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我四十六萬大軍馬踏韓國,便是資格!

韓王袁尚一句話,直接是問住了沮授與田豐,因爲他們都清楚,秦帝嬴斐咄咄逼人,從幽州與冀州兩面推進。

如今的韓國已經退無可退,守無可守了。這一點,上至韓王袁尚,下至韓國的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一一清楚。

如今的韓國,一驚走到了盡頭。

大勢如天傾!

韓國的天已經塌了,就算是他們繼續堅持也不過是負隅頑抗罷了。只不過心中雖這樣想,不到最後一刻,沒有人願意放棄。

……

“稟王上,鄴城方向傳來消息:秦帝嬴斐於武城大敗太尉與司馬懿聯軍,不得已之下,太尉率軍退入鄴城。”

“這一戰之中,我軍與魏軍傷亡慘重,二十萬大軍戰死大半,魏軍十五萬大軍,戰死七萬餘。”

“秦帝嬴斐步步進逼,司馬懿率軍八萬南下魏國,如今鄴城之中只剩下太尉率領十萬大軍堅守。”

“根據太尉的傳來的消息,秦軍達到了三十六萬之衆,幽州歸秦的消息傳入鄴城,軍心民心大亂。”

……

這一道消息傳來,頓時讓許多人爲之沉默了下去。這一道消息傳來,才讓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大勢已去。

風雨欲來風滿樓,如今的韓國已經是一艘爛船。

“王上,請立即下令太尉後撤,如今幽州投降的消息傳出去,鄴城只怕是守不住了!”

田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他心裡清楚,這一次秦帝嬴斐統一大勢所趨,韓國必定會滅亡。

如今任何的掙扎,不過是心頭的不甘。在最後會演變成徒勞。

“現在想要撤退,只怕未必會退的了!”沮授搖了搖頭,他對於田豐的話不置可否。

因爲他心裡清楚,既然秦帝嬴斐兵臨城下,而且過去了這麼久,秦軍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三十萬近乎四十萬。

就算是韓王袁尚的命令,能夠傳過去,鞠義也不可能走脫,秦帝嬴斐虎視眈眈,必然會全殲這支韓軍。

一想到這裡,沮授一字一頓,道:“秦帝嬴斐必然是想要逼迫太尉投降,要不然鄴城早就攻破了!”

沮授太瞭解秦帝嬴斐了,況且如今的大勢皆在大秦帝國,以大勢逼迫之,令鞠義投降是一件十拿九穩的事。

只要是鞠義不想死磕,在秦軍團團圍困之下,十萬韓軍除了投降之外,並沒有太好的選擇。

鞠義是一個聰明人,如今秦帝嬴斐一如當年始皇,高祖,大勢所趨,自然是天下人爭鋒歸降的對象。

聞言,韓王袁尚心頭也是升起一道涼氣,韓國社稷岌岌可危,這意味着他們眼前這些人都要爲之培葬。

沉默了一會兒,韓王袁尚對着沮授一字一頓,道:“軍師,以你之見,我韓國當如何?”

“收縮兵力,步步爲營,若事不可爲,從南皮北上遼東,入衛滿朝鮮,奪而爲王之!”

沮授是一個果決而又無比狠辣的人,他心裡清楚,如今大秦帝國統一天下已經成了一種定局。

秦帝嬴斐不可能會放過任何一箇中原大地上的勢力,韓王袁尚想要生存,唯一的辦法就是入衛滿朝鮮。

只有這樣,才能避開秦帝嬴斐的兵鋒,在中原之側,苟延殘喘。

“入衛滿朝鮮?”

呢喃了一聲,韓王袁尚心頭有一絲遠離中原的不忿,又有一次有了後退之路的歡喜。

“軍師之策,作爲最後無奈之策。現如今,我國的首要任務卻是擋住秦帝嬴斐統一天下的腳步。”

韓王袁尚有了退路,這個時候心頭也是有底了,再也沒有了剛纔的仿徨迷茫。這一刻,就連語氣都強硬之極。

“軍師立即傳令太尉,迅速率軍撤離鄴城,南皮兵力不足,一旦太史慈南下,我軍無力抵抗。”

“諾。”

點頭應諾一聲,軍師沮授在沒有開口。既然韓王袁尚情願掙扎,爲了袁紹的恩情,他們願意陪他一程。

畢竟對於韓國,他們每一個人都有着極深的感情。

……

兵臨城下,六軍不發!

秦帝嬴斐率領大軍劍指鄴城,卻沒有在第一時間攻城。

他心裡清楚,鞠義手中有十萬大軍,又有鄴城在,一時半會兒絕對不可能攻破。爲了秦軍將士的安危,只有慢慢來。

“軍師,以你們的建議,對於鄴城,到底是強攻還是智取?”沉默了許久,秦帝嬴斐方纔幽幽一笑:“對於此,爾等有何良策以教朕?”

聞言,軍師郭嘉與賈詡兩個人彼此對視一眼,紛紛沉默了下去。兩個人都清楚,鄴城城高牆厚,是一座堅城。

強攻不是不行,但是這樣一來必然會意味着死傷慘重。如此一來,對於大秦帝國而言,頗有些得不償失。

他們對於秦帝嬴斐太過於瞭解了,自然是清楚。秦帝嬴斐雖然說了兩個選擇,但是他的心頭必然是屬意智取。

心中念頭閃爍,郭嘉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擡起頭來對着秦帝嬴斐,道:“陛下,老臣願入鄴城,說服鞠義投降!”

“勸降?”

聞言,秦帝嬴斐有一絲驚訝。他想過勸降鞠義,但是卻不料郭嘉提出來,而且想要自己親自前去。

呢喃了一句,秦帝嬴斐隨及搖了搖頭,道:“不行,由你入鄴城勸降,太過於危險了!”

“倘若鞠義不顧道義,以軍師相威脅,朕這個城到底是攻還是不攻?”

說到這裡,秦帝嬴斐眼底掠過一抹精光,一字一頓,道:“不過勸降一事確實可行,但是人選必須重新選定!”

“陛下,勸降一事事關重大,其他人根本不夠資格與鞠義談判,老臣認爲還是有我入鄴城合適!”

“哈哈……”

大笑一聲,秦帝嬴斐冷聲,道:“我四十六萬大軍馬踏韓國,這便是資格。我老秦人,任何人都可以與鞠義等同。”

“若是他想要尊重,那就一戰好了。正所謂,敗軍之將,何以言勇!”

這一刻的秦帝嬴斐霸氣無比,言談之間,根本不懼怕任何人。這樣的秦帝嬴斐,讓郭嘉與賈詡爲之側目。

因爲這一刻的嬴斐,纔像是一個橫掃八荒**的帝王。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世子的教育第二百零八章 翻臉第三百一十八章 鳴冤鼓響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程昱拋出四國鼎立之策!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處於四戰之地的壓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宏的氣急敗壞第七十章 虎狼之師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子爲夫之責第六百九十章 風骨與氣節第一百三十七章 被後人小覷的龐柔第一章 私生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立太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拉攏以制衡董卓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八十一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六百八十一章 藏劍兩年,一朝出手天下驚第六百零八章 政治上的成熟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邦交還得依秦劍!第六百九十三章 先登戰白馬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州世家大族皆辭官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公九卿逐一而殺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第一武將實至名歸!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聯黑山以抗韓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鞠義驚天一擊,袁譚敗退北海!第一千三百章 毒士之計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華彥倒戈,決戰逼近!第七十一章 典韋持戟,誰敢一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爲嬴氏開枝散葉第一百零四章 劍指氏羌第八百五十章 四世三公也是一種桎梏第四百零七章 坐而論道於鹿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奸雄的謀算第二百六十七章 六十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兵鋒直指居延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楚軍入青州,秦王入墨家.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求援第四十章 何皇后第五百六十章 諸侯心思第二百零五章 火燒長社之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交代後事第八百二十七章 重新編戶齊民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殺使第八百六十八章 劉表的選擇、呂布的自負第六百四十三章 致命的疏忽第二百四十章 棄筏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戰之一觸即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韓楚盟約,龐統南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性薄涼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扶持滿寵以抗衡司馬懿!第六百零七章 三年不過函谷關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鐵劍死士出手第八百四十八章 三寸不爛之舌激戰趙王府中英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大軍盡出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落幕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羌令第五百二十四章 兵伐上郡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在吳國,他就是世子!第九百八十八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重要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攻——!第一百八十九章 關張的第一次交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擊破第一道防線第二百六十九章駐軍廣平不合其利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西楚霸王與齊恆公的區別!第一百七十二章 糜竺西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魏國三公九卿集體失聲了!第四百七十章 華雄之威第六百五十六章 牛鬼蛇神都冒出了頭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舉白旗投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趙雲戰紀靈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周瑜入咸陽,秦四世欲追尋徐市的腳步!第八十一章 羌人來襲第七百二十八章 這個時代的戰爭之神第一百二十一章 幕後的大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虎豹喋血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試問爾等敢戰否?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司馬懿破雷振,陸遜話大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父子論諸侯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第六百一十三章 遷刺史府北上乎?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丁昌入吳縣!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左相不信任秦王第八百六十七章 以生命換生存、以空間換時間.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與魏相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九百八十七章 殺出一條通天大道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宮中的父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本侯的佩劍不是用來擺設的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震動第八百七十八章 黃承彥的反戈一擊第九百四十五章 乾了這碗酒,他日相見不留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必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