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兵馬調動

李王一手支着腦袋,一手在桌案上輕輕釦着,衆將士不知道李王的意思,心頭跟隨李王敲擊的幅度而起伏。

“還是沒有袁紹爲何突然暴斃的消息傳來?”

賈詡出列道:“我軍收復被袁紹佔領的郡縣以來,薊縣劉虞仍舊被囚禁在深宮,連日來有勢力的兵馬調動頻繁,不出意外是方臘賊軍在行動,袁紹突然暴斃,想來與他有着必然的聯繫。”

賈詡是軍師,有權利過問任何事情,但情報這一塊都是沮授負責,這時候拱手道:“今日卯時,我接到一封密信,但其封皮上並沒有落款,只是在上面標明前將軍親啓,我沒有拆開檢查,請主公定奪。”

“拿上來。”

宇文成都小跑兩步,接過信件交給李王。

李王嗅了嗅密信的味道,知道這密信不是出自周瑜之手,一把拆開,看了起來。

“前將軍親啓…主公洪福,末將與公瑾暗中取得聯繫,從四月底直至今日,親率步卒三百,領張清張順兩兄弟,扮作流寇,先後洗劫了公孫瓚治下右北平郡三個縣城的縣府,繳獲馬匹糧草不少,如今規模壯大到五百餘人,深受各大縣城官僚詬病,如今公孫瓚在公瑾的攛掇下,退守右北平郡治土垠,薊縣以東的無終等縣城已經沒有守備,主公需速速遣大軍佔領,防止烏桓四王鑽了空子,荼毒我中原大地。”

“呼…”

李王長出一口氣,僅僅三百人就能將公孫瓚佈防在右北平郡的三萬人玩的團團轉,只有被動防守的機會,卻無反抗之心,還是你李靖夠牛鼻。

李王興奮的一拍桌案,起身道:“張郃,你親自率領一萬步卒爲先鋒軍,向無終行軍。”

“末將領命。”

李王又轉向馬超:“孟起,你與異族有交手的經驗,便讓你領張郃本部騎兵,直奔徐無山以北的長城範圍,路遇公孫瓚大軍不用理會。”

“是。”

“侯君集何在。”

沮授趕忙道:“右中郎將還留在濟北國駐軍,並未跟隨大軍而來。”

李王點頭,掃視了一週,最後停在張燕身上:“張燕,由你統率一萬步卒前往廣陽郡駐紮,敵軍不動你則不動,敵軍若來犯,則避其鋒芒,務必爲我大軍牽制住他們。”

“末將領命。”

李王又轉向趙雲:“子龍,你與沮授領兩萬大軍,向鉅鹿郡行軍,務必將其收復。”

話音落下,還不待趙雲回話,公孫越拱手道:“如今鉅鹿郡太守與我一樣,都是瓚兄的從弟,其名公孫範,原爲渤海太守,前將軍可否讓我隨軍出征,我定當於大軍前勸諫他獻城投降。”

李王欣然允諾,能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一郡,何樂不爲。

“宗望,你即刻返回常山,大軍直接開赴廣陽郡,將薊縣封鎖,與張燕東西相望。”

“諾。”

“子義,你繼續統領大軍,由我坐鎮中軍,大軍開赴右北平郡。”

說完還呢喃道:“公孫瓚啊公孫瓚,牆倒猢猻散,不知你可有想過也會有今日光景。”

幷州軍的巨輪正在隆隆行進,薊縣中卻一副哀嚎。

袁譚披麻戴孝,跪在袁紹的靈柩前,淚水佈滿了臉,但只要有細心的人,定然會察覺到他嘴角微微勾起,分明是在興奮。

“袁公子…”

“恩?”袁譚眉頭一皺,不滿意這個稱呼。

那兵卒趕緊改口道:“丞…丞相。”

袁譚這才滿意的點頭,道:“何事?”

那兵卒趕緊道:“三日來已有三位將軍追隨丞相去了,就在不久前,郭圖郭公則也在自己府邸懸樑自殺。”

袁譚沉默了下,揮手道:“死了就死了吧,將剩餘將領謀士全部召集起來,我倒要看看,有幾人不滿。”

高幹、逢紀、審配等好幾個將領謀士圍在一起,似乎在合計着什麼。

高幹凝眉道:“袁譚如今已經瘋了,竟然聽信方臘的逆言。”

逢紀道:“袁譚早就看不慣我,如今公則也追隨丞相而去,想必他更是肆無忌憚,恐怕不久後便會拿我開刀。”

審配嘆息道:“袁譚心狠手辣,卻少謀,妄自尊大,根本不配爲人主,如今丞相屍骨未寒,他卻妄想黃袍加身,我等還是早謀出路爲好。”

高幹道:“要不,我們今日便詐開城門,投奔別處。”

逢紀沉默不語,審配說道:“李王眼裡容不下我等,投降他的話只有死路一條,我等何不投效安定太守朱元璋,其手下徐晃、徐榮等人都是降將,我等前去必然會受到重用。”

高幹有心自立,但無奈麾下缺兵少將:“也只能如此了。”

一個兵卒闖進來道:“袁公子請諸位到府邸一敘。”

衆人面面相覷,高幹讓他自行下去,這才道:“看來袁譚已經要對我等出手了,何不就此離去?”

“雖然我們處於李王的勢力包圍下,但只要扮作流民,應該不難逃出去。”

衆人一咬牙,也不收拾錢財細軟,跟隨高幹直奔城門。

……

方臘帶了數十騎,直奔扶余而去,路上碰到大隊異族牧民,都謹慎的避開。

“叔父,我們爲何將大軍留給袁譚?”

方臘抹了把臉上的灰塵,眼神深邃的看向後方:“我軍本就是流寇,如果還率領大軍離開,先不說袁譚會怎麼想,至少李王不會放任不管,到時候袁譚無兵據守,三五天便會被拿下,我等也難逃被李王剿滅的事實。”

王寅接話道:“袁譚有了大軍,李王必然會先行與他交鋒,就算他袁譚再蠢,也能拖個十天半個月,到時候我們已經進入了扶余的範圍,李王也只能望塵莫及。”

方傑似懂非懂的點頭,道:“那爲何叔父又讓袁譚誅殺其父袁紹?”

王寅笑道:“有一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袁紹只要存活於世,那麼袁軍就是被擰在一起的麻繩,李王想要嗑起來也不簡單,只有讓他李王一統北地,打破平衡,那漢室朝廷纔會忌憚他,進而兵戎相向,屆時你說他李王會面對幾方勢力的征伐?”

方臘大笑道:“朱元璋應該極有野心,從他出身便能看出端倪,豫州牧曹操雖然交好李王,但朝廷牽頭,也不得不全力出兵,再有劉岱、孔融、陶謙這些漢室忠臣,他李王也只能疲於應付,我們在扶余纔有利可圖。”

第二百九十五章 偶遇馬超第一百六十章 一氣袁紹第一百九十五章 星象的可信度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後三昭第五百零九章 關羽第一百九十六章 猛將交鋒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進的數值第五百八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十章 李進第六十九章 亂了亂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處理難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抵達虎牢第二百零五章 牧府變故第四百零三章 不遠送第二百五十九章 荀彧的發問第二百二十章 孤狼戰四猛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步錯滿盤輸第三十五章 四美絕色,定居上黨第三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棲鳳灘第四百四十三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省六部九寺第四十八章 攜美秋遊第八十六章 避而不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到達牧野第二百一十七章 惜才之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八十八章 與愛妃交談第四百六十四章 得見援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象的變化第八十五章 袁紹將廣第二百八十七章 鐵騎交鋒第四百五十六章 子龍來勸說第一百零三章 冀州變故第五百三十九章 系統的目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敗後賞罰第二百零四章 論第二百零六章 暗害趙無雙第三百六十章 尋找門路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丹一散一神方第九十一章 中原之亂第二百五十章 兩件神器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五百零四章 通天塔外第二百一十八章 何人稱龍膽第四百二十五章 過分的要求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戰元霸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中謀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妖狼尋主第二百章 游擊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陽謀易查第六十章 新的任務第三百九十五章 爲孫策設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王上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王的愁容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術的意圖第四百九十九章 創世第二百三十七章 李思第一百九十章 蔡琰的意圖第一百三十六章 智激馬超第三百章 孫氏大悲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頭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尚香要走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人論道第四百八十六章 戀童癖?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四百九十五章 五行生剋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捉第四百六十章 滎陽的蹊蹺第二百零五章 牧府變故第四百三十七章 吃了敗仗第二百一十八章 何人稱龍膽第四十六章 陰謀詭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曹操的考慮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陵散第二十三章 攻伐壺關第五百章 繳獲戰氣第四百一十二章 專業坑人的系統第二百四十九章 野史天字第一號第三十四章 順利出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雙帝第五百三十五章 賈詡的大禮第二百七十六章 劉基暫避鋒芒第六十八章 大婚前夕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地槍王第四百章 荒唐稱帝第一百六十章 一氣袁紹第二百七十章 張布獻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魏延也擅辯第二百零二章 隱藏獎勵第二百零二章 隱藏獎勵第四百二十一章 奇思妙謀第九十四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二百五十五章 有些下作第八十四章 劉岱出征第四百七十九章 放棄虎牢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過小勝第一百一十二章 邊關告急第五百一十九章 時間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