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太湖水軍入秦營

大軍大張旗鼓的向着吳縣推進!

他心裡清楚,周瑜這樣做就是想要利用太湖水軍的投降來打壓吳縣堅守的氣勢,爲不戰而降做準備。

雖然知道這一點,但是事到如今,丁奉不得不這樣做。已經踏上了賊船,就不可能輕易下的了。

……

“將軍,太湖水軍正在向大營方向推進!”由於對太湖水軍的看重,周瑜沿着五十里之外就廣佈斥候。

所以,太湖水軍剛一出動,秦軍斥候就得到了消息。

“太史將軍,隨本將前去一觀如何?”心中念頭閃爍,周瑜不僅有些欣喜。他對於這支大軍期盼可不是一天兩天了。

只要得到這支太湖水軍,番禺大營才能夠真正的崛起,成爲與襄陽大營,金城大營相同的真正大營。

大秦海軍,也將會寰宇之內,第一海軍,無愧秦軍之名!

“善!”

點頭稱善,太史慈微微一笑,道:“慈也想看一看公瑾如此看重,號稱中原第一水軍的太湖水軍是何等的精銳。”

一言至此,周瑜沉聲,道:“擂鼓聚兵,中軍隨本將出迎丁奉將軍。”

“諾。”

由於太史慈率領援軍開到,這個時候周瑜根本不懼太湖水軍。特別是太湖水軍投降,周瑜大可不必如此禮節隆重的出迎。

但是他心裡清楚,能不能讓丁奉歸心,率領中軍出迎十分重要。

……

“駕……”

縱馬而來,丁奉神色微微有異。畢竟在國都之下,投降於敵軍,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將軍,秦軍出迎列陣相迎……”

瞥了一眼徐盛,丁奉點了點頭,道:“大軍停止推進,你隨本將前去會一會周瑜。”

“諾。”

點頭應諾一聲,徐盛轉頭大喝一聲,道:“將軍有令,大軍停止前進,中軍千人隊出,護衛將軍。”

“諾。”

……

“丁奉見過周將軍!”

丁奉縱馬前來,翻身下馬,朝着最中間的周瑜躬身行禮。

“將軍遠道而來辛苦了!”周瑜朝着丁奉虛扶一把,進而,道:“太湖水軍推進五百步,就地安營紮寨,瑜特備小宴,爲將軍接風洗塵,請!”

“請!”

……

丁奉沒有想到,他前來秦軍大營,受到的不是冷遇而是款待。這一刻,因爲投降秦軍產生一絲鬱悶,徹底化作雲煙。

心中念頭閃爍,丁奉放下了心,跟隨着周瑜踏進了秦軍大營。

……

“周將軍,末將率軍而降,不知將軍打算如何處置末將與太湖水軍?”

一衆人走進來,剛剛坐定。丁奉眼珠子一轉,忍不住立即開口詢問,道。

這件事不僅關係到丁奉的未來,更關係到五萬太湖水軍的何去何從。正因爲如此,事情不解決,丁奉坐立不安。

深深看了一眼丁奉,周瑜微微一笑,道:“丁將軍,在秦國之中,水軍只能安置在番禺大營。”

“本將的意思是太湖水軍併入番禺大營,成立大秦海軍內陸艦隊,繼續由將軍統帥。”

“等到這一場戰爭結束,周瑜會請示王上,由將軍任番禺大營副將,不知丁將軍以爲如何?”

……

不得不說,番禺大營確實缺人,而水軍的訓練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得到了這支太湖水軍,必然會省時省力。

“呼……”

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丁奉心中激動,站起身來朝着周瑜深深一躬,道:“將軍做主便是,丁奉一介降將,並無異議。”

“將軍哪裡話,在場諸將都是大秦武將,我等效忠秦王,矢志掃平天下,大秦軍中,不分彼此。”

太史慈搖了搖頭,看着丁奉,道:“將軍需要記住,在你踏入大營的那一刻起,就是秦國大將,番禺大營的副將!”

……

秦軍大營中,一陣歡呼。太史慈,周瑜,丁奉三人相談甚歡,宴會一直持續了好久。

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太湖水軍投降的消息,終究還是傳入了吳縣城中。

這倒不是周瑜故意爲之,而是秦軍大營距離吳縣並不遠。官道上煙塵大起,然後比鄰秦軍大營而紮營。

再加上太湖水軍的旗幟尚未變換,自然而然,太湖水軍的大營,成了最顯眼的存在。

……

“君上,大事不好了!”

魯肅臉色難看至極,自從得到士卒傳來消息,他大爲不信,專門前去城牆上確認了一番。

士卒傳來的信息,沒有絲毫的錯誤。吳國最後的生力軍,太湖水軍舉軍投降了。

“軍師發生了什麼事,難道是秦軍攻城了?”吳公孫權眼底掠過一抹凝重,猛然從坐塌上坐起。

“非也!”

魯肅快步進入大殿,朝着吳公孫權微微躬身,道:“君上,大事不好了,丁奉率領五萬水軍投降秦軍了!”

“什麼!”

驚呼一聲,孫權猛然間坐起。對於他而言,五萬太湖水軍,就是他唯一的憑仗。這也是他敢公然拒絕秦軍使者的底氣。

結果他困守吳縣,沒有得到了太湖水軍的支援,反而是丁奉舉軍投降了周瑜。五萬吳國精銳轉眼之間,便成了攻打吳國的罪魁禍首。

“軍師,事到如今孤該如何是好?”五萬太湖水軍投降,這就像是一下子抽掉了孫權的精氣神,瞬間變得驚慌失措。

徹底沒有了往日裡精明能幹的氣勢!

聞言,軍師魯肅沉默了良久,對着孫權,道:“君上,如今加上太湖水軍,吳縣之外秦軍八萬圍困。”

“秦王嬴斐想必不日便至,我們沒有反抗的能力與底氣。文武大將,死的死,殘的殘,投降的投降。”

“臣以爲爲了保全君上,倒不如投降秦軍,這樣一來,不僅避免了吳縣屠城之災難,也能夠讓君上富貴一方,保全性命。”

“呼……”

孫權聽到魯肅的這番話,他便清楚吳國是真正的沒救了。這個時候他也必須要爲自己的性命,來做打算。

好不容易壓下心頭的暴怒,孫權沉默了一會兒,盯着魯肅,道:“軍師確定秦王不會殺孤,反而會封侯?”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韓王與諸子爭鋒第六百五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秦公震驚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氏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郭嘉倉促入咸陽第一百四十九章 奔襲小宛強攻且末的必要性第七百五十六章 精絕從此將成爲歷史第六百二十五章 帝與王第七百八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立太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驚人的一致第一百零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蔡琰的心思第九百二十三章 鬼才與毒士的對視第八百八十七章 陳宮的選擇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來自治粟內史的報告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扶持滿寵以抗衡司馬懿!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二百六十四章 襲營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足五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兩條路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驚人的一致第四百四十章 行以假亂真之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逃亡者曹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與秦楚聯盟,全力防韓.第二百八十七章 本將親率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終究還是出事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以十二元辰爲名第九百九十章 高覽戰白登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培養嬴御的開始第四百意十二章 荊楚的代言人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北擊還是伐吳?第八十三章 梟雄之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退守長社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人守一城第九百五十九章 周瑜出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蛇穴第六百一十四章 書房謀巴蜀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既然想負隅頑抗,那麼孤做這個千古罪人又如何!第二百四十六章 惆悵的黃巾第三百六十三章 少帝繼位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見陸遜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秦法的威嚴就握在他的手裡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咸陽大宛道竣工在即.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秦王上將臺,三軍攻南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遣使朝洛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汪士奇使小宛第一百一十七章 對於黃月英的渴望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魏韓楚三國的不安!第六百五十八章 龐德公的誅心之言第六百九十二章 踏上戰場就是敵軍第八百三十四章 目前最大的難題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身穿孝衣,有我無敵.第九十一章 鍤血爲盟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而爲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舉目四望,舉世皆敵.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既然想負隅頑抗,那麼孤做這個千古罪人又如何!第七百零七章 懿有一妹願嫁於秦侯第七百六十五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而爲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各營齊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二十八章 親孃舅第八百七十一章 呂布的蓋世兇威第二十三章 天然居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鞠義心涼了半截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本單于以右賢王之位相待!第三百二十四章 袁術的成長第九百四十六章 稟君上,臣願一試!第六十章 爭論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第一百七十二章 糜竺西上第三十章 儒表法裡,道本兵用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可控制的變數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城第八十四章 謀劃沙頭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張頜大破奉高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樹立秦法威嚴!第三百六十九章 將俘虜押下去第二百八十七章 本將親率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氏出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下殺胡令,重拾中原衣冠.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八十八章 四大羌族第七百四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一十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五十三章 預料之外第五百九十八章 劉協一旨平爭鋒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滅越之策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伐渠勒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黑衣衛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進問楊阜答第一千零一章 後知後覺的秦公嬴斐第八百六十二章 高順戰甘寧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矛頭直指蔣琬陳宮第一千零九十章 徵百萬民夫重鑄直道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依附在秦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