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公孫瓚的顧慮

汜水關,又稱虎牢關。

它是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公孫瓚一路掩殺,三千白馬義從彪悍無情,金戈鐵馬,公孫瓚更是一馬當先,長槍挑遍黃巾駐軍,血流成河,沒有一個人可以抵擋公孫瓚的銳利兵鋒。

三千白馬義從只損失數騎,就已經來到了汜水關前,公孫瓚更是虎膽雄張,大有一舉拿下汜水之勢,從聯軍營寨到汜水關前,那些黃巾軍們根本抵抗不了他的兵鋒,一觸即潰。

開始,公孫瓚感到十分不安,他害怕中了黃巾奸計,因爲這一路上,他們是在太順利了,所以限制了公孫瓚行軍速度,不過爲了保證安全,公孫瓚下令一個降卒不留,全被無情殺戮,流血漂櫓。

此時汜水關外,公孫瓚已經擺好了陣勢,身後三千白馬義從嚴陣以待。

其實騎兵攻城是最不現實的,中原大地上,騎兵的珍貴可想而知,可是公孫瓚爲了自己的目的沒有辦法,這三千白馬義從是他的子弟兵,戰場之上,他們生死與共!

公孫瓚卻不會真的拿着騎兵死命攻城,他要殺殺黃巾軍的銳氣,誘使黃巾軍出城,騎兵掩殺,若是黃巾軍不肯出城,公孫瓚也只得先派出劉焉給的一千步卒攻城,之後再另謀他路。

他只是先鋒,並不是真正的主力大軍,他能打到這裡損失幾乎可不計,已經算得上是大勝,他的目的也達到了,不過這裡路的勝利叫他野心膨脹,若是能一舉拿下汜水關,那他公孫瓚絕對可以一舉成名,名揚天下。

汜水關上,悄無聲息。

只有被風吹得“嘩嘩”作響的旗幟,不知道是血腥前的安寧,還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恐怖,關外是數千聯軍將士,仰望關上,旌旗飄揚,塵土四濺。

公孫瓚眯着眼睛看着汜水關,臉上陰晴不定。

“主公,有些不對勁!”

這時,公孫瓚身後一個將軍驅馬走到他身邊,凝重的說道。

公孫瓚轉頭看了一眼,來着是自己的心腹大將關靖,於是點了點頭。

“士起,你也看出來了?”

關靖點點頭,不知道爲什麼,他覺得一直以來都有些不對,黃巾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覆滅漢朝,可是對上他們爲什麼就潰不成軍呢。就算白馬義從皆是百戰精銳,可是他可不會自信到白馬義從戰無不勝,滅了這麼多黃巾軍,只損失數騎,這更本就不現實,但確確實實發生了。

“主公,我們征戰這麼多年,還沒有一次這麼簡單的吧?”

公孫瓚點點頭,他怎麼會不知道,作爲一軍主將,他想的要多得多。

黃巾軍的作爲實在太詭異了,讓他這位久戰沙場的老手都心虛了,他不怕生死搏鬥,沙場之上,你死我活,憑的是士卒精銳,戰刀鋒利,可是對於未知的東西,誰都會恐懼不安。

面對不堪一擊的黃巾軍,還有這座詭異的堅固城關,他實在沒有把握,不由問道。

“是啊,我們打了這麼久的仗,草原上我們怕過誰,可是這是中原,不是草原上那些四肢發達的蠻夷,中原之地,臥虎藏龍,說說吧,這一戰怎麼打,你有什麼看法?”

關靖眉頭緊皺,他能有什麼看法,不過對於心底的不安,他還是說了出來。

“主公,末將覺得我們還是暫緩攻城吧,等連軍主力到了再說,畢竟我們的軍隊都是騎兵啊,白馬義從都是我們的兄弟,精銳之卒,不能浪費在攻城上啊。”

公孫瓚握着戰刀的手緊了緊,他不甘心,亂世之中要想崛起,就必須有人才來投,這樣才能立足發展,可是要想別人來投就必須有名聲在外,否則誰都不知道你,就算遇到了賢才武將,人家聽都沒有聽說過你,又怎麼會心甘情願投靠你呢,他之所以投靠聯軍,就是因爲這是一個機會。

似乎看出了公孫瓚的不甘,關靖又說道。

“主公,末將以爲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公孫瓚眉頭一挑,沒有說話。

看似乎有戲,關靖接着進言道。

“主公你想,我們當初來的時候田楷先生不是說了嗎,我們此行建功是一定要的,拿個先鋒將軍,建立一番功業,卻又不能太奪目,搶了諸侯們的功勞啊。”

公孫瓚渾身一顫,自己似乎忘乎所以了,他的實力太弱,要是一舉拿下虎牢關,那對聯軍來說固然很欣喜,可是這置那些諸侯們於何地,他們肯定會不高興,或者嚴防自己等人,一個說不好,就算被吞併也不是不可能啊。

“士起,繼續說。”

“諾!主公你想啊,我們一路征戰,殺了那麼多的黃巾士卒,但是本部人馬卻損失很輕,如此赫赫戰功,聯軍是不會抹殺,也抹殺不了的,那些諸侯們一定會給與我們利益。

這一方面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可也算禍事啊,當初田楷先生就說過所謂聯軍,都只不過是一羣虎狼之輩,與黃巾何異,他們在意的只是自己能得到什麼,想來將軍已經深有體會了吧。

所以我們就算能拿下虎牢關都不能拿下,因爲這塊骨頭不論肉多肉少都是衆諸侯的,我們喝點湯就好了,雖然以主公雄才偉略,不以爲忤,但是這就是強弱之分啊,但有一日主公強大了,那這些諸侯就不用理會了,可是現在,我們還不能與諸侯們反目啊。”

公孫瓚臉上氣得發黑,不過沒過多久,他就笑了,拍了拍關靖肩上的鎧甲。

“士起,沒想到你想的還蠻多的!”

關靖立馬獻媚笑道。

“主公,末將微末之計,還都是和田先生學的,田先生纔是真正大才啊。”

公孫瓚不由想起了遠在幽州的田楷,那個羽扇綸巾的文士,看來真的不是一般人啊。

“士起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才能我知道。”

“主公謬讚了,末將慚愧。”

公孫瓚笑笑不作言語,看着堅城虎牢關,忽然下令道。

“全軍後退五里紮營,等待援軍!”

關靖在一旁道。

“主公妙計!”

“屁個妙計,士起,傳令下去,就說黃巾軍設有陰謀詭計,不過已經被本將看透了,不足畏懼,今夜仔細巡營,小心黃巾偷襲,莫要輕心。”

“諾!”

隨着關靖離開,公孫瓚對着虎牢關冷笑一聲,掉馬離開。

沒有人看到虎牢關上兩個人頭躲在城牆之上在偷窺,偷偷摸摸的,等到公孫瓚離開之後,兩人好像才放下心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哎,真是一場虛驚啊,王大人只留下了一百士卒,就要我們抵抗聯軍先鋒軍,嚇死我了。”

另一人似乎還心有餘悸,不斷喘着粗氣。

“幸好一切都是按着王大人想的,那將軍果然不敢在進軍攻城,要不然,我這一百多斤肉可就交代了。”

“是啊,王大人還真是神機妙算,比當初軍師恐怕都不遑多讓了吧。”

“屁,軍師是什麼人,王大人很厲害,可是想比軍師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你小子還是把着點嘴,要是別人聽到了,準會揍你小子,軍師是禁忌,你不知道啊!”

那人立即閉嘴,似乎想起了什麼,一臉獻媚。

“大哥說的是,謝大哥。”

“好了,別耍嘴皮子了,稻草人都已經綁好了,我們也該逃命了,這次回去一定能得到重賞的,去通知弟兄們,我們準備撤了,留給他們一座空城,氣死他們。”

說着,兩人陰笑着離開了城頭。

第45章 老道士吐了第153章 賈詡之謀第89章 霸王徒弟第68章 酒逢知己第330章 陳宮第8章 忽悠一個小弟第258章 楊弘的有備無患第323章 放風箏戰法第123章 戰火該燃燒了第320章 信還是不信第4章 士族天下第205章 他,來了!!!第283章 秦王之怒第45章 老道士吐了第311章 徐盛膽大入虎穴第348章 袁紹亡第363章 曹操的果決第248章 徐庶北上,鹿門封山第13章 潁川書院一老翁第319章 甄家劫難第70章 他叫秦峰第47章 上善若水第13章 潁川書院一老翁第329章 白麪文士第179章 各懷鬼胎第351章 威勢天下第234章 氣急敗壞是劉和第93章 尊主是什麼?第313章 冀州最後一戰第95章 這就是老秦人第133章 江東以及洛陽宴第65章 殺戮第352章 陳宮說曹第246章 始皇遺旨驚天下第326章 草原之上築京觀第191章 殺戮進行時第330章 陳宮第363章 曹操的果決第136章 酒後開殺第367章 大結局第58章 兀立索的噩夢第73章 士農工商第339章 落魄將軍第254章 兀立索的到來第251章 負荊請罪第160章 諸侯匯獵起兵第80章 震撼第318章 冀州大族第106章 不一樣的黃巾亂第98章 四大區域第271章 鮮血鑄悍將第347章 出征遼東第317章 欲降高順第367章 大結局第11章 三生石邊話憂傷第307章 戰呂布(四)第229章 白掙未死!第41章 十二支來客第47章 上善若水第24章 此物名曰火鍋第265章 新的大秦帝國第356章 許敗不許勝第321章 甄姬第57章 笑裡藏刀第341章 恩威並施第8章 忽悠一個小弟第47章 上善若水第12章 雙重離殤第366章 牧野之戰(下)第229章 白掙未死!第330章 死戰不休第139章 如願以償第57章 笑裡藏刀第248章 徐庶北上,鹿門封山第303章 鬥將計第253章 幷州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第165章 劉焉做盟主第111章 利益劃分ǚ∥第16章 老頭怒了?第271章 鮮血鑄悍將第366章 牧野之戰(下)第208章 老秦敢效死第306章 戰呂布(三)第91章 趙天第187章 禍不單行(上)第276章 選擇終身大事第156章 百家秘辛第352章 陳宮說曹第217章 天下變,燕雲出第212章 昭姬,你瘦了!第319章 草原人的第三次進攻第131章 洛陽哀嚎第337章 天,收我不得第360章 烏巢糧草毀第5章 秦家大院那些事兒第272章 將軍淚第56章 胡力的野心第101章 祖龍的自述第360章 烏巢糧草毀第73章 士農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