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許攸的三國論

魏趙聯軍的撤退,打了袁紹一個措手不及,這讓他待價而沽的本錢瓦解,失去了資本。

韓公袁紹不是抱怨之人,他心裡清楚,此時此刻抱怨沒有作用。

……

袁紹是一個合格的上位者,他對於魏趙聯軍的後撤不滿,但他對於魏公曹操與趙王呂布的決定心中大讚。

當前局勢下,魏公曹操與趙王呂布的決定,無疑是對魏趙二國最有利的。此刻撤軍,避開秦軍鋒芒,才能保存實力。

保存實力,才能在亂世中立足,對於這一點韓公袁紹一清二楚。

……

韓國的情報雖然沒有黑冰臺快捷,但是韓公袁紹一直都在花大力氣整頓,他自然清楚,一旦各路秦軍聚集。

到時候整個涼州戰場的秦軍將會達到恐怖的三十萬,這樣強大的數量,足以碾壓一切敵人。

想要與秦公斗狠,除非魏公曹操與趙王呂布不計一切代價從魏趙二國調集兵馬,舉國之兵,合二爲一纔能有擊敗秦國的一絲機會。

這樣的代價太大,別說是魏趙,就算是他也不會這樣做。

……

“秦公,荀苦心積慮佈置下的六國合縱,居然沒有讓你元氣大傷,以至於困龍出淵,當真讓孤歎爲觀止。”

……

這一次六國合縱的失敗,讓袁紹心中大震,他沒有想到秦國立國不過區區數年,就有如此的凝聚力。

這一發現,讓袁紹對於秦公嬴斐的忌憚,不由得更深了一分。

……

“君上。”

不一會兒,沮授與許攸等人聯袂而來,涼州戰場的消息傳來,身爲韓國的高層他們對於袁紹面對的壓力感同身受。

“嗯。”

微微頷首,袁紹在這一刻神色變得平靜,一瞬間恢復了常態,他望着門口而入的兩人,伸出左手一揮,道。

“坐。”

“諾。”

……

看着沮授與許攸坐下,袁紹目光如炬,深深的看了一眼,道。

“秦使衛羽離去,涼州戰場魏趙聯軍撤兵,南方戰場楚軍失利,如今秦國的困局已經被打開,以爾等之見,接下來我國該當如何?”

袁紹沒有多餘的嗦,面對麾下兩大心腹,直言不諱的直接將當前韓國面臨的處境說了出來。

……

聞言,沮授與許攸兩人對視一眼,分別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彼此的心中所想。

……

沉默了一會兒,沮授擡頭看着韓公袁紹,一字一頓,道。

“君上,事已至此,我國唯有止戈息武,全力休養生息,謹防北方鮮卑南下,以及魏公曹操北伐。”

到了這個時候,沮授已經看的很清楚了,六國合縱伐秦之後,接下來的關東六國將會爆發出齷齪。

特別是趙,魏,楚,韓四國。

……

“公且所言甚是,據說趙王呂布與魏公曹操結親,想必魏趙二國接下來會成爲堅定的聯盟。”

許攸眼中掠過一抹憂色,望着韓公袁紹,一字一頓,道。

“有了趙王呂布作爲依靠,魏公曹操已經有了叫板君上的資本。以臣來看,日後中原九州將會形成三足鼎立之局。”

“至於何人掃平三國,定鼎天下,依舊未知。”

……

“轟!”

聞言,沮授與袁紹心中大震,沮授眼中的疑惑一閃而逝,在片刻後便恢復清明,顯然對於許攸的話,有了一定的理解。

……

壓下心中的震撼,韓公袁紹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死死的盯着許攸,道。

“子遠,此話何意?”

三足鼎立,這代表着一種可能,身爲七國之一的韓國的君主,袁紹雙眸之中爆發出一抹精光。

一想到某種可能,袁紹心中激動,此刻就連語氣都變得急切了起來。

看了一眼激動不已的袁紹,許攸一字一頓,道:“君上,當今天下局勢大變,七國之中以吳越最弱,且處於南方。”

“六國合縱伐秦之後,楚國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南征吳越,徹底的雄跨三州,成爲真正的南方霸主。”

“而秦公嬴斐自然也不會閒着,這一番的六國合縱伐秦,勢必會讓秦國意識到秦國無險可守的事實。”

“以秦公嬴斐的強勢,他一定會出兵伐趙,八百里秦川,對於秦國太重要了,秦國一定會奪取。”

“有了函谷關在,將來就算天下亂成一鍋粥,秦國本土都將不會受到波及,真正立足不敗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秦趙之間,一定會決出勝負,至於河北,我國與魏國只能存一個,韓魏大戰勢在必行。”

……

“呼!”

……

到了這個時候,袁紹也是捋清楚了許攸話中傳遞而出的信息,沉默了一會兒,袁紹望着許攸一字一頓,道。

“子遠以你的意思,河**魏之中存一,函谷關以西秦趙存一,荊楚之地,吳越楚三國存一?”

“嗯。”

點了點頭,許攸沉默了下去,這就是他的意見,三足鼎立之勢,乃是他觀察天下大勢而得出的結論。

……

心中念頭閃爍,韓公袁紹在心中推演了許久,方纔擡起頭看着許攸,道。

“子遠由你入秦,孤決定與秦公嬴斐結盟,必要的時候放棄白登。”

“諾。”

點頭應諾一聲,許攸轉身離去,袁紹不愧是雄霸北方的霸主,他雖然缺點不少,但是眼光獨到。

此時此刻,並未做出錯誤的決定。

……

“公且,傳令軍師迴歸鄴城,鞠義駐守白登,儘量不要與秦國開戰,當然了,若是秦軍咄咄逼人,孤授意鞠義便宜行事之權。”

“諾。”

……

終究是開國之主,亂世之中經歷沉浮的梟雄,他們的見識以及果決都不是生長在深宮婦人之手的戰國君主可比。

他們不懼怕戰爭,因爲他們早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爭,從如山屍骨,如海血泊中走出來的蓋世天驕。

這樣的人,極難對付,每一個人都有一技之長,要不然十八路諸侯起兵討董,也不會到如今只剩下了七國。

優勝劣汰,這些經歷過無數次戰爭的梟雄,見識與眼光犀利無雙,他們能夠忍常人所不能。

……

心中念頭閃爍,沮授轉身離開了大明宮,他心裡清楚,接下來韓魏之間,必將會打響生存之戰。

第六百六十一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八百二十一章 二夫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十級軍功爵位制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司馬懿的直言!第五百七十一章 孟德此去大敗而歸第八百四十一章 冠禮、子秦第四百七十八章 嬴斐心中的小九九第三八十六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屠城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得不停止的討論第二九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五十二章 古之惡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佈下暗樁,鐵鎖衡江!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劉小民第八百七十二章 血流三千里第五百七十四章 箭陣救曹第五百九十一章 臧霸的怒吼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進問楊阜答第一百四十二章 四面闕之第一千五百零十章 長末之戰 2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爲太子嬴御造勢第二十四章 何足介意第二十八章 親孃舅第四百一十四章 願爲太師爪牙江湖救急!!!!!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稱帝之議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秦人的亮劍精神第八百九十七章 殺文聘者封萬戶侯第五百六十五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 上第七百零三章 城破第六百八十三章 大張旗鼓的三個好處!第四百二十一章 激流勇進第八百八十七章 陳宮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極西之地的消息第六百六十四章 爲益州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擲杯爲號第九百七十一章 秦十八的瘋狂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爲大軍唯一帥第七百五十章 曹操撤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在這場棋局上,誰才能勝天半子?第六百零一章 若如此,那便準備戰爭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賜名烏騅第六百六十章 氣的龐德公吐了血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一切皆成定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戰爭會教會他們成長第九百五十四章 御天下第六百四十章 虧欠這個女人太多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帝國的劍要爲帝國的犁打下足夠的土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鬼才之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殺使第九百四十一章 魏使入秦第一千零二章 壯士斷腕之心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君上,書罪與千秋罪碑,是否太過了?第九百三十章 李法之答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右賢王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調魏良北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先登戰白馬第一六十二章 勢如累卵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再提變法!第二十三章 天然居第九百四十三章 驅逐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終究還是出事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東宮六衛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鞠義氣吐了血!第五百三十一章 橋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位者的死穴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趙王呂布虎視洛陽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奸雄的謀算第八百四十七章 衛厲使趙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航海圖與臺 | 灣第六百四十九章 奸雄論國考《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秦公嬴斐的轉變第一千六百章 討伐楚公袁術檄文!第二百七十六章 廖化之死第六百八十八章 四路伐燕第七百二十九章 真理只在投石車的射程之內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蒙氏家主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被後人小覷的龐柔第二百零七章 師徒之情第四百三十章 拉一打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見陸遜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兩路伐吳!第七百七十五章 西域將成爲大秦男兒的牧馬場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呂布的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北斗七星高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驚雷乍起第五百八十一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六百三十三章 點醒郭嘉第五百零六章 李儒的建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祭拜始皇陵 2第八百四十四章 變法、科舉、連橫第三百二十章 鳴冤鼓響之輕騎入城第六百五十七章 天下何人可爭雄第二百零一章 長社之鬥將第七百零八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雄的口舌之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餘波未平!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共同的敵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栽贓嫁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