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風雲涌動(三)

“明公,如此默默無爲,恐讓世人小覷。”沮授雖然同意袁紹的大方略,但在小細節上,又諫言道:“不若如馬家一般,出兵冀州,佯裝勤王救駕,縱然只是做戲,卻也可讓世人曉得主公忠君愛國之意......”

“然!公與所言有理。”袁紹靜靜思索了片刻,才做出了抉擇:“高幹!”

“某在!”

“令你率一萬輕騎出兵河內,打出勤王救駕的名頭,若河內郡守張楊放爾過去,則見機行事。若張楊不放爾等過去,哼哼.......你可知道該如何做?”

“屬下明白。”高幹領命而去,身爲袁紹外甥的他,豈能不知道袁紹這手兒假道伐虢之計?

廳內衆謀士此時才驚醒過來,紛紛贊賀袁紹。而袁紹信然跪坐在正座上,才舒服地眯起了眼睛,盡顯貴族慵懶之風姿。

可袁紹如此舒坦,卻有一人竟涕淚長流。

平原縣衙當中,劉備負手立於臺階之上,仰望着天上的明月。一滴英雄淚,不知何時已滑落在了臉龐。

“兄長何故如此感傷?”關羽自認爲自己不是心細之人,然劉備此刻的情緒,竟讓關羽這樣一位鐵血之人也有了觸動。

劉備喟然長嘆,自將張種撫慰山東,求助羣雄的事蹟說與了關羽、張飛二人——如劉備只是一介平原縣縣令的身份,還不夠格接到朝廷的詔書。

“哥哥,這,這……”聽完劉備聲淚俱下的訴說,張飛竟渾身激動起來,其興奮之意,溢於言表:“如此這不正好?哥哥心中記掛漢室,關東羣雄若是再度聯盟,則某等三人,又有建功立業之機啊!”

然心高氣傲但腹有智略的關羽此刻卻默然無語,開口打滅了張飛不切實際的幻想:“三弟,平原郡不過兩千兵馬,且各大諸侯早已非比從前,心懷鬼胎。此次張種撫慰山東,恐怕會失望而歸。估計也就是因此,兄長才會深夜長嘆.......”

不錯,劉備此時無名無望,在天下羣雄當中,更是如一粒微塵般毫不顯眼。更可悲的是,如關羽所說,劉備此時手下不過兩千兵馬,空有一腔報國之志,卻壯志難酬,如此境遇,怎能不讓英雄落淚?

“哥哥,既然如此,那某等就便舍了這縣令之職。縱然只有兩千兵馬,也能殺他個夠本兒!”張飛絕不是演義當中那種魯莽無謀之人,相反,他不僅有勇有謀,更是屬於那種大智若愚的人。如同此時,他雖然心緒氣憤,卻仍能一語說出關鍵之處。

本來嘛,人生就是快意恩仇,戰死沙場。劉備此時糾結的,不過是不能匡扶漢室罷了,而張飛卻直接說出瞭解決辦法,雖然不甚完美,但絕不負英雄之志。這一點,劉備和關羽都不如張飛那種直線條犀利的思維。

然而劉備似乎沒有心情回答張飛,雙眼仰望着幽州着天上的星辰,似乎在尋找那暗淡的漢室帝星。

“兄長,三弟所言,可有決斷?”關羽問詢劉備,渴望得到劉備確認的回答。

劉備此時可能已然平復好情緒,深嘆一口氣說道:“漢室傾頹,諸侯紛亂。此正是某等匡扶社稷之時,某身爲漢室宗親,豈可置身事外?縱然天下不知有備,備亦當粉身碎骨相報!”

“兄長(大哥)所言極是,某定當追隨左右!”關羽、張飛同時言道,他們追隨劉備的原因,不正是因爲劉備這份心懷天下的忠義嗎?

不過,隨後劉備又是喟嘆一句,謹慎說道:“三弟所言,雖合我意,然只是莽夫之舉。平原無兵,備準備去公孫大人那裡相借幾千人馬.......北海孔融、徐州陶謙,也是忠君愛國之人,備借到或借不到,自當戮力爲國!”

關羽與張飛聽後,對視一眼,不禁感嘆劉備的忠義有謀,對劉備的追隨之意,更加堅定。因爲,他們爲忠義走到一起,便不會半途而廢。

然片刻之後,劉備似乎又想起什麼一般,開口向關羽問道:“子龍前些時日來信,說是已藉故兄死守孝,離開了公孫帳下。算算時日,子龍也當到平原了吧?”

“兄長,此時正要向您彙報。”關羽從懷中拿出一封信,遞給劉備說道:“子龍又得師命,欲做一件大事。事畢後,便來平原。”

“子龍忠義,言出必行,某等靜待佳音便是。”劉備看完信後,看出連趙雲也不知道是何師命後,卻仍然點頭說道。因爲,他自信自己的忠義之心,也信趙雲的忠義之爲。

忠義,有時候是無往不利的利器,但有的人,從不將忠義當作一種品德。

南陽的袁術,從不認爲忠義是種武器,相反,更認爲那是虛僞的矯作。

“主公,爲何將詔書擲於地上?”楊弘撿起那絹布詔書,擦拭好上面的泥印。仔細看下,原來那泥印竟還是袁術的鞋印……

“將亡之人,居然還有臉下詔?”袁術坐回胡牀懶懶道:“我袁氏乃名門望族,春秋陳國大夫轅濤塗之後,舜之苗裔也。《春秋讖》中有記載,‘代漢者,當塗高’,這個‘塗’正應了孤之名諱,況舜乃土德,孤即土德之後。大漢是火德,五德流轉中的火生土,此爲朝代更迭之序,可見早有定數,天命所歸,如今漢室凋零,某當取而代之,何需受他那黃毛小子詔令?”

這些圖讖預言之術,便是東漢末廣爲流傳的一種學術,是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東西,借天象的變化來預測人間的事情。王莽篡漢時,便有讖言云“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爲主”,後來果然光武帝蕩平四海,安定天下,使得代表火德的大漢延續至今。所以自光武中興以降,上至皇家下至百姓無不大力鑽研此術。

況且,袁術要應讖稱帝代漢,自然要找一些理論依據。由此,他說出這番話來,實則在楊弘的意料之中。不過,未待楊弘回覆,袁術便繼續說道:“漢室天下,不過一天大幌子而已。某家身負名望,從來覺得這天下是有德者居之。”

正這話畢,卻見一英姿小將虎步入內。這小將年紀不大,也就十七八歲:眉毛、眼睛、鼻子、嘴,還有健康而富有光澤的膚色,柔和而又分明的輪廓,無一不是完美無缺,搭配起來更是恰到好處,帥氣得無可挑剔。與衆不同的是,他的瞳仁是奇異的墨綠色,柔和裡藏着鋒利,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令人目眩神搖。

袁術見此小將入內,竟會心一笑,開口道:“伯符歸來,想必丹陽一郡,已然攻陷?”

“回稟主公,策正是來彙報此事。仰仗主公虎威,丹陽郡已爲主公治下!”孫策跪地抱拳回道,語氣之中,金戈鐵馬之意,蕩然而出。

聽到孫策果然打下了丹陽郡,袁術頗有風度地舉起酒瓢笑道:“伯符,你想要什麼只管開口。金銀珠寶也好,醇酒美人才好,即便是某心愛之人,某也決不吝惜。只要你對孤忠心不貳,孤保你在這人間樂土享盡榮華富貴。”

這一點,孫策心中自然不疑。自從父親孫堅戰死、自己率部下歸順了袁術之後。袁術對自己寵耀無邊,居處金壁輝煌,裡面的諸般裝飾用器,竟然和袁術自己用的一模一樣!更有美女如雲,袁術絲毫不吝嗇一分!

這股視金如糞土的豪氣,又有幾人能做到?

可是,孫策的眼中,從來都不是這些,而今日歸來,他聽說了詔書一事兒。隱隱之間,孫策覺得,這是一個契機——一個他徹底擺脫袁術,光復父親之志的契機!

第九百四十六章 火燒晉山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色厲內荏的馬超?第九百七十七章 突圍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小心肝兒第六百七十章 砍下馬超頭顱?第四百三十九章 她是伏壽?第一千二百六九章 誰是叛亂者?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密謀和賭博第八百二十一章 高覽的身份第七十三章 最壯麗的日出第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三派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一走一留第三百四十二章 布了一盤很大的棋?第五百零六章 荀攸的詭異第四百二十五章 水轉筒車第八百八十一章 顏良悲哀的惱怒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千三百六六章 受困脫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焚信收心第四百一十章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醒之後第二百三十三章 鹽可是好東西!第三百三十五章 計後計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悲中有喜、喜極生悲第五百零三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六章 洗洗睡吧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瘋子第五十八章 馬岱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大操大辦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人能打!第三百一十八章 劉協的變態史(3)第九百七十六章 怪異的火第七百九十六章 要騙過那羣狐狸?第八百七十八章 場面話?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物易物第六百一十九章 我娘.......(爲夏末補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駐兵隴西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屏風後的冷箭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鬱悶的劉備第一百八十八章 制墨名家第四十章 命苦怨馬超第一千二百二二章 複雜的關係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爭執第五百五十章 呂布敗?呂布勝?(加更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情開月明第二百四十二章 摯愛之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亂世有相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生死棋盤第八百八十七章 獨闖中軍陣第二百五十五章 炒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焚信收心第一千零八章  醜哥斬首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呂布殺單于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細則第一千三百四八章 奇妙夫妻第三百六十章 你究竟還有幾個紅顏?!第七百零五章 曹節若爲男兒.......第四十一章 最驕傲的兒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曹*了?第一百八十章 一予換三取第九百零六章 打得就是你!第九百一十六章 整頓宿衛?第六百一十九章 我娘.......(爲夏末補更)第七百八十七章 漢中緩兵之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堂太危險......第七百三十三章 是馬超?是馬超!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李馳的虎符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個法正第一百三十一章 還有送媳婦的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雪夜裡的伏壽第一千零六章 攻城之外的思慮第九百九十章 袁紹的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狐狸炸窩第一千二百五九章 劉表的病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爭執第七百一十七章 趙雲要走?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修冠絕奧斯卡第二十三章 一窩狐狸第三百零五章 四方雲動第一千三百一七章 一輛馬車第八百三十七章 小夫妻的爭執第六百三十七章 談判是要底牌的第六百一十五章 金絲楠木和七星寶刀第四百零二章 攻心之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定計刺殺第八百七十九章 要人命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豪賭!第二百九十四章 蔡邕想反悔?第三百五十章 父子離心第九百一十四章 吐血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去卑身死!第一千二百三三章 康熙乾隆第二十九章 欲爲當世嫖姚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袁術身死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種子第一千二百九一章 再度佈局第二百七十七章 棋裡棋外第八十六章 賈狐狸完虐楊阜第一千二百三二章 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