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諸侯四加

不管是皇帝還是世家大族,冠禮的複雜程度雖然不一樣,不過程序還是差不多。壹?????看書ww看w?·?kanshu·com該請的人一定要請,該準備的一定要準備。

這一次秦侯嬴斐的冠禮是公開的,沒有在秦侯府中進行,反而面向整個扶施縣。

由左慈老神棍爲司儀,主持秦侯冠禮的進行。不得不說這一刻左慈,身穿莊重的禮服,整個人有一種飄然欲仙的感覺,賣相極佳。

這個時候的左慈沒有了當初的猥瑣,在禮服的襯托下,顯得韻味深長。

……

二月六日,這是左慈老神棍親自選定的日期,他認爲二月二是龍擡頭,對於秦侯而言,並非絕佳。

二月初六,正是陰爻雙疊,陰極生陽龍翔九天。如今秦侯嬴斐霸業早已擡頭,需要的是一飛沖天。

總之,在左慈的解釋下,二月初六這個日期,是一年難得一次的黃道吉日。

……

二十二歲的秦侯嬴斐與蔡邕、主持儀式的大賓都身穿莊重的禮服,秦侯府的文武們則一律身穿黑色的玄端服,頭戴着前高後低的進賢冠。

進賢冠是漢代士大夫日常所戴的文官帽,嬴斐還沒有資格戴進賢冠,此刻爲了儀式的需要,他的頭上只是簡單地束着兩根羊角髮辮。

一左一右,所謂“總角”。其餘的頭髮下垂着,所謂“垂髫”。

……

左慈望着對面的秦侯嬴斐以及底下的秦侯官員,甚至於專門跑來觀看的幷州百姓和維持秩序的士卒。???w?ww?·?k?anshu·com

神色變得嚴肅,深吸了一口氣,聲音高亢有力,帶着一股肅穆。

“冠者表成人之容,正尊卑之序。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

隨着神棍左慈的開場白結束,秦侯嬴斐的冠禮儀式,正式開始。

站在臺上的秦侯嬴斐,神色有些嚴肅,有些緊張。主持儀式的大賓爲他解開頭上的總角之髻,打理成一個成人的髮髻造型,隨後把進賢冠戴在他的頭上。

進賢冠又叫做緇布冠,象徵着秦侯嬴斐的成人,然而這只是第一步。

身穿禮服、頭戴進賢冠的秦侯嬴斐在衆人面前展示一番之後,再換下禮服,改穿上一套素白色的衣裳重新亮相。

這一次,大賓爲他戴上了鹿皮所制的皮弁,皮弁是一種武官帽,常用於軍戎狩獵,以皮革爲冠衣。

皮革縫隙之間綴有珠玉寶石,與之相配合,秦侯嬴斐手握佩劍,心中生出了一抹震撼,他心裡清楚只有經久不息的文明才能產生這種繁瑣,每一個步驟都有特殊說明,沒有一個多餘。

……

加之皮弁,象徵着父輩對秦侯嬴斐在武勇上的期待。佩劍、修武事,這是男人的本分。

第三次,大賓爲秦侯嬴斐戴上爵弁,這是士大夫助君祭之服,紅色帶黑的爵弁配合玄色絲衣於薰色下裳。

這一次加冠,宣告成人儀式的巔峰,意味着男孩完全成熟,擁有祭祀權,可以立於社會。

一般人的冠禮到了這個時候已經結束,冠禮三加代表着一個人由男孩成長到男子,一瞬間昇華。

但對於秦侯嬴斐而言,三加還遠遠不夠,作爲雄跨四州的諸侯,帶甲五十萬,縱橫數千裡。

秦侯,當四加!

再一次,大賓戴上了玄冕,玄冕與中單、玄衣、裳配套,衣不加章飾,裳繡黻一章花紋。

天子祭羣小祀的冕服,同時大夫助祭亦服玄冕。《周禮春官司服》:“祭羣小祀則玄冕。”

當然了,天子也是四加,不過加的不是玄冕還是更高一級的袞冕,象徵天子之權,帝王之尊。

……

每一次加冠禮畢,大賓都要對着秦侯嬴斐讀幾句祝辭,爲他的人生祝福。

……

四次加冠與祝福之後,頭戴玄冕的秦侯嬴斐舉杯行祭祀之禮,然後帶着祭肉拜見母親。

“斐,見過母親!”

望着雍容華貴的荀姬,嬴斐躬身而拜,對於這個女人,他心中總有一絲虧欠。不管怎麼說,他都欠她一個兒子。

“斐兒,當年始皇帝二十二及冠,親政,母親不求你如同始皇帝一般橫掃**,威加海內。”

荀姬望着頭戴玄冕的嬴斐,目光之中露出一抹激動,這是她的兒子,意氣奮發,雄跨四州的地方諸侯。

她從來都沒有想到,那個十年不出大門一步的少年,有朝一日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恢復故秦之地,爲一地諸侯。

荀姬的目光中帶着驕傲,她望着嬴斐,道:“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嬴氏唯一的男丁,母親只求你平平安安。”

……

母親的心裡都是一樣的,她們不求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只要你平安就好。

這一刻,嬴斐透過荀姬,彷彿看到了後世那個日夜操勞的平凡女人,她沒有荀姬雍容華貴,也不像荀姬出身名門。

但是她們對他的目光以及說的話,一模一樣。心緒悸動,嬴斐望着荀姬,道。

“孩兒知道了!”

這一次嬴斐沒有反駁,點頭答應了下來,這一刻,他纔算是真正的從靈魂深處,接受了眼前這個女人。

……

因爲眼前這個女人的關心,發自內心,沒有一點的作假。這份關心不針對其他人,受益者是他嬴斐。

更何況這個時代,只有一個嬴斐!

……

冠禮進行到這裡,其實只剩下了最後一步,兼任大賓的左慈,走上臺前,望着秦侯嬴斐,道。

“子者,男子也,時有尊稱曰諸子,秦,昔日有強秦以兵吞六國,一統天下,今主公貴爲秦侯,又地處故秦之地。”

“經過長者商議,取字:子秦!”

此禮一成,代表着冠禮儀式的結束,秦侯嬴斐也算是有了表字,只是當今天下,除了袁紹,曹操等幾位諸侯,又有誰敢稱呼秦侯一聲子秦呢。

……

禮儀結束,自然不會就此而散,由長史蔣琬出手大宴賓客,不僅秦侯府官員,就連觀禮的百姓也沒有遺漏。

這一次秦侯嬴斐之所以將冠禮儀式明面化,就是爲了給天下人做出一個表率,讓天下人,不分貴賤都清楚他對冠禮的看重。

秦侯嬴斐可是清楚,在後世冠禮早已經消亡,成了歷史長河中一點印記。他不想中原文化消亡,故而對於禮更爲重視。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孤欲一統四海八荒第四百七十六章 蓋世兇威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而爲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太湖水軍的一紙書信.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軍進駐此城,可否?第九百九十四章 袁紹怒不可揭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王呂布的救場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這纔是真正的兵家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攻——!第六百五十八章 龐德公的誅心之言第一百六十章 鳴金收兵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暴怒!第六百零三章 五原風雲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提上日程的咸陽大宛道第三百三十三章 變故橫生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秦公震驚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依附在秦國之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若降,其之一脈與國同休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撤!第七百四十章 久守必失第七百章 吳懿欲使美人計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設立番禺大營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大舉進攻第四百八十章 瞞天過海之計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召諸將回咸陽述職第四百六十七章 虎牢關前爾虞我詐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伐渠勒第三百二十二章 罷黜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南韓,北韓.第四百七十九章 決蒼生誰主第三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千零七十章 若六國合縱伐秦,孤戰敗,母親是否也會如今日?第六百八十四章 衛羽使冀州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蜀地亂,秦王佈局第九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七十章 華雄之威第九百七十六章 全殲越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兵伐上郡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囂張的秦使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稱帝之議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一條鞭法的可行性第六十七章 八千鐵甲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就算給他一年時間,他能奈孤何?第二百五十四章 戛然而止的火併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九百二十四章 楊弘的獅子大張口第一百六十四章 對此唯有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徐庶的自信第二百零九章 訓斥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青州大勢如天塌!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五百零九章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截斷武城與鄴城的聯繫.第八十七章 情勢危機第八百六十八章 劉表的選擇、呂布的自負第四百五十三章 預料之外第一千四百章 龍城震驚,軻比能的應對.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七百二十一章 鐵鷹銳士出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一百三十章 樓蘭城下的血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句詩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臣子之禮拜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弒父的念頭第一百零六章兩紙調令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給華夏文明的源頭一個清晰的定義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攻——!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十數萬百姓助我翱翔天際第四十六章 殺人者、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緊急部署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宛古訓第一千零五十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六十七章 八千鐵甲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魏公曹操迷茫了!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秦人的亮劍精神第六十六章 發兵三萬以伐西域第一百二十五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八百三十三章 問題一大堆第七百八十章 以大漢之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選擇呂布爲突破口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心甚堅江湖救急!!!!!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被人下戰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北擊還是伐吳?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百九十階,階階染血第九百四十六章 稟君上,臣願一試!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問三答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於毒劍指張南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累癱的李文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堅定趙王呂布一戰之心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點燃烽火第七百六十五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五十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白馬祭旗第九百九十九章 鞠義戰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