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在吳國,他就是世子!

權力是這個世界上最犀利的毒藥,只要是個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會中毒,幾乎可以說是毫無例外,沒有人可以躲得過。

自古以來,只要是權力的爭鋒往往都伴隨着鮮血,往往充滿了生死廝殺,父子相殘,兄弟反目,不一而是。

吳公孫策的戰死,一下子讓吳國成了天下人的焦點,這份關注甚至與超過對洛陽戰場的關注。

不管是魏公曹操還是韓公袁紹,甚至於秦公嬴斐等人都在關注着吳國的動靜。

此刻吳郡一片肅穆,天空烏雲密佈,彷彿就連老天也在感傷一位少年英雄的逝去。此時此刻,吳公孫策戰死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與此同時,呂蒙帶着吳公孫策的屍體來到了吳縣。

整個吳國的文武百官都在,巨大的靈堂上,一口棺木橫立,名滿天下的小霸王孫策就躺在其中。

英雄一世,就落得如此下場。這便是生死有命的不變定理,哪怕你公侯萬代,哪怕你稱王稱霸,一旦身死,就只能躺在棺木之中,成爲過去。

.......

哭聲不斷,靈堂之上一位絕色嬌娘哭得肝腸寸斷,惹人心疼,梨花帶雨的模樣太過於驚豔。

只是這一刻沒有人敢多看一眼,死者爲大,作爲亡者家屬本來就應該受到尊重,更別說她還是吳公孫策的正牌夫人,整個吳國朝堂上的主母。

不論是身份還是地位,都容不得別人有一丁點的放肆。

在大喬的身側跪着的是一個五歲大小的少年,出身於諸侯家,少年明顯很早熟,這一刻他的臉上沒有一絲嬉笑,有着的只是無盡的悲哀。

小小年紀,他雖然還不能感受到孫策戰死對於他未來的影響,但是他能夠感受壓力如山,此刻靈堂之中氣氛壓抑的令人窒息。

在靈堂的旁邊站着一個器宇軒昂的青年,他的長相很是怪異,碧眼紫鬚,讓他看起來更加的英武不凡。

他臉上雖然滿是悲傷,但是若是有人注意就會發現,他的眼底不時有着精光閃爍,他看向吳公孫策的棺木,有一絲熱切閃過。

若是秦公嬴斐在此,他一定會清楚,這個器宇軒昂看起來英武不凡的青年就是吳大帝孫權,那個據父兄三世基業坐擁江東的人。

.........

“太后,當下最緊要的不是君上的入土爲安,而是另立新主,以安定江東。“

張紹眼中掠過一抹憂色,看向了最前面的老婦人,他心裡清楚,吳公孫策已經成了一具屍體,這個時候吳國最有能力做出決定的就是吳國太。

吳國太作爲孫堅的夫人,吳公孫策的母親,見識自然不凡,要不然她也不會教育出孫策與孫權這兩個同樣出類拔萃的兒子。

目光微微閃爍,她就清楚了丞相張紹的話中意思,吳國太心裡清楚,這個時候整個吳國的命運都在自己手中。

甚至於許多人的命運都將會因爲自己的一念,而發生最爲根本的變化。吳國太看着靈堂中的衆子與嫡孫沉默着,念頭閃爍不定。

她心裡清楚這件事不能再拖了,能夠讓丞相張紹在靈堂前開口,由此可見局勢的惡劣。

心中念頭轉動,最後吳國太將目光落在了孫權與孫紹的身上,沉默了一會兒,轉頭看着丞相張昭,道。

“丞相,立即召集三公九卿,商議立新主一事。”

“諾。”

點頭應諾一聲,丞相張昭轉身離開了靈堂,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此刻吳國局勢錯綜複雜,到底有多嚴峻。

一個不慎就會發生崩潰,特別是這個時候吳公孫策新喪,吳軍士氣低落,一旦楚公袁術與越公劉備興兵來犯,將會使吳國局勢危如累卵。

要不然,張昭也不會在靈堂中言及此事,實在是已經到了不言就會滅亡的地步,爲了他的丞相之位,張昭不得不硬着頭皮勸諫。

好在吳國太是一個明理的人,見識更是非同尋常。要不然,吳國局勢將會變的更加撲朔迷離。

看着丞相張昭離去,吳國太深吸了一口氣,朝着孫權等人,道:“都不要哭了,伯符戰死沙場,對於我們孫家而言這將是滅頂之災。”

“整個孫家失去了頂樑柱,這個時候整個天下都在等着看我們孫家的笑話,所以這個時候孫家決不能亂。”

犀利的目光從孫權以及大喬的身上掠過,吳國太一字一頓,道:“這個時候誰敢內亂,誰敢爭權奪利,一律殺無赦。”

“諾。”

不得不說,孫堅的這個夫人,當真是有兩把刷子。短短几句話就將衆人鎮住,將主動權握在了手中。

“仲謀,大喬,以及紹兒隨老身前去大殿,,其餘人繼續守在靈堂。”

“諾。”

吳國太一言而決,直接將除了孫紹以及孫權之外的其他人排除,因爲她對於衆人的秉性以及才學一清二楚。

她的兒子中除了故去的孫策之外,就只有一個孫權才華出衆,堪有人君之像,至於孫紹作爲孫策嫡子,他是最有資格成爲新任吳公的人。

.......

“諸位大臣都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伯符死於沙場之上,乃其天命如此,但是伯符留下的基業決不能有失。”

吳國太眼中掠過一抹厲色,朝着丞相張昭以及軍師魯肅,道:“丞相,軍師爾等以爲在仲謀以及紹兒之間由誰來繼任更爲合適?”

.......

聞言,張昭眼中露出了一個果然如此的神色,他心裡清楚吳國太這樣做根本就是屬意孫權,要不然她就不會將孫權帶進來。

心中念頭閃爍,張紹並沒有開口,隨及他將目光看向了軍師魯肅,他明白這個選擇很難,一旦選擇錯誤,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作爲吳國丞相,張昭絕對不會輕易下結論。

察覺到丞相張昭的目光,軍師魯肅沉吟了片刻,朝着吳國太,道:“太后,有道是父死子繼,當年孫將軍戰死,君上繼承遺志,並將之發揚光大,建立了吳國。”

“臣以爲君上戰死沙場,若沒有留下子嗣,二將軍繼位並無不妥,但是君上嫡子尚在,雖然沒有真正被立爲世子,但是在吳國上下他就是世子!”

第四百四十三章 郭嘉的決定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雲斷後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且置於此第七百七十四章 精絕王第一千零七十章 若六國合縱伐秦,孤戰敗,母親是否也會如今日?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臣子之禮拜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谷城破,趙軍至樑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絕黃巾之望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老秦人後裔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與風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半月之後北伐第六百二十五章 帝與王第一千零二章 壯士斷腕之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消息傳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秦國中,刑上大夫,法責衆!第二百四十章 棄筏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南韓,北韓.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夾道歡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個縣令的遠見第二百一十九章 誰敢一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強則硬,國強則霸,學強則橫!第五十六章 潁川書院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東鮮卑滅第三百九十二章 說客耳!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不知大單于有沒有興趣南下獵秦?第六章 人生的第一桶金第六百九十二章 踏上戰場就是敵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氏落子之袁紹出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原震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八百三十九章 擇其有用而用之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七十章 護送夫人西去第五十四章 三千文第二十一章 願爲周亞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呂布的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一條鞭法的可行性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入戰場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封吳候,遙領吳縣.第九百二十章 本侯最討厭出爾反爾之輩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問題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像蒼蠅一樣亂竄第二百九十章 誰言女子不如男第二百一十三章 左豐的胃口第三百七十七章 掘洮河之水以破北門第九百四十三章 驅逐第四百八十章 瞞天過海之計第五十二章 古之惡來第九百八十二章 軍人最大的宿命就是發動戰爭第八百五十四章 尉、令、丞三權分立第七百七十六章 外籍軍團第五百七十五章 主公可聞火牛陣乎?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九十一章 鍤血爲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軍屯第一百四十章 王牌第三百二十六章 母子交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心甚堅第一百二十一章 幕後的大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瞄準關羽第七百四十八章 天下驚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而爲王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與魏相約第七百九十七章 膽大包天的張青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公九卿逐一而殺之第三百七十章 護送夫人西去第九百六十八章 空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第一武將實至名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扶羅韓那一剎那看到的希望.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下第二武將崢嶸第五百七十四章 箭陣救曹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破第九百五十四章 御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嬴斐心中的擔憂第七百六十二章 那一槍的璀璨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會盟元城第九百二十四章 楊弘的獅子大張口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不得不配合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魏良傷勢復發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再度決水,澤國千里. 4第三百零二章 母子相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虎豹騎,衝鋒!第九十三章 鬥將第二十九章 王佐謀主皆棄之第九百八十一章 如此袁譚第三十五章 一言決人生死第九百七十四章 秦人的精神第七十章 虎狼之師第五百八十一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八百零一章 殺敵使於康居王宮第六百四十二章 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驚人的一致第九百零六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設立八州,將天下納入大秦帝國.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木偶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纔是最後那一隻黃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大戰起蒼茫,天下我爲雄.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佈下暗樁,鐵鎖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