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六章 無題

說到底還是實力不足,此一戰中劉憲兩次率部與張遼死磕,軍卒死傷了六七千人,偌大的傷亡真是把他給心疼壞了。不願再同張遼於這九原城下死拼硬打,幹這沒水準的仗,遂才心生退意。最終也導致了此翻九原城下劉備軍的再次敗北。

而事實上張遼所帶人馬只有四萬不到的騎兵,其中還有八九千的外族兵馬,算上九原城內的守衛兵馬,實力較之洶洶而來的劉備軍也是差上許多。兩軍步軍實力且不言,單在騎軍對比上劉憲也是佔到了不小的上風的,三萬劉備軍鐵騎外加兩萬鮮卑附庸騎軍對陣三萬曹軍精騎外加八九千的雜牌軍,硬撼絕對是能夠佔到便宜的。而九原城中的人馬不及一萬,只要張遼被託在外面,五日之內魏延有足夠的信心拿下。

可惜劉備軍沒有那麼厚的本錢,劉憲捨不得用着兩三萬騎軍爲代價去換取五原郡。幾年來,雍涼地界上劉備軍固然是招募了不少騎兵,經過苦訓之後,這些新生血脈也已經在逐步完善着劉備軍的兵種配置,大大改變了劉備軍當年依靠鮮卑、羌族騎兵打天下的局面,可這種改變到底不是一瞬間就可以完成的,現在的劉備軍騎兵,外族人的實力依舊佔據着毋庸置疑的主要地位。

與張遼要頭疼於中東部鮮卑各部、南匈奴五部和幽州烏丸各部之間,誰出兵多寡,誰損失大小,種種錯雜紛亂的矛盾相比,劉憲同樣要時刻關注着鮮卑附庸軍各部件的損失比例,讓他們各部間大體上維持着一個實力相對平衡,而且還需要每時每刻關注到自家騎兵內部羌族人馬的損失情況。這些羌人來自於湟中和長離的各個羌人部落,相互之間也不是平安無事,同樣有各種各樣因原有不同而產生的利益聯繫,要是猛然間哪一部落或是哪一方的族人折損太多,很有可能就會因此而引起一場發生在湟中或長離草原上的騷亂。

種種原因使得劉憲與張遼雖然交手多次,鏖戰兩載,卻很少在草原上展開真正意義上的騎兵對決,他們間的戰鬥多是那種奇謀詭計頻施,而少有血拼硬撼的技術活。反倒是馬超、龐德領軍之時,多是要與曹軍狠狠地幹上幾場硬仗。

這一次因爲九原城危機,張遼發了瘋似的領軍往城下衝,劉憲不得已同他硬幹了兩仗,果然損失慘重,已經讓他有些擔負不起了。雖然這兩仗下來他還是佔了不少便宜,尤其是第二戰中,一戰就放到了曹軍五千多騎,可劉憲最終還是選擇了後退。

張遼拼得起,曹軍拼得起;劉憲卻拼不起,劉備軍也拼不起。

四萬多騎軍,浩蕩無涯,卻掩蓋不了冬日草原的惆斃和凋零,正如此刻劉憲諸將的心意一般……

————————————————————————————

江東,柴桑,孫吳軍水師大營。

塞北已然是冰天雪地之境,大江之南的地界卻纔剛剛穿上冬衣。

孫權已經三十六歲了,無論精力還是才情智謀都已經進入了人生的巔峰時期。從兄長小霸王那裡他不但繼承了江東六郡之地,還繼承了一顆壯志雄心,他不甘於亂世之中始終蟄伏在這一隅之地,然而江東軍隊先天性的短板卻讓他多少年來不得不一再剋制。

三年前,孫權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淮南,這一仗雖然江東一方始終佔據着戰略上的主動,可實際作戰效果卻是並不太理想。

無論是合肥、壽春兩地的圍城,還是外圍防線的一系列拼殺,曹軍的馬步大軍用自己的強悍戰力好好地給江東人上了一課。

水戰,你們固然可以稱雄。但是陸戰,就差得遠了。

江東最終是奪取了淮南,雖然因此惡着了劉備軍,但孫權已經顧不得了。

內有即將拼死一搏的張遼、李典部六萬曹軍餘部,外有十幾二十萬糾纏不休的曹操重兵,這個關頭孫權必須做出一個選擇,做出一個有利於江東的選擇。況乎,劉備軍勢大非江東可敵,對江東的威脅在某些方面也更勝過曹軍,所以孫權很樂意自己站在一邊看劉曹兩家去拼個頭破血流。

對於這些年曹劉兩家在雍並戰場上的反覆絞殺,孫權自然是樂觀其成。可惜北邊一開打,南面的荊襄戰局卻是寂落了下來,無論是鎮守荊州的關羽還是坐鎮南陽的曹仁都沒有重啓當日大戰的架勢。

要是他們也拼起來那該多好啊!孫權常常念想着這一句。

曹仁坐擁精兵勁卒十餘萬,麾下戰將如雲,可要真是與關羽對上,孫權卻是不看好他。因爲在上庸劉備軍還有李嚴、劉封這一支勁旅,關羽若是全面北上,李嚴、劉封必然傾兵相助。

且荊州劉備軍水師強勁,雖然幾年前被調去了北方一部,可這兩年下來人數不減反增,已經是超過了四萬人馬,幾乎佔到了荊州劉備軍的三分之一。

這纔是讓孫權真正趕到懼怕的所在。四萬多水軍,個個訓練有素,指揮者也是真正的善水戰之將,如此一股力量即便還不能與江東水師抗衡,卻也足以對江東安全構成真正的威脅。

孫權不怕劉備軍陸戰無雙,卻懼怕這支荊州水軍真正的發展起來,要知道當初劉備定鼎荊州的時候,其麾下的這支水軍纔不過萬人而已。而到現在,它的分量卻已經佔據了整個荊州軍團的三成之多。

當初的水軍正副都督甘寧、丁奉,地位僅僅是劉備軍中的普通一員干將,比丁封強也不到哪兒去,可現在此二人卻已然是荊州軍團裡僅次關趙的所在,地位之高比江夏太守霍峻還強出一頭。便是在整個劉備軍中,也是僅次於劉關張等這一級的存在,與陳到或老將軍嚴顏相當。

ps:渾身無力,頭也暈的要是,今個是寫不下去了。說實在的,這一章本來是準備寫五千呢,到現在剛做個鋪墊,主要內容還沒露頭……鬱悶ing……

二百零三章 萬安隱者二十二章 整軍十九章 時機已到三百五十八章 烈焰二百九十七章 激戰二百五十六章 無題一百零二章 又見曹操八十六章 脫困襄陽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座前四百零四章 西域長史一百九十二章 捲毛神駿二百二十六章 陽平人險勝天險二百七十六章 歷城會戰終二百八十八章 大戰序幕三百零三章 安定韓德二百九十九章 鐵滑車二百五十九章 陳震返川八十一章 回家第二卷完四百零四章 西域長史九十五章 天生反骨九十九章 鏖戰虎豹上一百六十二章 兵悍將勇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四百二十章三百六十二章 劉憲的庫存二百零五章 轉醒發兵四百零七章 江東孫吳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不氣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城下一百五十七章 張任之死三百一十七章 血戰鮮卑三一百二十九章 東風便周郎一百零八章 長阪坡上二百三十二章二十九章 大戰來臨一百三十二章 席捲荊襄上三十四章 淮南屯田四百零九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九十五章 天生反骨一百五十六章 落鳳坡前不棲鳳九十八章 備戰長阪二百七十九章 郝昭之死四百零一章第4章 許田打圍一百五十四章 收李嚴定綿竹十七章 劉氏子弟三百一十八章 血戰鮮卑四二十五章 立威下三百七十一章 渭橋七十六章 打草驚蛇五十一章 外內皆定一百六十二章 兵悍將勇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攻略十四再場血戰一百五十二章 斬獲兩萬三百三十三章 河西征伐二太原王凌四百零七章 江東孫吳三百四十九章 劍二百六十九章 烈火焚轅門一百一十章 長阪坡下二百四十六章 死戰二百零七章 出師北伐一百五十八章 雒縣大戰一百四十一章 鳳雛龐士元四百一十五章 江東弊端四百三十章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漢津三百四十一章 兵撤赤木口三十五章 定九江二百二十章 奪城前奏二百三十章 軍械之戰三十章 渡江征伐一百七十七章 看人家曹真十七章 劉氏子弟一百九十六章 瀘水南畔三百七十六章 長安攻略五陷張合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攻略四寇城一百五十九章 劉憲命劫一百八十九章 鄂煥二十章 扯虎皮三百四十四章 無題六十六章 兵行險招三百三十八章 一場屠殺二百八十一章 馬韓的一線生機二百二十二章 運糧馬家一百四十九章 張鬆之才三百一十七章 血戰鮮卑三六十九章 一城鎖江淮下三百六十二章 劉憲的庫存一百八十二章 文武兩科二百五十七章 無題二百零二章 生機一線八十五章 襄陽風雲二百零五章 轉醒發兵三百四十七章 石橋口三百九十四章 路上有賊一百二十七章 曹劉默契三百九十七章 雄兵西域四百一十六章 第一步一百二十二章 周瑜四百零四章 西域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