州以北羌人所在之地了。

但想要到達羌人所在之地,必須要經過天水與隴西兩郡,只要曹操將這兩郡之間的數個交通要道看住,劉封想要自羌人處再運送戰馬,那無異於是癡人說夢,這就是把握住了地利的優勢,如今這個優勢恰恰緊緊的握在曹操的手中,在地緣上處於弱勢的劉封,要麼隱忍,要麼與曹操因爲此事而開戰,絕無第三種辦法。

按照劉封的想法,短期內就要籌措出一萬精騎,可以在必要之時隨軍出征,遇到敵軍精銳步兵之時,可以以精騎破之,而後在三載之內將這個規模發展到三萬人,如今這唯一的一條引進戰馬的要道被堵死後,劉封的計劃無疑會在此時就擱淺,不用說三萬人規模的騎兵,就是一萬人的規模,也是絕無可能了。

劉封見衆人皆是並無甚說法,只得整理了一番思路,將如今的形勢分析了一番道:“幽州等北方盛產戰馬之地已然是多年前便被曹操緊緊的把持在手中,如今曹操意圖十分明顯,對於我軍發展騎兵之心,其怕是已然有所察覺,故而我等若是不採取些許措施,這自羌人處購買馬匹的大門,將被曹操永遠關閉,到數年後曹操騎兵規模日益龐大後,我軍再想與其在中原爭鋒,更是難上加難!”

衆人聽了劉封這般言語之後,個個皆是面面相覷,顯然,劉封所言的這種結果,他們心中也是早已想到了,但卻並沒有劉封所想象的那麼深,更是沒有劉封所想象的那麼悲觀。

騎兵這個兵種,在衆人眼中不過是輔助之用,因爲組建騎兵所花費太過巨大的緣故,沒有哪一個勢力能夠組建起規模龐大的騎兵兵團,就算是曹操的虎豹騎,也是因爲軍費十分巨大的緣故,已然有數年沒有擴充了,故而在馬超,趙雲等人的眼中,就算是隻有步兵,也足以在中原與曹操爭鋒。

“依照主公之言,如今我軍在此事上顯然是陷入了困局之中,若不想將此事暫且按下,便只能是派遣大軍前往天水,隴西之地護佑戰馬的運送,但如此一來,恐會引發我軍與曹軍之間一場大戰,一旦曹操派出數以十萬計的大軍,我軍當如何以對?”

顯然,劉封這兩次出言之下,徐庶已然隱隱有些猜出了劉封心中所想,於是將劉封遲遲未能說出的兩條路說了出來,而後看向劉封,馬超,趙雲,魏延等人也是齊齊看向劉封,他們在徐庶的這句話之中看到了很大的發生戰事的可能,而作爲當今中原威名赫赫的武將,馬超與趙雲皆是尚未爲劉封立下功勞,所以不管是否合適,只要有戰事的可能,他們的雙眼之中便會燃氣熊熊烈火。

“那元直以爲,我等此時應以何事爲重?”

雖然他人並未聽出來,但與徐庶相識多年的劉封卻是察覺出了徐庶話中隱約的責備之意,徐庶的言外之意便是提醒劉封不應將注意力放在戰馬這樣的事情之上,今時今日,顯然在徐庶的眼中還有更爲重要的事情需要劉封去注意。

徐庶見劉封顯然是領會了自己話中的意思,卻也並沒有不喜之意,於是略微看了看衆人,沉聲道:“如今中原所剩的諸侯之中,曹操一家獨大,乃是最爲難以對付之人,幸而如今有諸葛亮率先觸動了曹操南方之地,引得曹丕率數萬大軍前往汝南,如今南陽之地已然被曹丕收復,兩軍又是對峙了不少時日,依庶之見,主公理應備好人馬,與江陵士元先生約定,盯住汝南戰事,一旦諸葛亮元氣受損,定當先全取荊州之地,再言其他。”

徐庶之言深深的表明,他心中的策略是想要讓劉封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率先解決實力看似最爲羸弱且與荊州、益州接壤的諸葛亮。

若是能夠將諸葛亮的領土收歸劉封所有,不但可以使得益州與荊州的大片土地緊緊連接在一起,加之後方的交州與南中,劉封便也擁有了不下於曹操的大片領土,而徐庶之前也是向劉封建議過,若能將劉禪控制在自己手中,那麼對於他繼承劉備的地位纔算是名正言順。

“元直以爲,諸葛亮與曹丕之間戰事結果會是如何?元直又以爲,我軍攻取襄陽與攻取涼州,二者哪一處更爲容易一些,諸葛亮的困獸之鬥與攻取曹操的一處偏僻之地相比,我軍應如何取捨?”

劉封聞言後,並非立即出言反駁,而是面上帶着微笑,一連問了徐庶這樣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一出口,不光是徐庶,就連趙雲,馬超與魏延等人也是被劉封的問題問得目瞪口呆。

第337章 後手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6章 女匪首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517章 霹靂車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376章 僵局第137章 凱旋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444章 大軍至第416章 野心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56章 無心插柳第278章 邀戰第473章 潁川鄧艾第412章 發難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194章 智取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100章 終歸來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13章 矛盾初現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70章 連環之計第132章 倒戈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435章 安置完畢第65章 拙劣試探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126章 直奔武陵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82章 不可貌相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81章 死於安樂第517章 霹靂車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171章 出使第60章 危情初現第107章 曹丞相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97章 萬事俱備第65章 拙劣試探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13章 面見曹植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357章 解惑第15章 智計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30章 追擊第416章 野心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82章 不可貌相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172章 三計出第416章 野心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2章 智勇退敵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345章 識破第174章 取關第35章 戰許褚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115章 曹氏辛秘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358章 第二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