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

陳翎帥大軍進入塞外,越白檀,到達平岡之後,向白狼山而去。

白狼山距離柳城還有百多裡地,陳翎走這路線的原因在於,曹操就是在白狼山附近擊敗二袁、烏桓各單于的。

在陳翎期望中,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等烏桓首領都沒有出現,帶着惋惜之情,陳翎繼續驅兵向前。

出塞已有二十多天,張郃等將士身心盡疲,此處不似塞內,毋需晝夜擔心有敵侵攻,而是要日日提防或有烏桓率軍來襲擊。

三千奴隸烏桓僕從騎卒,陳翎將他們交付給鮮于銀率領。

比起其他人來看,起碼鮮于銀號令之下,這些奴隸烏桓奴隸都能聽懂。

作爲必要的控制手段,從夏侯恩軍中調撥出一批騎士,充斥進入這些奴隸僕從軍中任什長、屯長,部、曲,以爲主幹,使之能夠如臂使指,乃是帶兵之道中的不二法門。

這些來自青州的騎士,原來跟隨主公呂布徵進,爲陳翎所募,來至夏侯恩麾下爲騎卒。其中一些是參與過奉高一役的,還有一些是經歷過安德審配、麴義夜襲戰的,皆是些精兵。

由他們驅使這些奴隸騎卒征戰,似乎不必爲此發愁。

一路行來,大軍緩慢而進,鮮于銀見之,便想趁此機會嘗試操練一番。

鮮于銀號令之下,這些奴隸烏桓騎卒無從適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烏桓與其他遊牧民族一樣,他們單兵能力強,但整體作戰弱,軍陣不整,陣形鬆散,不像中原漢軍作戰之時,會在排列出陣勢之後,再行出擊。

要改變這種嘈亂無陣的面貌,希望很渺茫。

烏桓的民族性決定了他們在戰鬥過程中,不會輕易相信其他人,不會協同作戰。

他們本來的生活狀態就是今天我搶掠你的,明天我劫持你的,相互征伐,以分出高下,或爲王,或爲寇。

這就是沒有文明的表現之一,這就是還處在部落階段的烏桓一族的侷限性。

各民族之間的戰爭,絕對是以高

度發達文明的民族降服低劣愚昧民族爲結局,更合遑烏桓從根本上來說,是沒有自己的文化,是沒有自己的傳承。

蠻夷,蠻夷,野蠻而被鄙夷。

蠻夷族人從個體上看是個人,但從整體來看,其實還是茹毛飲血未開化的野人,三韓、倭國皆是如此。

不分倫理,不敬天地,與野獸何異?

鮮于銀的練兵,在陳翎看來,等同於馴化一羣野獸,使之能夠成人。

這個過程很漫長,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十幾日內達成。

柳城即將在望,陳翎令鮮于銀結束操練,養精蓄銳,準備與烏桓一族決戰。

柳城,漢時置柳城縣,治所在柳城,屬遼西郡,原本爲漢庭所有。

冠軍侯初次征戰率領八百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冠軍侯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在此之後,烏桓才遷至此處,將柳城據爲己有。

低等民族的惡劣性,在這其中暴露無遺。

他們沒有自己根,只能竊據他人的土地,強佔下來,依靠着搶掠才能生存。

他們沒有禮義廉恥,所有才會肆無忌憚的將搶掠視爲理所當然,遇見弱者,會一時得逞,碰到強者,便會狼狽逃竄。深入骨髓的天性中,欺弱怕強便是唯一的準則,唯一的真理。

就算他們混雜在漢人之中,經歷數代的更迭,其狼子野心之本質,也不會改變了多少。

他們沒有漢人開闊的胸襟,他們沒有漢人俯瞰天地的豪邁之情,他們有的是將不屬於自己之物佔爲己有的卑劣心境!

如此野蠻、卑鄙之族,皆屬小人!

陳翎念及此,展望前方,一座城池出現在自己面前。

看着那破敗不堪的城壁,充斥出一股暮氣滄桑之感。

陳翎心下暗暗道着,柳城今日我會奪回來,至於你們這些胡人從哪裡來,就滾回哪裡去!

撐起中軍華蓋,直視對面烏桓無數騎軍,陳翎令張郃率

中軍上前,令鮮于銀、夏侯恩兩部騎軍左右相爲側翼,曹性位在張郃軍前。

此役,陳翎不想與烏桓搦戰廝殺,而是以強弩射之,潰其大軍。

秦軍是由於強弩較多,纔會將強弩、弓矢排在前陣,這是爲了在敵軍短兵接觸至己方之時,耗費敵軍的兵力、士氣,而現在陳翎排出此陣勢,依仗的便是諸葛連弩。

曹性麾下連弩手或許不算多,但其射速卻能彌補這之缺陷。現在他軍中諸葛連弩手有一千五百人,這是攻擊薊縣之前,在安次補充的。

諸葛連弩能“一弩十矢俱發”,所消耗頗巨,在破蘇僕延夜襲一戰中,就是因此才導致烏桓騎軍的潰敗,不然陳翎就算能夠抵禦住蘇僕延的攻勢,想必己方士卒也會死傷無數。

陳翎並逢紀一同觀敵陣,見前方有二萬餘騎軍,在身後似有埋伏在側,轉首間,逢紀憂慮言道:“烏桓勢大,吾軍身陷絕境,此役若不能勝之,則…”

陳翎聞之,哈哈一笑,號令曹性、張郃兩人率軍前擊,轉首向逢紀言道:“賊勢集聚一處,看似浩蕩,但我軍豈是弱小、易與之輩?此刻,正當一鼓作氣全殲其軍,收復幽州失地之時,何論敗也?”

陳翎不再與逢紀多言,全神貫注於戰場之上。

一望無垠的城池下,兩軍相對排列着,烏桓陣型鬆散,而陳翎軍勢嚴整。

鮮于銀約束着烏桓奴隸騎卒,在對陣柳城騎軍這一刻,這些奴隸各個不安起來,有人眼中露出喜色,有人心中惴惴不安,有人左右顧盼,希望能得同伴相依靠。

陣旗飄蕩處,曹性站在軍前,持連弩弓在手,瞄向敵人。

伴隨與他在一起的是一千麾下連弩手,其餘五百人被遣至側翼,協助鮮于銀、夏侯恩徵進。

號令中,陣後起鼓,敵軍緩緩向前逼近曹性所列陣勢。

漫長的起勢中,烏桓騎卒逐一向曹性狂奔過來,聲勢極其浩大。

萬馬奔騰間,曹性覷見在敵陣中似乎有一大將在其中,心下暗喜,此番定能奪得大功!

(本章完)

正文_第六百四十三回 假癡不癲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三十三回 天下大勢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四百七十九回 竟然如此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五十四回 呂布出征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五百九十二回 王基顯威正文_第五百一十一回 大戰之間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六百一十一回 于禁密謀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十二回 目的何在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盡出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來來去去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五回 大將高順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