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上 徐元直講神堅衆意

明君廣納賢,善聯縱,內外賢能皆助之,乃君可俯瞰五嶽、一統九州,成就萬世之功!幾句治世名言說完,接着引出咱這部評書大三國,上回書說到以張青爲首的少年英雄齊聚伏牛山蒼巖峰結義臺,結爲八拜之交;席間張青突見山下一道金光貫地而起,直射臺上!不知是何物?趕忙來問徐庶,徐庶一聽,心想一般來說金盔銀甲、瑪瑙翡翠之物,皆能發光,這金光乍現可能是山底下埋着前朝的寶貝呢!因此這才哈哈一樂,說大哥真是鴻福齊天,眼見寶貝就要出世了!其實這是徐庶誇大其詞,借事說事兒了,他也是一片好意,不光那會兒,就是當今社會,上至國家大事,下到百姓家務事,也都講究挑選良辰吉日、借各種祥瑞只說,爲的是能博個好彩頭!今兒是大夥結拜的好日子,徐庶當然要撿好的說啦!

徐庶這麼一說,哥幾個更高興了,都想知道到底是啥寶貝!周倉趕緊命人到山下金光閃現的地方開始挖掘,最後掘地三尺,挖出了一把九節紫金打王鞭來,就見整條鞭足有六尺多長,前細後粗,形如寶塔,由頭至尾是九節從小到大的方形金疙瘩,通體都是紫金打造,把手前端有圓形的鞭盤,上頭還刻着字兒那!大夥趕緊拿過來擦拭掉上面的塵土後,顯出一個“秦”字來!都知道這玩意準有來歷!可就是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在這兒乾站着,惟有徐庶在旁邊偷偷一樂,他這個舉動別人都沒看見,可叫大老黑凌操瞧見了,心說哥幾個裡頭數你徐老道點子多,心眼兒也多,今兒你要是再賣關子,我非教訓你不可!衝徐庶一瞪眼道“我說徐老二!你就崩裝蒜了,趕緊給大夥說說!”

徐庶一聽沒生氣,反倒樂了,這時候張青也問“二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徐庶略一思索,衝大夥說道“大哥!衆位弟兄,這把紫金鞭的來歷,端的是與衆不同,切莫着急,聽我慢慢講來!”跟着徐庶就給大夥講了一個故事,大體是這麼回事:相傳在戰國七雄的末年,秦王嬴政神武蓋世,大秦國的軍隊在他的統率之下,馳騁疆場,所向披靡,打得六國節節敗退,神州大地是一統在即!

這一日,咸陽城西石門山頂的一塊巨石突然迸裂之後,裡頭顯出了一塊大金石,黃澄澄鋥明瓦亮,金光燦燦!這傢伙不光好看,質地也是非比尋常,真火難溶,利器難入!後來當地打鐵的能工巧匠聞訊齊聚到石門山,衆人齊心歷經三年鑄造,才得以把它煉成烏金,鍛造出了這把刀砍不斷,劍削無痕的紫金鞭,大夥把它進獻給了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嬴政早就聽說石門山地化寶貝,此乃吉瑞之兆,如今這金石被打造成了金鞭,當然格外的重視,把它列爲了鎮天寶器,供奉在八寶金臺之上!老百姓獻上紫金鞭是想讓秦王以此爲戒鞭,時刻鞭策自個要全心全意爲國謀利,爲民造福,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天下永遠安定太平;這也是大夥獻上寶物的初衷。

後來秦王果然橫掃、一統神州,他自認爲功蓋日月,古今罕有!勝過了先古的三皇五帝,因此自稱爲始皇帝!當了皇帝的嬴政早把金鞭策身這事兒忘在了腦後,過起了荒yin無道,窮侈極欲的生活;那時候人多地少啊!糧食緊缺,有的地方甚至要在石板上堆土種莊稼!而收穫的糧食遠遠不能滿足百姓的需要,許多窮苦百姓經常忍飢挨餓。而秦朝官府不是抓壯丁,就是搜刮錢糧,百姓沒有活路,因此到處都是造反的人,天下各種的抵抗力量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在這種局面下,秦始皇也開始擔心了;這時侯朝中有個奸臣想出個餿主意,一次上朝,這個奸臣就奏道:“皇上,如今世上人多,易生是非,不如多殺些刁民。人少了,糧食就夠吃了,百姓也就沒法兒造反了。”嘿!你說這秦始皇,這麼個餿主意他一聽居然覺得挺有道理!當即點頭答應,怎麼樣才能名正言順的殺人呢?想來想去,最後他決定派人鑄造一頭萬斤鐵牛!讓官兵們把鐵牛拉到百姓家,並規定:鐵牛推到誰家,限三天就得給推到別家去,誰家推不走的,就殺掉全家!誰推得動那玩意兒啊!霎時間這萬斤鐵牛就變成了吃人猛獸,推到哪兒,哪兒的百姓就是哭聲一片!

單說這麼一天,萬斤鐵牛被當兵的拉來了汝南郡,堆到了一個寡婦家門口。您說一個寡婦,抱着個沒滿月的娃娃,哪有力氣去推鐵牛啊?望着那頭吃人獸,眼看三天期限就要到了,寡婦是無可奈何,只好哭天抹淚,正哭哩!忽然感覺有人從後面拍了她一下:“別哭了,我給你指條活路吧!”寡婦擡頭一看,瞧見一個白鬍子老頭兒站在面前,渾身靈光繚繞,於是趕忙跪下磕起頭來。

這時白鬍子老頭兒拿出來一樣東西,金光燦燦光華奪目!她仔細一瞧,原來一根鞭子!老頭兒就說:“這叫趕山紫金鞭,是件寶貝。到了今晚三更天,你拿着它,對着鐵牛打三下,保你母子平安!”說完,金光一閃,老頭兒不見了。到了夜裡三更,寡婦悄悄地起來,拿起趕山鞭,對着鐵牛身上就打。咦,萬斤鐵牛真地晃動起來!寡婦又喜又驚,把眼一閉,啪!啪!又是兩下,鐵牛先是一陣抖動,接着一搖三晃,越走越快。由於用力太猛,趕山鞭都戳到牛屁股裡了!鐵牛走着晃着,趕山鞭左右甩着,一直等到趕山鞭甩掉了,這鐵牛才慢慢停下不動了。

第二天一早,官兵們發現寡婦門口的鐵牛不見了,大吃一驚!趕忙來逼問寡婦。寡婦就把白鬍子老頭兒的事兒一五一十說出。官兵們一聽說有寶貝都趕緊去追,最後在鐵牛附近找到了趕山鞭,衆人不敢遲疑,馬不停蹄就把它送到了大秦朝的都城咸陽,搶功來進獻給秦始皇;秦始皇一聽民間又發現寶貝啦!心說上次我得了紫金鞭不久後就掃滅六國,坐北朝南當了天子;今兒不知這寶貝能帶來什麼好運道!當兵的把寶物獻上,等秦始皇拿來一看,嚯!這把怎麼跟我百寶大殿裡頭供臺上的那把紫金鞭一模一樣呢?趕緊命黃門大總管趙高去把那把金鞭拿來比對,可等趙高慌慌張張的跑回來一稟報,可了不得了!原來八寶金臺上的那把金鞭早已是不翼而飛!

秦始皇這一驚可非同小可啊!在龍紋寶座上呆滯了許久,他明白了!眼下這把鞭子八成就是八寶殿裡頭的那把,那麼這把鞭子如何遺落民間的呢?有人給盜走了?不可能啊!大內皇宮戒備得多森嚴啊!諾大的一座紫禁城裡頭多少宮殿御園?皇上自個有時候都能迷了路,更別說進來的人還能再跑到百寶大殿上去偷東西!

啊!秦始皇心裡頭就琢磨開了,是越想越有些發毛,心想:“自我登極以來厲法酷刑,殺戮甚重,這難道是上天在警示我麼?”秦始皇害怕嘍!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敢用萬斤鐵牛去坑殺老百姓了。又下令開鑿大山,修路開渠,填海造田,也算幹了一些好事。這把紫金鞭,他也不敢放在百寶殿了,乾脆就擱在這鐵牛身上,當鎮牛之寶得了。就這樣金鞭往鐵牛身上一擱,這鐵牛從此就再也不動了,鐵牛一直留在了汝南,天長日久,就變成了現今的八百里伏牛山,據說那位白鬍子老頭兒,就是天上的太白金星。因見秦始皇殺人太多,爲了搭救老百姓,這才從百寶殿收回紫金鞭,送到民間,用鞭打鐵牛的事例來警告秦始皇。

故事講完了,徐庶再看衆人,都聽入迷了,沒言語的,一個個愣那兒了,把徐庶樂得夠嗆,緊接着說道“所謂鞭者,鞭撻有力,錚錚有聲,自古就有打王鞭,上打昏君無道、下打奸佞誤國,當年秦始皇把它作爲鎮天寶器,有禱告天道循環運始不息之意!今兒這神鞭時隔數百年重現於伏牛山,爲哥哥所得,實乃大吉之兆啊!日後若是遇到錚諫忠義之士,即可將此鞭相贈也!”徐庶這一頓擺唬,說的頭頭是道,有理有據,不由得衆人不信;張青聽罷也是十分的高興。

那位說徐庶所講的伏牛山的神話有麼?有,那他說的這鞭子的來歷屬實麼?這個就無稽可考嘍!要不還得說徐庶,一方面此人才思敏捷,聰詭過人,他把民間流傳的伏牛山神話與現實發現的秦朝文物巧妙聯繫起來串聯成這麼一個故事;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徐庶希望藉此事激勵衆人,或者說是給張青製造聲勢、輿論。

古時候人迷信啊!特別一旦遭遇亂世,許多雄心勃勃的政治家、野心家用盡各種手段想方設法證明自個是天命所歸,真龍轉世的救世主,還別說,老百姓都信這個。不管歷朝各代起義的也好,造反的也罷,往往都藉助於民間對神祇、天意這些個信仰崇拜而造勢!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便是以“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的辦法來服衆;再到稍後咱們要講的漢末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也是通過畫符治病傳道,利用“漢行氣盡,黃天當立”的讖語,宣傳“黃天泰平”的思想,樹立自己的天命之相,這幾位是沒成事的;至於那些帝王或者起義成事得了天下的主兒,更是搶着給自個帶這頂高帽,秦始皇推崇“五德始終說”,自稱爲“祖龍”,宣揚秦朝取代周朝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受命於天,名正言順的;亭長出身得了天下的劉邦更是把自個比喻成赤帝子下界,專門來拯救天下百姓的!

所說這些不管是神話也好,謊言也罷,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用這種“君權神授”的方式證明自個的正統性,從而達到統治百姓、鞏固政權的目的。今兒張青得了這把紫金鞭,徐庶立馬順水推舟講了這麼一個傳說,無非也是要藉此啓發張青及衆人,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什麼暗示呢?就是宣揚天意!鞏固衆人的信念、思想。思想是強大的生命力,是堅定信念的基石,一個思想強大,精神信念堅定的人,可以成就許多大事!如果一羣思想信念堅定的人圍繞着一個給與他們精神、信念以支持、以支撐、以希望的人,那麼所產生的精神以及物質動力,將是十分驚人的。借天意來鞏固衆人擁戴張青的信念,徐庶的用心可謂良苦那!

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二十四回 上 賈文和巧獻連環計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十三回 上 賽窮奇大戰宛城兵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十三回 上 賽窮奇大戰宛城兵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三十七回 上 獻雄關母子歸故里第二十七回 下 張稚叔賭頭爭帥印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三十三回 上 先登死士奇襲虎牢第二十五回 下 祭天地羣雄討董卓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六回 下 狹路逢三好漢鬥勇第三十四回 上 中軍帳小英雄討令第十回 上 張楊府左慈收紋龍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二十二回 上 流浪兒地穴得至寶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三十一回 上 黑虎青龍酣戰朱雀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十四回 下 陷中軍猛虎鬥羣狼第三十二回 上 金戟將一招破三式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四回 上 寡敵衆甘寧劈惡賊第三十八回 上 李侍中陰獻絕戶計第三十三回 上 先登死士奇襲虎牢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八回 下 羣英雄立足伏牛山第二十六回 下 董魔王兵進虎牢關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十六回 上 文仲業陣前認義兄第二回 上 下揚州遏龍灘受困第一回 下 識知己鹿門小結義第二十三回 上 神戟將惡戰西三傑第二回 下 釋英傑甘興霸歸服第四十二回 上 遇英雄美貂蟬動心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二十七回 上 飛熊將陣前逞勇能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二十二回 下 馬孟起雪中戰呂布第四十回 下 無敵將單臂舞千斤第十五回 上 逞勇武文聘殺四將第十七回 下 金鑾殿漢靈帝賜旗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二十一回 上 羌漢聯軍兵起涼州第七回 下 豪結義伏牛山現寶第三十二回 下 賈文和巧獻安民記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一回 下 識知己鹿門小結義第十三回 下 文仲業二退黃巾軍第二十六回 上 孫文臺大戰汜水鎮第三十四回 下 汜水關金斧將逞威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長光武廟棲身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三回 下 獅子樓衆英豪受困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六回 下 狹路逢三好漢鬥勇第三十六回 下 明大義徐母責拗兒第九回 下 張雅叔常山得義子第二十二回 上 流浪兒地穴得至寶第二十一回 下 北地槍王力挑四將第十二回 下 四凶將夜圍南陽郡第二十回 上 虎威將槍挑張曼成第三十五回 下 二虎臣陣前對神兵第二十九回 下 呂奉先威震虎牢關第三十八回 下 衆反王明赴英雄會第二十五回 上 西北狼奉詔入京師第十五回 下 施神射孫仲陣前亡第十六回 下 白袍將三退黃巾軍第三十五回 上 十三將車輪戰徐晃第五回 上 凌公決匹馬退千騎第二十八回 上 救張楊趙子龍出陣第三十回 上 救公孫黑虎將攔路第四十一回 上 衆英豪合戰十字街第三十一回 下 帝星出三英戰呂布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第四十一回 下 無敵將敗逃司徒府第十七回 上 元帥府十三英結拜第十回 下 起黃巾中原大對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