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長沙戰事

當孫策與張遼,領5000騎兵往西北方向而去,襲擾襄陽一帶的時候,長沙的戰事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自伐楚左都督程普統帥禁軍兩萬,鄉軍一萬,共三萬大軍,從豫章郡出發,進入長沙郡之後,長沙太守劉磐便採取了退守臨湘縣的策略,主動放棄了長沙郡東北部的下雋縣、羅縣,以及東南部的醴陵、安城、茶陵、攸縣、容陵五縣。

換句話說,劉磐放棄了長沙郡內的大半縣城,爲自己贏得了時間。

程普明知是計,卻出於安撫民心的需要,不得不派兵留駐各縣,以安定當地士族之心。也可以說,這些靠近揚州的各縣,對於吳軍並沒有絲毫的牴觸之心。除了孫堅當年的一些遺澤之外,還因爲長沙士族豪強並不看好劉表。

劉表與孫策相比,一個暮氣沉沉,一個猶如朝陽東昇。如何選擇,顯而易見。

由於路上的各種耽擱,當大軍到達臨湘城外時,除了劉磐麾下的一萬長沙軍,武陵太守金旋、零陵太守劉度、桂陽太守趙範三人各自派出了五千大軍,前來援助。

武陵太守金旋派出的乃是其子金禕統帥5000大軍前來臨湘援助。零陵太守劉度派出的則是“荊南五虎”之首,大將邢茂,刑道榮。桂陽太守趙範則派出的是“桂陽雙壁”之一的鮑隆,此人曾射殺雙虎,威震江南。

此時的臨湘城中,已然有25000大軍,要比城外的20000大軍,多上不少。

劉磐如今也是躍躍欲試,想要出城和吳軍決一死戰。

一來,劉磐自認爲己方有兵力優勢。

二來,劉磐覺得自己麾下猛將如雲,荊南五虎中三人已至麾下,何懼區區吳軍兩萬人?

所謂的“荊南五虎”,指的是荊南四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四郡中的五位猛將。

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零陵太守劉度麾下上將邢茂,刑道榮。此人號稱荊南第一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使一把開山大斧,人稱“萬人敵”。

長沙太守劉磐麾下典軍校尉楊齡次之,孫策一直搞不明白,楊齡是如何力壓黃忠,成爲長沙第一猛將的!

排名第三的,乃是零陵太守劉度之子,劉賢。此人文武兼修,爲荊南著名的雅士,人稱儒將,擅招賢納才。

排名第四第五的,則是號稱“桂陽雙壁”的陳應鮑隆。

陳應善使飛叉,作戰勇猛。鮑隆曾射殺雙虎,名聲斐然。

如今,五虎之中,刑道榮、楊齡和鮑隆均在劉磐麾下,劉磐自然是自信心爆棚。

不過這“荊南五虎”的排名,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其中沒有武陵猛將,這讓武陵太守金旋之子金禕始終耿耿於懷。

卻說城外的吳軍大營中,程普正召集衆將議事。

原來,程普率軍至臨湘城外,數次叫戰,荊州軍均閉門不出。而程普手中兵少,一時之間又不願強攻。

雖說長沙太守劉磐十分想要出城迎戰,卻也明白得先理順了三郡援軍之間的關係。

君不見,刑道榮目空一切,誰都不鳥。而武陵來的金禕,看着什麼“荊南五虎”也是膩歪的不行。鮑隆對於刑道榮也是頗不服氣,憑什麼你丫是老大,我是老五?

總之,這矛盾多得是。

程普召集衆將議事,其實主要還是問策于徐庶。

對於這位軍師,程普向來很是佩服。你不見,人家動動嘴皮子,就一把大火又一把大火,燒得上萬人喪了命!

“軍師,如今劉磐小兒不敢出城來戰,我等該如何是好?”程普有些憂心忡忡的問道。

只見徐庶微微一笑,開口道:“將軍不必着急,吾敢斷定,十日之內,劉磐小兒必定出城來戰!”

程普疑惑的問道:“還請軍師解惑!”

“吾昔日求學荊州,對這聲名赫赫的‘荊南五虎’,也算了解。這五人向來互相瞧不起,再加上號稱‘荊南五虎’,卻未有武陵人在其中,因而武陵軍將多有不服。由此可見,城中兵馬雖多,卻不心齊。”徐庶緩緩的說着。

程普一邊聽,一邊點頭。

卻見徐庶繼續說道:“長沙太守,劉磐此人,自幼習武,性格急躁,不喜詩書,因而也不爲其叔父劉表所喜。而劉磐好大喜功,自然希望一舉大勝我軍,來獲得其叔父所喜愛。”

程普聞言,面露思索之色。

徐庶的話卻依舊未停:“劉表老矣,年近六旬。其長子劉琦與次子劉琮不合。我聽聞劉表爲其次子劉琮娶蔡氏女爲妻,此乃取禍之道。若是劉磐此次大勝,日後不論劉琦亦或劉琮即位,都要借重劉磐以掌控荊南四郡。”

徐庶微微一頓,最後下結論道:“因此,劉磐爲取大勝,必然出城迎戰!”

當徐庶說完之後,程普心中很是佩服,這文人的彎彎腸子就是多,如此複雜的關係,卻能夠解釋的清楚。

而正如徐庶所預料的那樣,劉磐在臨湘城中,也是坐臥不安。

劉磐急需這一場大勝,來提高自己在叔父劉表心中的地位。

同時,劉磐也在考慮自己的未來,長公子劉琦和二公子劉琮之間,劉磐還沒有站隊表態。但這是遲早的事情。可若是有了這一場大勝,情況就不一樣了。劉磐不需要表態,因爲不管誰即位,想要掌控荊南四郡,都繞不開他劉磐!

坐在精美的草蓆上,劉磐思索了片刻,開口對身旁的侍衛說道:“召郡丞韓玄前來,吾有要事相商!”

沒過多久,韓玄便到了。

“玄,拜見太守大人!”韓玄恭敬的向劉磐行禮道。

劉磐揮了揮手,有些不耐煩的說道:“說了多少次了,韓公不必如此見外!”

韓玄笑了笑,卻沒有說什麼。

“韓公,我欲出城與吳軍決戰,韓公以爲如何?”劉磐急切的開口問道。

韓玄聞言一愣,想了想,纔開口說道:“大人,何必急切出戰?”

頓了一下,韓玄繼續說道:“只要大人堅壁清野,固守城池,吳軍兵力不足,難以克城,自然退卻,何苦出城決戰?”

劉磐嘆了口氣,緩緩說道:“若不出城一戰,叔父面前我如何自處?”

韓玄聞之無言。原來,劉磐與劉琦年齡相仿,劉磐雖未站位,卻被劉琮一方所不喜。因而常常被蔡氏在劉表面前所詬病,使得劉表對其多有不滿。

韓玄曾經爲劉表麾下從事,對於這些隱私事情還是有些瞭解的。

卻見劉磐又信心十足的說道:“況且我軍兵力有優勢,荊南五虎之中三虎盡聚於我麾下,若不出城一戰,我也不甘心!”

韓玄想了想說道:“荊南五虎各不服氣,大人可以此激將。”

劉磐聽了點點頭,說道:“此言善矣!”

韓玄張了張嘴,又想要說些什麼,卻最終還是沒有開口,只是拱了拱手,告辭離去。

32、大發神威太史慈101、會稽的船24、無堅不陷張文遠(三)47、血戰柴桑(五)58、江東的小團體10、引兵北上戰廣陵(八)45、血戰柴桑(三)163、呂布之死23、護山越都督府45、茅山叛徒名于吉65、平山越(七)2、錦帆甘興霸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101、會稽的船164、南歸17、孫伯符一鳴驚人52、視察會稽郡(二)6、滅鼠計劃21、戰會稽(三)48、血戰柴桑(六)41、戰前44、血戰柴桑(二)53、血戰柴桑(十一)89、于吉再現41、太史慈大戰小霸王93、通風報信36、樊能之死6、青山有幸埋英雄48、許都的暗流97、視察秣陵縣(二)78、女刺客事件(二)7、引兵北上戰廣陵(五)24、臨湘易幟35、孫權的恨意21、呂布的反擊152、我要去徐州66、天生郭奉孝17、應對65、平山越(七)1、顧瀅有孕34、牛渚之戰30、猛火油146、書院考試(四)88、岐黃書院草藥香148、書院開學53、視察會稽郡(三)7、蘄春城降45、茅山叛徒名于吉17、漁鹽之利(一)118、淮南戰事(五)23、護山越都督府80、多愁善感27、巡視海鹽縣(一)9、江左風流美周郎155、寒夜出城158、末路67、二女126、花房裡的風情107、回秣陵84、薦才167、襲許之謀34、牛渚之戰98、滿寵93、糧食44、血戰柴桑(二)86、孫皎統兵17、應對30、徵兵擴軍備戰72、平山越(十四)74、荊州戰起37、兵圍秣陵42、戰起48、許都的暗流50、血戰柴桑(八)135、二喬的風采93、袁術的使者91、濡須口鎮92、袁公路僭越稱帝73、內衛司衙門72、關公戰顏良86、短兵相接141、于吉之死151、朦朧夜24、臨湘易幟11、此處當有寒山寺17、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五)12、一曲洞簫關山月78、女刺客事件(二)27、遷山越以實丹陽166、黨同伐異85、是儀與胡綜40、兵圍宛陵95、風雨欲來風滿樓70、聲東擊西83、人獸相搏57、豫章夜話19、沔口水戰(一)100、吳郡漁鹽88、官渡165、陳公臺船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