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高靈相求

一旁的文丑小聲道:“主公,您剛纔說到廢除三公九卿制。”

“哦對...。”袁熙繼續道:“廢除三公九卿制,改爲三省六部制。何爲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他們的作用是做出決策、發佈命令...。”

“六部分別爲吏部,掌管各地官員的升遷、任用、選拔。戶部掌管天下錢糧賬冊。禮部管禮儀。兵部管地方軍。刑部律法、工部...。”

“六部之下,還有二十四司,分工明確。”

“有了這些部門,天下所有的事情,都集中起來了,我們坐在鄴城,就能知曉天下事,也很方便管理。我已經經過多次推敲,這套官員體制,遠比三公九卿制好,我已經命人印刷了多份,你們大家都看看。”袁熙讓文丑把準備好的文案都散發下去,每人一本。

“我剛纔說的不是很詳細,但大致意思到了,你們細看之後,再與我討論。”袁熙說的口乾舌燥,坐下飲茶。

大臣們捧着文案,仔仔細細的翻看。

許久後...

沮授出列道:“回稟主公,這套制度極好,可以使用。只是...有一點點瑕疵。如果把這瑕疵改了,會更好。”

“說來聽聽。”

“是。”

沮授道:“主公在文案中介紹,尚書省是最高決策機構,總領一切事,卻沒有發佈命令的權利,他們只能將決定的事情,寫成奏摺,上呈中書省。中書省負責批閱奏摺,將要發佈的公文、檄文、以及下發的旨意,送到門下省。門下省同意了,才能發佈出去。如果不同意,可以駁回中書省和尚書省的決策,再議再決。這個制度非常好,可以極大限度減少失誤。只是...太繁瑣了。主公試想,若是在打仗的時候,發佈一道命令,就得轉手好幾次,如押運糧草去前線,久久不能施行,怕是前方的將士都餓死了,命令還沒有發佈出去,這豈非自尋障礙?臣以爲...大可省去這三個部門,全部集中到軍政處。便於發佈命令,也省去了傳來傳去的繁瑣。”

“臣複議。”

田豐站出來道。

其餘官員都不作聲。

郭圖一向喜歡自保,順着袁熙的心意說話,此時也不跟着瞎參合。

“你說的有些道理...。”袁熙不由重新思量。

隋唐時期的制度固然好,可也要符合實際。什麼是實際?三國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幾乎每天都在打仗,需要發佈的命令,比任何時候都多。而三省制度,程序繁瑣,一個不甚,命令發不下去,所造成的後果,無可估量。

袁熙結合當下的情況,做出修改:“既然三省制度麻煩,就省去了吧。六部的奏摺,都送往軍政處,一切軍政、內政,都由軍政處決定。”

“沮先生。”

“臣在。”

袁熙坐下道:“六部的官員,大概需要百位左右,你列好名單,呈我閱覽。另外,你們軍政處,也要稍微變動一下,將那些閒着的、能力有限的,分配到底下的部門。因爲在六部之下,還有二十四司。需要大量的官員管理。”

“臣遵命。”

官員制度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袁熙又拿起面前的文案:“接下來說第二件事。大家都知道,漢室雖然衰微,但並未滅亡,天子雖年幼,且徒有虛名,可他仍爲天子,而我雖貴爲冀州之主,下轄五六個州,已得半個天下,可爲仍爲下臣。既然爲臣,就不能隨意的晉封官員。但若不晉封官員,又怎麼能管理天下,怎麼能打仗呢?因此我決定,進行假設性封賞...。”

這幾個字有些新鮮。

文武們竊竊私語的議論。

“敢問主公,什麼叫假設性封賞?”田豐問。

袁熙輕笑道:“我給你們解釋一下。假設性封賞的意思就是...你說他是真的,他就是真的,你說他是假的,他就是假的。換句話說,我現在給你封賞,沒有合法性,因爲我不是皇帝,漢天子也不會給你們逐一封賞,你們的職銜,不被任何人承認。或許...都不能叫封賞,應該叫承諾。如果有一天,我取得了天下,所有的封賞,都會成真。如果沒有取得天下,那再多的封賞,也只是句空話了。我這樣說,你們可明白了?”

說白了,袁熙顧忌馬超,不想過早與漢朝對立。之前廢除漢朝的三公九卿制,已經是大逆不道,如果再公然對外宣稱,封賞官員,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廢除三公九卿制,算是投石問路,試探一下諸侯們和百姓的反應。

而封賞官員之事,只能暗地裡進行了,反正各路諸侯,也都是這樣乾的。

田豐說道:“自朝廷遷都於許昌,各路諸侯各自爲政,極少向許昌討旨。一切官員的任命、封賞,都由諸侯們自行決斷。雖然不合理,但也都心照不宣嘍。主公說這是承諾,臣以爲極好。臣也相信,承諾一定會實現。”

“嗯,你們明白就好。”袁熙道:“我決定...官職還是沿用朝廷的。按照你們以往的功績,還是才華,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晉封。”

“元皓。”

“在。”

袁熙道:“把所有官員、將領的功績和資料,整理成冊交給我。我將在一個月內,給出決議。到時,不僅要宣佈六部官員的任命,還會宣佈你們新的職銜。”

“諾。”

田豐應下。

........

........

這次朝會,持續了整整一上午。

大家站的腿都疼了,也沒辦法結束。

因爲要討論的事情太多了。

組建六部的決議,袁熙不過才提了一嘴,到底要怎樣組建,辦公的地點在哪,誰也不知道,只能在袁熙的建議下,不斷完善。

本來還要宣佈軍職變動的事,由於要討論的事情太多,袁熙沒有再提。

朝會結束。

官員們回去吃午飯了。

袁熙也到後院,與甄宓、高靈一起用餐。

“夫君,妾身有件事想求您。”高靈夾過來一筷子菜。

“怎麼今天這麼客氣。有什麼事情就說吧。”

“算了,我等下再說...。”高靈瞅了眼甄宓說道。

第245章 先鋒營中伏(1)第227章 島上的居民第532章 姜維歸順第498章 好聚好散第155章 高靈偷跑出宮,求袁熙收留第353章 孫權的無奈第229章 探索荒島(1)第349章 曹操改變戰略第581章 滅曹之戰(43)第185章 炒菜第318章 奇怪的現象第217章 審配差點遇難第522章 重創衆異族(8)第234章 毒霧第529章 帶着郝昭去縣衙府第96章 讀者必看!!!第49章 袁熙請命,鎮守烏巢第235章 賭約(1)第273章 馬騰答應了第5章 收降斑斕虎第192章 黑山軍殘部,不戰而降第59章 用不着怕曹操第346章 張頜冒險襲營,曹操攻打籠城第321章 尚缺一物祭旗第541章 滅曹之戰(3)第248章 試探攻城(2)第84章 曹操準備北伐,黑山軍趁火打劫第290章 高幹被抓了第6章 名揚幽州第204章 比武(2)第468章 漢中大戰(5)第383章 舉薦賈詡第484章 金城交鋒(2)第25章 去不去官渡?第238章 賭約(4)第535章 二十億五銖錢第62章 重用陳登第581章 滅曹之戰(43)第533章 幷州剿匪第405章 蔡瑁和張允歸降第560章 滅曹之戰(22)第417章 請周瑜喝茶第421章 與周瑜之戰(3)第398章 苦肉計(2)第376章 坐等馬超第590章 滅曹之戰(52)第388章 與諸葛亮交手(2)第506章 與孫尚香的婚禮第544章 滅曹之戰(6)第115章 士兵分三個等級第140章 投鼠忌器(求推薦票)第399章 好個屠戶第549章 滅曹之戰(11)第257章 隔河而望第321章 尚缺一物祭旗第408章 曹劉對壘,大戰將起第313章 準備集訓第524章 百姓的熱情第3章 才華橫溢,初露鋒芒第446章 劉璋背信棄義第523章 重創衆異族(9)第400章 魏延斬劉虎第279章 兩道急報第24章 幼小的風神翼龍第568章 滅曹之戰(30)第342章 偷襲神機營第338章 即將開始任城會戰第263章 斬殺夏侯恩第564章 滅曹之戰(26)第129章 高柳城失陷,血戰待援第570章 滅曹之戰(32)第285章 曹仁敗出長安第413章 諸葛瑾來使第481章 鄭欽被斬第330章 輕取籠城第75章 批發價比零售價還高?第441章 三贏的事第386章 兵不血刃佔徐州第544章 滅曹之戰(6)第89章 擊敗袁譚的騎兵第326章 世家送信第268章 逃進太行山第139章 被嚇得不輕(求推薦票)第446章 劉璋背信棄義第225章 扔進黃河第9章 猛獁象第367章 一大摞公文第352章 出使荊南和東吳第410章 神機營發威,白眊兵身陷火海第86章 于禁在此,誰敢接戰?第597章 滅曹之戰(59)第179章 兵器坊(2)第95章 敗袁尚,佔鄴城第461章 一觸即發的漢中之戰第44章 袁熙救駕,金剛顯威第43章 金剛巨猿第141章 田疇巧施離間計第473章 羌族作亂第555章 滅曹之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