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魏公曹操的算計

時間是很奇怪的事物,它的存在就像一柄雙刃劍,作用在同樣的一件事上,對有些人有利,對有些人有弊。

一個月過去,大敗而逃的鞠義匯合南下的二十萬韓軍,終於在泰山郡站穩了腳跟兒。

與此同時,黃巾殘部也在張燕的主導下完成了統一。黃巾殘部大軍二十五萬,當真是氣勢恢宏,大有席捲天下之勢。

只是如今局勢不復當初,張角爆亂之時,黃巾勢力席捲八州,天下爲之動盪,可以說聲勢浩大。

那時候大漢王朝行將朽木,雖然一國鎮九州,真正的戰力未必有韓國強大。

……

黃巾大旗迎風招展,這標誌着曾經煊赫一時的太平道再一次死灰復燃。張角雖死,香火傳承不斷,如今有張燕接手,簡直晃花了天下人的鈦合金狗眼。

整個中原九州,不管是秦公嬴斐,還是底層小民,都沒有想過覆滅的黃巾會有死灰復燃的一天。

是以,黃巾整合的消息傳出,頓時引起天下人譁然。

……

許都。

魏公曹操小眼睛裡精光閃爍,作爲距離泰山郡這個是非之地最近的魏國,曹操自然最早得到了消息。

心裡震驚之餘,曹操連忙召集文武百官,三公九卿舉行朝議。

……

“諸位愛卿,黃巾餘孽死灰復燃,如今正在和韓國對持,張燕派遣使者南下,想要與我國聯盟,以抗韓國。”

魏公曹操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望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對於此事,諸位愛卿如何看?”

曹操是一個梟雄,奸詐,又極具霸氣,他對於張燕的想法略知一二,作爲一個利益至上者,他自然想要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泰山郡不過彈丸之地,雖然戰略地位重要,但是黃巾軍不下於二十萬,屯兵於一地,泰山郡可謂是固若金湯。

曹操心裡清楚,因爲自己家大業大,二十萬大軍需要部署的關卡太多,根本就不可能布重兵於泰山郡。

如果與黃巾聯盟,以泰山一郡之地,換取一個強有力的看門狗,讓自己有餘力發展內政,提升國力。

在曹操看來,這個交易並不錯。

只是奸詐如他,自然也清楚將泰山郡給黃巾軍,這根本就是割肉喂鷹,養虎爲患。

黃巾手握二十五萬大軍,這就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

正因爲如此,魏公曹操纔不敢乾綱獨斷,畢竟這件事並不小,直接關係着魏國接下來數年的命運。

曹操話音剛落,底下的羣臣瞬間就炸開了鍋,因爲這件事,直接關係到了他們利益。

特別是出身泰山郡的大臣,更是神色難看,有一種發自身心的不自信。

“君上,臣以爲可以結盟,但不承認黃巾獨立,張燕必須臣服魏國,一旦韓魏二國戰爭爆發,黃巾必須第一時間投入戰場。”

荀攸眼中掠過一抹厲色,整個人顯得頗有些殺伐果斷,比以前少了一份溫文爾雅,多了一絲英武。

荀北上大幕,潁川荀氏一百多口慘死,這讓荀攸變了,他的心開始變冷,開始充滿了仇恨。

爲了復仇,他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於連仇恨都能夠不顧,建議魏公曹操與秦公嬴斐聯盟,只爲求存。

這樣的人,他看重的只是利益,他在乎的只是魏國能否壯大,能否助自己實現報仇的夢想。

甚至於只要魏公曹操一敗塗地,荀攸必定會另投諸侯,爲了報仇而奮鬥。

……

對於荀攸的變化,魏公曹操瞭如指掌,只是對於這一點,他並未在意。因爲荀攸此時所作所爲都是爲了魏國壯大。

就算是從雞蛋裡面挑骨頭,也挑不出毛病,在魏公曹操看來,荀氏叔侄對於魏國有大功,荀氏一族一百多口又因魏國而滅。

是以,他對荀攸十分縱容,只要不背叛魏國,他就不會對其動手。

……

“嗯。”

點了點頭,魏公曹操眼中掠過一抹凝重,望着荀攸以及其他的文武百官,道。

“公達所言極是,只是黃巾實力過於龐大,恐怕難以控制,不知公達對此可有解決之策?”

這是魏公曹操心中的擔憂,二十五萬大軍盤踞在泰山郡,對於兗州威脅太大,稍有不慎就會引狼入室。

正因爲如此,曹操雖然想要與黃巾張燕聯盟,但心裡依舊有些忌憚。

如果想不到分而化之的辦法,那怕明知道與黃巾結盟,對於當前的魏國利大於弊,他絕不會輕易答應。

因爲他了解黃巾,太平道的思想具有極大的蠱|惑力,對於如今戰火紛飛的亂世,具有廣闊的傳播空間。

他想要的只是一道韓軍攻不破的壁壘,可不想太平道思想氾濫,席捲整個魏國,到時候恐怕落得國將不國了。

……

魏公曹操心中的擔憂,雖然只說了一半,但是聰明如程昱,荀攸等人依舊看到了全部。

荀攸與程昱兩人對視一眼,雙方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對方心中所想,荀攸擡起頭看着魏公曹操,道。

“稟君上,這一點君上並不需要擔憂,如今韓公調集二十五萬大軍南下泰山郡,而且鞠義,張頜二大將親至,沮授爲軍師。”

“由此可見韓公袁紹的決心,黃巾雖然勢重,但與韓軍一比,終究是差了太多。這一戰之後,太平道必將十不存一。”

“到時候,由不得張燕不接受!”

……

荀攸的話一出口,頓時讓魏國朝廷重臣爲之一靜,因爲荀攸這根本是打算坐收漁翁之利。

“君上,目前先答應黃巾,給張燕反抗韓公袁紹的底氣,等戰爭快要落下帷幕,我軍再借機介入。”

曹操不同於其他人,他不僅是魏國的君上,更是一個將軍。

當荀攸話剛說出來,他就清楚了荀攸的言下之意,略微一思索,便發現了這樣做對於魏國百利而無一害。

因爲這樣做不僅削弱韓國的實力,讓它暫緩南下,同時黃巾殘部必將會遭受重創,如此一來,只能按照自己設計的劇本走。

從而,魏國將會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成爲這場突發戰爭的最大受益者。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青州不可棄,豫章不可不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攻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依附在秦國之上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陰謀層出,袁尚拜訪鞠義.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噩耗接二連三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燈下黑第七章 徐庶徐元直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從這一刻,秦趙戰爭開始.第二百一十七章 轉道青州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魏國和世家,曹操啓司馬!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詭異的死亡數字!第三百四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六百九十九章 益州宗族與士族的矛盾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海軍第一艦隊殺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的扯皮第六百六十一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交代後事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秘密流言轟動了秦國第三百六十三章 少帝繼位第三十三章 心性變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秦軍挺進東鮮卑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極西之地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末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法制還是法治?第一百九十四章 陰險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秦王上將臺,三軍攻南昌.第六百七十八章 以十二元辰爲名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才之計第九百五十六章 秦國這個戰爭機器開始瘋狂運轉第八百二十章 暫時平衡的中原第十二章 我幫你倆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秦王嬴斐的用意 1第四百九十三章 潰敗第七百零一章 女人是一種和平的籌碼第二百六十九章駐軍廣平不合其利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握每一個機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南尹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合縱軍出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城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儒門,名家,陰陽家等鉅子求見!第四百一十八奸雄出洛陽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秦王令天下側目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只有靠自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弒父的念頭第七十五章 生死毋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二十二章 風、大風第三百零四章 做狗、就得有死亡的覺悟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荀攸的佈局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荀攸的佈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不惜一切代價,完成對荊州明面上的佔領.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點燃于歸的野心第七十六章 必不罷休第九百章 湘水倒灌臨湘城第六百三十一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你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曹操心中底氣不足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軍師郭嘉欲鬥將第三百三十六章 嘉有兩策供主公擇之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騎兵出擊第三百八十章 下戰書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之以捍威嚴第七百六十八章 沙漠第八百三十九章 擇其有用而用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今之計唯有降!第十六章 半夜拜訪第二百一十八章 邀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進不得,那便唯有退!第四百二十一章 激流勇進第一百九十九章 美人暖帳血賤身第八十九章 單騎赴羌戎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許攸的三國論第四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百七十九章 兄弟相見第八百八十章 取荊州的必要性第四百九十六章 引火焚金闕,帝業興於左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以書籍易糧草第十一章 向洛陽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你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餘波未平!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路唯艱第五百五十三章 會盟狼居胥山第七百九十三章 天黑之前黑龍旗插上貴山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那目光如同在看一個死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青州譁然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趙雲戰關羽 1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祭拜始皇陵 1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起之錐矢陣第七百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父子開誠佈公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調集趙雲入洛陽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郭嘉與田豐的交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想象中的大秦海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故秦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