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大秦一統之後,未必會刀兵入庫!

“陛下,斥候開報司馬懿正在率領大軍從鄴城撤退……”中軍司馬匆匆而來,對着秦帝嬴斐深深一躬。

……

司馬懿與鞠義剛有動作,秦帝嬴斐就得到了消息。鄴城四周,早已經被黑冰臺與秦軍斥候包圍。

任何的消息都不可能瞞得了秦帝嬴斐,就算是飛出一隻蒼蠅,嬴斐也會一清二楚,更別說是八萬大軍的撤退。

八萬大軍撤退,必然是聲勢浩大,根本不可能存在隱瞞一說。

畢竟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夠逃過黑冰臺的眼睛。司馬懿剛剛出動,就被傳到了秦帝嬴斐的耳中。

……

聞言,秦帝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幾乎就在瞬間,他便清楚了司馬懿這樣做的用意。

因爲司馬懿這樣做,根本就是在試探自己。嬴斐心中清楚,看來司馬懿認定了他會率先滅韓,從而放他離開。

一想到這裡,秦帝嬴斐冷笑一聲,道:“朕費勁千辛萬苦,甚至於不惜錯過提前滅韓的機會,豈能讓你安然離開。”

“傳令鄧艾,率領十萬大軍,立即開往內黃埋伏,此乃司馬懿南下必經之路,朕倒要看看司馬懿厲害,還是鄧艾更甚一籌。”

“諾。”

點頭應諾一聲,中軍司馬大步離開了。他心裡清楚,秦帝嬴斐根本就不會放任任何人離開。

因爲目下的大秦帝國對於韓魏聯軍佔有絕對的優勢,正因爲如此,秦帝嬴斐才更不願意放過司馬懿。

畢竟魏國之中還有十五萬生力軍,若是司馬懿率領八萬大軍南下,如此一來,魏國大軍將會達到恐怖的二十三萬。

如此一來,對於大秦帝國滅亡魏國,造成了巨大的阻礙。特別是讓秦帝嬴斐忌憚的並不是八萬魏軍,而是司馬懿這個人。

畢竟論大軍數量,大秦帝國天下第一,無人能比。但是對於司馬懿與魏王曹操的結合,秦帝嬴斐也不敢輕言勝利。

正因爲如此,阻擊司馬懿成了秦帝嬴斐第一的選擇。

每一個王朝的開國之主,都不會是簡單之輩。特別是魏國與晉朝的開過之主聯合在一起,爆發力更是驚人。

心中念頭閃爍,秦帝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沉聲,道:“魏浩然,立即傳令趙雲,率領三軍開往鄴城。”

“諾。”

點頭應諾一聲,魏浩然轉身大步離開。他心裡清楚,攻心之策,必然是發揮了作用。

如今鄴城全亂套了,纔會有司馬懿南下的舉動。如此一來,鄴城之中守軍一下子減少一半,韓軍必敗無疑。

戰機稍縱即逝,對於秦帝嬴斐的命令,魏浩然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立即前往軍營之中傳令而去。

望着魏浩然離開,秦帝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他心裡清楚,攻心之策,發揮了效用,秦軍必出。

因爲攻心之策,不同其他。隨着時間的推移,攻心之策將會失去作用。

若是秦軍不能抓住這一個稍縱即逝千載難逢的機會,將只能強攻鄴城。

對於強攻鄴城,秦帝嬴斐並沒有太大把握。哪怕是率領着二十幾萬大軍,也沒有把握。

畢竟鄴城之中有十萬韓軍,鞠義又是一代名將。再加上鄴城曾經作爲韓國的都城,自然是城高牆厚。

所以說,鄴城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以二十幾萬大軍強攻鄴城,就算是最後勝利了,恐怕也會死傷慘重。

秦帝嬴斐想要的是統一天下,而不是讓秦軍將士送死。如今大秦帝國大勢所趨,眼看着有了好日子過,嬴斐自然希望秦軍將士能夠活着。

一想到這裡,秦帝嬴斐眼底掠過一抹殺機。既然想要讓大秦軍人活着,那麼戰爭的死亡,將只能落在韓軍的身上。

對於此,秦帝嬴斐殺念已生。

……

“陛下,司馬懿南下,大軍不少於八萬之衆,而司馬懿之能,絕不下於鞠義,光是鄧艾南下是否又失穩妥?”

路途之上,軍師賈詡眼底了掠過一抹精光,朝着秦帝嬴斐問道。

聞言,秦帝嬴斐笑了笑,道:“軍師此言差矣,司馬懿手握八萬大軍,歸心似箭,戰力遠超十萬之衆。”

“而且司馬懿不同尋常,在他的手中,八萬大軍,足以發揮出十二三萬大軍的優勢。”

“鞠義雖是韓國太尉,只不過是出道的時間早一點罷了。論沙場用兵,論膽魄忍耐,他遠遠不及司馬懿。”

說到這裡,秦帝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沉吟了片刻,道:“只不過鄧艾也不是簡單之輩,此人文武雙全,是一個後起之秀。”

“有十萬虎狼之師爲保障,而他又提前設伏,估計問題不大。”

對於鄧艾的自信,來自於後世。秦帝嬴斐心裡清楚,這個年輕人自學成才,乃是魏國的後起之秀。

當初姜維有諸葛亮親自點撥,對上鄧艾之時都不是對手。而且鄧艾此人文武雙全,可以大用。

“更何況鄧艾是朕爲太子準備的一柄利劍,若是不經歷大的戰陣打磨,恐怕難以成器。”

對於郭嘉與賈詡,秦帝嬴斐並沒有太多的隱瞞。這兩個人都是一代智者,自然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嬴斐相信兩個人能夠明白他的苦心,畢竟太子嬴御雖然軍事才能,政治才能都頗爲不俗,但是一旦登基稱帝,就意味着不能出征。

縱觀歷朝歷代,御駕親征最多的便是開國之主,一如隋煬帝一般好戰的帝王,並不多。

心中念頭閃爍,秦帝嬴斐心裡清楚,他必須讓太子嬴御有用兵的才能。但是又不能有太大的野心。

因爲開國之君用來開疆擴土,而第二任皇帝則是用來安撫民心,休養生息。

當初的大秦帝國以及之後的大漢王朝,則是極大的對比。有道是前車之鑑乃後事之師,這樣的道理嬴斐自然清楚。

“戰爭之事,自朕之後,嬴氏子弟十有八九不會親自出徵。故而,朕必須要培養出有足夠能力的武將。”

說到這裡,秦帝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沉聲,道:“大秦帝國統一之後,未必就是安然無事……”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血祭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問三答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一夜白頭,荀彧的瘋狂.第六百七十三章 萬千戰陣存乎一心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黑冰臺總堂.第一千零六十章 祭拜始皇陵 3第四百四十七章 拒敵於國門之外第六百四十一章 爲嬴氏開枝散葉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蔣琬、郭嘉、徐庶全反對第五百八十一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二百九十五章 以封冠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曹操心中底氣不足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兩個中原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七十九章 宿命中的不對付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江東碧眼兒的狠辣第一百九十九章 美人暖帳血賤身第九百三十八章 四百年後,秦再一次以國家的名字出現在了中原九州之上.第八百七十章 箭術之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遭遇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以魏韓糧草,秦國之兵,御趙王呂布.第四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局勢第七百三十九章 免戰牌高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秦國上下集體失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出兵伊闕關第一百五十三章 汪士奇使小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統計出來的震撼第四百六十八章 我爲王第二十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十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趙雲戰關羽 1第八十六章 陣前第七百四十九章 五天破七縣第五十四章 三千文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縱橫五百里,不得不止步.第四百七十六章 蓋世兇威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殺了!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七百三十七章 由汝擔任益州刺史第四百四十三章 郭嘉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七章 天下何人可爭雄第九百九十九章 鞠義戰蒙鵬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審配的狠辣第六百八十九章 小人物的選擇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心事!第一百章 偷竊算否?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周瑜入咸陽,秦四世欲追尋徐市的腳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破局之戰 1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消息不脛而走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十級軍功爵位制第六百八十五章 袁本初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逼殺三公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未解之謎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下祭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未解之謎第六十九章 典韋拜主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荊襄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秦王嬴斐的瘋狂第六百九十八章 旨在練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渾的線索第五百三十二章 歸順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三百二十二章 罷黜第八十章 用兵唯謹慎第七百九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氏出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大戰爆發第七百四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雄並立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腳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袁術棄伐荊州! 3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的扯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大勢已改,何況小勢乎!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來自大幕的致命威脅第三百二十八章 文定之禮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亂易整,是爲不武.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予謀第四百二十三章 五大軍團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秦便不會亡第九百二十七章 若不願意,那就準備戰爭!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秦軍出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必成竇武之禍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氣的張昭跳腳!第八百八十四章 荊州誰也不能得到第八百八十六章 芳名爲菂第二百一十章 劍指廣宗第六百七十五章 法制還是法治?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屠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誅九族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袁尚的劍走偏鋒第八百九十七章 殺文聘者封萬戶侯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谷城破,趙軍至樑縣.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楚軍入青州,秦王入墨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下無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趙軍介入戰爭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這一戰,我大秦帝國必勝!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亂易整,是爲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