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中原之亂

李叔節有些無奈的拍了拍桌案,嘆道:“要是你斬殺的是孔融或者劉岱的將士,他們顧及名望,定然不會波及乘氏縣鄉民,但袁紹卻不同,他是當世豪門出生,天下文士都要顧及其麪皮,自然不會出來指責,昔年渤海樂陵港有一處鄉村,正是因爲包庇了黃巾軍的一個將領,被屠村,全村老弱精壯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李靖眉頭收攏,一個賊寇尚且如此,自己斬殺的文丑更是他的大將,後果會如何不言而喻。

“要不,我們逃吧。”

“逃到哪裡去?這乘氏縣就是鄉民的根,況且孔融如今在袁紹的逼迫下也是苟延殘喘,劉岱如今更是被袁紹大軍攆回兗州,大錯已經犯下,進你乾脆即刻收點行李離開,投奔洛陽曹操吧。”

李進心有不甘:“曹操如今兵少糧缺,更與鄴城隔河相望,不可取,再說我一個人離開,豈不是寒了鄉親們的心。”

李叔節不住嘆息,這乘氏縣可是數千百姓的根,沒想到卻被自己兩兄弟給弄成了這樣,如何面對這些質樸的百姓啊。

......

“李進?一招秒殺文丑?”李王呢喃了兩句,自己已經翻遍了腦海的存庫,根本沒有這個人的映像,而且此人能一招秒殺95點武力的文丑,定然是高出了5點數值的極限猛將,自己又翻看了出世的人物,也沒有此人的信息。

“創世,李進是怎麼回事。”

“叮咚…李進在三國志等典籍中確實有記載,先後敗呂布退曹操,所以系統根據此二人的數值,設計了他的數據,因爲宿主的出現,劉岱與袁紹兵戎相見,這才發現了李進這個人物。”

“那他的數值能夠被查詢嗎?”

“叮咚…此人與當世本土人物一樣,所以需要宿主親自見面後才能查詢,或者宿主的系統使用權達到80%開啓這項功能。”

“好吧。”李王默默退出系統,緊握住手中的戰報,也不知提前出世的這員無名猛將,會不會投效勢力,要是能吸引他投向自己,想想還真是讓人興奮啊。

“主公。”賈詡和太史慈這時候拿着一疊文書前來,應該是有要事。

“文和有事嗎?”

賈詡拱手:“揚州等地都有戰報,江東孫堅被南蠻襲擊,暫時與袁術罷戰,火速回援會稽等地,而豫州牧張邈突然罷戰,與袁術合兵,向彭城發動戰火,此刻不知戰況如何了。”

李王接過文書一看,頓時就感覺有一點頭緒閃過,但卻怎麼也抓不住。

“張邈一直不待見袁術,此刻怎麼可能與陶謙決裂,反戈相向?”

賈詡拱手道:“或許此役與兗州牧劉岱有關。”

“哦?”李王眉頭一挑,將文書放下,好整以暇的道:“文和似乎有些見地,快快道來。”

“那我就獻醜了。”說着拱了拱手,施施然道:“這劉岱被袁尚追擊,事情也過去了一週,張邈和袁術定然也掌握了這一消息,那麼此次二人合兵一處,就必須有足夠的利益打動張邈,唯一的可能就是袁術用兗州來交換。”

李王低着頭不知道在寫什麼,疑惑道:“這張邈素有賢名,而且與劉岱不說交情深厚,至少也有些來往,張邈揹負着文士名聲,依文和的意思,這張邈豈不是欺世盜名之人?”

賈詡嘿笑一聲:“世間爲人者,有趨炎附勢,也有貪圖富貴之人,孔聖人傳下儒學,難道就沒有野心了嗎?”

李王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不過還是不相信張邈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賈詡耐心的接着說道:“主公當真不明白嗎?司隸校尉……”

李王雙眼一亮,對啊,怎麼就把曹孟德給忘了,前些時日還傳出要將豫州一地退讓給曹操的消息:“文和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曹操在操控?”

賈詡點頭:“主公不是已經有了解答,何須向我求證。”

李王心領神會的一笑,原來洛陽的修葺工作已經到了尾聲,宛城朝廷可以隨時遷回故都,如今距離年關已經過去了快三月,雍州戰局一直是圍而不打,其目的昭然若揭,曹操此時恐怕已經不甘爲人下,想要謀劃一塊土地來統治,好爲將來打下基礎。

“曹孟德啊曹孟德,梟雄如你,竟也玩起了陰謀詭計,是宛城朝廷逼迫的太緊了嗎?”李王喃喃自語,並沒有避諱堂下的兩人和宇文成都。

“主公,這裡有兩封密信,被不同的人分別送到城樓上,沒有落款,這纔來向主公請示。”太史慈拱手,他現在可是領了五萬大軍的將軍,甲冑不離身,看起來倒是無比的威風。

“拿上來看看。”

宇文成都接過密信後拆開,檢查一番才遞給李王,這也無可厚非,古時候的人大多有咬筆桿和信件的習慣,李王自然也落下了這毛病,宇文成都發現這一陋習後,從此都要先行檢查一遍此類物品。

李王一行一行的看了起來,半盞茶的時間後一巴掌拍在文案上,氣道:“公孫瓚匹夫,枉我扶持你一步步進入諸侯的門檻,這時候竟然經不住誘惑,要對我出手嗎。”

賈詡一臉疑惑的接過密信,直到看完後都是一臉的難以置信,心中幾乎有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

李王看着賈詡狐疑的眼神,突然轉怒爲笑道:“文和不必用這個眼神看我,昔日周瑜不過十六七的少年,智計過人,而且身份清白,更能融入公孫瓚麾下,沒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公瑾已經坐到了公孫瓚首席軍師的位置。”

賈詡古怪的看着李王,沒想到這個主公心計如此之中,不過作爲屬下,要懂得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既如此,那這公孫瓚的冀北方面,不得不防啊。”

李王不置可否:“公孫瓚同意將侄女公孫靜下嫁給袁譚爲妻,此舉必然已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達成了一致,但我相信,公孫瓚是個聰明人,現目前是不敢和我開戰的。”

賈詡聞言也笑道:“主公此言正解,公孫瓚剛愎自用,成不了大事,何況主公有先見之明,在暗線的配合下就算他公孫瓚能翻起浪花,必然也會被強勢平息。”

李王付之一笑,將第二封密信拆開看了起來,直到看完後也一直面無表情。

賈詡將密信翻看了一遍,頓時心底忍不住佩服起李王來了,一個暗線做到了公孫瓚的軍師之位,一個卻在袁紹麾下混的風生水起,配合袁紹麾下心腹郭圖治理鄴城。

沒錯,此人正是韓浩,他簡要的描述了一系列冀南地區發生的戰事和袁紹的對策,加上一些諸如田豐到邯鄲監視魏郡的動向的雜事,倒是比己方得到的線報來的詳細。

第一百七十一章 未使用的權限第三百七十六章 狹路鬥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與愛妃交談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五百零四章 通天塔外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第十七章 陽泉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將初長成第七十六章 迎接韓馥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機者劉伯溫第三百八十三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五十八章 金蘭令第五百八十四章 只能認命第四百六十三章 被嚇了一跳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二百九十八章 勝卻無喜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地槍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王雙戰曹昂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愛姬一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將來援第二百五十章 兩件神器第二百五十三章 雙滿值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省六部九寺第四百一十三章 提問俘虜第五百八十三章 拿錯藥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手第二章 梨花之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要行壯舉第三百零五章 看透了本質第一百九十章 蔡琰的意圖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林羣雄第五百一十九章 時間正好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連誘戰第四十六章 陰謀詭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將雲開見日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孫策的失蹤第三百三十九章 尚香要走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牧第七十五章 代領印綬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尚香第三百零七章 一聲炮響第二百四十三章 平淡的歲月第二十六章 袁氏結怨第五百七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零六章 出營對壘第二百一十章 衆將齊聚第五百三十六章 抵達虎牢第二百三十章 兩枚錦囊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言不合就上車第二百零二章 隱藏獎勵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軍素槁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臣之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岱撞上老將軍第三十章 聲淚俱下第七十五章 代領印綬第二百九十九章 勸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屈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見伏壽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章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悄然深入第二百九十章 二喬昏睡第二百九十九章 勸降第三十一章 麾下大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說中的偶遇第四百七十九章 放棄虎牢關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岱撞上老將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荀彧的發問第四百零一章 悲劇的徐榮第二百三十六章 小喬推到老司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孔融遞交降書第二百一十九章 颯沓如流星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軍素槁第五十八章 軍中宴席(第二章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八十八章 步步有殺招第三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來信第二百六十四章 埋伏遇見埋伏第四百四十七章 宴席風波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陵散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見伏壽第二百三十三章 暗潮洶涌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誇大的人第五十八章 軍中宴席(第二章求收藏推薦)第七十八章 水軍都督第一百八十八章 星斗象盤第一百二十章 濃情蜜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偶遇馬超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備的蹤跡第五百一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丹一散一神方第二百零七章 水火雙棍第四百九十八章 爆發戰氣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投石車第三百三十四章 生擒悍虎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戰封神?第五百七十六章 都在計劃之中第五百零五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