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在路上

“快走,快走!”

烈日下,馬車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因爲溫度,因爲長時間的長途跋涉,以及糟糕的路況……當然,也因爲三不五時出現的匪盜,馬車主人的心情,理所當然的很糟糕。

儘管絕大多數匪盜,在見到車隊的規模,以及雄壯的護衛羣,更重要的是那迎風飄揚的“三義行”,以及“盧”字旗幟後,就會以最快速度搬開路障,乃至四散而逃。極少數不開眼的盜賊,也會被車隊的護衛輕易擊垮……

這很正常,非常正常。

絕大多數的匪盜都是客串的業餘工作者。

與那些職業的,有十幾年,乃至更久歷史,由職業匪盜,遊俠組成的盜賊不同。他們在幾個月,或者更早之前,還是農夫,工匠,或者別的什麼工作的普通人……

然而現在,隨着苛捐雜稅,天災,戰亂以及豪族地主的肆意剝奪。這些人再無法維持之前的生活。

要麼去死,要麼鋌而走險。面對這樣的選擇,就算白癡也不會選錯。

“情況已經糟到這個程度了麼?”

端坐在馬車裡,年幼的女孩娥眉微蹙,這樣想着:

“外界與冀州,簡直就像是兩個世界一樣。”

回想起家鄉的安寧,富足。女孩的心情多少有些複雜。

一方面感念自己的老師,以及老師身邊的人們的努力。另一方面則感念那些人的貪婪。

“天下亂了,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她忍不住的想:“是的,他們的財富,他們的土地與依附他們的人口增加了。但在亂世之中,連性命都保全不了。有多少財富真的有意義麼?”

就好像她的族人們,以及冀州的那些豪強世家。

如同劉備所想的一樣。在劉備率領軍隊,離開冀州之後。最初的幾個月,那些世家豪強多少還能沉得住氣。但是時間一長,他們心裡便有了想法。

私下裡開始串聯,計劃着陰謀詭計。尤其是在叛軍大勝,周慎麾下的五萬大軍被擊敗,全軍覆沒之後,這些世家的活動到達巔峰。

在女孩的嚴令下,甄氏族人按捺着,冷眼旁觀着這一切。

她堅信着,無論如何,她的老師都不會失敗。無論是前線的戰爭,又或者與冀州世家的博弈。

最終的結果,也不出她所料。

在前線,他的老師扭轉乾坤,成爲了天下著名的英雄。

而在後方,他預留的一衆人傑,也輕鬆擊垮了冀州世家的一輪反撲。

……

在甄氏女看來,這些冀州世家的所謂“反撲”沒有一點兒心意。仍舊是老三套。從黑道上,僱傭遊俠強盜與刺客;從輿論上,要那些名士們進行攻擊;再之後就是利用他們的影響力,他們的經濟實力進行攻擊……

至於說正面的組織家兵,發動叛亂……

啊,今天天氣真好。

……

這樣好像玩鬧一樣的“叛亂”,最終結果不言自明。

意圖刺殺盧植的刺客,散佈謠言的密探,全部被鎮壓。被冀州的繡衣衛抓捕,殺死,而後順勢絞殺。那個沉默寡言的,名叫陳到的繡衣衛統領,順勢將冀州的遊俠羣體進行了一輪整理。

那些有能力,又聽話的第一流人才,順勢填充了冀州軍隊與政府,學院。

那些相對弱勢一些的二流人才,以及肯聽話的普通遊俠兒,則經過整編,改組,被正規化,大幅度擴充了繡衣衛的直屬力量。

至於那些沒有用,又不聽話的,可以稱之爲無賴少年的傢伙……當然,冀州官府也沒有直接放棄他們,將他們一刀宰了。而是本着承前啓後,治病救人的主義,將他們送去了農場,礦山,進行勞動改造。要他們在勞動中重塑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

對冀州本身州政議論紛紛的所謂“名士”,全都敗在了田豐、沮授以及徐庶筆下。無論文章還是辯才,他們都不是對手。就算想要單方面的耍賴,聲稱自己已經贏了也沒有用。

三義行下屬的報刊,以及遊方藝人,說書先生們……還有繡衣衛下三教九流的小商販,以及遊俠兒們,會在第一時間將田豐,沮授,還有徐庶與那些“名士”的辯論內容擴散出去。

將那些名士們挑戰之前的傲慢自得,在被說的理屈詞窮之後的憤懣,以及不滿。乃至最終的歇斯底里描繪的淋漓盡致……

更糟糕的是,這些“挑戰失敗”了的“名士”們,會遭受更慘的報復——當然不是殺人,更不是威逼利誘。那都是下成。

掌握着繡衣衛“文治”的徐庶,有更好,且更陰損的辦法整治他們。

繡衣衛的辦法,通常是提前收買,安排他們的身邊的人,知道他們出行的路線。然後再安排說書先生在出行路線上說書,聚集路人。在將他們的醜態說出,惹得衆人鬨堂大笑後,那個可憐的“名士”通常也走到了。

再然後,不管他們是察覺到了不好想走,還是傻乎乎的有些好奇的湊過去。都會有繡衣衛下屬的遊俠兒,指着他大喊:“這個人就是某某莫!”然後慘遭圍觀。

面對普羅大衆的紛紛議論,指指點點,嘲笑,乃至是丟一些臭雞蛋,爛菜葉之類的行爲。名士們除了掩面而走外,再沒有別的辦法。

名士名士,“名”在“士”前。對他們來說,名聲是最大的財富與資產。名聲臭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樣的事情多了幾次。冀州士人圈子開除了不少倒黴鬼。那些自以爲天下無雙,沒人能奈何的了他們的“名士”們,也恍然大悟。

他們將“輿論”當成武器,來攻擊別人沒錯。但是“輿論攻擊”也有三六九等。

他們這樣在小圈子裡面聚會,然後說來說去。在士人圈子裡流傳名聲,議論的行爲,在劉備看來等而下之。面對冀州官方比他們高明瞭不知道哪裡去的“輿論武器”。他們根本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

再最後,便是冀州世家的經濟戰爭……

這也是這場世家反撲中最沒意思,並且沒有懸念的一波了。

在之前承受了劉玄德一波操作,幾乎將家底賠光,又揹負了三義行沉重的欠款。在這種情況下,冀州世家能拿出多少錢來進行操作?

就算是進行操作,他們又如何能比得過三義行的職業經理人?

最終的結果,便是三義行無驚無險成功過關。再次收割了一批世家財富。讓世家揹負更加沉重的欠款,並且藉此機會將一些較小的世家分割……

最終,這些較小的,負擔能力不強的世家被三義行判斷爲“無賠付能力”,因而進行了破產結算。將幾乎所有田產,地產,房產,不動產以及僕從農奴繳公之後,子弟四散,各奔生路。一個個百年世家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

“真是不自量力。”

甄氏幼女想到這裡,輕哼了一聲。對於自己老師的愛慕之心,讓她忍不住露出了笑容……雖然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見面。甚至信件往來,都沒說上幾句話。但她對劉備的愛慕,卻沒有因此減少,反而隨着劉玄德所做所爲,樁樁件件傳到了冀州,變得越來越濃。

最終,在聽說劉備被朝廷任命爲河內郡守,不回冀州之後,她便咬了咬牙,跟上了一支前往司隸的三義行車隊,預備去河內找他了……而且在這之前,她並沒有對劉備提起這件事,而是一言不發的直接上路,打算給劉備一個“驚喜。”

……

當然了,按理說,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沒有親朋陪伴,就自己一個人上路去找男人……就算漢代並不像後世那樣,封建禮教嚴格,卻也有些誇張。

就好像她的母親,在得知她要這麼做後,半天都沒說出話。想必是驚訝的很了。

就算甄氏幼女自己,儘管早有覺悟,心智堅韌。夜裡沒人的時候也會覺得有點難爲情:

“弟子拜訪老師,也是應有之義。”她這樣自己對自己說,算是心理安慰。

……

也就在這個時候。

“啊,小……少爺。”

她身邊,做丫鬟裝扮的,和她年紀差不了太多的女孩子,怯生生的開口了。

在她再一次叫錯稱謂之前,甄宓杏眼圓睜,瞪了她一眼。讓她以最快速度改了口。

“我不是說過了麼。”

就像是小丫鬟的稱呼一樣,甄氏女像之前一樣,爲了方便做男裝打扮,對外也只稱是甄氏公子出行:

“再叫錯的話,罰你一天不許吃飯。”

“哦,哦……”小丫鬟怯生生的點點頭,那樣子讓甄宓覺得很無奈。

把她從冀州學院裡帶出來之前,她還覺得這個小女孩挺聰明的。怎麼現在一副傻乎乎的樣子啊……真是,莫非自己看走了眼?這個姓甘的小丫鬟其實是個笨蛋?

她這樣嘟囔了一下,然後問:“你剛纔要說什麼來着?”

“就是,少爺。”這一次她倒是沒叫錯:“又有人跟上我們的車隊了。”她這樣對甄宓說……

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三十二章預備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九十二章喜悅嗎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三十四章這就是偉大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五章末路?第九章長江口水戰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二十六章貪婪與瘋狂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十七章弩與弓第五十四章張燕的迷茫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六章認真思考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十七章弩與弓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二十一章鏖戰第八章小朝會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六章認真思考第四十八章全國的強兵第七章帝劍,龍牙第十七章弩與弓第二章曹操的心聲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一章訪賢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六十一章百萬規模的大會戰第二十七章人力資源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四十三章分化拉攏的行動,不單單是你在做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三章兗州事了第三十九章大軍出發第九章賑濟災民第十四章騎兵戰第二十一章不可能的第四十七章最後的太平道徒第五章末路?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三十章機會!!第八章初識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十章送妹子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六十七章力行軍法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五十七章擔憂第四十章張角何在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十二章起兵第十章大計劃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三十五章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