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丁奉投降!

太史慈眼底掠過一抹精光,他對着周瑜點了點頭。他對於周瑜的意思很清楚,協助其實質等於節制。

周瑜這一番話,等於是確定了大軍之中的號令臣屬。

有道是天不可有二日,國不可有二君,同樣的一支大軍之中,也絕不可能有兩個發號施令的主將。

要不然必然會造成號令不一,令出多門的現象。

周瑜與太史慈兩個人都是天下有名的大將,對於令出多門的危害,他們還是清楚的。

正因爲如此,太史慈對於周瑜確定主權,心中並沒有不滿。畢竟秦王嬴斐在北上之前,就已經明確交代。

這一次衛尉軍北上吳縣,一切由周瑜節制。那怕是他這個主將,也要聽從周瑜的安排與調遣。

秦王嬴斐之言,便是秦軍軍法,沒有人敢違背!

……

“周將軍,對於大軍接下來的部署,你可有對策?”飲下杯中的茶,太史慈眼珠子一轉,朝着周瑜問,道。

他率領衛尉軍北上,不僅是爲了支援海軍第一艦隊。同時也是爲了給秦王嬴斐北上開道。

同殿爲臣,而且他與周瑜性情相投。正是因爲如此,太史慈纔會開口提點了一點,讓周瑜做出最佳部署。

“敢問子義兄,王上大軍現在何處?”周瑜神色一動,立即就察覺出了太史慈話中的意思,幾乎不假思索就問了出來。

“我北上之際,王上尚未拔營,而衛尉軍全部都是騎兵精銳,王上率領的大軍尚有步卒拖累。”

“行軍速度應該不快,若是斥候尚未傳來消息,恐怕還在一百里之外!”

思索了片刻,太史慈朝着周瑜,道:“公瑾,難道不想在王上北上到達之前,一舉滅吳?”

雖然是這樣詢問,甚至於語氣並不堅定。但是太史慈相信,周瑜絕對不會拒絕這樣的誘惑。

畢竟周瑜的處境,可以說是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爲他正名。

只有一場舉世無雙的大勝,才能讓天下人正是番禺大營。

……

太史慈心裡清楚,每一年秦國朝廷對於番禺大營的支持,不下於秦國任何一個大營。

要知道秦國其餘大營大軍,最少也要十萬之衆,延城大營與藍田大營更是達到了恐怖的二十萬。

而番禺大營只有五萬,由此可見番禺大營的消耗有多大。

對於秦國朝廷而言,若是沒有番禺大營的恐怖消耗,足以供養一個如同藍田大營的大軍。

正因爲如此,作爲番禺大營主將,海軍第一艦隊的統領,周瑜的壓力可以說是巨大的。

太史慈相信,作爲海軍第一艦隊的第一次亮相。周瑜比任何人都渴望這一次的滅國功績。

……

“王上未到之前,一舉滅吳?”

呢喃一聲,周瑜一下子沉默了下去。他不得不承認太史慈的話,點燃了他心中的渴望與野望。

沒有人不想要證明自己,對於周瑜這樣心高氣傲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自從加入秦國,縱橫天下以來,在中原戰場上,周瑜建立了屬於他獨有的功勳,這也是他能夠獨鎮一方的原因。

他雖然證明了自己,但是大秦海軍第一艦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亮相。卻沒有證明自己。

一想到這裡,周瑜瞬間心動了。一旦大秦海軍第一艦隊滅了吳國,到時候滅吳的大功,就落在了大秦海軍第一艦隊的身上。

這樣一來,對於接下來擴大海軍第一艦隊的提議,將會減少很多反對者。

“多謝子義兄提點!”周瑜朝着太史慈深深一躬:“周瑜代海軍第一艦隊謝過子義兄。”

太史慈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就算是沒有我,公瑾遲早也會相通,海軍第一艦隊乃王上心頭之寶,擴軍乃是必然。”

……

“一切等太湖水軍傳來消息再做決定!”

沉默了一會兒,周瑜還是放棄了立即攻城的想法。對於太湖水軍,周瑜志在必得。特別是太湖水軍投降之後,在一定的程度上,他可以借勢壓人。

失去太湖水軍的吳軍,可以說是走投無路。面對大軍壓境的局面,除了投降之外,別無選擇。

特別是這樣做,江東尚未經過大面積戰火的侵襲,能夠讓秦國接手江東,少太多的麻煩。

同樣也能夠讓江東百姓更好的融入秦國,不至於打下江東之後,離心離德。需要長時間的治理,才能民心歸附。

相比於太史慈這樣的純粹武將,周瑜無疑是一個如同陸遜徐庶一般的文武雙全之輩。

他眼中看到的不止有軍事佔領,還有政治策略上的壓迫。如此種種,讓周瑜權衡再三之下,不得不放棄立即破城的想法。

……

“將軍,周將軍下令我軍上岸,立即向秦軍大營集結!”說到這裡,徐盛頓了一下,道:“同時周將軍警告將軍,莫要不失天數。”

“呼……”

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丁奉一擺手,道:“本將知道了,徐將軍先下去休憩。”

“諾。”

點頭應諾一聲,徐盛轉頭離開了。他心裡清楚,丁奉降秦已經成了定局,此刻的遲疑不過是再糾結。

覺得缺少一個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罷了,一旦有這個理由,太湖水軍,恐怕將會姓秦了。

……

“報……”

就在這個時候,斥候營統領匆忙而來,朝着丁奉,道:“報將軍,剛纔斥候遊騎傳來消息,秦軍援軍開到,比鄰秦國水軍紮營。”

“原來如此!”

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丁奉終於明白了周瑜告誡。有了這支秦軍援軍開道,就算是他假降,也不過是飛蛾撲火。

一想到這裡,丁奉也不再遲疑。看着斥候營統領,道:“立即傳令徐盛,下令大軍棄船上岸,立即推進向吳縣。”

“諾。”

點頭應諾一聲,斥候營統領心中雖然不解。卻也不敢違抗丁奉的軍令,連忙向着各營去傳令。

……

“周瑜,希望你不要變卦!”

……

呢喃一句,丁奉眼中的糾結在這一刻,徹底消失不見,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便是率軍降秦。

以五萬太湖水軍爲資本,打開通往秦國朝廷的通天大道。

第九百八十七章 殺出一條通天大道第二百三十六章 陣前第三百一十七章 亂成一鍋粥第四百九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幽州與青州而來的文書第七十九章 暗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鐵劍一出天下驚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主公可聞火牛陣乎?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程昱拋出四國鼎立之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廖化之死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強勢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第七百六十四章 血祭第五百七十五章 主公可聞火牛陣乎?第二百四十九章 尉氏的抉擇第九百九十章 高覽戰白登第一百二十八章 仰慕中原文化的樓蘭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何人替本侯取德陽?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第八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零八章 政治上的成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戰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天下諸侯心中的紅線!第三章 竊國要趁早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想要機會,本侯給你便是!第六十六章 發兵三萬以伐西域第二百二十五章 武夫當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哪來的敵軍?第九百二十三章 鬼才與毒士的對視第八百八十一章 馬超兵出湞陽第九百三十五章 恢復我嬴氏天下有何不可?第三十章 儒表法裡,道本兵用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嬴斐大怒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若降韓、領黑山獨鎮一方.第三十八章 用兵之道在於財第三百六十九章 將俘虜押下去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出城與趙王一會.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築九尺高臺,立三軍令旗.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五十年爲期的徹底改造!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魏公失色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宿荒地第二百五十三 神威如獄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師 《爲靚兒大大萬賞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伸出來的手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故秦遺族的佈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亂韓之分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嚴成投降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漳水,污水,?水,三水同決恐怖!第九十五章 城中漢人盡屠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破之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重要第八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盡起一郡之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你若退去,孤既往不咎.第六百零四章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撤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第一武將實至名歸!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四百九十章 秦漢時期最典型的進攻陣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的霸業第九百零二章 練兵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石多鳥第二百六十五章 波才vs華雄第七百七十九章 典韋突然開了竅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句詩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八百五十四章 尉、令、丞三權分立第八百九十八章 文聘重傷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封楚候,遙領彭城十一縣.第二百零八章 翻臉第五十三章 第三武將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神都!第六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選擇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二策國考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大秦帝國的精神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當稱王第六百八十九章 小人物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腳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統一之路 1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慕子大才,欲拜子爲將!第七百九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四十八章 父子論諸侯第二百七十二章 前有虎來後有狼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秦便不會亡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荀攸的請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隱於貧民區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連屠十五城,殺絕貴霜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鄧艾的心思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藍田大營到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你不怕孤殺了你麼?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第八百八十六章 芳名爲菂第七百二十一章 鐵鷹銳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