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

話說魏延欲攻宛城,孔明知鍾會之能,勸延小心應付,延不以爲異。孔明遂令張嶷、張翼二人爲副將,撥軍馬八萬,聽魏延調遣。孔明令偏將軍馬忠領一萬漢軍助夏侯威守虎牢關。令姜維爲先鋒,大軍二十萬出虎牢關,殺奔洛陽。

話說魏延兵至宛城,見城上旌旗飄揚,兵士嚴整,遂大叫鍾會出城一戰。會登城笑曰:“久聞魏文長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實令鍾會戰戰兢兢,汗不敢出也。然吾受魏王大恩,實不敢以城投公也,還望將軍贖罪,待攻城時,千萬手下留情。”延大怒曰:“豎子!安敢戲吾?”遂令攻城,漢軍一涌而上,城上箭如雨下,漢軍莫能近。攻了半日,漢軍死傷累累,張翼上前曰:“將軍息怒,莫中了鍾會激將之計。這宛城三面環山,實是不易攻打,請將軍暫緩攻城,從長計議。”延猶自憤憤不平,張嶷亦來勸,延始下令退軍。

回了營寨,三人商議取城之策,張嶷曰:“吾聞這宛城古稱南陽,乃我朝光武皇帝龍興之處,城高池深,易守難攻。昔日曹操曾兵敗於此,折了長子曹昂及大將典韋。將軍如若強攻,恐怕不妥。”魏延曰:“只可惜馬鈞之牀弩皆被丞相帶去洛陽,否則定可下此城也。”冀曰:“吾三人皆武夫也,若馬幼常在,則必有奇謀可用。”延不悅曰:“伯恭爲何厚彼薄此?吾自跟了先帝,數十年出生入死,身經百戰,各種機謀亦是爛熟於心。吾觀宛城兵少糧缺,若不出奇謀,恐難勝我軍。吾欲使人假扮自虎牢關至此之運糧隊伍,鍾會必來劫糧。汝二人可於沿路埋伏,待其兵至,一起殺出,定擒鍾會。吾趁宛城空虛,率兵搶城,讓其首尾不能相顧,則宛城可得矣。”張嶷、張翼大喜,連稱好計,三人自去準備。

話說次日晚間,假扮運糧之隊自北而來,三人各領兵馬埋伏,到得夜半,探馬來報,見從後城出了一隊人馬,人皆銜枚,馬皆裹蹄,往糧隊之處去了,魏延大喜。待魏兵去遠,方自率軍潛至城下,發一聲喊,擂鼓攻城。只見城頭驟然點起燈球火把,亮子油松,將城上下照得亮如白晝。城上滾木礌石齊下,漢軍登城者皆死傷。魏延大驚,向城頭望時,只見鍾會笑容滿面曰:“魏將軍有勞了,此等微末之計,豈能蠻過小將?只是令爾伏兵徒勞一場也。”延大怒,令漢軍攻城,城上矢石皆下,漢軍不得上城。延令軍士向前,退後者斬,漢軍皆死命登城。然鍾會守城有方,漢軍於城下死傷者不計其數。延還待再攻,突有人來報,大營起火。延大驚,城上鍾會大笑曰:“吾知爾等皆在城外埋伏,早令衛瓘去劫汝大營,適才出城之兵非劫糧耳,實劫營也。”延大驚,忙令軍士回救大營。鍾會也不追趕,自於城頭觀看。

延回至大營,只見烈焰沖天,營中人馬大亂在,自相踐踏。延急令救火,就見張嶷、張翼亦回軍救火,言埋伏半夜,未見半個魏兵。延告知中了鍾會之計,三人大悔,待得火勢漸滅,有人來報,軍糧被燒,十損八九。延怒極,欲再回軍攻城,張嶷勸曰:“眼下兵無戰心,糧草亦無,實不宜再戰,唯有撤軍,和丞相合兵一處,再做定奪。”延無奈,只得退軍。

話說孔明正自督軍東進,忽有人報魏延兵敗,正在帳外候見。孔明大怒,令魏延報名而入。延進帳跪地請罪,孔明拍案喝道:“魏文長,吾再三叮囑,令爾防備鍾會,爾如何不聽?今勞師敗績,挫了我軍銳氣,該當何罪?!”延低頭無語。孔明令推出斬首,衆將齊跪倒求免。孔明令推回魏延曰:“今看在衆將面上,饒爾死罪,令爾戴罪立功,今後莫再輕敵!”延連忙謝恩,唯唯而退。孔明問衆將誰可再取宛城?姜維出班曰:“末將願往。”孔明思忖片刻曰:“伯約可領五萬兵馬先去宛城紮下營寨,莫與鍾會交戰。宛城與襄陽只隔一樊城耳,今李嚴大軍駐紮襄陽,吾令其速取樊城,再助汝攻宛城。”維領命前去。孔明令魏延暫代先鋒之職,指揮三軍繼續東進。

話說漢軍自佔了襄陽,整頓軍備,欲攻樊城。忽有探馬來報,魏國將樊城與南郡送與吳國,吳水師正延漢江而上,欲進樊城。嚴大驚,忙聚衆將商議。馬謖出班曰:“此定是魏國二虎競食之計,以一樊城挑動我軍與吳軍相爭,不若不取樊城緊守襄陽,從長計議。”諸葛恪出曰:“不可,孫峻此人,鼠目寸光,貪得無厭,若其得了樊城,必窺視我荊襄諸郡,以東吳水軍之利,我軍在此漢江之側將永無寧日。”嚴曰:“吾方得諸葛丞相之令,令我軍速取樊城,後北上助姜維攻取宛城。若遷延時日,恐貽誤軍機。”馬謖曰:“如此則必速戰速決,我軍即刻渡江,不待東吳船到,即攻取樊城,則吳軍唯棄船登岸。吳軍不善陸戰,則我軍可一鼓破之。”李嚴大喜,曰:“誰願爲先鋒,去取樊城?”張苞出班曰:“末將願立刻帶兵渡水,不取樊城,提頭來見!”嚴允之,令苞帶領兵馬二萬,先渡漢江。苞領命去了,嚴再令諸葛恪帶留贊父子,率軍三萬爲二路接應。再給孟達兵馬五萬,馬謖爲副將,爲三路接應,嚴自領軍守衛襄陽。

卻說文聘自逃出襄陽,進了樊城,日夜整飭城防,訓練守軍,準備與漢軍一戰。今日收得魏主旨意,將樊城交於吳國。聘與滿寵商議,寵曰:“此必是司馬丞相之計,令漢吳搶奪樊城,我軍則可漁利也。”忽有探馬來報,漢軍派了大隊人馬乘船而來,似前來攻城。寵曰:“此必是漢軍得了消息,欲先取樊城,再抗吳軍。如今之計,必拖延時日,等吳軍到,則可水陸夾攻,漢軍可破。”聘忙令軍士於江邊放箭,阻漢軍登岸。

卻說張苞站於船頭,眼見樊城在望,忽城門開處,涌出一隊人馬,張弓搭箭,射往江中漢船,漢軍多有中箭落水者。張苞大怒,舞蛇矛撥開亂箭,眼見及岸,大喝一聲,縱身一躍,跳至岸邊,蛇矛到處,弓手紛紛倒地。領軍見勢不好,忙帶兵後撤進城,張苞軍馬趁機棄船登岸,列陣於城下挑戰。文聘與滿寵上城,見漢軍人馬整齊,士氣高揚,聘謂寵曰:“漢軍鋒銳正盛,不如棄樊城而走,令東吳來搶樊城?”寵曰:“不可,東吳若見樊城歸了漢軍,必不攻自撤,無法令漢吳交戰也。”聘曰:“樊城兵少,豈能守住?不如早退?”寵喝曰:“昔年關羽攻這樊城,水淹七軍,樊城內水深數尺,少兵無糧,吾尚與曹子孝盡心守城,不退一步,方等得徐晃來援,致關羽敗亡,今樊城有兵有糧,正該堅守,將軍何言退字?”聘羞赧無言,遂令軍士緊守城池。

張苞見文聘不戰,心中焦急,令軍士攻城。文聘指揮守禦,亂箭如雨,漢軍中箭着極多。張苞令軍士以連弩還擊,只見萬矢齊發,城上守軍立刻被射倒一片,餘者皆躲於城垛之後不敢出頭。苞趁勢令軍士搶城,文聘見勢不好,點了兵馬,開城門殺將出來。聘催馬舞槍,直取張苞,苞挺丈八蛇矛迎上,二人戰在一處,戰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忽聞身後戰鼓聲響,苞抽眼觀看,只見江面戰船密佈,鼓聲不絕,竟是東吳船隊到了。苞大驚,忙令連弩隊射住江面,勿使吳軍登岸,苞蛇矛輪動如飛,欲刺死文聘去奪樊城。城上滿寵眼見東吳船到大喜,令軍士鳴金,聘虛晃一槍,帶兵入城。張苞令軍士搶城,自回馬去戰吳軍。只見漢吳兩軍箭來矢往,一時難分勝負。吳軍先鋒徐盛令副將王惇登岸,惇率軍冒矢登岸,不防張苞馬到,一矛刺王惇於馬下。徐盛大怒,親自率軍登岸,與張苞戰在一處。二人於江邊戰了三十合不分勝負。東吳軍兵紛紛登岸,將張苞與江邊漢軍團團圍住。文聘大喜,復帶兵殺出,將城邊漢軍殺散,又殺至江邊,和徐盛雙戰張苞。徐盛、文聘刀槍齊上,張苞遮攔不住,身中三刀二搶,血透重衣。苞咬牙切齒,狀若瘋虎,拼死抵敵二人,徐、文二人見他拼命,亦不敢逼之過甚。苞眼見身邊軍士漸少,心中焦急,眼見文聘一槍刺來,也不躲閃,一矛直刺文聘咽喉,聘大驚,急忙躲避,被苞刺在左肩,翻身落馬,被手下兵士救走。苞亦被文聘刺中肋下,痛入骨髓,戰馬亦被苞血染紅。苞咬牙戰住徐盛,盛見苞狀若瘋癲,心中驚懼,約馬後退,只教吳軍圍住張苞。苞率領漢軍左衝右突,不能脫困。眼見勢危,忽然江上吳軍大亂,卻是諸葛恪帶領漢軍水師到了,正在江上與吳軍交戰。徐盛忙指揮水軍迎擊,一時漢江水面殺聲震天,亂做一片。

正是:猛將浴血戰沙場,智者用計射仇敵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