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有子楊修

三月初,正是春滿人間,花開富貴時分,幷州迎來了嶄新的面貌,特別是上堂,一些抄着各方口音的文人雅士,齊聚李王的廊橋閣,不只是爲了一嘗天下名菜,更是爲了二樓的那些只寫了一半的詩詞對聯。

李王回到上堂,聽聞文士武人齊聚廊橋閣,便馬不停蹄的趕了過去,文武大比即將開始,自己也要多與這些人溝通,要是偶然發現兩個一流人物,留在麾下效力,那就賺大發了。

“幷州牧來了,大家快讓開。”這時候人羣后面突然響起一陣喧譁,原來是有人認出了李王,示意擁堵的人羣讓行。

李王笑呵呵道:“無妨無妨,諸位都是大漢的中流砥柱,不必過於多禮。”

李王雖然話說的好聽,但該有的禮節卻不能少,那些文人紛紛躬身行禮:“幷州牧有禮了。”

“呵呵”李王趕緊一一見禮,架子放的極低,這也讓這些文人第一印象好得不得了。

“學生斗膽請問幷州牧,這句詩詞後半部?”這時候一個十七八歲的粉面小生盈盈施禮,中規中矩不失禮數,看來是受過正規教育的文士。

李王拱手回禮道:“不知這位先生貴姓。”

那小生恭敬的回話:“在下司隸弘農郡人氏,姓楊名修。”

李王一愣,有些詫異的說道:“莫非是當朝丞相楊彪的親子當面?”

李王的話一出口,頓時引起滿場的文士武士一陣喧譁,看着楊修的眼神都有些古怪,看來楊彪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天下人都是知曉的嘛。

楊修躬身九十度,悻悻然道:“正是,但我楊修自爲一人,今日只爲文武大比而來,與當朝丞相又有何關?”

李王看着楊修一臉的坦誠,不似作假,說道:“既如此,倒是我唐突了,但我這廊橋閣早有規定,一切詩詞歌賦只書一半,餘下的一半留待後人題寫,總不會讓我親自打破這規矩吧?”

楊修誠懇的說道:“幷州牧大才,我在廊橋閣住下已有近半月,但門前三幅對聯、三幅詩詞,再加上室內的詩詞歌賦,無一能對答如流,我初識的好友李嚴,他也毫無頭緒,幷州牧既然留下這千古絕唱,卻總不能讓我等學生望而生畏吧,況且規矩是人定的,幷州牧作爲當世大賢,自然要帶個好頭,鼓勵天下文士,才能大興文學,不負之前那句爲往聖繼絕學。”

李王眉頭一挑,有些好笑的看了眼楊修,前世的楊家,從楊震道楊修,一共四個太尉,太尉是什麼,就是所謂的大司農,三公之一,全力僅在丞相之下,與大將軍也是平級,就連曹操都對楊修的才華自嘆不如,足見其文采卓絕。

李王嘆息一聲,這才故作勉強道:“既如此,那你們就隨便指一句,讓我來對吧,但切記僅有一句。”

楊修欣然應諾,剛擡手準備點一句,卻看到其他的文士眼巴巴的看着他,頓時心中有些不忍,放下手道:“幷州牧可否容我等商議一下再做決定。”

李王無奈的點頭,正好看到那些個文士像一羣市井之人,快速將楊修圍攏,可謂是人擠人,裡三層外三層。

李王耐心的等着,過了許久,似乎有了答案,人潮瞬間分開,看得李王咋舌不已。

還是楊修站了出來,畢竟身份擺在那裡:“幷州牧大人,學生已經有了答案,戰國時期楚國人屈原曾有國殤,其中有言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爲鬼雄,我見大人此句與之寓意卻不盡相同,就以這句向大人請教。”

李王順手看去,原來是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頓時心中篤定。

“此句之意爲活着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無關功利,爲給生命一個交代,前半句爲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原爲祭奠高祖之下的張良蕭何等英雄,後一句早就作出來了,今日便讓大家品鑑一二。”

李王全程留了個心眼,沒有帶我字,也不至於被噴吧,反正我又沒說是我寫的,想到這,便在楊修耳邊輕語了一番。

楊修先是疑惑,接着慢慢的雙眼露出精芒,衝李王點頭,跑進了閣樓內,不一會兒才轉了出來,而手中,卻多了文房之物。

楊修施施然在門前的詩詞前站定,深吸一口氣,這才提筆將剩下的語句補全,一氣呵成,書法初成一系。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場面沉靜了下來,那些文士紛紛咀嚼這幾句話的含義,雖然項羽與高祖劉邦爭天下,但其勇猛也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這時候也沒人出來指責李王,至於以後會不會有敵方以此做文章,現在也不用考慮了,因爲李王可是有把項羽真個弄出來的金手指。

李王留下這些文士發呆,也沒打算去武廳,剛纔隔得老遠就聽到好大聲的喧譁,想來這些酒鬼還沉浸在美味之中。

經過這一耽擱,已經是申時一刻,李王打算與張居正好生磋商一下未來的方向,走到樓梯時突然想起一事,又返了回去。

“誰是海瑞?”

李王中氣十足,這一吼把滿堂的文士嚇了一跳,憤怒的轉身,見到是李王這纔沒有發火,不過看向他的眼神極爲不善。

“你們繼續你們繼續。”李王訕訕乾笑了兩聲,忘了這些文士可都是少了根筋的動物,自己再加上宇文成都可都不敢惹他們啊。

這時候一個三十四歲的中年文士擠出人羣,走到李王面前躬身道:“不知幷州牧可是在叫學生?”

李王放眼一看,只見此人清瘦無比,正值壯年就續起了遮住下巴的鬍鬚,更爲突出的是那一雙手,五指纖纖,比起女人也不遑多讓。

李王有些不確定的使用了創世系統,直到得到肯定的回答,這才肯定了此人就是明朝大清官海瑞,趕緊將其扶起,一臉的怪笑倒讓海瑞心頭忐忑:“你隨我來。”說完向外走去,李王與海瑞邊走邊聊,倒是對答如流。

當李王一行回到州牧府時,張居正早就恭候多時了,見到李王推門而入,趕緊拱手行禮。

“快快請起,叔大爲我幷州生計,勤懇奔波,我李王自愧不如,怎能再受這一禮。”

張居正如今才五十有餘,但眉頭乃至鬍鬚已經白了一半,足見這政務之事有多燒腦了。

“主公切勿如此折煞於我,我張居正既然請命爲官,自然當爲民效力,我分內之事,擔不起勤懇一說。”

“說的好。”這時候海瑞忍不住拍手,倒讓李王詫異,莫非他們今世還有感應?前世的海瑞虛長張居正十歲,換到今世卻變成了張居正年長十餘歲,這讓李王突然起了心思詢問一事。

“創世,爲何前世年齡相差十歲的二人出世,今世年紀差距卻更加大了?”

“叮咚…因爲出世人物數值固定,那麼出世時的人物將會按照數值最巔峰的年齡出世,所以纔會造成年齡差異。”

李王心領神會,暗自點頭。

張居正聞聽堂下有人拍手,皺眉道:“何人竟在堂下喧譁,有無尊卑之分?”

李王一愣,趕緊解釋道:“這位名叫海瑞,博學多才,有治理一方之才,而且爲人清廉,以後爲官必定勤政愛民。”

張居正嘿笑一聲:“清廉能增加收成?清廉是治理一縣一鄉,還是一州一郡?”

李王面色一黑,張居正你這幾句話可是有些過了吧,這是個什麼情況嘛,我還打算讓你二人搭個班子呢,剛見面就不愉快這可不行啊。

李王不忍責怪張居正,有些忐忑的看向海瑞,只見他低着頭毫無表情,也不知在想什麼,不過李王知道他是大清官,也不怕他暗中給老張下絆子,倒是隻能讓海瑞先下去候着,免得與張居正再起衝突。

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軍怒殺當無悔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愛與相知第五百六十九章 資金怎麼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良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二百零五章 牧府變故第三百九十六章 有了異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顧將士性命第六十九章 亂了亂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新後第五百零六章 美周郎下戰書第二百四十七章 持天子詔書第三百六十九章 樹旗反叛第一百四十九章 斷絕情義第七十六章 迎接韓馥第五百六十九章 資金怎麼用第六十八章 大婚前夕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深帳暖佳人期感謝兄弟們的陪伴!第四百五十章 妥協投敵第二百九十一章 情絲玉瑙第九十三章 有子楊修第三百一十三章 綾羅第三百九十七章 四徵將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清剿羌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時間正好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後的商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荀彧的發問第三百五十四章 猛虎藏身第一百五十六章 劉基的猜測第五百八十章 十惡中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原來是她第五百零七章 不敢妄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五十四章 賢明之勇第五百八十六章 凝脂閣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孫末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小喬推到老司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達戰書,約戰霸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封禪,祭天第一百二十一章 超一流武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甄逸引路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將雲開見日明第一百九十章 蔡琰的意圖第五十三章 小人得志第五百八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八十七章 計劃展開第四百七十章 被噁心到了第四百零四章 袁術逆天行事第三百零二章 怒而殺之第五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丹一散一神方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章到)第五百三十六章 抵達虎牢第三百三十一章 重甲交鋒第三百九十三章 鄒夫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猛將交鋒第八章 虓虎避退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岱撞上老將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飛燕的癖好第九十三章 有子楊修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將來援第八十三章 夏口戰役序幕第五百零九章 關羽第三百三十章 七絕陣第一百三十章 袁紹怒火第一百六十三章 公孫越投降第五百二十章 絕戶之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新後第一百九十九章 勸降黃漢升第三百五十六章 靈兒第一百四十九章 斷絕情義感謝兄弟們的陪伴!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機者劉伯溫第四百三十章 司隸的局勢第三百四十二章 要行壯舉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舉攻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金蘭令第五十七章 蕩寇將軍第八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六十二章 復活碎片第六十三章 佳人練師第四百二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到上黨第四百九十二章 系統的補償第三百一十三章 綾羅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將過招第四百零三章 不遠送第三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九十三章 有子楊修第四百七十二章 烏騅馬龍息第三十六章 郭嘉之謀第七十六章 迎接韓馥第八章 虓虎避退第六十七章 毒士效忠第六十三章 佳人練師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後三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