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風雲涌動(四)

“主公,聽說漢室派張種撫慰山東,號召諸侯起兵蕩平董卓舊部。不知此事,主公如何定議?”孫策面色平靜說道,但臉龐卻是低下了:孫策並不是善逢場作戲之人,此次欲借題發揮,自然怕袁術看出破綻。

“轅濤塗裔,代漢塗高。吃穿有厚土,壽春有龍興”袁術根本沒有回答孫策的問話,而是說了這麼一句沒頭沒尾的讖語。

“主公?此童謠,某在歸來之時,也曾聽街頭巷尾之傳誦。不知......”孫策一愣,開口問道。但眼中,卻隱晦地閃出了一抹不屑鄙夷之色:其實這首童謠的意思,孫策焉能不知?甚至,他都可以猜測出來,這首童謠,就是袁術刻意安排泄露出去的。

“哦?難得伯符也聽過這首童謠。”袁術見孫策對這首童謠有興趣,不禁來了興致,解釋道:“歌謠的意思很簡單,前兩句是春秋讖語裡化過來的,意思就是轅濤塗的後裔要興起,代漢的當塗高即將出世。這讖語正應了袁某的大名和祖先。至於這後面兩句,前面‘吃穿有厚土’,說得是拆開‘袁’字,上面是土,下面是口和衣,正對應土德代漢之火德;最後的‘壽春有龍興’,就是說壽春此地即將有人作皇帝。四句連起來就是說,漢朝當亡,袁氏當興,火生土德,袁某乃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

“善也!如此一來,主公何需聽那黃口小兒之詔?”孫策以退爲進,他知道,袁術雖然待自己不薄,但對於自己的意見,他向來是要反對的。

果然,在孫策的預料下,袁術詭笑了一聲,開口說道:“不然,這詔書,某家還是要聽一聽的。而出兵,某家也是要出的,不過嘛.......”

這一刻,孫策從來沒覺得自己這般福如心至,開口說道:“主公莫非是要進攻壽春那龍興之地?!”

“不錯!知我者,伯符也!”袁術哈哈大笑,年近不惑之年的他,已不復當年名震京都的豪氣。此時的袁術,下巴堆滿了油脂,再也看不到從前那個以俠氣聞名的袁公路的半點影子。

並且因爲近年來奢侈*的生活,袁術原本消瘦的臉變得如蒸熟的餅子一般蓬鬆腫脹;頭髮黑亮得不可思議,似乎塗過油或染過一遍似的,那幾根稀稀拉拉的鬍鬚也被梳理得整整齊齊;由於酒色嚴重腐蝕了他的健康,爲了防止別人看出來,他就在臉上還敷了厚厚的一層粉,看上去滿面紅光,只是面部表情但凡稍有變化,就要像下雪似的簌簌掉渣。

而此時,聽孫策說出了自己的心中之想,那臉上的*,更是如小雪一般極速降下,惹得儀表非凡的孫策不禁一陣噁心,但還是強忍着沒有表現出來。

“主公,這壽春乃揚州刺史陳瑀治下所在,而長安在南陽之北,領兵進攻壽春,實在南轅北轍,徒增世人笑耳!”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楊弘,此時終於忍不住了,開口向袁術勸諫道。

“某家替天子勤王,奈何糧草不濟,引兵馬去揚州借些兵糧,又有何不可?”袁術扭頭說道,語氣當中,也有一絲不喜。

孫策自然不管袁術是打得什麼主意,只覺自己的志向有望實現,不禁急速開口說道:“主公,若是那揚州刺史陳瑀不念朝廷大義,策願率部領兵攻伐壽春。只是,那壽春距某家故土也不遠,策慾望領兵衣錦還鄉,以慰父親在天之靈.......”

“怎麼?伯符,莫非某家令你有不滿之處?”袁術聽完孫策的話語之後,臉色立時變了。那層厚粉,也在燭火的照耀下,顯得煞白無比。

孫策心中一驚,知道自己太過急躁,惹得袁術懷疑了。不過,在他還未想出回覆之語時,袁術竟然又說出了一句話:“不過,爲人子者,前去告慰父親之靈,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三軍一動,糧草又消耗萬千........”

孫策怎麼也想不明白袁術這模棱兩可之話的意思,然而,當他想到袁術提到的讖語之時那種醉生夢死的渴望神情,孫策立刻明白了袁術的意思,臉上換上一副忍痛的神情,開口說道:“主公,屬下身無長物,唯有父親留下的一方玉璽,願獻給主公,以備主公登基、詔令天下之用!”

“伯符有此忠心,那區區將士,便賞給伯符了!”袁術聽孫策願將玉璽交出,喜上眉梢,大手一揮,將豪言便直接放了出來。

那玉璽,乃孫策之父孫堅當年攻陷洛陽之時,從一枯井當中所得。袁術幾番想要,卻顧忌四世五公的身份,不好奪屬下所愛。尤其是,那玉璽還是孫堅留給孫策的遺物。

可今日,袁術稱帝之心昭然若揭,恰逢孫策又起了單飛的心思。兩人各懷鬼胎之下,竟然彼此得償所願。只是,袁術從未想到,他爲了那方石頭,卻做出了最愚不可及之事:放虎歸山!

當然,此時,孫策只不過還是踏入羣雄逐鹿的後備人員。甚至,就連孫策的老部下,對於孫策的所爲,都有些不不理解。

“少主,那玉璽乃是老主公用命換來的,您身爲人子,不捨命守護,反而拱手相讓......這讓屬下日後有何面目去見老主公哇?!”黃蓋絲毫不介意回府便隨即出征,可在他看到孫策將玉璽讓給袁術之後,還一幅壯志滿懷的樣子之後,深深爲孫堅感到痛心。

“公覆,一塊石頭,同整個江東相比,孰輕孰重?父親之之志,在於那塊冷冰冰的石頭,還是江東盡插孫家旌旗?”孫策哈哈大笑,豪情當中,透露着一股子自信和令人親近的好感,而他的這股魅力,一瞬間便燃起那些武將的熱血。

“少主的意思,是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程普是孫堅四老將當中,最有謀智的一人,孫策豪言一出,程普立時便反應了過來。而剩下韓當、祖茂、黃蓋、孫靜等人,臉上也均露出了喜色,明白了孫策這招金蟬脫殼之計。

“正是!攻伐壽春,與某何干?”孫策來回走動了幾步之後,只覺壯志將酬,氣血翻騰。

“策兒,既如此,那邊先去丹陽郡,找你舅父吳景商議。你舅父向來有此心,此去,說不定丹陽便是你開創基業的第一步!”孫靜也有謀略,此時見侄兒孫策有了這等雄心,那妙計也突然涌上了心頭。

“叔父所言極是,正當如此!”孫策翻身上馬,豪情滿懷,看着手下文武,終覺自己找到了一生爲之奮鬥的事業。

而此時,張種所持的一封封詔書或快或慢、或遠或近傳到四方諸侯手中,四方諸侯或鄙夷、或震驚、或欣然、或沉痛,紛紛因這封詔書而躊躇滿志。

一封詔書,似乎就要揭開漢末羣雄亂舞的序幕。

第二百九十四章 蔡邕想反悔?第一百零六章 馬家軍威武第七百二十二章 殺父之仇?第五十五章 喪門星第二百三十一章 閻圃見韓遂第四百七十八章 兩位憤青?第一百零四章 蕭天的內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是官迷兒的徐晃第五百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加更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被歷史遺忘的仇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渭陽君董宜!第七百七十二章 喜中突來的遺憾第一千零五章 醜哥和司馬懿的爭鬥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們,走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遇刺?第四百五十七章 忽悠成功(加更八)第五百三十九章 一方憂慮,一方定計(加更三)第一千三百一五章 益州換荊州第三十二章 有內奸!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次好事兒被攪第四十章 命苦怨馬超第七百一十一章 殺人和回信第一百四十七章 憋屈的象龍第七百三十九章 鼓譟攻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來使?番外,唐小米問情篇第五百七十五章 留下他的原因第七百二十一章 戰前謀劃第九百七十二章 浩劫還是浩劫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韓龍?第七百四十五章 王允之侄王凌第三百零一章 滿寵滿伯寧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邯鄲城中第九十一章 搞發明、要創造第一千三百一四章 張鬆獻圖第七百九十三章 不幹!第四十五章 一槍第七百五十一章 紅顏禍水第三百三十章 攻城再失敗第二十九章 欲爲當世嫖姚第三十三章 唯一的選擇第六百七十一章 馬超玩空城計第七百一十三章 契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不求婚你低什麼頭?第一千三百一二章 張鬆夜行第九十三章 鐵器大師蒲元?第六百四十二章 兵出函谷第六百六十四章 伏兵和詐城第五十章 突圍!第五百四十章 荀攸之殤(加更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暗影密令?(加更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渭陽君董宜!第三百五十二章 酒精、彎刀和請帖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前後左右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零二章 一日總結第二百八十四章 劉玥的訣留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事兒?!(爲肥羊加更)第八十七章 咦?我的杯杯呢......第七百三十八章 義子姜維第九百零六章 打得就是你!第六百七十三章 罵人就揭短第三百三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事兒?!(爲肥羊加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劉協的變態史(2)第六百七十章 砍下馬超頭顱?第八百四十章 計中第一千二百四四章 亂!第一千二百六六章 亂!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奇異的火第八十二章 賈狐狸歸來第一千三百六三章 網外網第一千零二十章 似曾相識的營陣第二百八十五章 十一歲的妖孽第一千二百九六章 江東鐵骨第一千零二章 入懷縣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疆大將田豫第六百一十五章 金絲楠木和七星寶刀第八百九十二章 捨命相搏!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是官迷兒的徐晃第四百零八章 我去打長安?第三百六十五章 張遼高順第一百零三章 暗影第一千一百章 醉東方酒肆第六百七十五章 曹氏家風!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至前線第四百七十二章 賈狐狸也是情聖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需要語言(爲魚兒的劍加更)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要打臉?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曹軍營嘯!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烏巢內亂第三百零七章 殺你,實在太容易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袁營背後番外:影帝頒獎(落心之扉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衣帶詔!第四百八十一章 一杯茶第一千三百七一章 決戰序幕第四百零四章 扶風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