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

張翼、張嶷兩將率衆而來,張郃拍馬迎上,而馬岱則於後壓陣。

兩將皆使長槍,一左一右上來夾攻張郃,張郃心中只有輕視之意,並無畏懼之心。

張翼、張嶷兩人聽得他大喝一聲,長槍一蕩,左右開弓,幾乎同時分襲兩將。

這一槍非常了得,其勢甚急,張翼、張嶷幾疑自己不能抵擋,乃稍一遮蔽之後,便分做前後來挾擊張郃。

張郃是南征北戰的悍將,尤其是最近一段時日與張飛、關羽這兩人當世一流猛將的數次交手,雖然不能敵之,但他亦從中感悟到一絲槍法的真諦。

而張翼、張嶷兩人則是初生牛犢,使來的槍法中略帶一些生澀感,這讓張郃抓住機會,在兩將尚未開始施展全力之時,便已經先聲奪人,一槍接着一槍,輪番殺向兩人。

張郃氣勢如虹,相反張翼、張嶷兩人在他這般攻勢之下,有些倉促不能抵擋,槍法散亂,沒過多久,張嶷被張郃一槍刺在腿上,摔了下來,在張翼欲想上前援救之時,張郃以槍抵着張嶷的胸膛,冷冷看視着張翼。

張郃身後的衆軍,眼見自家的主帥擊敗了敵將,紛紛上來擒拿。

就在此間,張翼恨恨看覷了張郃一眼,心知失了張嶷之後,自己非是張郃之敵,乃撥馬就走。

見此,張郃冷笑一聲,縱馬來追。

張郃所騎乘的乃是幷州河套左賢王所贈的汗血寶馬,而張翼他的坐騎則是一匹相對普通的戰馬,這一前一後追逐中,眨眼之後,他就爲張郃趕上來了。

敗退之中,不論是誰心底總會有一絲驚慌失措的感覺,張翼也不例外。

張郃一槍刺搠過來之時,他本應該以長槍還擊,或許架擋一下,然後再繼續馳馬前行。

但現在的他並沒有這般,而是提着長槍繼續狂命突奔,想借着先行一步的馬力,衝出張郃的攻擊範圍內。

不等他提速急行,張郃的長槍已經刺及到他的後背,如同是芒刺在

背,張翼心中大恐之時,沒有意料中的透胸長槍,而是在張郃擒拿間,他被張郃俘獲了過去。

張郃非是好殺之人,隨着陳翎大軍進入益州,劉備或能抵擋一陣,或能再支撐個數年,不過在那之後,這益州遲早會被己方攻取下來。

關羽、張飛等數人,是劉備的忠貞之臣,非是能夠勸說說服的人選,反觀現在就在自己面前的兩個,張翼、張嶷兩將,他倆人在如此年少之時,能得劉備重用,可見其本身的確有些才能。

又念及這兩人或是益州人,若是能夠降服過來,對攻入益州則是有莫大的好處。

就是源於此,張郃纔沒有大開殺戒將兩人斬殺,而是把他們倆人都擒下了,以待陳翎的處置。

匆匆將綁縛好的張翼、張嶷兩人送往後面大軍陳翎處,又見兩將的餘部驚慌逃竄而去,張郃也不來追趕,而是率軍急行。

未久,在張郃的眼前便出現了一片慘烈的大戰場面,公孫羽身旁僅餘數十人在努力奮戰着,抵擋這劉備軍卒的攻勢。

在這其中有一將相當顯眼,張郃無暇他顧,大喝一聲道:“河北張郃在此,兀那敵將,休得放肆!”張郃說着這話的同時,已經殺開一條血路,急突向公孫羽身旁。

張郃的名號現在很是響亮,那將聽得來人報上這稱謂之後,心中一震,暗道着前面的伏軍難道被此人給破了?

不及細思,張郃已經殺至自己身旁。

這將也不搭話,提槍縱馬來戰公孫羽。

雙槍相交,這將已感非是張郃之敵,無奈此刻就能全部剿滅郝昭、公孫羽兩人一部,他心中不想因自己不敵而令得大事不成,乃勉力爲戰。

可當一員戰將上得沙場,明明知曉非是敵將的對手之後,還死硬強撐,那隻會發生讓人始料不及的事情。

譬如,就在此刻,心急救援郝昭、公孫羽兩人的張郃,在大喝了一聲後,再無片言隻語相攀談,一柄長槍往來回復時時刻刻不離此

人的要害。

僅僅過了十合不到,此一人就爲張郃同樣擒拿了下來!

擒下此人,將他擲在公孫羽的面前,張郃虎視當場,逼迫着這將的部從迅速轉身離去。

張郃方纔一戰,實在太過猛烈,自己幾人皆非敵手,惟今之計,只有等候己方的大將來敵此人,才能救回吳懿。

望着一路且戰且退的敵卒,張郃問向公孫羽言道:“伯道何在?”

驚魂未定,匆匆一拱手謝過張郃救命之恩後,公孫羽指着山道前方言道:“郝昭爲前軍我恬爲後軍,如今我雖然爲將軍所救下,但伯道他…”公孫羽不忍說出下。

在他的意料中,在自己這一方就有如此的大將來攻襲,那在郝昭那邊,想必同樣會有一將去敵他。

自己與郝昭爲陳翎的先鋒大將已非止一日,探得消息之後,定然會做出相應的部署,好一鼓擊潰己軍。

大軍爲敵阻截,分爲數段而各自爲戰,消息不通,久不見郝昭回轉,想必…

“伯道非是無勇無謀之人,量敵軍再多,他亦有自保之力!”雖然不知公孫羽的想法,但張郃還是開口安慰了一番,接着在公孫羽似信非信間,張郃又開口言道:“攻入益州之前,大帥早有告誡,言及山路難走,亦難測,爲何汝等不聽?”

公孫羽聽得此話,感慨了一聲,向着張郃說道:“此戰罪責在我,非是郝昭之過,還請將軍爲我向大帥說明。”

聞公孫羽如此說道,張郃始露笑容,向他一抱拳,言了一句其他人不明所以,但公孫羽清楚的話,“日後若有事,郃自當併力相助。”

張郃說話此話,重新翻身上馬,循着山道率衆向前進發。

看着張郃的背影,公孫羽默默想道,黨同伐異,在外自己是與張郃一夥的人,但在陳翎帳下,就得細分派別,郝昭與他張郃相較甚契,這事無論是誰的過錯,其實在大帥的心目中,都只是一件小事,只會略作懲處,而不會大動干戈。

(本章完)

正文_第六百二十六回 魏延神威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一百三十六回 顏良攻城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回 一人之威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六百九十五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三百三十九回 計將安出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舉事謀反正文_第四十四回 混戰城外正文_第五百九十二回 王基顯威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十四回 蝸居小縣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