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伯樂和知己

李王坐于帥帳中,問道:“子義,醫匠請到了嗎?”

太史慈拱手道:“周邊郡縣我也派人前去徵召,但一縣近萬人,真正的醫匠也不過才兩三人,其餘都是江湖郎中,治療一些發燒頭疼還算有效,真要他們攻克疑難雜症,比登天還難。”

李王眉頭一皺,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漢朝從醫者本來就少,更何況正逢亂世的東漢末年,此時能拿出扎堆的醫匠,恐怕就只有少府門下的太醫令能拿出來了。

但亂世出奇才,文臣武將就不多說了,醫生也有全史首屈一指的華佗和被尊爲醫聖的張仲景,但此時華佗不知道還在哪旮旯當赤腳醫生,張仲景也不知道被舉孝廉後,在哪裡從官,雖然他196年升任長沙太守,但此時才192點六月,天下如此大,從何找起。

“人少總比沒有好,既然醫匠人數不多,那就將水土不服的兵卒分明別類,做不到挨個探查,也要對症下藥。”

無奈之舉,李王心中暗自決定,等戰事一了,就要擴招醫匠,開設獨立的民間醫藥組織,否則人口經過戰亂、瘟疫、疾病,大戰初定後十不存一,莫非再次經歷那胡人蠻夷的侵略的慘劇?

李王在前世曾看到過一篇報道,中國建國前人口平均年齡僅僅32歲,而三國後期人口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出頭不到三十的樣子,要知道,東漢後期人口一度超過五千萬,三國結束,一歸晉朝,餘者只有一千萬人,其中老弱病殘更是佔據絕大多數,所以李王有心改變這個局面,但亂世的屠刀何其殘忍,想要一朝一夕改變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李王才儘量避免戰爭傷亡,聊勝於無。

賈詡見李王沉默,拱手道:“主公,土垠傳來一道密信,我拆開看過,是周公瑾親筆。”

李王接過來一看,字跡簡潔,僅有幾行:“伯樂與知己,與我便是骨肉無分,全大義不輕小義,瑜謹以此表。”

李王雙目一合,將絹紙點在桌案上,陷入了沉思,半晌後雙目睜開,道:“看來公瑾是要與我拔刀相向了,既然他要全知己情分,我便成全於他,太史慈聽令。”

“末將在。”

“水土不服者,分入後軍調養,你明日一早親率三萬大軍,在西城門叫陣。”

“尊令。”

李王一臉肅穆,接着道:“馬超,子井。”

“末將在。”

“孟起你提五千兵馬,與你堂弟馬岱一道,在東門騷擾,務必將聲勢弄大,讓敵軍首位不能相顧;子井,你統率一萬大軍,在南門埋伏,如果敵軍敢偷開城門,對我軍設伏,直接拿下,不用通報。”

“是!”

馬超一臉鬱郁,低聲道:“又是這種無聊的戰事,何不讓我與太史將軍一道攻城,騷擾任務憑伯瞻的本事,完全能夠勝任。”

馬岱無奈苦笑,敢當着文武的面和李王這樣說話的,恐怕就你馬孟起一個了。

還好李王不在意,反而哈哈笑道:“孟起你別不知足,你騷擾東門的這一路大軍,纔是重中之重。”

馬超雙眼一亮,忙問道:“此話怎講。”

“呵呵。”李王一笑,也沒有吊胃口:“土垠牆厚可比南皮城,易守難攻,他北靠徐無山,更是有天險依賴,太史慈大軍攻城,不過是虛張聲勢,憑藉公瑾的才智,必然輕裝遣一軍突圍我軍兵力薄弱處,你名聲在外,但周瑜和公孫瓚都是心高氣傲之輩,沒有親眼見識你的本事,必然不甚在意,所以你那裡纔是至關重要。”

經過李王的解釋,馬超就像得到了重視一般,心滿意足的退了回去。

相比於之前馬超的鬱悶,李進就興奮多了,按說李進要名聲沒名聲,唯一的戰績就是爲李王斷後,既然此時李王讓他統率一萬兵馬,那事後至少會有個將軍的稱謂安在身上,哪有不滿的道理。

其實李進想多了,早先不用真名投效李王,是怕李王知道自己與袁氏的仇怨,不得重用,要是他知道李王有金手指查詢數值,還不得鬱悶到黃河去。

李王安排好一些細節後,轉身卻看到賈詡一陣風輕雲淡的淺笑,疑惑道:“文和莫非覺得我的安排有紕漏?”

賈詡揮手道:“主公的安排井井有條,恕詡愚鈍,看不出破綻。”

李王老臉一黑,總覺得賈詡的笑容別有深意,心底暗中貫穿了一下排兵佈陣,發現都是求穩的佈置,並無不可,畢竟己方兵力佔據上風,想不通就不想了,畢竟如果真有紕漏,賈詡也不會坐視不理。

次日一早,各部將領點齊兵卒,向各自的地點行軍,李王親自領一萬兵馬坐鎮中軍,佔據高處觀摩太史慈用兵。

太史慈領兵雖然沒有陣法佈置,但極具章法,各類兵種相互穿插,行雲流水毫不拖沓,這也是李王一直讓太史慈統領大軍的原因。

賈詡讚道:“太史將軍領合大軍,調度頗具章法,若不遇暗含變化之道的軍陣,當世鮮有人能出其左右。”

雖然賈詡有些誇大,但事實也相較不遠,太史慈的統率近年來穩步上升,今時今日更是達到了89點,幾乎一隻腳踏入了一流帥才的門檻,唯一的缺憾是他的武力還是93點,畢竟先天值滿了後,想要提高後天值難如登天。

兵馬布置完成後,太史慈驅馬到城下,喝道:“公孫瓚,何不出來答話。”

話音落下,城頭一個十七八的儒生走了出來,紫袍綸巾,手執白毛羽扇,李王隔得老遠都看到了,實在是周瑜的行頭太風騷了,這不正是前世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公瑾?

李王心頭不由一凜,一股不安的感覺直上心頭。

太史慈在城下愣住了,他與周瑜的感情也挺不錯的,對待周瑜同趙雲一樣,像個大哥哥般照顧他,沒想到自己一陣呼喊,公孫瓚不見人影,倒是把周瑜給喊出來了。

太史慈喊道:“你怎麼在這裡,速速離開,喚公孫瓚來見,否則,休怪我軍大舉攻城。”

周瑜哈哈一笑,羽扇緩緩搖動:“君有萬騎布煙雲,豈知邊關真龍起;土垠小城無兵將,哪想戰事已落定。”

第三百六十章 尋找門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勢取沛縣第四百一十九章 到達牧野第五百七十三章 項羽都懵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子龍來勸說第四百七十五章 烏巢有問題第九十八章 即將開始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岱撞上老將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解君愁緒第四百九十章 完顏宗望到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陵散第一百五十七章 虎威猛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聞軍務第三百一十二章 銅雀第四百二十一章 奇思妙謀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天聖武第二十二章 陣前殺將第四百零四章 袁術逆天行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蓋世趙雲第三百七十一章 消息到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寅顧慮戰子龍第二十二章 陣前殺將第八章 虓虎避退第一百六十八章 良謀周公瑾第二百九十九章 勸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惜才之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曹操的選擇第四百四十六章 赴宴第五百五十九章 曹操的選擇第四百二十六章 瞞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星象的可信度第二百零六章 暗害趙無雙第五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陽謀易查第五百六十四章 歸來的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王的愁容第五百零六章 美周郎下戰書第五百三十九章 系統的目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貓兒聞腥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套面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都是演員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機隱現第五百八十三章 拿錯藥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追責第二百八十七章 鐵騎交鋒第三百零九章 名師大將莫自牢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朝堂第一百九十九章 勸降黃漢升第一百零四章 綦毋懷文第三百零一章 董府第一百七十章 系統強制更新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後的商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諸葛姐妹第三百五十二章 第一批通過鄉試的俊傑第四百四十章 僞君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金蘭令第五百一十一章 劉演員第八十四章 劉岱出征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孫末路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二百二十八章 陳到求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人論道第三百七十章 何爲盟友第一百零五章 煤炭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套面世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章到)第八十八章 荊州雙猛將第四百零七章 一萬人馬第五百四十九章 內訌第三百五十七章 下令開溝渠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到上黨第二百零五章 牧府變故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妖?第七十三章 各自有命第五百五十二章 異獸大軍第十一章 再興神勇第二百八十章 陷陣營第四百五十三章 劉璋驚變第一百二十章 濃情蜜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內訌第四百一十二章 專業坑人的系統第四百三十章 司隸的局勢第一百一十二章 邊關告急第五百二十九章 倭國的消息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後三昭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套面世第八十三章 夏口戰役序幕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第三百九十八章 宴請曹操第一百二十一章 超一流武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飛燕的癖好第二百零二章 隱藏獎勵第三百零五章 看透了本質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丹一散一神方第二百零四章 論第五百零五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