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夜襲鄂縣

連夜攻城,這是擺在徐盛面前的一個選擇。

因爲,城中的敵人,顯然並不知道,徐盛已經率領5000精銳的虎步營士卒到達了城外,即使這5000士卒從外表上看,並不像是精銳,那滿身的泥點子確實糟糕到了極點。

徐盛正緩緩思索着,卻見幾個軍司馬一同來到了徐盛身邊。

“將軍,要攻城麼?”一個軍司馬躍躍欲試的拱手說道。

徐盛皺了皺眉頭,看了看其他幾人,顯然大家都有這想法,既然如此,徐盛心想,不如順水推舟,一鼓作氣的攻下鄂縣。

徐盛點了點頭,開口道:“也好,命令士卒就地休息半個時辰,吃些乾糧墊墊肚子,半個時辰之後攻城!”

隨即,徐盛看向最先開口的那個軍司馬說道:“彭司馬,本將命你在幫個時辰之內迅速打造好攻城器械。”

那軍司馬聞言,一喜,輕聲應道:“將軍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由於是夜間偷襲,所以所謂的攻城器械,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不過是長梯和竹排罷了。

江南地區,最不缺的便是竹子。

這一帶地方,水源豐富,氣候適宜,竹林更多得是。那彭司馬沒用多少時間,就打造好了數十幅竹排。

只要將竹子砍斷,用繩子將其固定便可,難度很小。

至於長梯,彭司馬發現江邊有大量的殘存木料和鐵零件,便全都給廢物利用了。至於長梯的質量,當然不會怎麼樣,恐怕一夜攻城過後,便會全部解體。

可是這又怎樣呢?只要能攻克鄂縣,一切都是浮雲。

半個時辰之後,彭司馬並沒有讓徐盛失望。

三十副竹排和二十架長梯全部被送到了徐盛面前。

徐盛看着完工的攻城器械,很是滿意。

“爾等各領本部,準備登城!”徐盛看着身邊的幾個軍司馬開口令道。

“是,將軍!”幾個軍司馬領命而去。

此時的天色依舊很暗,鄂縣城頭上,值夜的士卒正昏昏欲睡。

訓練有素的虎步營士卒,在各個軍司馬的帶領下,緩緩向鄂縣城牆處移動,發出了沙沙的腳步聲。

這輕微的腳步聲,並沒有讓城牆上守夜的江夏士卒驚醒。

月黑風高,正是殺人奪城的好時機。

士卒們將竹排架在護城河上,一手持盾,一手擎刀,大步跨過了護城河,踩在竹排上發出的吱呀聲依舊很輕微。

這是人們最沒有警惕性的時刻,昏昏欲睡或呼呼大睡的守夜士卒仍舊沒有被驚醒。

徐盛手握長劍,目光冷峻的看着高大的城牆,神情十分嚴肅。

長梯已經倚靠在了城牆上,鐵鉤子已經勾住了城牆,兩個士卒撐住長梯的底端,幾個軍司馬身先士卒,各拿趁手武器,衝在前面。

大批士卒緊隨其後,持槍擎刀各不相同。

還有約莫千人的士卒,在軍司馬的指揮下,引弓持弩,注意着城頭上的動靜,雖是準備掩護大軍登城。

寂靜的夜裡,緣梯而上造成的響動,終於驚醒了城上值夜的士卒。

最先登城的彭司馬,眼神一動,看那守夜士卒正要敲響警鐘,手中短刀已然飛出,那士卒還未捱到身前的警鐘,便被飛刀摸了脖子,撲通一聲,倒在了城頭上。

這一幕,驚險不已。

若是被那士卒敲響了警鐘,攻城的難度顯然會增加不少。好在這彭司馬反應夠快,也不枉徐盛對他看重。

不少值夜的士卒,還在呼呼大睡,悄然登城的虎步營士卒,自然不會手下留情,手起刀落間,便讓這些守夜的士卒在夢中見了閻王。

而有的士卒則剛剛被驚醒,還未張嘴,就只能發出嗬嗬的聲音了。

然而,事情總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當一個軍司馬率領士卒,轉動輪盤,想要將吊橋放下,推開沉重的城門時,終於有士卒發出了驚恐的吼叫聲。

徐盛皺了皺眉頭,卻沒有說什麼。

已經有兩千餘士卒登上了城頭,大局已定,城中的江夏守軍已然再也翻不出什麼大浪了。

“隨我登城!”徐盛對身邊的親衛大吼一聲,隨即手持長刀,緣梯而上。

很快,徐盛便登上了城頭。

在徐盛登上城頭後不久,吱吱呀呀的聲音響起,沉重的城門終於被打開了,無數的火把在鄂縣內外亮起。

喊殺聲終於響了起來。

城牆根處的軍營裡,在江夏軍低級軍官的帶領下,一小隊一小隊的士卒,穿着單衣,尚未着甲,便提着刀槍,衝了出來。

只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睡眼惺忪,剛被驚醒,連甲冑也沒有穿的江夏士卒,怎麼會是有備而來、全副武裝的虎步營士卒的對手。

戰爭就是這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徐盛看着城牆內側,血流成河,卻面無表情。

這樣的場景,在多年征戰的過程中,他早已經習慣了。大量的江夏士卒不過一個照面之間,便被精銳的虎步營士卒砍翻在地。

有的人一下沒死,還剩一口氣,卻只能癱軟在血跡斑斑的地上哼唧。

痛苦的**聲,憤怒的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結合在一起,彷彿是一曲交響樂一般。

打頭的幾個軍司馬,很快領兵往鄂縣縣衙裡衝去,那裡有一條大魚。

卻說鄂縣守將乃是黃祖從子,叫做黃銘,自小便喜好舞槍弄棒。如今亂世之中,武人的地位頗高,因而這黃銘也深得黃祖看重。所以,這守衛鄂縣的衆人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與邾縣守將黃赫相同,黃銘同樣無路可走,不能投降,只能死戰。

以江東孫氏和江夏黃氏的仇怨來看,落在孫氏手裡,還不如自殺了事。黃銘甚至可以想象的到,若是江夏黃氏敗了,恐怕整個家族都無一人能活。

這個世道就是這樣,甚至沒有人能夠指責孫策,還要稱讚孫策至孝。

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正是如此。

黃銘明白這道理,所以他披掛整齊,拿着一柄環首刀,坐在縣衙大堂上,等待着敵人的到來。數十個親兵護在黃銘身旁,抱着一同赴死之心。

“砰”的一聲響,似乎預示着殺戮的開始。

數百吳軍在軍司馬的帶領下衝殺進來,即使黃銘和他的親兵武藝不凡,卻依舊擋不住如狼似虎的吳軍將士。

很快又有數百吳軍士卒衝殺而來,幾十回合之後,黃銘怒吼一聲,力竭而亡。

鄂縣,失手了!

當孫策第二日一早起來,準備率領集結好的5000騎兵襲擾襄陽時,大江對岸的鄂縣已經換上了紅底黑字的“吳”字大旗。

孫策見此,哈哈大笑道:“徐文向,果然不負我所託!”

69、平山越(十一)12、引兵北上戰廣陵(十)99、黃射至濡須口102、觀江閣之亂(一)73、坐不住的馬日磾87、巡視秣陵郡106、戰前瑣事2、投石車72、郭奉孝車中對42、戰起80、彭澤都督75、行軍64、郭嘉被俘51、視察會稽郡(一)112、封賞羣臣36、樊能之死58、圈禁120、碰撞29、淮北混亂戰不休(三)38、救人19、沔口水戰(一)164、南歸57、兄弟26、孫伯符大破祖郎(九)62 、甘糜二夫人30、猛火油68、平山越(十)99、黃射至濡須口43、豫章與丹陽61、偷襲海鹽縣2、毗陵城(二)74、此子名爲孫定129、巡視廬江81、戰利品錦紗77、爲了吳侯136、一曲梁祝動芳心96、大敗53、血戰柴桑(十一)152、我要去徐州167、襲許之謀33、江都夜宴28、淮北混亂戰不休(二)55、兼併豫章83、微服出巡143、書院考試(一)144、書院考試(二)98、太史慈至濡須口20、戰會稽(二)111、孫權府上3、石炭油113、滿載而歸的海軍67、平山越(九)51、沙盤和形勢83、微服出巡36、孫策西巡(一)73、派系21、挺進沙羨84、書房夜議34、步練師10、激烈交鋒73、內衛司衙門44、血戰柴桑(二)31、烈火焚江162、死生97、棱堡計劃9、下無錫65、殺雞駭猴15、襲擾襄陽4、火燒下雉城75、各議34、步練師51、血戰柴桑(九)18、孫伯符大破祖郎(一)11、接風洗塵孫郎宴1、顧瀅有孕1、毗陵城(一)34、步練師13、江東孫郎美名揚113、滿載而歸的海軍60、海賊紅鬍子75、孫策大婚38、秣陵火起15、襲擾襄陽51、血戰柴桑(九)37、孫策西巡(二)105、鄱陽水軍40、出城110、嬀覽和戴員106、宛陵山越事2、龐季王粲扶柩來155、寒夜出城36、孫策西巡(一)66、平山越(八)96、陸康之死15、襲擾襄陽82、享用戰利品143、書院考試(一)162、死生145、書院考試(三)26、長沙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