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

無論如何拖沓,總有馳近虎牢關的那一刻。

待關上傳下“來者何人?”之時,薛蘭一臉笑顏,勒緊了繮繩,仰頭回道:“昔日故友,薛蘭我啊!”

“哦?”

從遙遠的過去,想念起一個不受重視的名字,往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不過此時此刻,無論如何也得想起來。

敵方派遣過來一將來,還是曾經相熟的將領,就算以秦翊、戚寄兩人之愚鈍,亦能知曉此人這是來做說客的。

說客,不論是否能說成,起碼能夠搭上這麼一條線,對自己的將來有莫大好處,至少在城關陷落之時,性命能夠無虞。

這是最後的保命機會,身爲亂世中一不出彩的大將,有此心理準備纔是爲人處世之道。

“原來是薛將軍!…”不管是否記憶起來,先把話搭上來,秦翊、戚寄兩人相互一看,在不久之前還是主將秦翊的示意之下,戚寄咳了一聲,沉聲又問道:“薛蘭,你爲何而來?”

這怎麼就變了?

薛蘭想不通,剛剛語氣沒有這般強硬啊?

人在關下,人在衆目睽睽之下,人在箭撥弩張之下,薛蘭只得忍氣吞聲着回道:“秦將軍、戚將軍…”

薛蘭話還未說完,便聽得上面傳來另外一人的聲音,說道:“有何事,先讓他上來再說。”

此事賈詡見薛蘭即將說起勸降之事來,方纔截斷了薛蘭的話語。

這人自己有大用!

原本就有意投向呂布的賈詡,正缺少這麼一個能夠牽線搭橋的人,薛蘭來的正是時候。

同時,若讓他此刻開口勸將起來,秦翊、戚寄兩人身爲此地的駐守大將,就算心中有此意,亦不能直接言稱出順從之言,只會亂箭射下,驅走薛蘭。

人都是需要臉面的,你薛蘭一句話就令兩將投降了過去,這將置秦翊、戚寄兩人以何地?

此時的薛蘭不敢不從,亦不得不從。

一方面是自己的話還沒有說出口,算是還沒有完成陳翎交付的任務;另外一方面,爲箭弩瞄準的心情,不是猛將的薛蘭有些膽顫,只能順從。

搭乘在城樓上縋落下來的竹盤中,薛蘭在雙方軍卒的目光中,緩緩上升。

在自己上升的同時,薛蘭的心在急驟的下沉。

這、這次要完了!

見薛蘭沒有爲對方當場射殺,而是縋了上去,陳翎心中暗暗點頭,知曉秦翊、戚寄兩將有意投誠。

不是名將,就有這等好處,只需自己擺出一副誓死攻關的模樣來,往往就能奪勢,令其心生忌憚之意,不敢放手一搏。而與此同時,有了薛蘭在彼處,猶如有了最後的救命稻草,此關不難攻。

當下,陳翎吩咐撤軍回營,以待關中消息,若是不降,那麼來日就必須強攻一次,給予秦翊、戚寄兩人心理壓迫,在曹操、呂布兩家之間,做出自己的抉擇來,莫要等到最後一刻才投降,那純屬自尋死路。

不說因有賈詡在虎牢關上,陳翎的打算雖然遲早會達成,但拖延日久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卻說在陳翎兵進虎牢關之時,諸葛亮二伐兗州的大軍已經至陳留城下。

攻守易手,

曹操雖然同樣得益去歲河北並未侵入中原之機,同樣修整了一年,但有着廣袤地域的他,在無後顧之憂的諸葛亮面前,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漢中的夏侯淵不能輕動,長安的郭嘉更是不能遣,這算是曹操爲將來計,佈下的一步棋。

呂布河北軍勢越來越盛,這不是其他緣由造成的,實際就是他曹操自己的失策。

如今看來,當年不滅呂布,而去共討河北袁紹本來就是一個錯誤,在這之後,身處中原之地的曹操,比之平定周邊地帶之後的呂布,差距在慢慢縮小的同時,亦開始越來越呈相反的態勢發展。

時至夏侯淵兵擊西涼,奪取漢中,這些地域的攻略,都是在壓縮兗州防線的基礎上達成的,與此同時,甚至河北最後一塊據點鄴城亦隨之淪陷了。

攻取了整個河北之地的呂布,已成勢不可擋之勢,曹操有苦說不出,這纔有了曹仁之女許配孫策四弟孫匡之事,欲效仿前者一般,共圖河北。

這個謀劃在初期是頗有成效的,但時至如今,卻顯得有些苦澀。

孫策沒有當初呂布盡全力於一身,誓要奪取河北之地慾念,孫策他還想與劉備爭奪荊南四郡。

當然孫策的整個攻略意圖並沒有失誤,孫策的根基在江東,只要壽春不丟,他一切都可以重來,而自己則不然,若是失了陳留,也就意味着自己必須退向關中去。

不要說在陳留一戰敗北之後,諸將還有底氣與呂布爭奪許都。

陳留就是昔日的濮陽,濮陽就是如今的陳留。

此處關係着整個兗州,奉孝雖然數次告誡自己,退出兗州,並非是壞事,在另外一方面來,似有轉機。

須知曉,當呂布真的佔據了整個中原之後,他所接觸的地域勢力,將是包括着自己、孫策、劉備三家勢力。

待到那時,原本正面硬撼呂布的自家,就可以看呂布與孫策、劉備兩家廝殺了,而不必再次淪爲首當其衝者。

前景是美好的,但曹操真的不甘心吶!

爲何自己佔據中原的時候,不能攻入到河北中去,反而是呂布數次侵入兗州中來?

看着陳留城下的大軍洪流一般的傾瀉而至,曹操非常苦澀。

諸葛亮如今止有…

諸葛亮他現今只有二十四歲,但他卓絕的軍事才能,卻令自己亦感無力。

許褚、呂岱、徐盛、廖化等這樣一批曾經年少,或不得志的將領,現在儼然是呂布帳下的中流砥柱。

還有那兩員女將,一是呂布之女呂玲綺,就算是典韋,亦開口讚歎的巾幗女將,勇烈無比;另一是孟起之妹馬雲祿,曹操數次令馬超召之,其俱以在其他軍中,女人不得爲將推脫,馬超遂罷書不提。

既然巾幗不能稱英雄,那麼他的兩位兄弟爲何亦赫然在目?

呂布爲陳翎囚禁一事,無論河北怎樣遮掩,還是爲曹操知曉了。

失了呂布這一掣肘之後,馬休、馬鐵兩人或許不如其他之將勇悍,但慣於騎射的兩將,在對上自家兒郎所率的“虎豹騎”之時,竟然不落下風,曹操這才知曉,在馬超之後,自己究竟失去了多少能征慣戰的大將。

或許這纔是在面對呂

布之時,自己所缺少的一項。

河北他們那邊,諸人皆能任其才,一展能力,而自己這方,似乎有些人的才幹被淹沒在子廉、妙才、元讓等人的身後。

既然如此,那麼子文就提前爲他加冠吧。

曹彰,字子文,沛國譙縣人。

曹操與卞氏所生第二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

曹彰武藝過人,曹操問諸子志向時自言“好爲將”,因此得到曹操的讚賞。其鬍鬚黃色,被曹操稱爲“黃鬚兒”。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過人、不善文章。

建安八年三月下旬,諸葛亮攻陳留三日,損兵折將,不下乃圍困之。

與此同時,新婚不久的張遼以新晉小將王基爲先鋒,攻略徐州。

王基爲大將,此事竟然爲衆人所看好,甚至一向蔑視衆人的顏良、文丑兩人亦願爲副將,提攜後進。

這都是鄭玄這一當世大家的影響,纔會導致這般的結果。

看諸葛亮這個鄭玄弟子,同出一門的王基就算稍差,亦不同凡響,更何況以兩人之間的關係,能夠提攜此人,亦算是一向諸葛氏全族示好的事情,人情世故,顏良、文丑兩人亦不能免之。

知張遼不但有武勇,且有智略,孫策稍作抵抗,便從琅邪、東海兩郡中撤出兵勢,退守徐州治所下邳。

此非是畏懼張遼之軍勢浩大,而是周瑜之計謀。

引軍深入,然後在逐步消耗張遼的兵力,在此之後,待等張遼氣衰,便可一鼓作氣收復舊地,攻入青州境內,全取得等此一州之地。

如此一來,除了成就王基這一小將的名聲之外,張遼大軍進勢猛烈,建安四月上旬,便已經抵城下寨,部署攻城事宜。

而在呂布全勢攻入兗州、徐州、司隸之時,駐守在襄陽的關羽亦出征兵指宛城,達成了與河北的協定,龐統在此時迴歸。

在宛城的張繡駐守於此已有數年之久,其帳下又有雷敘、張先、李嚴、文聘、胡車兒等將,故而關羽初戰頗爲不利。

不過整軍重新來過的關羽,展現了他一代軍神的英姿。

就在舊地新野,關羽擊潰張繡軍勢六萬大軍,陣斬雷敘、張先兩將,俘李嚴。

張繡見關羽勢不可擋,是故退回宛城據守,以待援軍。

關羽進逼,兵圍宛城。

李嚴降,後得孫策趁自己提兵北上之際,攻入江夏,順勢將取長沙之時,關羽乃撤軍而回,攻拔零陵、武陵兩郡,如此荊南四郡爲劉備、孫策兩勢平分。

中原大戰之時,益州南蠻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與劉備達成停戰協定。

不然如何?

這老天不讓他們交戰,除了這一辦法之外,烏戈國國主無法可想了。

之後念念不忘想征戰中原的烏戈國國主兀突骨向劉備提議,所有自己麾下的南蠻以外籍軍團的形式加入劉備勢內。

劉備可以軍矩律法號令之,但不得強迫。

劉備反覆思量之後,竟然同意此一項事宜,不過前提是現今兀突骨所轄的治地全部併入益州。

兀突骨沒有考慮就首肯,然後才道:治理人才他沒有,須由劉備自行指派,他一國國主不管。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四百七十八回 去往何方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回 蔡陽一戰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回 烏桓勢力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五百二十三回 故技重施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回 猛將衝營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二十四回 修養生息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四十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五百一十一回 大戰之間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