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劉備出現,黃巾撤軍

只見公孫瓚身旁一人,身長七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劉焉皇族貴胄之後,詩書通蓋,他知道經雲:“手長過膝,蓋世英賢。”

目能自顧其耳是指耳朵高聳,厚大垂肩,自己能夠用眼睛看見自己的耳朵。亦有云:“耳大四寸,高聳垂肩者,主大貴壽長。”經雲:“耳能自睹者,吉。”

這無一不說明公孫瓚身旁之人勝是不凡,於是纔有這麼一問,或許是因爲對這人太過專注,劉焉沒有看到公孫瓚眼神之中的不爽,甚至有一瞬間的皺眉。

只不過,公孫瓚初來乍到,劉焉又是盟主,他不好太忤逆,正欲說話,卻不想身後那人卻對着劉焉開了口,只聽聞。

“吾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孝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見過盟主。”

公孫瓚眼中精芒一閃,心中暗道又是這招,還真是臉厚三千尺!尤其是劉備擅自出面,這一次要不是劉備再三請求自己,他是怎麼也不會帶上他的,整日裡虛僞作弄,絲毫不顯男子漢大丈夫的氣節,動不動就哭哭泣泣,甚是惱人。

且不管公孫瓚如何,就在劉焉聽到劉備自我介紹的時候,他眼神亮了,就連在座的諸侯們都是瞬間目光齊聚,緊緊盯着劉備,雖然大漢立國這麼多年,皇族子孫遍地都是,可是像劉備這樣的人,他們還沒有見過。

只不過這些人中神色各異,宗族聯盟明顯很高興,既然劉備是漢室宗親,那也就是說公孫瓚會投靠他們,這樣一來,聯盟內部他們的實力就會劇增,這可是大好事啊。

只是誰都忽視了公孫瓚本人,他眼裡的陰婺一閃即逝,可正好被袁術看在眼裡,不着痕跡的點點頭,心裡有了些想法,看那些宗室之人臉上的興奮,暗自冷笑。

不過看到公孫瓚被冷落,袁術站起來,走上前去,說道。

“伯珪兄,遠道而來,想必累了,不如與術一起吃點酒食如何?”

卻是忽視了心底暗自高興自得的劉備,不過劉備此人心思謹慎,發現公孫瓚的不悅,心中一驚,看來自己高興過頭了,有心想要拉回來兩人的間隙,可惜公孫瓚斜視他一眼徑自與袁術走開。

劉備冷眼袁術的背影,心裡不知在想什麼,可是對着劉焉面上卻是滿身笑意。

作爲盟主的劉焉還沒有主意袁術,他心底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把劉備抓在手中,於是立即拉着劉備的手,對着衆人說道。

“諸位,諸位靜一下,老夫要介紹一位大才給諸位。”

其實所有的人都聽到了,只是不喜罷了,因爲劉備適才介紹的時候特意聲音不小不大,所有人都聽得見,此時劉焉何意,衆人那裡還不知道,可是劉焉作爲盟主,他們不能不給面子,紛紛靜了下來。

就連一邊喝公孫瓚吃酒食的袁術也一樣,當然他還是小聲對着公孫瓚在竊語,兩人看起來相談甚歡,劉備一直盯着公孫瓚,看到如此,心中有些牴觸,不過臉上卻依舊和煦春風。

“諸位,這位壯士乃是大漢宗室之人,劉劉,字玄德,今日來投,本盟主心中甚慰,天下還是有諸多豪傑念及漢室,諸君當共同努力,討伐不臣!”

爲了照顧劉焉的面子,衆諸侯還是對劉備勉強一笑,可是對劉焉言語中的意思,他們不敢苟同,漢室已經被滅了,現在誰還真的是爲了所謂漢室,都是爲了自己罷了。

劉備卻似乎沒有看到諸人的無所謂,隨即說道。

“劉備人微言輕,但是心中依舊有熱血在沸騰,黃巾作亂,百姓民不聊生,在水火中掙扎,備一路隨行公孫瓚將軍,心中每每不忍見此慘狀,備也曾遊歷天下,結交豪傑,曾經發下大誓,今生必定盡區區尺骨,奮戰於民,救諸民於水火,雖死無憾矣!

怎奈,備位卑之人,未能有大功德,微末之中難以爲繼,此次前來只願七尺之軀能有所爲,爲諸位將軍馳驅開路,掃平前路障礙,拯救天下黎民之重任還依賴諸位將軍高義,備嘗渴望沙場殺敵,馳騁刀鋒之間,雖九死吾亦往矣!若諸將軍憐備心中所願,賜三尺長劍,備感激涕零!

備深知諸位將軍德行高遠,沙場點兵不在話下,值此天下危亡之際,諸位將軍奮起投戎,提三尺長劍下安黎民,上保天道仁義,功德無量,都是一方父母,百姓無不感恩戴德,來世銜草結環以報諸位將軍之大恩。備每每想到這些,心中難以自持,期望有朝一日,能爲諸位將軍盡綿薄之力,牽馬提刀,今日有幸見到諸位將軍,實乃備之大幸也!

上天可表仁義之師,聯軍有諸位將軍左首,勢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此乃天下執幸!芸芸蒼生之幸!備嘗念及諸位將軍勞苦功高如此,恨不得左右以待,爲諸位將軍馳驅,今日前來,還望諸位將軍感備之願,惜備拳拳之心,若有來世,備願銜草結環,以回報諸位將軍大德!”

劉備邊說邊哽咽欲泣,好不感人,衆諸侯都被他這一刻的言辭感觸,都沒有想到這人居然有如此大智慧,大德行,甚至老好人陶謙雙眼通紅,已經被這一番言辭感動不已,恨不得促膝長談,同榻而臥。

只有寥寥幾人似乎並不以爲然,其一乃是袁術,其二董卓,袁術看得出這人何其虛僞,言辭雖然懇切,但是句句都像放屁,溜鬚拍馬,只想要得到好處。

至於董卓,這廝看都沒有看他一眼,董卓性烈,敬佩的皆是英雄豪傑,刀鋒不虛之輩,如同呂布這樣的人,劉備此人贏弱不堪,儘管面目可是,但區區皮囊怎能成就大業,因此對他而言看上一眼都會污了他的眼,索性視若無睹的好。

但是不得不說,劉備感言至深,情真意切,其餘諸人或多或少受其所感,心中都有些共鳴,算是認同了他的存在,認同了他宗室之名,不過這又如何!

劉焉也發現劉備大才,心中收入帳下的慾望更勝開始,於是驅寒溫暖不在話下,衆劉氏宗親之人盡皆對他刮目相看,熱枕以待,劉備算是達成了願望。

只有一人眼中寒意不減,那就是公孫瓚,劉備此人心思謹慎,言語多是煽動人情,不自覺對其產生好感,公孫瓚對這樣的人很不感冒,其帳下田楷等人皆是叫他遠離此人,言及此人大志,甚是不簡單。

公孫瓚若不是估計同門之禮,早就驅之門外了,此時有看到這番,公孫瓚心中有些警示,居然言辭之間就能和這麼些諸侯打成一片,劉備果真不簡單,若是給他一方天地,將來必成氣候,念及此處,公孫瓚暗暗提防劉備。

由於有公孫瓚率衆來投,之後又陸續有小股人馬慢慢趕到,劉焉作爲盟主,大手一揮,決定爲衆人接風,大擺酒宴洗塵慶祝。

酒酣胸膽,聯軍大寨,尚未開戰就已經大肆慶祝了,有識之士都認識到前景堪憂,不過自家主公又都有主張,他們也無可奈何。

值此之際,洛陽城中,張寶最終決定還是依照王帆之計,暫避鋒芒,退守青州。只不過在臨走之前,張寶決定縱兵三日,以激勵士氣,王帆見狀,百般勸阻無效之後,心中滴血自愧不已,看着肆意的張寶,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飲其血,拆其骨,將之挫骨揚灰,心裡更加下定決心一定要叫張寶償還這一切!

王帆現在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張寶對他信任百分,由他打理着黃巾撤退的一切事情,而王帆得知聯軍行爲之後,心中暗歎不足與謀之人,好在自己沒有將希望放在這羣人身上。

一切準備就緒,天國黃巾在張寶這個皇帝發下兩道聖旨之後,開始悄無聲息的撤退。

第336章 形勢嚴峻第154章 曹孟德第200章 趙校尉的計劃第63章 你不能死!第179章 各懷鬼胎第41章 十二支來客第292章 夜襲(上)第169章 劉備出現,黃巾撤軍第230章 大秦皇族,秦峰第50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282章 秦王到第116章 戰未起,宮已亂第128章 張角的猜測第121章 靈帝薨第58章 兀立索的噩夢第312章 計奪鄴縣第158章 我是燕雲騎的主人第337章 天,收我不得第198章 不死不休的殺戮第309章 戰呂布(六)第131章 洛陽哀嚎第99章 風窩第277章 西京學宮第8章 忽悠一個小弟第318章 冀州大族第220章 父之過,子倍償第290章 秦王得冀州第197章 火···火把第60章 死前的祭歌第28章 兩老兒辯世家第205章 他,來了!!!第192章 白波投涼州第202章 大戰之後的平靜第169章 劉備出現,黃巾撤軍第63章 你不能死!第176章 虎牢空城第348章 神箭逞威第311章 徐盛膽大入虎穴第349章 王帆報血仇第1章 異數降生第167章 會見第213章 始末第327章 鴻門宴(中)第184章 對峙第362章 神將馬超隕落第277章 西京學宮第44章 抵達第304章 戰呂布(一)第309章 戰呂布(六)第332章 嘴臉第319章 草原人的第三次進攻第257章 江夏戰起第255章 三十萬的部落第51章 身在何方?第251章 負荊請罪第247章 袁術挖牆腳第204章 得意須盡歡第37章 救難民第268章 或許這纔是秦王第158章 我是燕雲騎的主人第62章 暴露第52章 戰!戰!戰!第212章 昭姬,你瘦了!第325章 半路殺出個公孫瓚第210章 “革命”好吃嗎?第185章 搶了你又如何第113章 真正身份∥第324章 懼死否第209章 王的霸氣第195章 中原數分,戰國格局第328章 登上城樓第4章 士族天下第41章 十二支來客第232章 倉鼠畢竟只是倉鼠第358章 徐晃激動了第61章 保證?第147章 一介妖人終消亡第271章 鮮血鑄悍將第63章 你不能死!第336章 形勢嚴峻第342章 北方突變第180章 洛陽在哀嚎第318章 冀州大族第219章 鐵骨白掙第320章 城門深坑第321章 全軍覆沒第257章 江夏戰起第2章 拍的一手好馬屁第162章 苦肉計第277章 西京學宮第154章 曹孟德第138章 洛陽大審第332章 聯軍散第9章 那事兒有戲第321章 甄姬第57章 笑裡藏刀第308章 戰呂布(五)第355章 出擊還是待勞?第93章 尊主是什麼?第275章 神秘的無敵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