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江東

劉備正自煩惱,自己絮絮叨叨,安慰自己,徐庶卻是微微一笑,道“主公,這卻也是上天給的一次機會啊”

劉備聞聽愕然,道“元直何意?哪有什麼機會?”

徐庶笑道“劉表其人,徒有賢名。遇事猶豫而少斷無謀。其坐鎮九郡之地,控甲十餘萬,十幾年如一日,未曾闊地一寸。其人之無爲,可見一般。主公今日如何能指望他去興復漢室哉。”

見劉備黯然點頭,又接着道“荊州之地,四通八達。民富國殷,名士輩出。外有大江之險,舟楫之利;內有甲兵十萬,控鉉犀利。於此興盛之地,中原臟腑,卻不能一展駿足,對劉表失望之人,又豈只是我等外人乎?”

劉備聽着,隱隱似有所悟,見徐庶停下,不由催促道“元直且說下去”

徐庶笑道“今日,我等於席間觀望,見劉表將主公安排後,荊州衆人多有不忿之色,惋惜搖頭之輩大有人在,顯是對劉表甚是失望。今主公擁有上將數十,太史子義,關張、子龍天佑皆萬人敵。藏霸、管亥、周倉、裴元紹、陳到、廖化皆忠義之人。長文、伯然多有智謀,庶也不才,於戰陣謀略也有小成。內政更有孫乾、簡雍、糜竺、陳震等人。如此煌煌陣容,若能再與荊州之衆連接,天下何事不可爲?”說罷,自啜了口茶。微笑不語。旁邊陳羣、趙儼眼中亦是露出炙熱的光芒,看着劉備。

劉備只聽的手腳冰涼,霍然起身,指着徐庶,顫聲道“你可是要我,要我,謀兄之基業以爲己有?此事,此事大不義也!備絕不爲之!”說罷。已是滿臉鐵青,在屋中來回踱步。

陳羣、趙儼俱是滿臉失望之色。無奈的嘆了口氣。他們隨着劉備時日已久。自是知曉自家這位主公的脾性。要讓他做出這等殺其兄,佔其地的事情來,怕是比登天還難。這種事,若是袁氏兄弟碰上,多半連想也不會想,直接舉刀便去做了;若是曹操碰上,多半會立即謀算,如何才能穩妥的進行。並且再找個替罪羊來頂惡名,將實惠自己佔去。可單單自家這位主公,直接便是兩個字:拒絕。

徐庶卻是不急,眼望着在屋中踱步的劉備。道“主公可想過沒有,劉景升之個性,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今天下相爭,羣雄並起,他自擁十萬之衆,安坐而觀望。其見賢而不能助,請和而不可得,此兩怨必集於其身。之後。便欲中立而不可得矣。以庶觀之,北方之地。早晚將爲曹操得之。袁本初絕非其敵。若如此,待到曹操一統北方,然後使北地百戰之卒以下江南,敢問主公,以主公觀之,劉景升可能擋得住曹操?以其個性,若是擋不住,勢必落個被殺身死之局。若此,今日主公之不取,實爲他日之資敵也!主公今日取荊州,尚可給景升公安排個去處,以保其性命。若一日被曹操所獲,不惟景升公不得保全,便是主公,因無根基,又以何拒之?若主公身隕,又有何人再去管那漢室是否興復?君父是否受辱?百姓是否安生?庶今日大膽悖逆之言,衝撞主公,實爲死罪。然唯望主公三思,爲我大漢計,爲我君父計,爲我天下百姓計,且把個人虛名拋開,毀謗誹議,一肩擔之。則誠爲天下之幸也!”這番話說完,徐庶離座就於堂中跪倒,伏地不起。

旁邊陳羣、趙儼早已淚流滿面,眼見徐庶跪倒,亦是起身離座,在徐庶身旁跪倒,齊聲道“望主公以天下爲重,三思而行啊!”

劉備只聽地渾身俱顫,大汗涔涔而下。腦中此時竟是一片空白,面對着三個跪在自己面前的首席智囊,已是說不出話來。

正在此時,卻猛聽地門外傳來一陣擊掌之聲,一人地語聲已是傳進“好好好,徐元直當真是壯哉斯言!不愧爲當世英傑也”

屋中四人聞聽此言,不由齊齊色變,霍然望向門外…卻說周瑜在江東,自於柳飛於巢湖相交,接了柳飛所交之事,便着手準備。周瑜叔、祖本俱曾爲大漢太尉,故於江東聲望極高。時其父尚爲丹陽太守時病故,周瑜遂以稚齡而得以領太守之職。

周瑜即領太守,更與甄家連接,軍用物資不虞缺失,暗中招兵買馬,招賢納士。先是往請江東二張。那二張一人乃彭城張昭,字子布;一人乃廣陵張,字子綱。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得周瑜禮遇,又聞周瑜將柳飛之志向說之,甚是歎服,遂出山以佐之。周瑜大喜,均拜爲長史參謀。

不久,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人攜天狼等親衛,各領本部人馬來尋周瑜,俱言柳飛安排,周瑜先是大喜。只是不解如何四人離了孫氏來尋自己。待聞聽孫氏一家遭遇,不由大哭,他與孫策素來交好,一直以兄侍之。原本有意將大事與孫策共謀之,怎奈竟一朝得聞此等噩耗,痛哭後,誓報兄長之仇。

待得聚攏丹陽之兵,得一萬餘人,日夜操演。方欲北上以伐袁術,卻聽聞袁術稱帝,卻被劉備、曹操聯軍大敗,袁術亦是徑往北方往投袁紹去了。無奈只得暫且罷兵。這日,卻聞聽下人來報,孫策老家中唯一所剩的一個舅舅吳景,竟因孫氏一族盡滅,被揚州刺史劉繇欺壓致死,不由大怒,道“吾兄雖已不在,但尚有我在,那劉繇如此落井下石,直是可恨,此仇不報,再不知被人欺到何般田地”遂引兵以伐劉繇。

那劉繇本亦是漢室宗親,乃原兗州刺史劉岱之弟,太尉劉寵之侄。他本爲富家子,素日便是仗着家世,強橫霸道,當時曾以億錢買的揚州刺史的官帽,卻不成想被袁術盯上,算計之下。已是被趕出壽春,此時卻是紮在曲阿。

那吳氏一族本亦是曲阿大族。後與孫氏結親。更是水漲船高。哪知一夜之間,孫氏隕落,吳氏一族隨之被人打壓,其勢力被其餘幾家聯合瓜分,最後只剩的吳景一人,守着祖屋田地,倒也勉強能過活。哪知一日卻被劉繇看上一塊地,吳景自是不肯。由此遂種下禍根,最後終是落得人死財空,實爲可悲。

周瑜這邊起兵欲伐劉繇,早有細作報知劉繇知道。劉繇素知周瑜少年英雄了得。忙自聚集衆將商議。

部下張英道“主公勿需煩惱,某自領一軍屯於牛渚,臨江而守,周瑜無能爲也”劉繇然其說。更將樊能、於糜守橫江,自領大軍守張利。將個大江盡數封死。時有乍融,薛禮,自當日殺了趙昱,反出徐州便投了劉繇。聞聽周瑜來伐,便分守秣陵、涇縣二地。

周瑜聞聽,笑道“此事易耳”遂令大軍繞開橫江等地。卻於虎林偷渡。走陸路直攻涇縣,乍融哪是周瑜對手。一觸即潰,大敗而走。周瑜遂將得勝之師直往秣陵,薛禮聞聽,棄城而走,周瑜大軍於後追殺,得軍械無數,男女萬餘人。隨即揮軍直進,先自背後直殺牛渚,張英一心只防前面,哪料周瑜徑自背後殺來,待要戰時,卻被周瑜大軍一衝而潰,正要整軍再戰,卻忽聞後軍大亂,卻有一將殺入,前後夾擊,大敗而走。

待得將軍停住,周瑜換那將來見,卻道是當地一個遊俠,名喚陳武,聞聽周瑜大名,遂來相投,周瑜大喜。用爲校尉。

劉繇在張利聞聽周瑜自後繞道攻擊,大敗乍融、薛禮和張英,自料守不住,連夜撤走。周瑜卻將旌旗虛置,遣程普、黃蓋自牛渚渡江,自與陳武、韓當、祖茂自張利強行渡江,來攻橫江。樊能、於糜忙領兵排於岸邊力據,正自酣戰之際,卻忽聞陣後大亂,卻是黃蓋,程普自陸路殺來。樊能、於糜待要逃走,卻被黃蓋、程普趕上,樊能與黃蓋交戰,不及三合,被黃蓋一鞭打的腦漿迸裂而死。於糜一驚,程普早在等着,一矛將其刺於馬下。大軍合圍,劉繇軍大敗,降者無數。

劉繇奔回曲阿,四門緊閉,只是不戰。卻被周瑜使降卒暗入城中,舉火爲號,是夜,內應降卒開了城門,周瑜大軍一擁而入,曲阿平定。劉繇順小路遁走,不幾日,一人持劉繇首級來見,問其名,自稱姓董名襲字元代。周瑜大喜,使其爲都尉。周瑜進入曲阿,勞賜將士。

開始,百姓們聽到周瑜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迭,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周瑜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十分喜悅,簞食壺漿以迎,皆呼周郎而不名。

周瑜遂發恩布令,曉諭下屬各縣:“劉繇、笮融的鄉人和部下來投降的,一無所問;願意從軍地,可以從軍,並免除全家賦稅徭役;如果不願從軍,絕不勉強!”文告發布後,來歸附者由四面八方雲集風涌,不長時間,就招得士兵兩萬多,徵集馬匹一千多。自此威震江東。

既得曲阿,周瑜便整軍繼武,準備進擊吳郡。時吳郡被嚴白虎霸據,嚴白虎本一土匪,如何戰地周瑜,見周瑜軍容之壯,便欲求和。周瑜素知其殘暴,且其乃是求和,並非投降,安能容他,揮軍攻城,嚴白虎大敗,棄城往會稽而退,於路劫掠,卻被當地一對父子殺散,來見周瑜。卻是凌操淩統,均是騎射精熟,武藝高絕之士。周瑜均用爲校尉。

嚴白虎逃至會稽,會稽太守王朗接着,嚴白虎俱言周瑜厲害,強搶他人州郡。王朗大怒,便要助嚴白虎以拒周瑜。時有別駕虞翻在側,聞聽進言道“主公不可,嚴白虎素來殘暴,治下之民多有慘死於其手,民怨極深。今周瑜興義師以討殘暴,我主應將嚴白虎綁縛交與周瑜,以取民望。怎可竟幫殘暴以拒正義?是爲不智也”

王朗大怒,將虞翻呵斥而出。虞翻出門仰天長嘆,遂辭官而走,王朗亦不稍留,自與嚴白虎領兵與周瑜對陣。兩軍對圓,周瑜策馬上前,向王朗道“嚴白虎殘暴虐民,我故伐之,今何故竟助逆賊與我爲敵,當早日歸降,吾便不究”

王朗大怒道“你藉口興兵,先吞曲阿,後吞吳郡,今尚不知足,竟來犯我郡,卻要讓你知曉厲害”言罷,不再多言,只是揮手將軍來攻。這邊陳武早出,揮刀來戰王朗,王朗接住,二將戰不幾合,王朗部將周昕亦是殺出助戰,周瑜這邊小將淩統已是策馬挺搶而出。四將便在陣前捉對廝殺,兩方金鼓齊鳴,喊殺聲震天。

正自酣戰之時,卻猛聽得王朗陣後一片大亂,卻原來是周瑜早已安排程普韓當領一隊,黃蓋祖茂領一隊於後埋伏,此時殺出,三路大軍合擊,王朗頓時抵敵不住,大敗而回,直將四門緊閉,並不出戰。

周瑜連日攻打不下,甚是煩惱。這日人報有舊友來訪,及出相見,大喜。卻是原來舊鄰姓魯名肅字子敬。旁邊還有一人,卻是魯肅朋友諸葛瑾,乃是諸葛亮之兄,俱當世奇才。周瑜大喜。

魯肅乃是聞聽周瑜起兵特來相助,他素知周瑜本領,故直接尋着好友諸葛瑾一起來投,周瑜也不瞞他,竟將自己與柳飛所約坦言告知,魯肅大驚,始知自己所投竟是別家主公,不由苦笑。待到聞聽當日柳飛所言,才深服之。

當下就眼前戰況論之,諸葛瑾卻道“將軍卻怎的忘了查瀆。”一句話,周瑜猛省,不由哈哈大笑,道“破城便在今夜”當下暗使人虛打旗號,詐稱以取查瀆。那查瀆卻是會稽存糧之處,重要無比。王朗得知大驚,連夜引兵出城來襲周瑜大營,卻反被周瑜算計,幾路埋伏,大破王朗。王朗待要回城,卻早被將路堵死,走避不迭,被董襲趕至,一槍刺於馬下。凌操當先衝入城中,卻不慎被嚴白虎暗算,一箭射中右胸,命在垂危。

周瑜大怒,揮軍四門攻入,會稽遂平。待見凌操,見其已是將將不治,大驚之下想起柳飛所贈丹藥,不及多想,便取出讓凌操服食,堪堪將命保住,只是終不見好轉。周瑜大急之下,想起柳飛手段,只得暫住會稽,卻使人趕往琅琊,去請柳飛前來,救治凌操。

第122章 捉弄第333章 屍魅第47章 相邀第82章 名士第348章 武威第92章 怒駁第347章 定軍第282章 殘念第316章 鬼徒第121章 捉鬼第168章 調教第289章 謀刺第117章 突變第213章 反勝第23章 出塞第255章 練兵第191章 海嘯第265章 遼東(一)第185章 追憶第247章 收蜀第256章 成軍第234章 張任第273章 潼關(二)第91章 英雌第350章 雍州第363章 進擊第39章 琅琊第250章 奸人第183章 煉藥第175章 天山第229章 得第220章 薦書第25章 怪病第342章 傳璽第9章 乾坤第242章 涪關第236章 歸家第220章 薦書第29章 內傷第281章 山谷第121章 捉鬼第304章 傾情第272章 潼關(一)第149章 怒殺第385章 激鬥第157章 政變第103章 暫別第160章 心願第373章 天滅第98章 誅殺第327章 納魂第46章 結義第136章 水淹第247章 收蜀第274章 敗退第81章 亂殺第279章 復活第144章 中計第243章 漢中第393章 荒島第279章 復活第239章 遁走第61章 心境第174章 奪天第154章 誤解第344章 歸天第366章 遷都第291章 重創第315章 暗室第330章 奇才第307章 召喚第375章 河間第285章 青蒿第395章 神話第237章 戰事第1章 穿越第395章 神話第366章 遷都第268章 醒來第330章 奇才第29章 內傷第277章 病危第250章 奸人第311章 隱情第224章 羣英第110章 收服第45章 庭議第88章 重煉第20章 亂起第96章 二女第21章 增功第256章 成軍第27章 天殘第172章 悍衛第30章 陣法第145章 失散第324章 屠熊第178章 解毒第61章 心境第317章 巫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