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

銅雀臺,曹叡設宴招待司馬懿。

誰都知道司馬懿心情不好,可這依舊是豐盛的宴席。

曹叡端坐上首,不理右首第一就坐的司馬懿神態,自顧自觀賞臺上的歌舞,並輕撫手掌拍打節奏,很是快樂、享受的模樣。

如同這天下要亡……雖然最倒黴的是自己,可也有太多的人陪葬。

只要想通了這一茬,也就沒必要太過憂慮。

自己不過七尺之軀,活着睡覺也不過睡一張榻,死了也佔不了一丈寬的地,所以天下根本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活着佔不了天下,死了更佔不了。

而自己活着的時候又困頓宮廷之中,活動見聞有限,甚至真正的天下是什麼樣的……還得靠形形色色的近臣、公卿來告知。

天下究竟是天圓地方,還是雞蛋模樣?

公卿、近臣們怎麼說,那天下就應該是什麼樣的。

所以在意、強求太多的東西……實在是沒有意義。

曹叡想的很開,神情寬慰……天下不是自己的天下,也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朝廷的天下。公卿百官們組成了朝廷,這撥人不想跟着大魏朝廷一起死,那就要竭盡一切能力試圖挽救。

至於最終是個什麼模樣,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曹叡目光專注盯着舞姬妙曼身姿,發出只可意會的嘿嘿笑聲,一側坐着的曹爽下意識的跟着做笑。

這半年來他很是辛苦,原本一張可愛的圓臉也消瘦、清減了許多,光潔圓潤的下巴也多了密密麻麻的一茬短鬚,更似雄壯男兒。

司馬懿聽到曹叡的低沉狹促笑聲,不以爲意,只覺得世事無常。

什麼都在變,都朝着壞的一面變。

大勢已在敵國,己方鬥志瓦解人心渙散,宛若行屍走肉,自然什麼都不順。

若在這樣拖着,不需要等敵國發起總攻,己方就會自上而下的發生組織性、制度性的瓦解。

或許就如戰國七雄之一的田齊,當天下反秦志士熱切期望之際,結果當年與秦並列的東帝齊國竟然就那麼很乾脆的投降了。

沒有投降輸一半的說法,秦國遷徙齊國公室於關中,後來前漢也遷徙諸田於關中,持續削弱田氏在齊地的影響力。

對田氏公族來說,齊國不戰而降不僅亡國,還輸了田氏公族的天下。

對田氏公族來說,封邑內一切,就是他們的天下。

因此決不能效仿田齊不戰而降,哪怕要投降,也要有條件的投降……條件是打出來的。

到了眼前這一步,司馬懿冷眼旁觀,只想全身而退。

待宴席結束,司馬懿與尚書令陳矯一起入內,在偏殿與曹叡會面。

司馬懿直問:“敢問陛下,比之武皇、神宗皇帝如何?”

“仲達愛卿所問,朕素有自知之明。”

曹叡目光下垂觀看自己鼻樑,笑吟吟模樣:“論撫慰吏士,決勝沙場,武皇帝才能百倍勝我;論御使羣臣,神宗先帝又十倍於我。故今時今日,當羣策羣力,唯有諸卿各展所長,同舟共濟,其心併力纔可匡扶社稷於危難之中。”

擡眉去看司馬懿:“仲達愛卿,席間再無二心者,大可坦言。”

“唯。”

司馬懿稍稍拱手,深吸一口氣先去看對面的陳矯,陳矯自寄以厚望的次子劉騫被北府處死後就瞬間蒼老了,已不見昔日的爽朗氣度,整個人如同風中殘燭,苦苦支撐。

看着陳矯,司馬懿語氣沉肅:“今大敵當前,國內人心動搖可謂朝三暮四,故絕不可坐以待斃。否則吏士志氣消沉人心畏戰,旋而人心思退,再思變。到那時禍起於內,神仙難救。”

陳矯乾巴巴問:“依仲達之意,可是要反攻?”

陳矯話一落地,就露出濃濃的嘲諷之意。

這些年始終是漢軍主動進攻,打的魏軍層層後退,根本站不穩;現在以這樣倉惶之衆反而深入敵軍控制區域作戰,無異於羊入虎口。

看陳矯的哂笑模樣,司馬懿就能猜到陳矯在思索什麼。

司馬懿繼續說:“今看似敵強我弱,實則不然。田信篡立之心天下皆知,其國內吏民必有思念舊主者,故兵勢雖衆,卻多是懷怨之士。我以爲當早作戰備,待田信篡立之際,我軍可大張聲勢爲漢討逆。”

“其國內上下猜忌,新舊之人彼此猜疑,雖有十分力卻使不出一分。我軍多立旗號,故作聲勢以行迷惑。期間煽動劉氏舊吏,其國自亂矣。”

司馬懿說着轉而去看曹叡,神情鄭重:“陛下,至此板蕩之秋,臣以爲久守必失。唯有放手一搏,方有一線生機。”

曹叡微微頷首:“仲達愛卿所言甚合朕心,奈何吏士戰意萎靡,難以復振?”

“陛下,非我軍吏士不如敵國,乃國家連戰連敗,軍餉待遇淺薄,故士氣沮喪。臣以爲國家當樹立威信,大開宮室、府庫之財,施以重賞,必能砥礪士伍。”

司馬懿要敗光國家積蓄的貴重金屬或各種奢侈品,曹叡聽了只是沉默以對,不做表態。

曹魏朝堂搜刮天下,自然存有很多的財富……這種財富以貴重金屬、珠寶、玉器之類爲主。

與其拿金銀貴重金屬去交好北府重臣、談判停戰協議;不若把前散發給士卒,激勵他們的作戰勇氣。

士卒拿到金銀,還不是轉一圈換成布匹、糧食,轉了一圈又回到了朝廷、世家手中?

帶動了全盤商業,有了內部經濟循環……這就是府兵之所以強盛的根本原因。

府兵強在物資充足,物資充足是因爲田信肯花錢;正是因爲處處都有看得見的錢,爲了掙錢,北府治下的經濟活力高漲。

但凡有一點想法的人,都會積極投入生產,以獲取經濟利益。

經濟運轉起來後,自然物以稀爲貴,缺什麼就有人生產什麼。

因此北府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後,可以從軍市獲取各種補給,而這就是漢軍、魏軍所不具備的巨大優勢。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把不能吃的貴金屬變成可以流通的錢,用錢刺激魏軍的作戰士氣,再建立依託於魏軍的軍市商業體系。

而最關鍵的是現在北府忙着篡立,人心動搖需要維持穩定。

所以北府在今明兩年不可能發動進攻或反攻……這正是魏國重新建立軍事信心的唯一機會。

軍事信心,就要通過軍事行動來建立。

主動進攻,隨便搶點東西回來,然後評定大功、給與重賞……自然信心就有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八十二章 貓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五百章 預估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