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

話說魏國使者到了東吳,見了孫權,言說東吳出兵之事。權曰:“朕身染重病已有年餘,實無心戰事,國中大小事務,皆交於大將軍孫琳處置,朕即下旨令其攻略荊州。”遂下旨,令人傳於孫琳。琳在南郡接了旨意,即可備軍整船,起大軍十五萬,戰船千條,徐盛爲先鋒,殺奔荊州。

卻說孔明率兵至穎水,見對岸魏軍大營連綿數裡,軍容齊整,遂令三軍紮下營寨。司馬懿令先鋒許儀渡水,儀率軍二萬,當先渡水,至漢軍營前挑戰。有人報進中軍,孔明令魏延迎戰,喚過張嶷、張翼二人,曰如此如此。魏延出了營門,見了許儀,也不答話,掄刀就斬,儀舉刀相迎。延刀法純熟,儀有乃父之風,力大無窮,二人戰在一處,戰有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忽見兩軍自左右殺至,原來張嶷、張翼受了孔明之計,率兩軍衝擊魏軍側翼。儀舍了魏延,回軍指揮,令人射住兩翼,魏延率中軍直進,許儀遮攔不住,魏軍大亂,許儀只得約軍後撤,延率軍追趕,魏軍自相踐踏,多有落水而死者。儀狼狽敗回大營,折軍三千,進帳請罪。懿大怒,欲斬許儀,郭淮上前請免,許儀滿面羞慚而去。懿令郭淮整備前軍,來日再戰。

話說魏延回帳交令,曰:“丞相請給末將一隻兵馬,延願殺過穎水,去破司馬懿。”孔明曰:“背水作戰,危急四伏,稍不甚即無退路,適才許儀行軍佈陣並無差池,然被我軍衝突,即刻亂矣。是以非韓信之纔不能背水結陣也。”延曰:“如此怎生渡河?莫非與司馬懿長此隔水相對不成?”孔明笑曰:“吾已有計也。” 喚吳班分付:“汝可引五百人,皆帶鼓角,伏於江左土山之下;或半夜,或黃昏,只聽我營中炮響:炮響一番,擂鼓一番。只不要出戰。”班受計去了。魏延疑惑曰:“昔日末將隨先帝於漢水對陣曹操,丞相曾以此計令曹操兵退三十里,然司馬懿已知此計,複用之豈能奏效?”孔明笑曰:“兵法雲: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真假變幻,存乎一心。曹操中計,焉知司馬懿不中?”延固不信,哂笑而下。

次日,郭淮令孫禮到來搦戰,孔明令緊守不出。魏兵只得回營。當夜更深,孔明見魏營燈火方息,軍士歇定,遂放號炮。吳班聽得,令鼓角齊鳴。魏兵驚慌,只疑劫寨。及至出營,不見一軍。方纔回營欲歇,號炮又響,鼓角又鳴,吶喊震地,山谷應聲。魏兵徹夜不安。衆將進中軍問計,司馬懿曰:“此乃諸葛亮之計,昔年漢水之濱曾以此計令太祖皇帝疑惑退軍,見怪不怪,其計自敗。然諸葛亮狡詐,需防備其當真劫營,各隊人馬還需仔細提防。”衆將領計皆去防備。如此一連三夜,夜夜吶喊,然不見漢兵來襲。第四日夜深,鼓響二通,不見兵來,魏兵早習以爲常,聞鼓不驚,皆放心安睡。忽聞鼓響,殺聲振天,魏兵還以爲是計,哪知魏延已帶兵衝到營門。魏兵不防,被延一陣衝殺,進了營門。魏軍大亂,延令軍士四處放火,自率軍殺奔中軍。司馬懿大驚,出帳上馬便走,早被魏延覷到,延催馬舞刀,直取司馬懿。懿驚呼“我命休矣!”就見旁邊許儀縱馬衝出,舉刀戰住魏延,懿趁機走脫。延眼見魏軍漸多,只得率軍出營走了。司馬懿趕忙使人救火,所幸軍糧未被燒燬。魏軍死傷二千餘人,士氣低落,司馬懿只得令拔營後撤二十里,就空闊處紮營。魏延回營交令,言此計妙不可言。孔明笑曰:“司馬懿操雖知兵法,亦知詭計。然疑心甚重,吾正用其心疑之。”遂把營寨渡過穎水,背水結營。

卻說司馬懿兵退二十里紮營,重賞了許儀,探馬來報漢軍兵過穎水,背水結營。懿怒曰:“諸葛村夫屢用詭計賺我,今其背水結營,乃自取死路,來日必破之。”

次日,司馬懿領軍至漢軍營前討戰,孔明令出營迎戰,只見營門開處,漢軍分兩隊而出,擺開二龍出水陣,左有張嶷,右有張翼,中間推出一輛四輪車來,孔明端坐其上,羽扇輕搖。身後馬上魏延提刀護衛。

司馬懿於馬上高聲曰:“諸葛亮,汝本村夫,爲何屢犯我疆界,吾今奉天子之命討賊,還不速速受擒?”孔明笑曰:“天子劉禪乃大漢正統,現在長安坐鎮。曹家只一諸侯爾,汝司馬氏乃曹氏臣子,然汝弒主專權,人人唾之,今有何面目抗我天兵?”司馬懿大怒曰:“誰與我去擒此村夫?”背後許儀催馬舞刀,直衝漢軍陣上殺來。這邊魏延迎上,二人雙刀並舉,戰在一處,戰有五十合不分勝負。懿令左右兩翼衝上,左邊有孫禮,右有張虎,率軍齊吶喊衝殺而來。孔明羽扇一揮,兩側張嶷、張翼令前軍閃開,後面連弩隊上前,只見萬弩齊發,魏軍前隊十傷八九,頓時人仰馬翻,一片大亂。孫禮、張虎皆身中數矢,帶傷撤回本隊。孔明令兩翼上前,張嶷、張翼率隊衝殺,魏軍大亂,被斬者極多,司馬懿忙令後軍射住陣腳,前軍緩緩退回營寨。孔明亦收軍回營。如此數日,兩軍日日廝殺,然始終勝負難分,雙方就此在這穎水之濱對峙。

話說後主劉禪於長安城中日夜飲宴,觀看歌舞,每日皆盡興。自上月荊州送過來一批俘虜,其中一人面目毀於大火,然其人心思精巧,博學強聞,禪心甚喜之,其人自報姓牛名尚,禪遂封其爲侍衛,牛尚教禪諸般機巧玩樂之法,禪大喜,引爲心腹。這日後主正於後花園與嬪妃相戲,忽報有緊急軍情,禪急上殿,只見朝臣俱在,皆面有驚色。禪忙問何事驚慌,費禕曰:“今晨黃河渡口有兵敗回,曰魏將鄧艾、龐會二人自黃河對岸而來,突襲黃河渡口,守軍不防敗退,現魏軍離長安不遠矣。”禪大驚,問曰:“敵軍有多少人馬?”禕回曰:“守軍言,魏軍似有人馬數萬。”禪問曰:“長安還有守軍幾人?”將軍向寵回曰:“丞相帶了傾國之兵出征,長安只留四千守軍。”禪慌得起身踱步曰:“如何是好?不如棄了長安,逃回蜀中罷了。”蔣琬急曰:“陛下不可驚慌,長安城高池深,糧草豐足,我若堅守,則敵不能進也,萬勿棄長安而走。”向寵上前曰:“臣願帶兵死守長安。”禪只得令向寵前去布放,自回了後宮,汗流不止,面無人色,衆嬪妃知敵已近,皆驚慌無措,滿宮亂奔,收拾細軟欲待逃命。

話說鄧艾與龐會自繞道河北,繞過潼關,取船過黃河,因水流湍急,多船翻於黃河之內,落水死者數千人。到得黃河南岸渡口,只見漢軍散漫,全無防備。魏軍船上南岸,漢軍方驚慌防禦,艾揮軍直進,漢軍大亂,四散奔逃。魏軍佔了渡口,艾與龐會點兵,還有九千餘人,艾令軍士虛張旗鼓,大舉進攻,向長安而來。

長安城中,向寵聚集所有兵士,只得三千六百人,寵令軍士上城防守。時關興在長安安葬張苞,聞魏軍兵馬至此,自請帶兵擊敵。後主聞之大喜,急令關興出戰。有人報魏軍已至城下,關興帶五百人馬出了城門,迎面正遇到魏軍,興提刀策馬,大聲曰:“吾乃漢壽亭侯關興是也,魏軍鼠輩,偷襲我長安,可來決一死戰!”魏軍陣中,龐會縱馬而出,以刀指興曰:“關興小兒,吾乃龐令明之子龐會也,汝父已死,今吾特來斬汝首以祭我父在天之靈!”會催馬舞刀,直取關興,興揮刀迎上,二人於長安城下死戰。戰有三十回合,龐會刀法散亂,堪堪要敗。鄧艾見勢不好,忙令軍士列陣衝上,龐會拖刀敗回。關興指揮人馬迎上,艾用兵有方,魏軍左穿右插,虛實難測,關興兵少,抵敵不住,只得撤退回城。興自揮刀斷後,殘餘人馬退回城內。艾令軍馬散開,圍住四門,勿要放走城中一人。

關興回城,見了後主,曰魏兵多,城中兵少,無法久守。後主驚慌,問如何退敵?興曰:“臣願殺出長安,去請援軍。”後主問去何處求援?向寵曰:“長安北臨黃河,並無兵將;東面潼關,現吳懿領五千人鎮守;南方乃宛城,姜維率軍五萬正在攻城;西南方蜀中並無多少兵馬,去之無益;唯有西北,馬岱領軍十萬鎮守武威,關將軍可去馬岱處求請救兵,西涼皆是騎兵,來之亦快。”後主大喜,寫了一道旨意,令關興即可出城去西北求援。興飽餐戰飯,換了匹快馬,於當天夜深人靜之時,開了長安西門,出來長安,眼見對面即是魏兵營寨,興大喝一聲,催馬掄刀,直衝入營,魏兵未有提防,被興衝得大亂,待龐會趕到之時,興已殺透營寨,直向西北去了。

正是:試觀後主臨危日,方顯英雄救難時。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