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遺憾

荊襄古道,劉備坐在戎車上目光留戀打量遠近景色。

如今雖恢復生產,秋後依舊是一片蕭索。

他手裡把玩一枚橙子,悠悠長頌:“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呀……”

自己就是那將要落入西山的白日,決戰中原將是最後的戰機。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唱誦這幾句朗朗上口的詩,劉備卻無多少喜悅之色。

決戰中原,就是一場賭博。

東征失利時,就已決定放棄,這是讓他很難受的一個決定。

可關羽重新提及,自然說到他心坎兒裡。

就連反對東征,執意要打關中的田信也開始支持打中原決戰。

原因太簡單了,不爲別的,只是不想讓自己有遺憾。

或許田信有信心在戰敗後收拾局面,不怕戰敗。

不像關羽,高齡之下,已顧不得今後局面不局面。

諸葛亮肯定是反對決戰中原的,可依舊退讓一步,還不是有意成全自己?

北上襄陽的路上,劉備感慨非常,一度想否定決戰中原的計劃。

可想到張飛,又不忍心拒絕。

橘林館,田信只穿一條四角褲在長屋裡舞劍,此時長屋內哪有什麼工匠,佈置了許多帷幔。

“黃沙百戰穿金甲,將軍難免陣上亡。”

“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

用普通話輕聲唱誦,反正沒人能聽得懂,田信得意舞劍,上身明顯疤痕多系箭傷足有十七處,微不可察的傷痕更是數不盡數。

這些積累的傷痕、功勳已經得到兌現,現在也沒什麼好在意的。

不說別的,在軍營裡脫掉衣服,這身傷疤最能鼓舞士氣。

士兵肯定怕死,但更怕受傷。

舞劍完畢,田信精神抖擻,披上外袍來到院中,關姬正在圍欄前給裡面的六位大爺投喂嫩竹,見六位大爺齊齊朝圍欄爬來,關姬扭頭去看就見田信出來,略有結巴:“夫君醒了?”

“早醒了,等不來飯食,只好自己出來了。”

田信伸手從圍欄裡抓出一隻大爺抱在懷裡,笑說:“我有御獸秘術,夫人若肯屈居我下,我就傳授夫人。”

早幾次見面時,就能感染關姬,沒有消耗名額。

可受封翁主、公主爵位以來,人家爵位比自己高,反而不能感染。

關姬口吻硬氣,盯着田信懷裡可愛的大爺,又斜眼看田信:“休想,我乃大漢公主,夫君與我應相敬如賓。”

“這就難辦了……夫人你看這小傢伙多纏人?嘖嘖,快看,吐舌頭了。”

“沒良心,枉我餵了一早。”

她握着一截嫩竹戳戳田信懷裡的小傢伙,問:“夫君,陛下應至襄陽,我等何時啓程?”

田信將懷裡抓住嫩竹啃食的小傢伙遞到關姬懷裡,挽起袖子抱起新送來的兩捆嫩竹投入圍欄中:“看魏軍,魏軍若退,你我月底啓程即可。至今不見陛下徵召,可見魏軍已退。”

關姬卻捧起懷裡的大爺朝左一甩拉回來,又朝西一甩拉回來,似乎在出氣。

隨着天色漸亮,關興、田嫣等大大小小近百個少年、孩童涌來,四處玩耍,這可就幸苦了六位大爺。

也辛苦了關姬,在侍女爲她打扮後,端坐堂上與田信一起處理楊儀發來的公文。

她是坐不住的人,長屋外面遠近的玩鬧、起鬨聲音深深吸引着她,既想跑出去玩耍,又怕失了禮儀,何況她出去了也跑不動。

“今年昭陽邑軍田能有一千八百頃,大半是灌溉便利的水田。夫人猜一猜,明年秋季時能收多少麥?”

關姬聽了頭一歪,拿起一把算籌:“我算算。”

田信則提筆書寫批示:“南陽所在鎮戍軍屯,皆令秋播麥,春種慄,稻隨其土宜。水陸兼用,要使地無遺利,兵無餘力。待收穫時,能公私俱濟。”

關姬側頭觀察:“夫君還真應該做個麥侯。”

田信看一眼她擺在面前散亂的算籌,只是笑笑,拿起另一卷竹簡閱讀,這是楊儀、龐林預估的明年產量預估。

只是掃一眼,大約麥、慄、稻合計能有八十五萬至九十五萬石之間;另有許多豆類不算軍糧,屬於副糧,能有十萬石左右。

徵北軍一月軍糧消耗在五萬石,一年消耗在六十萬石。

如果單純駐守,實際消耗應該在四十五萬石左右,這十五萬口糧缺額從其他採集的食物中得到補給。

終於能自給自足,等到後年水利設施越齊備,工具越充足,對地力、水利利用更科學、更高效,就目前的一千八百頃地產糧能達到最少一百五十萬石。

不因別的,就因爲這裡是灌溉水田。

而荊南、江東的土漢士民往往一年只種植一茬稻田,就能滿足正常的消耗,讓差點餓死的田信十分想不通。

哪怕過去幾年缺糧缺的要死,荊南官吏依舊沒有推廣麥,受限於水稻品種,也沒有人推廣、試驗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的技術。

似乎這些官吏只是爲了治民、徵兵、徵稅,或者跟境內豪強喝茶。

不僅長江流域,徐淮地區也缺糧缺的要命,依舊單純種植水稻或慄,農業技術發展緩慢。

除非水稻遭災減產,纔會急急忙忙種一茬麥子以保證冬季有飯吃。

麥子有什麼不好?

雖說磨面技術比較落後,麥餅跟法棍一樣堅固,可這真的很充飢。

寧吃慄稻一捧,不吃粗麥一斗。

想不明白爲什麼遲遲沒有推廣小麥,那隻好自己來了。

瞥一眼抓算籌計算的關姬,田信提筆在竹簡上批寫兩個字‘已知’,一把合攏竹簡扎捆,放在一邊的木盤裡,免得被關姬看到。

昭陽邑,夏侯平領着百餘騎士卻撲了個空。

不僅沒抓住劉升,也沒抓住耿頜。

博望,劉升、耿頜在十餘騎從簇擁下北歸,劉升不時回頭,那裡是張苞禁閉的營壘。

臨走,張苞拒絕見他,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再逗留挑戰張苞的耐心,張苞說不好會抓了他們送往襄陽請罪。

耿頜也不時回頭,惆悵不已:“公子,難道要爲曹氏效力?”

“先看局勢,我也希望父親能北伐成功。”

劉升面目與劉備酷似,笑容明淨:“身在曹氏,封侯尚且艱難,我豈會傾心於曹氏?”

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九十四章 議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着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四百章 衛軍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章 遺憾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十章 夜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三十二章 貪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七章 夷營督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三十五章 攻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