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韓公袁紹的後悔

蛇穴的建立,標誌着秦公嬴斐在政治上的真正成熟。

……

平衡之道在於平衡臣子之間的權勢,韓非子裡面有記載,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爲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

……

下令屋卡建立蛇穴,這標誌着秦公嬴斐開始以中原霸主的身份看待問題,六國合縱伐秦之戰,讓秦公嬴斐變得更加自信。

六國伐秦,這是秦國逾今爲止最大的坎兒,只要邁過去,未來一片坦途。

這一場戰爭不僅考驗了秦公嬴斐,更加考驗了秦國文武百官,以及秦國中樞對於一個新興國家的駕馭。

這就好比一個高明的馭手想要駕馭一匹烈馬,只有經過長途跋涉,才能知道兩者是否配合默契。

而六國合縱伐秦就起到了這樣一個作用,這一戰,雖然讓秦國變得外強中乾,但是卻也讓秦**心民心達到了徹底的凝聚。

秦這個字眼,正式深入人心。

……

因爲面對天下諸侯,秦公嬴斐有能力庇護一方,自古以來,天下百姓都是有奶便是娘。

誰能夠給他們安定的生活環境,他們就會擁護誰的統治,秦公嬴斐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得到了延誤,這讓四州百姓看到了秦國的能力。

正因爲如此,強大的秦國,才讓涼並益漢四州百姓徹底歸心。

特別是這一戰,雖然損失慘重,卻也讓秦軍變得更加自信,逐漸有了當初那支秦軍的無上風采。

這種積累,對於一個國家,可以說是一種底蘊。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這是無上的財富,軍心與民心的凝聚,是一件漫長的事情,因爲這需要潛意默化的影響。

……

韓國。

此刻鄴城之中,沒有了以往的繁華輕鬆,空氣中充斥着隱隱的壓抑。秦公嬴斐率軍追擊楚軍殘部,魏趙聯軍後撤的消息早已傳來。

這讓韓公袁紹爆發雷霆之怒,將書房裡的器皿摔了不知多少。魏國全身而退,這無疑讓韓國的壓力無限上升。

同爲發小,袁紹可是清楚魏公曹操擁有着何等驚天的野心。

在韓公袁紹眼中,這個世界上能夠配做自己對手的不是同出袁門的楚公袁術,也不是戰力無雙的趙王呂布。

他心裡清楚,想要一統天下,威加海內,韓國的對手一直都沒有變化,第一個是秦公嬴斐,第二個便是魏公曹操。

正因爲如此,他纔會答應荀,六國合縱共同伐秦,因爲袁紹心裡清楚,唯有如此,才能削弱秦國國力,從而讓自己有機可乘。

這些年以來,韓公袁紹一直都在不竭餘力的打壓魏公曹操,一直將曹操困在中原四戰之地。

如今自己損失大軍十萬,而魏國僅僅戰死三萬餘,本土更未曾受到波及,這讓韓公袁紹心中生出了一種讓人算計的憤怒。

要知道當初盡力撮合六國合縱的就是魏公曹操手底下的謀士,心中念頭閃爍,韓公袁紹臉色不由得變得鐵青。

……

“曹阿瞞,爾真是好手段,不過就憑藉你,又如何!”

……

每一個無雙的梟雄,都有一顆堅硬如鐵的內心,韓公袁紹也是一樣。

作爲雄跨幽冀青三州的北地霸主,袁紹對於當前的局勢看的一清二楚,如今天下,六國紛立。想要奪取天下,只有以武止戈。

他們韓國西臨秦國,南靠魏國,北依鮮卑。想要取得天下,擴大地盤就只有一條路可走。

要麼西征以伐秦,攻取幷州以成四州霸業,徹底將魏國包裹在其中,困死曹操。要麼南伐魏國,徹底的吞併中原,佔據河北王霸之基,與秦公嬴斐形成東西對持,二者割據天下。

鑑於秦國的兵強馬壯,韓公袁紹的目光一直都是魏國,這也是他從六國合縱伐秦以來,就一直打算坐山觀虎鬥的最大原因。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盤算因爲高覽而出現了巨大的變故。如今韓國與魏國之勢平齊,優勢已經不再明顯。

……

“荀,六國合縱到頭來卻爲魏國做了嫁衣,只是孤就不相信趙,秦,楚,吳,越五國會無動於衷。”

這一刻,袁紹腦海中念頭閃爍,一個大膽的計謀隨之成型。他相信爲了利益,剛剛瓦解的六國合縱,將會在第一時間變爲連橫。

一念至此,袁紹轉頭望着門外,道:“袁三,派人過去將秦國使者請來。”

聞言,袁三神色微微一變,他突然想到那一天許攸前來告訴他的一件事,一想到這裡,臉色大變。

“稟君上,秦國使者早已在三日之前離開了韓國。”

……

“什麼!”

心中一動,袁紹臉色鐵青。轉頭盯着袁三,雙眸之中殺氣瀰漫,他沒有想到秦使衛羽離開,居然沒有人來告知。

“如此大事,爾等居然隱匿不報,該當何罪!”

見到袁紹暴怒,袁三嚇的連忙跪倒在地,神色忐忑不安的,道:“君上息怒,臣以爲秦使……”

擺了擺手,韓公袁紹打斷了袁三的辯解,他心裡清楚,事到如今,不管這件事情對錯與否,已經不再重要。

此時此刻,最應該做的便是解決此事,想盡辦法彌補損失。

心中念頭一定,望着袁三沉聲,道:“去將沮授,許攸等人找來,孤有重要的事情相商,不得有片刻拖延。”

“諾。”

望着袁三離去,韓公袁紹嘴角浮現出一抹苦澀,他心裡清楚,自從秦公嬴斐擊破南方戰場,天下局勢大變。

六國合縱的優勢已經不在,如今秦國絕不可能割地求和,甚至於費盡心思打下來的白登都要失去。

這一刻,韓公袁紹心中後悔不已,要是他早一點同意了與秦國議和,又豈會淪落到今天。

……

如今不僅白等數縣得不到,數萬韓軍的戰死,也成了白費力氣。一想到這裡,韓公袁紹就恨不得扇自己幾個耳光。

當初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楚軍敗得如此之快,而且魏趙聯軍居然試探了一番,就慌忙撤退。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大戰步度根第五百三十三章 帳中之議第四百零四章 相逢於道左第三百五十四章 屠夫的狠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弊端第四百二十八章 陽平關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搶購國人餘糧第四百零四章 相逢於道左第九百九十七章 白登之圍第八百五十二章 徐庶的霸氣側漏第九百七十二章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二百零五章 火燒長社之二第一千四百章 龍城震驚,軻比能的應對.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軍隊帶來的壓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將軍,你有幾成把握?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下祭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入戰場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南尹第三百三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年寒窗苦讀,今日終有出頭之日!第六百三十五章 終於聽到了一個好消息第九百三十八章 四百年後,秦再一次以國家的名字出現在了中原九州之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州皆敵第六百零八章 政治上的成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勸曹操!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秦王入蜀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秦軍出關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腳羊第七百二十二章 風、大風第二九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個縣令的遠見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戰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尉蒙白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趙雲戰紀靈第二百五十六章 率軍殺到第八百八十六章 芳名爲菂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壘土以築高臺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強則硬,國強則霸,學強則橫!第二百四十三章 故秦遺族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恭恭敬敬的送回去!第五百九十章 毒士出手石破天驚第五百五十二章 鮮卑之怒第八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統帥的鋒芒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秦公暴怒第九百七十九章 只能二選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本單于以右賢王之位相待!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一夜之間,咸陽城安靜了下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秦韓聯盟,魏公心憂!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封吳候,遙領吳縣.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消息傳出,諸國雲動.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太史慈,尉然殺到!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何不借此機會逐鹿中原?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舉世譁然第五百零二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稱帝之議第一百零七章 汝等一羣娘們兒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共同的敵人第四十二章 那一把大火第五百九十二章 我等有何面目去見主公?第五百七十章 夜襲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決裂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從這一刻,秦趙戰爭開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屠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受命於天第一百四十章 王牌第一六十二章 勢如累卵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足五成!第九百零三章 龐統的首秀第七百六十七章 黑冰臺的效率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一聲令下,南方戰場風起雲涌.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搏縣就是黃巾的絕地第八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針對性的對策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秦第三百九十四章 會師於金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仁爲本 以義治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河間歸秦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以攻擊之勢,護衛郭嘉入鄴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與司馬懿交手第三百零一章 千差萬別第五百二十八章 會獵於橋門第八十一章 羌人來襲第七百零三章 城破第八百四十章 兄長、你以爲呢?第五百七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三百四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治國安邦之能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埋伏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像蒼蠅一樣亂竄第二百二十六章 青州譁然第九百五十九章 周瑜出手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意志的比拼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輿論攻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作晉身之階第九十五章 城中漢人盡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