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秘密

袁胤是袁術的從弟,對於袁胤要留下來,孫策倒是頗感意外。

紀靈跟袁術走,那是因爲孫策知道強扭的瓜不甜,紀靈不僅僅是袁術的大將那麼簡單,甚至可以說是袁術的家將。

袁耀和黃猗走了,是因爲這兩人一個是袁術的兒子,一個是袁術的女婿。他們即使留在江東,也得不到重用。當然,他們去了河北袁紹那裡,恐怕也就是領個閒差,可架不住人家袁紹是天下第一大諸侯啊!

其他人不走,是因爲袁術在河北的未來如何尚且不知,他們這些舊臣怎能有出頭之日?還不如留在淮南,孫策想要穩定淮南,就少不得要借用他們一二。

袁胤爲什麼不走,想來也是覺得在河北沒有出頭之日,不如留在孫策這裡,尚且還能一搏。

想了想,孫策將目光看向袁胤,開口說道:“仲嗣,別的話我也不多說了,你我也是老相識了。伯向來做這個廬江郡太守,鄱陽郡郡丞的位置就空了出來,你若是有意,就先把這郡丞幹起來!”

袁胤聞言,心中微微一喜,當然還有一絲失落。

喜是喜在孫策肯用他,失落自然是因爲從太守到郡丞的落差。

不過,袁胤倒也能夠理解。

若是孫策直接讓他去當一郡太守,他才覺得有問題呢!

一來,自己不是孫策嫡系,還是袁術從弟,這種身份能直接去做一郡郡丞,人們一定會稱讚孫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二來,袁胤對自己的才能也很清楚,就目前來說,做一郡之守還是稍顯吃力的。倒不如先在郡丞的位置上磨礪一番,日後也好有更大的發展。

想通了這一切,袁胤微笑着拱手說道:“主公放心,屬下必不負主公所託!”

孫策點了點頭,看來這袁胤也算是可造之材。

隨即,孫策又將目光轉向了陸勉。

陸勉此人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武將出身。

不過嘛,既然陸航做了廬江郡太守,吳郡陸氏自然也要做出相應的妥協。陸勉此後是不可能再有帶兵的機會了,換句話說,陸勉必須爲陸航擔任廬江郡太守一事做出犧牲。

這對於孫策和吳郡陸氏來說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當然,若是陸勉執意要繼續領兵,孫策絲毫不介意讓吳郡陸氏吃一些苦頭。

而且吳郡陸氏還有苦說不出,因爲他們打破了政治博弈的規則。

這本身就是一件利益交換的事情,有得必有所失,所謂捨得捨得,正是此意。

不過好在,陸俊和陸航都是久歷宦海,再加上有陸議的提醒,在這件事上也是適可而止。

陸勉的心裡,自然還是有些不高興的,不過爲了家族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在這種士族之中本就是常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勵之,別的話我也不多說了,你暫且在幕府中擔任參軍吧!”孫策開口說道,他相信陸勉明白。

所謂的參軍,在孫策的幕府中實際上大多數時候都是閒職。甚至還不如各個從事手下的書吏繁忙事多。

不過也不是說,參軍就被孫策閒置了,事實上參軍只是爲那些孫策想要重要,卻又一時沒有合適職務的人準備的一個過渡崗位。

比如說孫邵,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當然,孫邵很快就要脫離這個羣體,因爲孫策已經準備讓他擔任幕府兵蓸從事了,也就是朱恆曾經擔任過的那個職務。

而陸勉,恐怕還得要熬上好一陣子。

好在陸勉也不是不知分寸之人,再加上家族也對其做了補償,所以陸勉還是面色如常的開口道:“屬下遵命!”

孫策點了點頭,對於陸勉的表現,還算是滿意。

很快,孫策的目光又轉向了李術。

對於李術,孫策還是有幾點疑惑的。

《三國志•孫策傳》注引《江表傳》中記載:“(孫策)表用汝南李術爲廬江太守,給兵三千人以守皖。”

這一任命是極爲不符合常理的。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中記載:“盡更置長吏,策自領會稽太守,復以吳景爲丹楊太守,以孫賁爲豫章太守;分豫章爲廬陵郡,以賁弟輔爲廬陵太守,丹楊朱治爲吳郡太守。”

由以上可見,孫策用人向來是親戚優先,其次是嫡系舊部。

而李術不是孫策的親戚,也不是孫堅的舊部,史書中也沒有記載過他是孫策嫡系部將。顯然這樣的重用是不合常理的,與孫策用人的慣例不符。

曾經有人認爲,李術被任命爲廬江郡太守,是權力妥協的結果。歷史上的孫策,攻打廬江時,殺掉了廬江太守陸康,孫策的這一舉動使得江東士族人心惶惶。陸康在廬江素有民望,因而孫策幾乎得罪了廬江的各個階層。

可是孫策不認爲歷史上自己的那位前身會做出這樣的妥協。

孫策在歷史上是何等驕傲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妥協?殺高岱、殺于吉,孫策何曾手軟?

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李術本身就是孫策的嫡系。

再加上,李術曾經在孫策的指示下截殺了曹操派出的揚州刺史嚴象。所以,孫策認爲李術應該是歷史上自己那位前身的嫡系,起碼是可以信任的人。要不然,孫策也不會派他去幹這種髒活兒。

更重要的是,在孫策死後,李術不僅不聽從孫權的命令,還公然宣傳:“有德見歸,無德見叛。”

這句話就很有意思了。這表明了在說,你孫權無德,所以我不聽你的。

可是爲什麼說孫權無德呢?孫策估計,應該是李術知道一些什麼,可是礙於某些原因,無法公開。

《三國志•吳主傳》注引《江表傳》記載:“(術)不肯事權,而多納其亡叛,權移書求索。”由此看來,亡叛之人還有不少,而亡叛之人投奔李術,可能是因爲他們知道的是同樣的事情,而這事情又是孫權見不得人的。

孫權即位之後,第一個拿李術開刀,很有可能便是怕他將秘密泄露出去。

《三國志•吳主傳》注引《江表傳》記載:“是歲舉兵攻術於皖城。術閉門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糧食乏盡,婦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餘人。”

對李術的進攻,和曹操也扯上了關係。

這是曹操將觸角深入淮南的大好機會,曹操爲什麼不?顯然,那個秘密曹操也有份了。

而這個秘密就是,孫策因何而死?

137、淮南大都督府15、襲擾襄陽29、巡視長水縣19、美豔不可方物(二)85、是儀與胡綜56、去陽羨看看53、粗中有細62 、甘糜二夫人100、羣聚觀江閣(一)66、平山越(八)32、大發神威太史慈14、江表虎臣徐文向75、孫策大婚153、下邳城外38、秣陵火起82、享用戰利品9、江左風流美周郎126、花房裡的風情53、血戰柴桑(十一)61、搶女人去50、孫策有女4、毗陵城(四)145、書院考試(三)34、劉表要練新軍44、血戰柴桑(二)85、是儀與胡綜26、蠢蠢欲動曹阿瞞(二)21、挺進沙羨72、平山越(十四)114、淮南戰事(一)98、定淮堡155、寒夜出城83、夫人莫急54、山越戰事(一)60、平山越(二)26、羣賢畢至138、書院考試前21、挺進沙羨86、孫皎統兵73、內衛司衙門77、洞房花燭夜9、引兵北上戰廣陵(七)25、會稽賢郡吏111、孫權府上106、宛陵山越事19、戰會稽(一)5、引兵北上戰廣陵(三)139、山越亂再起91、濡須口鎮4、毗陵城(四)23、臨湘之戰(二)98、定淮堡148、書院開學92、袁公路僭越稱帝159、奪城和逃亡164、南歸1、顧瀅有孕68、嫁給孫郎可好?81、戰利品錦紗24、隱士和屠夫80、彭澤都督56、山越戰事(三)70、秣陵書院105、濡須都督134、二喬的爹79、徐元直自西而來38、秣陵火起53、視察會稽郡(三)18、漁鹽之利(二)159、奪城和逃亡161、追擊6、青山有幸埋英雄11、此處當有寒山寺93、袁術的使者48、血戰柴桑(六)37、兵圍秣陵52、血戰柴桑(十)86、短兵相接7、花貓24、孫伯符大破祖郎(七)10、善斷出衆魯子敬6、初見甘寧156、下雪了26、蠢蠢欲動曹阿瞞(二)128、廬江的安排8、水戰對決85、是儀與胡綜97、棱堡計劃100、吳郡漁鹽14、江表虎臣徐文向141、于吉之死14、老將黃漢升130、秘密66、平山越(八)47、蠢蠢欲動的董承45、茅山叛徒名于吉102、臨海的茶110、嬀覽和戴員77、女刺客事件(一)96、視察秣陵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