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張燕,本將倒要看看這一次誰入了誰的局.

不知不覺,半年時間已經過去。

……

整個秦國朝廷,也開始習慣了沒有右丞相郭嘉的日子,整個大秦朝廷運轉自如,並沒有發生意外。

只有少數的幾個人心裡明白,秦公嬴斐罷黜右丞相郭嘉,並非一時興起,也絕不僅僅只是爲了讓郭嘉安心養病。

這一切都是君上嬴斐的佈局,只不過是藉助這個機會,讓郭嘉從文轉武,繼續擔任軍師一職。

蔣琬等人心中清楚,從今以後,大秦朝廷中必將會是文武分離,軍不幹政,政也不能控軍。

……

這半年來,整個天下風起雲涌,表面上雖然沒有絲毫變化,如同一潭死水。

但是大家都清楚,在這份平靜下。早已經醞釀出驚人的風暴,只是在等一個機會,一個妥當的機會。

一旦時機成熟,必將會爆發出驚天大戰,一時間席捲整個中原九州。

……

外界風暴醞釀,此時此刻,大秦後宮之中一片祥和,嬴斐與荀姬的關係因爲蔡琰的原因稍微緩和了一點。

這個時候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春天悄然來臨。秦公元年已經過去,天氣開始回暖,戰爭的氣息開始在天地間蔓延。

半年多以來,由於蔡琰身懷六甲,嬴斐一直都是夜宿烏拉爾提與黃氏的宮中。多日耕耘,烏拉爾提兩女肚子逐漸大了起來。

正因爲這個原因,荀姬與嬴斐的關係纔出現了和解的苗頭。

特別是蔡琰已經懷胎十月,已經快到了分娩的時候。經過張仲景的確診,分娩時期就在最近。

……

“斐兒,你心事重重,可是秦國發生了大事?”

看到一直沉默的嬴斐,荀姬無奈之下開口,道。

“沒有!”

搖了搖頭,嬴斐在第一時間開口否決,從一開始以來,他就下意識避免後宮干政,從來都不在荀姬等人面前談論政事。

特別是經過荀攸一事之後,對於後宮干政一事,嬴斐非常敏感。

“文姬生養在即,孩兒不過是再想是男是女……”

嬴斐給出的理由滿分,可以說是無懈可擊,因爲蔡琰是正夫人,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影響極大。

一時間,荀姬也沒有懷疑。反而點了點頭,望着嬴斐,道。

“文姬生養在即,你當與蔡公多聯繫,孩子取名一事,恐怕還需要麻煩蔡公。”

在古代取名一事需要德高望重之人,這一點嬴斐一清二楚,因爲哪怕是後世也是一樣,孩子出生,取名一事必然是德高望重,最有文化之人。<>

縱觀整個秦國上下,大儒蔡邕確實是第一個選擇,只是這是嬴斐前世今生以來的第一個孩子。

初爲人父的嬴斐,從一開始就決定,孩子取名一事必須由自己來。

心中念頭一閃而過,嬴斐望着荀姬,道:“取名一事,孤心裡有數,就不必勞煩御史大夫了。”

……

沉默了一會兒,嬴斐望着荀姬,道:“關於接生一事,孤會下令召集扶施城中最優秀的接生婆,一併交給母親。”

……

嬴斐心裡清楚,張仲景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神醫,但是男女有別,蔡琰接生不能讓張仲景來。

畢竟漢末亂世不比後世,男女之別,此刻尚是頭等大忌。

……

長安。

半年時間過去,趙國的國力開始恢復,由於賈詡與陳宮兩個人的政策不斷推行,讓荊州百姓開始歸附。

未央宮中,呂布高坐在龍椅上,眼中掠過一抹凝重。三個月以前,魏使荀彧西向,表達出了結盟的意願。

當時呂布並沒有給於荀彧明確的答覆,因爲秦公嬴斐驅逐荀攸出境的消息,他在第一時間就得知了。

……

“文和,剛纔有消息傳來,魏使荀彧已經與韓國,楚國,吳國,越國達成共識,以合縱抗秦。”

犀利的目光從每一個人的臉上掠過,趙王呂布,道:“對於這件事,爾等以爲本王該如何做?”

韓、楚、吳、越、魏五國聯盟已成,天下大勢已經成了戰國之勢。如今荀彧效仿戰國蘇秦,欲佩戴六國相印。

……

經過呂布的這一番話,賈詡與陳宮兩個人心中念頭閃爍,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王上,如今局勢乃七國並起,一如戰國之時。當今韓國如同昔日齊國與秦國爲當世最強。”

“縱觀當今天下,秦國最強其餘皆弱。想要問鼎中原,就只有聯合六國以攻強秦,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賈詡眼中閃過一抹凝重,在場的都是趙國重臣,自然清楚趙國的處境最爲不堪,可謂是四面皆敵。

西有強秦,南有越國,東向楚國,除了越國之外,就沒有一個是弱國。每一個都有三十萬大軍。

趙國位於長安夾在中間,只能倒向一方。不是靠向強秦,就是倒向合縱聯盟。

“臣以爲當合縱以攻秦!”

面對賈詡堅決的話,趙王呂布一時間也是沉默了下去。片刻之後,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望着賈詡,道。<>

“文和,爲何不是靠向秦國以攻合縱?”

對於秦公嬴斐,呂布從心底裡有巨大的忌憚,特別是虎牢關下的驚天一戰,更是記憶猶新。

虎牢關下驚天一戰,幷州抗擊鮮卑南下火牛陣,每一戰,秦公嬴斐都表現出了震驚天下的能力。

而且,此刻的秦國擁兵四十五萬,五大營之名威壓中原九州。其勢力縱橫數萬裡,雄跨涼並益漢四州。

勢力之大,讓呂布爲之動容。

……

聞言,賈詡在瞬間就明白了呂布的心中想法,他自然清楚呂布對於秦公嬴斐心中忌憚極深。

心中念頭閃爍了一下,賈詡望着呂布,道:“王上,我國與秦國接壤,秦國想要開疆擴土,唯一的辦法就是兵出關中。”

“只有席捲關中,秦公嬴斐之勢必將會大盛,有了益州與關中沃野千里之地,整個秦國的糧草將不會出現匱乏。”

“特別是到時候秦國坐擁山河之固,易守難攻,只要陳兵函谷關外,足以以一己之力對抗關東諸國。”

賈詡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望着趙王呂布,一字一頓,道:“想要兼併天下,秦趙必爲死敵,除了一方倒下之外並無他法。”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好謀無斷第九百二十六章 噩耗從北方來第一百六十章 鳴金收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汝與秦侯誰強?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個天下最在乎你的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帝國的劍要爲帝國的犁打下足夠的土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弱小便是你最大的原罪!第九百三十二章 父親的消息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十級軍功爵位制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百四十四章 自願苟活於世第七百一十七章 以軍陣變化疲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血色長安第五百八十四章 否則死!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一片沸騰的秦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魏良奇襲會水第四百八十七章 百人弩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應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弊端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兩翼騎兵殺出,呈錐矢陣,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鼓動城中百姓死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詔令出天下百姓景從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四國瓜分秦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伏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江東碧眼兒的狠辣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七百九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二十一章 取巴蜀以互補第三百四十八章 越來越複雜的局勢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一片沸騰的秦國第五百五十七章 作那四海之內的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十常侍之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書房謀巴蜀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時不我待奈若何!第四百八十七章 百人弩第五百八十章 牛氣沖天第一百零三章 擴大匠作坊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亂韓之分化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第一武將實至名歸!第六百零七章 三年不過函谷關第九百五十二章 罷官一年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先滅楚,再議其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秦軍挺進東鮮卑第七百四十七章 文丑教侄第二百七十五章 奸雄之心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敢一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再提遷都第三百九十四章 會師於金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奏樂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我四十六萬大軍馬踏韓國,便是資格!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鑄劍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我選擇殺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四國君主,同一時間到達元城.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秦帝與魏王.第六十八章 被脅迫的郭奉孝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兵鋒直指居延第二百零九章 訓斥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破第八百二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九百一十二章 爲名利不爲勝敗第六百七十三章 萬千戰陣存乎一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真理只在投石車的射程之內第三百七十二章 以彰武功於萬世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屠大鮮卑山破龍城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縱橫五百里,不得不止步.第一千兩百章 孤親自爲你們掠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周郎出手驚衆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掘地道以通之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人心唯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予謀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庶的動作第七百五十六章 精絕從此將成爲歷史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荊襄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五年之後第四百四十七章 拒敵於國門之外第六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屠狗第二百九十二章 總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八十九章 單騎赴羌戎第九百九十七章 白登之圍第一百零二章 演武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下皆怒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蛇穴第十八章 何足道哉第七百四十五章 蒙鵬的秘密武器第八百一十一章 初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黃承彥的反戈一擊第五十三章 第三武將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荀攸的請求!第四百四十四章 自願苟活於世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纛傳令:攻——第四百六十七章 虎牢關前爾虞我詐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奪其戰馬,養步卒爲騎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第一武將實至名歸!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應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鐵鷹銳士出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十數萬百姓助我翱翔天際第九百零九章 放魏延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