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混亂的京師

次日清晨。

樊武就將樊起的打算告訴了孫燦。

孫燦素有大志,麾下能人自然越多越好。樊家軍從小就開始習武,練習攻殺之術,各個都是好手,對於樊起的打算想都沒想就同意了下來。

樊起帶孫燦等人向山谷深處走去。裡面是一個很寬闊的校場,一百多人都騎着高頭大馬在校場中列隊衝刺,好不英武。

帶頭的人正是昨日見到的樊山。

衆人上了校臺,樊起制止了衆人的訓練,道:“你們都漢初舞陽侯的後人,身上流着的是舞陽侯那好戰的血液。今日,我決定讓你們出山試練,跟隨這位孫將軍,振興我樊氏一族的聲望,你們意下如何?”

臺下族人聽了各個欣喜異常,齊聲道:“願聽族長安排。”

孫燦上前道:“你們既然願意跟隨我孫燦,那麼你們就是我孫家軍的一員。我雖不能保證能讓你們各個都成爲大將軍,但是隻要你們可以做到不畏生死,奮勇殺賊的話,那你們就絕對可以得到應有的功勳,應有的尊重。

你們雖然神勇,但是沒有特殊,入了我軍軍營就是新兵蛋子,若你們想證明給世人看你們的神勇,那你們就必須在戰場上展現你們的實力,以本領去建立功勳,你們可做得到?”

樊山傲然道:“當然可以,我們樊氏是天生的戰士,可以接受一切考驗。”

“那好,從此刻起,你們就是我孫家軍中的一員。”孫燦高聲收下了這一百多名士兵。

這一趟狩獵,不但加強衆人的友誼,還收了一羣驍勇的士兵,可以算是收穫頗豐。

跟孫燦走的樊氏族人一共一百零八人,但各個都是他們族中的精英,雖不能說每個人都是高手,但是尋常的將領也不見得是他們的對手。

回到了宛郡,一行人過南門向府衙行去。

突然,一個人的身影出現在孫燦的眼角一閃而過,身影很熟,好象蔡琰。

孫燦當即下馬隨口吩咐了一句,就向人影追去,剛轉入一條小巷,就碰上了長史顧雍。

他剛想繞過,就聽顧雍道:“將軍,你回來拉,在下正有事情向將軍稟告,將軍隨我去府衙相談。”

孫燦急道:“事情先放放,我現在有急事。”

誰知顧雍卻攔着孫燦的跟前,道:“將軍政務是關係到百姓的安危,爲公事,而將軍的事情是私事,豈能因公而廢私乎?”

孫燦心想:“也許適才那人影只是象而已,並非是她。”於是,就道:“好吧!”說着就向府衙走去。

顧雍回頭望了望,嘆了口氣也跟着向府衙走去。

“宛郡今年大豐收,是否同意趁着糧價降低,收購糧食?還有陳村木橋年久失修,需要修葺,不知將軍是否要調撥錢財修葺?”顧雍一到府衙就向孫燦說出了準備商議的事情。

“還有呢?”孫燦有些詫異的問道。

顧雍搖了搖頭,“沒有了。”

一條黑線從孫燦的腦門落下,突然他覺得有一種想打人的衝動,狠狠的瞪了顧雍一眼,道:“買、撥。”兩個字,就回答了顧雍口中那所謂的大事情。

與宛郡的平和,皇城洛陽卻顯得波濤洶涌。

中平五年,即公元一八八年冬十一月。

劉宏越來越反感何進的飛揚跋扈,終於在十一月中旬,在洛陽設西園八校尉,即上軍校尉、中軍校尉、下軍校尉、典軍校尉、助軍左校尉、助軍右校尉、左校尉、右校尉。

小黃門蹇碩爲上軍校尉,長水校尉袁紹爲中軍校尉,鮑聯爲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爲典軍校尉,趙融、柳樣分別爲助軍左右校尉,夏牟、淳于瓊爲左右校尉。皆統於蹇碩。小黃門蹇碩總管各軍,直接受命於皇帝。

蹇碩一時聲勢浩大,幾乎總攬洛陽所有兵權,就連何進亦要受其命令。

何進被劉宏的整編打蒙了,還沒有回過神來,手中的兵權就落入蹇碩的手中。

次年,二月,劉宏病發後的情況非常危急,立刻召見大臣商議後事,以立繼承人。

由於劉宏晚年時,特別寵愛王美人,生下了皇子劉協,並交於孝仁皇劉萇之妻董太后扶養。董太后特別偏愛劉協,多次要求劉宏改立劉協爲太子。但劉宏牢記漢王室立長立嫡的原則,因此遲疑不決。

蹇碩知道劉辯是何進的外甥絕不允許他當上皇帝,因此,就暗中和董太后商議。蹇碩說道:“要想立皇子劉協,必須先除掉大將軍何進,以絕後患。”

皇宮內的爭鬥的殘酷的,因此,董太后只是略微一思考,就同意了蹇碩的意見,誅殺何進。

不巧,這個事情被侍衛長潘隱探聽了。

潘隱立刻向何進報告。何進驚慌失措,立刻打道回府,馬上召集袁紹及曹操等人共議大事。

袁紹無謀,但是喜歡錶現,搶先說道:“俗話有云,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應該立刻領軍隊殺入宮內,盡誅宦官。”

曹操原本是濟南相,他和孫燦一樣,都對貪官非常的痛恨,一上任就嚴懲了領地內的大小貪官若干。

可惜,曹操的運氣就是沒有孫燦好,孫燦懲治貪官得到了百姓的好評,但是曹操懲治貪官卻得罪了朝中的大臣。

不久,朝廷下令,將曹操調爲東郡太守。東郡太守比濟南相要高一級,正好和孫燦平級。可以說曹操是升了官,但是實際卻不以爲然。東郡地處偏遠,曹操無權無勢,去那裡必會遭到暗害。

可是,曹操是何許人也,能害到他的人全天下頂多也不過百個。他立刻就醒悟到了關鍵。所謂大丈夫拿的起,放的下,隨即就作出了相應的措施,那就是辭官,以身體報恙爲由,不幹了。

後來,又受到了何進的邀請入洛陽,擔任典軍校尉一職。曹操便毫不猶豫地結束了隱居生活,趕到洛陽報到,再次成了何進的幕僚。

他聽袁紹那不經過大腦思考的無知話語,便立刻反駁道:“內宮的禁軍、宦官不可計數,若在內宮動刀劍火拼,會被世人說我等不顧禮節,逼宮威脅陛下。不但會讓人恥笑,還會落個不忠的罪名。”

袁紹辯駁道:“大將軍霍光惜年也不是因爲逼宮,從而名垂青史?此刻情形也和當年差不多嘛。”

就在這雙方爭論不休的時候,潘隱又派使者前來,說:“陛下已經駕崩,如果在不處理繼承之事,讓董太后乘機奪權,太子劉辯和何後都會有生命危險。”

曹操想了片刻,立刻道:“此刻,情況萬分危急,今日之法,唯有先正君位。請大將軍立刻以何後的名義召集三公及文武大臣,先扶持太子登上九五之尊。另外爲了防止上軍校尉蹇碩以武力阻撓,應該就近調動洛陽城中忠於我等的將士,護送大臣進入皇宮,完成新皇帝就任大典。朝內趙忠及段圭等人都與何後交好,我們應當勸他們站在我方,或者保持中立,使得宮內以十常侍爲首的宦官集團分裂,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孤立蹇碩,還可以讓趙忠、段圭保太子和何後的安全,只要太子一登基,就可以根據大漢制度,解除宦官擅權干政的這一弊端,保我大漢百年基業。”

曹操的一番分析的入情入理,面面俱到,在危急之時,能想出如此及時之良策、妙方,在座的諸位無不接受,認同。

何進當即以大將軍之名,調動洛陽外部軍團五千人,由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右校尉淳于瓊等率領分別在皇宮的周圍佈防,嚴禁其他軍隊接近皇宮。

當蹇碩知道這信息的時候,已經太遲了,再加上郭勝、趙忠等見機倒戈,以及段圭等的不願參與此事,蹇碩已是孤立無援,被何進誅殺。

劉辯順利的當上了天子。

郭勝、趙忠等人因爲保護何後,從而避過了一劫。但是他們非常清楚,何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消滅朝中的宦官集團。

因此,他們立刻又行動了起來,巴結何進的家人,表示他二人很忠於何太后,另一邊就和董太皇太后商議,如何搬倒何進。

董太皇太后立刻就說出了他兄弟驃董重在司隸駐有重兵,可以抵擋袁紹、曹操的士兵。

次日,董太皇太后就降旨,封皇子協爲陳留王,董重爲驃騎將軍,入洛陽輔佐新君。

董重經過董太皇太后的慫恿,非常的狂妄,私自將精銳部隊帶入京城。

於是,董重的大軍與何進的大軍,便在洛陽城內互相虎視眈眈,相互敵視起來,雙方都是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因爲,劉辯順利當上了天子,何太后的心願已了,也不願讓劉辯的皇位受到威脅,就甘願和董太皇太后講和。卻不想董太皇太后不但不買何太后的賬,反而大出狂言,讓劉辯和何太后放棄一切。

何太后怒急,就找何進商議。

不久,何進就暗派人手鴆殺董太皇太后於河間驛庭,並在洛陽迫死了驃騎將軍董重。

至此,洛陽已無人是何進的對手,可是何進的所作所爲惹惱了一人,那就是少帝劉辯。

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下)第十五章 明攻牛渚,暗渡廢石第五章 獵場比武第六章 苦肉計第十四章 伏兵六路破張繡第三十二章 綁架徐庶第五十一章 郭嘉的友誼第十二章 賜劍赤宵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第九十章 兩條糧道第十九章 子靜往事第二十八章 忠貞見疑(下)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二章 霸王悲歌第二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九章 聚衆鬧事第二十四章 計中之計第五十二章 揭破計策第三章 三國名言作品相關 劉備的性格(轉載)第二章 易於常人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七章 廣平沮授第一章 江東世族第二十六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五十章 擒賊擒王(完)第二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七十四章 利嘴如槍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十三章 恐嚇劉辯第十七章 零陵劉巴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十五章 北方戰事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六十章 智取許都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十七章 經典戰役——灈水之戰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二章 意外的搶親第二十八章 忠貞見疑(下)第二十二章 陌上誰家年少?第十七章 計策敗露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八章 膽大包天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十七章 九原呂布第三章 伐交之策第十七章 再起征程第六十章 智取許都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十章 孫燦救美第四十五章 破浪飛軍第二十七章 不得不戰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三十一章 秣陵斷水第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七章 百姓重於一切第二章 易於常人第四章 知己離別第三十七章 曹狐狸對賈狐狸第九章 亞父的教誨第十一章 郭嘉巧出連環策第六十二章 出征第二十二章 得知真相第十六章 一統淮南第十九章 是勝是敗第十八章 轉機出現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三十七章 阻截(二)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九章 亞父的教誨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一章 兵發宛城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三十一章 受教(完)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十四章 行動詭異第五十章 擒賊擒王(完)第十三章 江東孫家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六十三章 仇第三十一章 上任三把火第二十七章 威懾蠻夷第一章 終見文姬第九十四章 感動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