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遷都

許都的宮殿裡,此時卻是一陣的沸反揚天。夏侯大敗、曹仁大敗、于禁大敗;揚州丟了、豫州丟了、雍州丟了,而此時竟然突然又殺出一個徵北將軍,竟是將幷州又以襲破。曹魏此時,實是已經四面楚歌。

曹丕面色蒼白的坐在上面,看着下面衆臣一片的議論聲,心中突然泛起一陣陣的無力感。自己費勁心機,使盡手段,這才得了今日的地位。哪成想,卻是敗的如此之快,眼見這來之不易的位置,尚未及坐的熱乎,便已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了。

如今,夏侯去了,曹洪去了,夏侯淵去了,于禁降了。放眼魏國之中,大將除了戊邊的李典尚存外,便只有眼前的曹仁和樂進了。至於許褚,卻是勇猛之士,而非領軍之才。而偏偏曹仁和樂進俱皆新敗,士氣亦是低落至極。

曹丕回來後,追諡夏侯爲忠侯。爲其大大的操辦了喪事,心中直悲痛,自是不足爲外人道也。及至樂進將夏侯臨終前的言語說了,曹丕久久不語。半響方長嘆一聲,讓人去召集所有大臣,齊聚議事殿,共商遷都之事,這纔有了眼前這般情景。

衆人聞聽遷都,文臣俱皆歡欣,齊齊稱頌。武將大多默不作聲,面色慚愧。他們屢戰屢敗,以致如今竟要遷都以避蜀漢鋒芒,面上實是無光的很。只是若不遷都,眼下卻是難以再戰,自己便是身殉了也沒什麼,但若是讓陛下身處險境,卻轉眼便是滅國之危了。故而,雖是心中難過。卻並不出聲。

哪知,便在此時,司馬懿卻是站出來。堅決不同意遷都。躬身對曹丕道“啓奏陛下。如今我大魏雖一時不利,卻尚未及到了遷都的地步。莫說我戌邊之士尚有十萬。便只是各地屯田之兵也尚有三十萬之衆。許都城高牆厚,內中積粟足可支付我大軍征戰一年之需。西蜀賊子,雖逞一時之盛,然其跨山涉海而來,以南方久疲之卒。虛國遠襲,安能持久乎?遷都一事。事關國計軍心,一旦輕動,軍心浮動,士氣不振,便是退了出去,又如何抵擋蜀漢之威?若此,滅國之禍不遠矣。今日之事,唯有依城堅守,陛下親臨陣前,方能激起我大魏之士奮起。將無貪生之意。士有必死之心。只要堅持一段時日,蜀漢新拓地千里。但只分派安頓之事,便已筋疲力盡。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喂,如何持久。久戰不下,畢生變化。待其變成而擊之,一戰可定也。此實穩守求變之機,陛下不可不察也。”

司馬懿一番話說出,曹丕亦是默然。下面衆臣眼見司馬懿發話,頓時一半之人,轉而隨在其後。樂進早得夏侯之言,如今聽了司馬懿所說,再看衆大臣模樣,心中頓時明白,不由的勃然大怒,出班歷喝道“司馬仲達住了!汝巧言以惑,矇蔽聖聽。如今更是糾結黨羽,以營私利。汝口口聲聲喊着堅守,卻有哪個攔你,只是此危城之地,竟攔阻陛下離開,卻要將陛下葬送了此處不成?你心懷叵測,圖謀不軌,要想顛覆我大魏國祚,卻需放得樂進不死!”

樂進此言一出,大殿上頓時一靜。曹丕心中恚怒,面色陰沉。司馬懿卻是微微眯起眼睛,旁邊司馬懿的黨羽,一愣之後卻是俱皆大怒,紛紛罵道“樂文謙,你等喪師失地,歷百戰而無一勝,心膽早破。****今大都督要戰,汝尚敢在此大放厥詞。難不成我大魏便只汝一個衆臣不成?真真荒唐!”

隨着司馬懿這邊的羣起攻之,樂進等人亦是不甘示弱,雙方頓時吵成一片,你罵我無恥,我罵你誤國,熙熙攘攘間,大殿上如同進了菜市場,亂成一團。

曹丕眼見着衆人兩面對立,面紅耳赤地吵着,心中不由的一股無名火起。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而起,厲聲喝道“都給朕住口!”隨着這一聲斷喝,曹丕袍袖一拂,頓時將案几上的物事悉數掃落地上,乒乒乓乓地聲響中,衆臣頓時噤若寒蟬,大殿上一片安靜,兩邊都是緊緊閉嘴,各自退回,卻都是互相怒目而視。

曹丕目光陰鬱地睃視着下面,半響方怒聲道“看看你們都是什麼樣子?哪裡還有一絲國之重臣的樣子!朕是讓你們議議遷都之事,若是要學那市井廝打,便都與朕脫了官服,自回家打去。朕也省得心煩。”他說這話,胸中卻是覺得一陣憋悶,鬱郁地似要吐血一般。

長吸一口氣,見衆人盡皆不敢多言,方纔緩緩道“朕自武帝手中接過這副擔子,實是無一日不在殫精竭智,盡力籌謀。===時時以復武帝當日之志爲願。今日國家頹危,朕身爲武帝之嗣,一國之君,正當奮起。何敢聞風望敵而遁!今日之事,但求玉碎,不爲瓦全,衆卿當齊心任事,休要再起無謂爭端。此誠爲我大魏之福。衆卿當慎之再慎之!勿負朕望。”

曹丕此言一出,樂進曹仁等人固然是面色大變,司馬懿卻是眼中閃過一道喜色。當下自領黨羽,恭聲稱頌領旨。樂進雙目直欲噴出火來,眼角崩裂,挺身便欲再出諫之,曹仁急忙伸手將其拉住,微微搖頭。輕聲道“陛下已怒,且休多言。別尋機會再說。”

樂進大怒,憤而甩開曹仁之手,怒聲道“曹子孝,汝還記得大將軍否?今逆臣當道,矇蔽陛下,某身爲臣子,自當秉直而諫,如何敢惜身保命,而誤國家大事。”

衆人聽着大驚,曹仁滿面尷尬,又是激動又是慚愧,嘴脣蠕動半響,終是長長嘆息一聲,默然不語。*****曹丕卻是雙目冒火,死死盯着樂進。樂進此時如此頂撞,實是大大不敬,曹丕心中如何不怒。

樂進卻是昂然不懼,慨然說道“陛下,今日我大魏實乃生死存亡之秋,陛下乃是我大魏之魂,當善報自身,以竟武帝之志。我大魏尚有百戰死士,八虎騎尚餘其四,便是要戰,自有臣等迎敵,如何能使國君親任戰事?此主次之分也。大將軍曾言道,冀州城乃御中之所,當能興我國祚,陛下宜早日起駕,往遷其地纔是。”

曹丕愈怒,看着樂進侃侃而談,心中愈發的憋悶的厲害。只是礙於樂進乃是曹魏元老,實是不能輕易處置。急怒之下,不由拍案而起,重重哼了一聲,揮袖令退,轉頭入內去了。

衆大臣左右看看,均是不由的輕嘆一聲,相繼走了出去。司馬懿面色沉肅,眼不斜視,直接自樂進身邊走過,整個大殿上瞬時一空,唯餘曹仁陪着站在當地。樂進呆呆的立着,滿面悲憤。良久,驀然向天大喊道“主公啊,我大魏危矣!您英靈不遠,便睜眼看看吧!”說罷,口一張,已是一口鮮血噴出,向後便倒。

曹仁正自心中難過,陡然見此,不由大駭,驚呼一聲,向前扶着。口中急喚,半響樂進方悠悠醒轉,眼光散亂,望着面前地曹仁,悲聲道“子孝,吾主危矣!”

曹仁虎目含淚,泣道“文謙且休多言,先去將養,吾等必要保得主上妥當便是。”樂進長嘆一聲,望着上面空空的坐席,喃喃自語,卻不知在說些什麼。曹仁悲痛,將他負到背上,轉身往殿外走去。稍微有些踉蹌地腳步,帶出一股沉沉的哀暮之氣。

樂進回府後,不飲不食,只是大睜着雙目,翻來覆去的便是一句“大將軍,進有負所託,我大魏危矣。”到的當夜二更,吐血斗升,悲鬱而死。時年不過三十七歲。家人大悲,報於魏帝。曹丕聞聽大悔,揮淚令厚葬之。追諡曰威侯。

曹仁聞聽樂進役了,心下抑鬱,獨自在家中悲嘆,第二日便病臥於榻,不能理事。至此曹魏所剩大將,唯徐州李典,許都曹休曹純曹真,與虎將許褚了。

西蜀大軍新得三洲之地,正自派兵遣將,分守四處。一時尚未攻伐,兩邊得了一段短暫的安寧。

這日,曹丕升殿議事,大都督司馬懿出班奏道“陛下,今蜀漢攻勢暫停,正予我聚兵之機,臣請往各地徵兵,就勢往冀城徵集物資,以備大戰,往陛下准奏。”

曹丕微微沉吟,點頭道“也好,朕與都督各分一面,朕當東,卿便當西,朕於外,卿便於內。朕無憂矣。”司馬懿大喜,隨即點檢自己心腹,即時啓程往冀城而去了。程昱、劉曄相互對望一眼,眼中都是深有憂色。

待得司馬懿走後,曹丕與衆臣共商守城之法,自晨時直至酉時。方將細節商量妥當,正要傳旨退朝,忽聞殿外衛士奏報,有邊關戰報送至。

曹丕一震,連忙叫人上殿。信使拜見已畢,將出軍報,卻是幷州上黨太守高遷所報,言蜀軍徵北將軍徐晃,徵西將軍張遼突然急襲。徐晃襲破上黨,進而攻取壺關諸地,張遼襲破軹關、天井關和滏口,太行八徑已是悉數丟了。

曹丕大驚失色,身子搖晃。這般一來,蜀軍已是插至自己背後了,他如何不驚,衆人見曹丕身子不穩,都是大驚,紛紛上前扶住。正自亂成一團之際,卻是都沒發現,大殿屋樑之上,卻又一個白色身影。

第55章 療治(二)第113章 對歌第167章 聯姻第377章 掘墳第209章 喜聞第189章 寶船第205章 難題第171章 互算第64章 大儒第240章 完敗第316章 鬼徒第285章 青蒿第109章 土着第15章 指點第387章 真相第185章 追憶第161章 二喬第220章 薦書第140章 血詔第352章 北進第72章 定親第344章 歸天第238章 官渡第58章 酣鬥第345章 篡漢第229章 得第345章 篡漢第179章 脫困第278章 猜破第151章 入荊(一)第336章 得骨第187章 玄元第327章 納魂第202章 診斷第89章 長安第182章 徵西第215章 會師第397章 晉立第279章 復活第114章 暗布第180章 神威第360章 壽春第220章 薦書第61章 心境第111章 深談第358章 詐降第177章 雪崩第197章 大牢第151章 入荊(一)第101章 大戰第340章 回返第211章 難爲(二)第341章 銅雀第318章 幻境第28章 金翅第126章 暗算第179章 脫困第282章 殘念第309章 情重第133章 大勝第164章 敘說(二)第89章 長安第196章 驚聞第338章 木魈第197章 大牢第202章 診斷第30章 陣法第98章 誅殺第148章 古寨第286章 激將第291章 重創第260章 聚殲(一)第132章 收網第280章 哭求第59章 暢飲第164章 敘說(二)第161章 二喬第175章 天山第179章 脫困第192章 海上第249章 身死第114章 暗布第89章 長安第290章 死靈第346章 東川第84章 奉送第17章 傳刀第237章 戰事第56章 請求第16章 赴宴第69章 情敵第256章 成軍第184章 天劫第66章 初見第73章 誓言第388章 平定第396章 理由第327章 納魂第398章 殲滅第237章 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