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突變

卻說劉備引軍來見孔融,問爲何不進兵之事。孔融、田楷皆言唯恐曹操使計,故不敢動。

劉備心下鄙視,卻又無奈,只得道“如此,二公且在外,成犄角之勢防之,我令雲長、子龍領兵往來策應。我先引子義、翼德入城與陶府君商議。”

孔融、田楷俱皆大喜。依言行事。

當下,劉備令張飛在前開路,太史慈殿後,自領軍於中間,管亥帶五百近衛緊緊護住,徑往城中來。

正行之間,但聞一聲鼓響,寨內兵士如潮涌浪翻而至,一將已是飛馬而出,大喝道“何方鼠輩,安敢闖我大寨?”卻正是于禁。

這邊張飛更不答話,挺起丈八蛇矛,直如一道黑風般向于禁捲去。想于禁如何是張飛敵手,戰不數十會合,已是手軟筋疲,後面玄德看的真切,雙股劍一揮,大軍登時直衝過來,于禁大敗,張飛在前,直殺到城下。

城上陶謙等人自廝殺之聲響起,便已是登上城頭觀看,待得見到一面大旗,上書幾個大字,正是“平原劉”登時大喜,眼見已是殺至城下。急叫打開城門,將劉備等人迎入。

陶謙下城接着,直到太守府。相互敘禮之後,陶謙設宴招待。期間,見劉備軒昂挺拔,語言豁達,不禁心中暗自點頭,已是有了定計。當下,問起現下境況。劉備略一沉吟,道“不若劉備先給曹操修書一封,以令解和,若不肯依。廝殺不遲。”

陶謙自無不應。當下準備筆墨。劉備提筆寫了書信,着人送與曹操大營。是日,曹操正在大營與衆將議事,人報徐州有戰報來送。曹操教人取過,卻是劉備所書,備言曹嵩之事非陶謙所爲,勸諫曹操有力氣應該先安定朝廷內的李、郭汜二賊,或者先去掃清外面的黃巾餘孽纔是正理。如今。爲了私仇,搞出這麼大動作,且殺傷無辜衆多,非明智之舉。

曹操看罷,怒從心頭起。大罵道“劉備何許人也。竟敢給我下書。若不是看他乃隱神谷一脈。定斬他來使。如此於我將來使打出。即刻發兵,與之一戰。”旁邊郭嘉聞聽隱神谷三字,雙目一凝,稍一思量,攔住道“切莫着急。劉備遠來,好言來信,當好言相待。以慢其心。待其鬆懈,可一戰而定也。”

曹操聞言。也是冷靜下來,微一思索,點頭答應。道“便是如此”。當下打發來人先回,容再商議。

來使回報,衆皆大喜。劉備遂傳檄三寨,暫時按兵不動。靜觀其變。曹操這邊卻是外馳內緊,使人轉而引軍渡過泗水,南破取慮、雎陵、夏丘三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對劉備等人這邊卻是相持不動,暗暗準備。正自準備間,卻遇上了青徐之間,蝗災大起。兩州間莊稼盡毀。徐州這邊,陶謙經營多年,儲備極是厚實,自是無虞。曹操卻是新得兗州,兵糧即刻不繼,無奈之下,只得暫時撤兵。

陶謙等人得知,俱皆大喜。擺宴相慶。三方俱各暫回駐地養兵。陶謙卻將劉備留住,求其暫居小沛,以防曹操。並上表表奏劉備爲豫州刺史。孫堅因不是漢室宗親,只得暫爲劉備副手。只不過,此時漢室官職已是甚是混亂,多有官封之地,其官卻一天也未到過封地的事情。故,劉備所得升刺史,卻仍是沒見實際效益。

至此,曹操第一次伐徐州,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爲之不流,自是五縣之地,少有人煙。徐州五郡,琅琊、東海、下邳、彭城盡爲曹軍光顧,惟有南之廣陵未遭兵災,那知禍不單行,陶謙同鄉下邳相笮融因懼曹操,帶領男女萬人,馬三千匹,南走廣陵,廣陵太守趙昱待以賓禮。怎料笮融垂涎廣陵資貨,酒酣耳熱之際,一刀殺了趙昱,放兵大掠,廣陵爲之一空。數月之間,五郡崩壞,陶謙數載辛勞,盡爲丘墟,徐州頓由樂土翻做修羅場。陶謙聞知,怒氣填膺,急怒之下,兼之老邁,頓時病倒。

劉備在小沛得聞大驚,直往城中來探。陶謙拉着劉備之手,老淚縱橫。劉備無奈,只得好生安慰。陶謙待得情緒穩定了些,方對劉備道“玄德,你乃仁義之人,老夫今日實有一事相托,望你能允之,則老夫縱死無憾矣”

劉備黯然道“府君不需客套,但有用劉備之處,盡請吩咐。”陶謙眼望帳頂,良久方道“老夫一生,少時不羈,敖戲無度,後爲諸生,仕州郡,舉茂才,拜尚書郎,至今爲一洲之牧。雖多有失誤,然在官清白,無以糾舉。但唯覺難以面對我徐州父老矣。便前稍有遺惠,也不及今日所成之惡果也。”

劉備暗暗嘆息,忙勸慰道“府君多慮了。此番之事,罪不在你,曹操殘暴,禍害百姓,後青史必有明錄。府君還應多多保養身體爲上。”

陶謙眼角流淚,道“玄德不需安慰,我自家之事我自知曉。你且聽我說完。”

劉備點頭。陶謙喘息了幾聲,道“我一生對不起百姓,若我之後人能有非凡之才,爲我多爲百姓牟福,我亦無憾矣。只是奈何,家中兩個孽畜,整日只知紈絝,毫不理會政事,且多有爲禍之舉。老夫着實恨之。且他日我一旦不在,若將州事付與此二子,必爲他們帶來無窮禍患。老夫雖恨之,但膝下只此二子,唯望能延我陶家香火即可。故,決不敢讓其擔起這州事。老夫今日所求,便是,若老夫真有一日去了,唯求玄德能領州事,爲我徐州百姓謀些福利,以稍贖老夫之罪。”

劉備聞言大驚,道“府君如何這般說來?備豈有此心,若有異心。皇天不佑”陶謙大急。只是咳嗽。劉備忙喚衆人過來。陶謙待得平穩下來,和衆人俱言方纔之事,衆皆點頭。唯劉備只是不肯。逼得急了,便即起身離開。

陶謙無奈,將一概事務俱向糜竺、陳登等人託付,言若自己去後,務必請劉備領徐州,二人自是應下。

卻說曹操那邊。因斷糧而退兵,心中實是惱火,兩月過後,已是漸漸緩了過來,遂復起大軍直往徐州殺來。先拔五城。遂略地至琅邪、東海。回軍經過郯城。劉備與曹豹。屯兵郯東,邀擊曹操。雖仗着手下關張、趙雲、太史慈勇武,但被鬼才郭嘉屢屢設計,接連被破,徐州於是一日三驚。

陶謙經此一嚇,病情更是沉重。幾近昏沉不能理事。正自一籌莫展之際,卻忽聞曹操大軍退了。衆人忙自打探。方知緣由。

原來卻是沉寂多日地呂布,偷襲兗州所致。呂布自長安出來。四處流浪,先是袁紹,後事袁術,皆因其性子,稍有微功,便傲慢自大,故不能相容。後至張邈處,恰逢陳宮、張邈俱因邊讓之事與曹操結怨。此次又聞曹操在徐州所爲,陳宮心實恨之,此際,見呂布來投,便鼓動張邈道“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衆,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爲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張邈弟張超亦自贊同,張邈遂決議反曹。令呂布襲破兗州,隨據濮陽。止有鄄城、東阿、範縣三處,被荀、程昱設計死守得全,其餘俱破。曹仁屢戰,皆不能勝。急報於曹操。曹操大驚,遂收兵以回救兗州。自此,形成兗州之變。

且不說曹操回救兗州,與呂布擺開陣勢大戰。這邊徐州陶謙卻是連驚帶病,已是彌留。讓人請了劉備來見,俱言前事,苦苦哀告。又舉北海孫乾輔助,最後以手指心而亡,時年六十三歲。

事已至此,劉備無奈只得暫領州事,原徐州大小官員,一概不動,俱皆任用。安定地度過過渡期。

與此同時,柳飛卻也是遇上了他來自這個世間的首個對頭,卻正是同於琅琊郡地道士----于吉。

原來這于吉乃是琅琊上琅琊宮地道士,自稱曾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白綾硃筆寫就,號太平青領道。當年黃巾之主張角所得之天書,實是這太平經不知如何瀉出的部分,張角詭稱受自一個莫須有的神仙南華老仙。實爲增加自己的神秘感罷了。

這于吉確實是有些道號,乃是精神力修爲的大行家。柳飛尚未在大珠山帽子峰定居時,周圍百姓多爲于吉所愚。琅琊宮每日香火鼎盛,宮中道士過得甚是滋潤。

然自柳飛來後,不但以醫術爲百姓治病,尚幫助周圍百姓明天時,治農事。周圍百姓俱皆感激,與原來於吉所給大有不同。故琅琊宮香火一日不如一日。宮中道士甚是憤恨。只是,于吉整日在外,不知家中變故。

只是,近日因曹操攻略山東,琅琊亦遭荼毒,有道士躲避於外,恰遇上于吉,遂將宮中狀況告知,于吉聞聽頓時大怒,立時迴轉,決意給柳飛些教訓。他也非不知柳飛之名。故一直隱忍。直到見柳飛總是外出,眼見帽子峰被柳飛搞得鐵桶一般,自己數次前往,均被大陣所阻,不得其門而入。心下憤怒之餘,也是暗自心驚。也是合該有事,那日卻見吳忠外出採買,于吉便暗暗跟隨,待得到了吳忠回來,方要入陣之際,于吉便突然發動,以精神力攻擊吳忠。幸得吳忠平日修習刻苦,坎離真氣雖不是專修精神力地法門,但對精神力亦是有些抵擋作用。故乍受攻擊,自動予以保護,結果導致吳忠雖沒被于吉擒獲,但卻整個人癡癡呆呆的半天,只在大陣中游走。直到晚間,方始清醒過來,細一回想,便即明白。連忙報於甄姜知曉。

甄姜大驚,她自與柳飛成親以來,柳飛對她傾囊相授,除了水神心法因先天原因,不能修習外,其他功法盡皆明瞭。便是精神力也頗有所得。此時,一聞吳忠所說,便已明白,外面那人非同小可,自己不一定是其對手。當下,便用密法傳訊於柳飛。其時,柳飛正在長安陪伴蔡琰,聞訊大驚。只得暫別蔡琰,急速回來。

卻說,這日于吉正自在陣外徘徊,細細研究這個大陣,忽聞的上空傳來一聲清越地雕鳴之聲。于吉何等老辣,一聽之下,就只絕非凡物,不禁驚喜,擡頭打量,心中已是暗自思量如何收服這隻異禽。

只是他正自眯眼之時,忽覺眼前白影一閃,眼前已是立着一人,面色不善的望着自己,那人雖未動作,但周圍氣勢卻是篤地凝重起來,竟似要將自己擠壓地爆體而裂。不禁大驚,忙自暗提口氣,精神力開至全限,方始堪堪抵住。臉上已是變色。

又見那白衣人揮了揮手,那隻異禽竟自飛走,眼中不由閃過一絲嫉妒,對眼前之人是誰,已是明瞭。

柳飛此刻也將於吉打量了個通透。自是知道對方乃是專修精神力地高手。本來,他甚是高興能遇到同爲修煉之人,雖然所修不同,畢竟自己感覺上並不孤單。但實未想到,遇到地第一個人,便對自己有不軌企圖,心下實是鬱悶至極。

當下不由沉聲問道“道長卻是何人?你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爲何要對柳某家人下手?”

于吉此時已是緩過了一口氣,聞聽柳飛問起,臉上閃過一絲青氣,細細地眼中,閃過一絲精芒,緩緩地道“你便是那隱神谷主?”

柳飛微微頷首,道“正是”

于吉慢聲道“大家均爲修道之人,你如何強自搶我香火供奉,使得我琅琊宮內,衆弟子衣食不保。老道今日,卻是要來討個公道的”

柳飛一愣,道“此言從何說起?柳某何時對付過道家之人?絕無此事”

于吉陰陰一笑,道“你在周圍民間,廣爲施惠,但有病患,你便出手。往日這些人全賴我琅琊宮符水醫治,病好之後,自會有一份香火。而今,你中途出手,卻分文不取,卻不是斷我香火,又是什麼?”

柳飛至此,方纔明白,心中不由大怒。。。。。

第109章 土着第333章 屍魅第168章 調教第85章 磐河第150章 天師第365章 登基第351章 收復第29章 內傷第160章 心願第148章 古寨第231章 悟道第108章 教誨第48章 水鏡第62章 大亂第151章 入荊(一)第81章 亂殺第174章 奪天第210章 難爲(一)第384章 虎癡第174章 奪天第326章 兵主第7章 拜師第127章 滅門第320章 哀牢第245章 奪城第162章 拒親第14章 偶遇第290章 死靈第182章 徵西第351章 收復第18章 涿郡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27章 天殘第227章 縱論第132章 收網第139章 僞帝第221章 又見第143章 事泄第84章 奉送第309章 情重第366章 遷都第135章 救援第290章 死靈第335章 骨靈第382章 獲救第103章 暫別第371章 鏖戰第288章 暗窺第314章 洞穴第226章 歸漢第287章 潛入第100章 撫慰第31章 昊天第332章 驚魂第184章 天劫第108章 教誨第139章 僞帝第320章 哀牢第369章 遁走第355章 斬將第124章 江火第232章 八陣第40章 邀鬥第355章 斬將第108章 教誨第333章 屍魅第331章 甬道第397章 晉立第244章 大戰第93章 定計第166章 雙嬌第332章 驚魂第227章 縱論第351章 收復第160章 心願第93章 定計第364章 洛陽第142章 埋伏第154章 誤解第9章 乾坤第282章 殘念第96章 二女第110章 收服第280章 哭求第194章 激情第297章 友情第246章 女將第60章 宮亂第109章 土着第246章 女將第96章 二女第358章 詐降第115章 冤案第154章 誤解第280章 哭求第77章 斬將第50章 翱遊第190章 揚帆第10章 論勢(一)第23章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