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退張魯

張魯與閻圃在營中如何商議,劉封一概不管,只是吩咐魏延做好營中防禦之事,而後便在營中深居簡出。

在送走閻圃的當夜,劉封暗自將黎闖與十數騎遣離了營帳,直到十日之期已然過了九日,黎闖方纔風塵僕僕歸來,這一來一回,除劉封與魏延外,並無人知曉,待黎闖歸來後在劉封耳旁低語一番後,劉封面上方纔顯出一絲笑意。

到了第十日,張魯果然遣人給劉封送來書信,願率軍撤退以換取張衛安然迴歸,劉封自是應允下來,率軍到了陣前,將張衛交與張魯,而後連看也不看便率軍回了營中,張魯一邊迎回張衛,一面低聲向張衛問道:“那劉封怎地如此猖狂,就不怕我等迎你回陣後出爾反爾掩殺過去?”

張衛聞言只是長嘆一聲,向張魯言道:“劉封麾下人衆雖少,但當真皆是精兵強將,吾往來征戰這十數載,劉封麾下大軍乃是生平僅見,若我等率軍掩殺,依我之見,若無五萬精兵,絕難戰勝劉封那數千人馬!”

“此子久後必成大患……也罷,我等已然是如此年歲,身後之事,不可強求……”

張魯聞言又是想到劉封告知閻圃的種種消息,不由得背後冒出陣陣寒氣,若是當日其未能允許閻圃孤身前去劉封營中商議,換作趁夜色偷襲劉封營帳,則不但不能將張衛救回,反而會折損大量軍士,後果不堪設想。

劉封回了營中,當日便是得報曰張魯回營後便率軍向漢中方向後撤而去,剛好劉備書信之中所言那半月之期已然到了,劉封這才清點兵馬,回了葭萌關中。

劉備在葭萌關之中聽聞劉封半月之期一到便得勝歸來,並且未費多少軍力,自然是欣喜非常,劉封入關後將其誇讚了一番,而後便命其在葭萌關之中先行休整數日,再做打算。

劉封心知劉備此舉多半是爲了不讓其參與到收買益州人心之中,以免其在益州威望太甚,前次劉封在席間力敵張任等三人,卻不到十數招便將其手中佩劍盡皆擊落,此事這半月之間在益州已然是傳播開來,不少益州之將皆是對劉封刮目相看,故諸葛亮與劉備心中皆是擔憂若使劉封出面,劉封會將人心盡皆收買,一旦在此成了氣候,絕非是二人樂於見到之事。

劉封既知此事,也就並未在意劉備與諸葛亮收買人心之舉,劉封心中對這等做派剛好頗有些不喜,若是讓他跟隨劉備前去賣笑,他當真有些不能做出此舉。

在劉封心中,唯有兩種方式方能夠在這亂世之中征服一州一郡之人,一者是以無上武力強行征服,二者便是以真情感之,而劉備此番到了益州,有信義而不能彰,有武力而棄之不用,有真心卻故意以假意誘之,如此種種,皆是劉封不恥之舉,於是劉封倒也樂得清閒,日日在房中飲酒讀書,只等劉備與諸葛亮二人在此地經營完畢之時。

如此過了三日,劉封見劉備與諸葛亮已然無事,卻依舊並不急於返回涪城以圖益州其他郡縣,便入劉備府中問起下一步有何打算,是否兵發漢中,直取張魯云云,劉備與諸葛亮只是搖頭,對劉封言道時機未到,只教劉封做好作戰準備即可,劉封雖不知二人在此等候所爲何事,卻依舊耐住心性,未再細問。

終於,又過了數日後,劉備將劉封與張飛等人皆召入府中,手持一封書信言道:“日前雲長使人來報,孫權與曹操麾下大將張遼又欲戰於濡須,此番張遼勢大,孫權已遣了魯肅向雲長求援,然我軍主力在此征戰,今已助季玉破了張魯犯境之險,衆軍人困馬乏,故明日便返回涪城,向季玉借上些許人馬,再去助孫權破張遼所帶之兵!”

這一番說辭出口,劉封登時便知劉備與諸葛亮心中所打算盤究竟是何意,假借張遼侵犯江東之機,在涪城與劉璋借兵,這顯然將劉璋置於兩難之境,前有劉備相幫破了張魯,若是借兵,此消彼長之下,劉備更加成了氣候,益州之地幾近不保,若是不借,便會被劉備說成是不仁不義之輩,故劉備雖口稱借兵,實則卻是想要逼迫劉璋給他一個攻打益州的理由罷了。

劉封得令之後,依舊只是點頭稱是,隨即清點兵馬,次日清晨依舊是身爲先鋒當先趕往涪城。

劉封率軍一到涪水關外,一眼望去便知這涪水關與之前他們出發之時守衛已然有些不同,當下面上微微現出一陣笑意,心知在席間佯裝要刺殺劉璋之舉多半是讓劉璋對劉備起了疑心,在劉備離去後便將這涪城調來重兵守衛。

劉封見此情形,並未想要急於進關,而只是通報了一聲,告知那守城之人劉備已然助劉璋退了張魯,如今返回,城中之人得了此消息之後,並未像之前那般開關迎接劉封,而是教劉封先在關外安營紮寨歇息一番,待劉備到了,一干將領可入城歇息,但數萬軍士卻只能在城外數裡之外,劉封紮下營寨,待劉備與諸葛亮來到此處便將涪水關增兵之事說與了劉備。

劉備與諸葛亮見此情形,對視一番後面上皆是凝重之色,顯然劉璋如此快便起了疑心並不在二人計劃之內,但事已至此,自然不能此時便露出獠牙,於是劉備將衆軍安放在城外營中,攜着諸葛亮,劉封,張飛與數十親衛進了城中。

那白水軍都督楊懷,高沛二人見劉備孤身進城,倒也十分恭敬,將衆人好生帶去歇息,並設宴款待一番,方纔作罷。劉備見城中足有數萬精銳守軍,面上神情更是不喜。

次日,劉備將衆人與那二位白水軍盡皆召至身前,言曰其有書信一封,需使人帶入CD教劉璋親自過目,並命劉封爲使,攜書信前往,同時請那兩位守將使人帶領劉封前往CD,以求得劉璋回覆。

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48章 神秘少女第18章 戰後風波第194章 智取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224章 入關(第二更)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392章 厚禮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143章 入襄陽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443章 碾壓第73章 論斷第527章 論江東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52章 辯駁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34章 戰神揚威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443章 碾壓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281章 難與易第9章 策馬送計第51章 見於堂前第308章 不同的境遇第85章 尚有一事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73章 論斷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26章 難阻頹勢第486章 劉封的經驗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2章 智勇退敵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18章 戰後風波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266章 時局紛亂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89章 再續前緣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24章 孤身入城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3章 父子相見第253章 觀虎鬥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13章 矛盾初現第71章 捷足先登第76章 良將賢臣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23章 山窮水盡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107章 曹丞相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268章 對峙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313章 孔明的決定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299章 行動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362章 魯肅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