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六百石的官缺你也要和我爭?

解決了這些世家豪族的問題,關中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搞定,朝廷公卿百官,也都沿着武關道,有序的向着南陽出發。

長安城頭,看着獨自一人吹着風的劉奇,戲志才也不做猶豫,沿着築道傷了城頭,看着面上帶着幾分糾結的劉奇,戲志才輕聲問道,“主公,看什麼呢?”

劉奇瞥了一眼其他三面城牆上熱火朝天勞作的百姓,擡頭向西北看去,嘆了一口氣說道,“遙想漢武當年,大漢強盛,涼州、幷州皆是我大漢兵鋒所指之處,可如今,涼州羌賊並起,幷州羌胡橫行,就連左馮翊、右扶風,也面臨着羌人的不斷襲擾,我大漢,卻無能爲力,看到我大漢的關中故土,殘破如斯,本侯,心有慼慼。”

戲志才抿着嘴角說道,“主公,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有主公重整河山,於我大漢來說也是好事,最少,百姓不必再如此辛苦了。最重要的是,從主公的舉措中,屬下看到了,我大漢百姓心中被激起的那抹壯志,自力更生,自強不息!”

劉奇沒有接戲志才的話茬,反而看着城下忙碌勞作的人馬,含笑問道,“志才,本侯準備將這些悍卒全部收編,不知道你以爲如何?”

戲志才輕輕搖了搖頭說道,“主公,這些人,看起來強大,可不少人都身懷暗傷,或者年紀偏大,最重要的是,如今,我荊州,養活不起這麼多的軍隊。以屬下之見,主公不妨讓這些人如同昔日收繳的袁術麾下敗軍一般,作爲屯田兵,擇其優者,收編入伍,足夠訓練出一支強大的隊伍了。”

劉奇嘆了一口氣說道,“本侯也想啊!可如今關中殘破,這十餘萬人,個個都是青壯,本侯就是想讓他們在關中逐步安家,也缺少足夠的婦女啊!”

戲志才嘴角輕抿,隨後挑了挑眉頭說道,“主公,如今關中缺少婦女,可週邊羌人、胡人,不缺少婦女啊!普通百姓震懾不住這些異族婦女,可這些人,主公還怕他們震懾不住羌胡婦女麼?”

劉奇含笑問道,“志才,計將安出?”

戲志才也不猶豫,含笑說道,“上策,自然是主公用錢糧從羌胡手中換取婦女,如今北方大旱,關中、河北、中原都飽受災難,我就不相信,羌人、胡人的居所,沒受到影響,那些羌胡之間,對自己部落的婦女可能保護的嚴密一些,可爲了糧草,主公還怕他們相互之間抱成一團麼?”

戲志才頓了頓說道,“下策,當然是主公動用大軍清掃,留下羌胡婦孺,其餘人馬,就看主公如何處置了。”

劉奇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這事情,我等不適合出面,到時候你給錢銅和蔡瑁打個招呼,讓他們進行操辦,到時候那些人鬧騰的厲害了,大不了朝廷出面,斥責一番,要是朝廷出面,那些人反應過來,到時候事情反倒就對我等不利了。”

戲志才頷首道,“主公,屬下省得。”

就在這個時候,韓暨匆匆的從城下奔了過來,開口說道,“主公,黃老將軍傳信,說司馬德操命人佔了陳倉,黃將軍奉命接受陳倉,那傢伙率着人馬駐紮在陳倉不願離去。”

劉奇開口問道,“漢中兵馬是誰領軍?”

韓暨穩重的說道,“主公,黃將軍信上說是一名叫魏延的將軍,屬下卻未曾聽過此人。”

戲志才撇了撇嘴說道,“原來是這傢伙。”

劉奇聽到魏延的名字,倒沒有多少意外,魏延本領不弱,自己整編新軍之後,有本事的人自然都會緩緩露出頭來,自己沒聽說過這傢伙,還以爲這傢伙年紀還小,可能沒參軍,可戲志才知道這個名字,倒是讓劉奇多少有些意外。

看到劉奇錯愕的神色,戲志才含笑說道,“主公,這傢伙是文仲業從南陽軍中提拔出來的,跟隨文仲業征討漢中,立下不小功勳,就是性子,多少有些桀驁不馴,被德操先生看中,留在了漢中聽用。”

劉奇稍稍猶豫片刻,開口問道,“魏延率領的隊伍是何處的隊伍?”

韓暨開口答道,“主公,軍報上說是主公親定的軍隊,喚作山地軍。”

劉奇點了點頭,“傳令魏延,率軍入長安,隨本侯回南陽去,聽候任用。”

等到韓暨離去之後,劉奇這纔開口問道,“子初和徐榮等人到了什麼地方了?”

戲志才稍稍思慮一番,開口說道,“主公,要不了多少時日,劉子初也就能到長安了,如今朱儁請纓留在長安,在主公看來,是好是壞?”

聽到戲志才的話,劉奇稍稍側過頭,帶着幾分無賴看向戲志才,“志才,依你之見呢?”

戲志才含笑看着說道,“主公,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來,當今天子是漢室正朔,主公也是漢室宗親,若是辨明正朔,主公的血統,怕是比當今天子還要純正哩。”

劉奇微微眯着眼睛說道,“志才,你這話,要是被那些老學究聽到了,怕是接下來些許時日彈劾你的奏章表文,都夠本侯府中一月引火了。”

戲志才眼觀鼻,鼻觀心,絲毫不以劉奇的話語爲忤,淡淡的說道,“戲忠,是主公的家臣,不是大漢朝堂上的公卿。如今太僕朱儁請纓留在長安,廟堂上公卿空缺,再不濟主公也要將廟堂上光祿勳和太僕的位置補上,要不然,怕是會受到天下人的嗤笑,最重要的是,主公,是時候在朝堂上留一些自己的人手了。”

劉奇眉頭微微抖了抖說道,“聽聞潁川荀爽恪守潁川荀氏舊宅,隱居山野,本侯聽聞,如今潁川荀氏,學識名望,以荀悅爲最,本侯欲召荀悅爲太僕,不知志才以爲如何?”

戲志才稍稍猶豫片刻,開口說道,“主公徵召人才之舉,確實用心,只是,主公需得清楚,荀悅雖然大才,可從未曾在官場任職,若是主公召其爲議郎、侍郎、逐步升遷還好,可這一步登天,卻是有些不妥。”

劉奇含笑道,“荀仲豫至誠君子,這事情要是妥了,纔是壞事哩!”

聽到劉奇的話,戲志才稍稍愣了愣,隨後才反應過來,指着劉奇說道,“主公,你,你這是要逼死荀仲豫啊!”

劉奇看着戲志才,含笑說道,“志才,今日本侯此舉,看似將荀仲豫逼到了絕路上,實際上卻是爲了荀氏好,荀公達亦是謙謙君子,胸中自有丘壑,若是本侯與陛下起了爭執,這叔侄二人定然胸中不暢,不若今日本侯斷了荀仲豫念想,也免得本侯難做。”

戲志才點了點頭說道,“太僕一職,除卻虛銜,如今主公若是不打算養馬,並無多少實權,可這光祿勳一職,不知主公意中何人?”

劉奇嘆了口氣說道,“天子身邊有虎賁王越,本侯最初的意思,是想讓那人出任光祿勳,有賈文和出任執金吾,內外兼顧,如此,京中大事,本侯就沒什麼憂慮了,只可惜……”

之前商議,劉奇心思已經定了下來,由甘寧出任執金吾,那依着劉奇的意思,這光祿勳的位置,就是賈詡的了,戲志才也沒多問,點了點頭說道,“賈文和運籌帷幄,不在屬下之下,有良、平之奇謀,又對主公忠心耿耿,最重要的是,這傢伙狡詐如狐,知道如何明哲保身,將它放在這個位置上,確實是個好主意。”

劉奇點了點頭說道,“賈文和老成持重,進退有序,將這傢伙放在光祿勳的位置上,確實能爲本侯幹一些實務。”

戲志纔看着劉奇淡然的面龐,開口問道,“主公,如今尚書令尚缺,不知主公準備舉薦何人爲尚書令?”

戲志才這一句話算是一針見血,將劉奇給徹底問住了,自從漢武帝以後,爲了加強皇權、削弱相權,漢武帝便將朝官分爲“中朝官”和“外朝官”,發展到了東漢以後,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吸取西漢教訓,爲了進一步鞏固皇權,對功臣、外戚防範更嚴,不允許他們進入宮禁,外朝的三公九卿成爲備員,中朝尚書地位便更加重要。

自從漢章帝以後,女主、幼君相繼,依靠宦官、外戚治理朝政,這也是爲什麼東漢宦官、外戚交替治國,難以將權利攬到自己手上的原因,雖然中朝尚書已經名存實亡,可如今劉奇已經清理掉了宦官干政,劉奇想要藉機掌控朝政,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藉此,舉薦自己的人爲尚書令,如此,內朝在劉奇掌控之中,想要如何左右天子意見就很容易了。

至於三公九卿的錄尚書事,不過是協理處理政務,士孫瑞霸者大司農的位置不動彈,無非就是身上有個中朝二把手尚書僕射的官職在身,要是升任三公,錄尚書事,那就得丟了尚書僕射的官職了,別看這官職不大,可手中權力,卻着實不小,士孫瑞捨不得,也情有可原。

劉奇皺了皺眉說道,“士孫瑞佔着這尚書僕射的位置,這尚書令,本侯還真沒有個合適的人選哩。”

聽到劉奇的話,戲志才稍稍也有些愣住了,自己確實沒注意到這個事情,看來,劉奇考慮的事情,遠比自己考慮的多。

戲志才也皺起了眉頭,正在思緒紛亂之時,耳畔就傳來劉奇帶着幾分質詢的聲音,“志才,本侯欲將尚書僕射一分爲二,分坐左右僕射,不知你以爲如何?”

聽到劉奇的話,戲志才稍稍頓了頓,隨後便明白過來劉奇的想法,含笑看着劉奇,“主公想好讓誰擔任我大漢的尚書令了?”

劉奇含笑說道,“陳公德才高絕、名滿天下,想必,擔任這尚書令,沒有一點問題,我想,朝中公卿,必然不會反對。”

聽到劉奇的話,戲志才含笑道,“屬下還以爲,主公會將伯喈公推到尚書令的位置上呢!”

劉奇搖了搖頭說道,“伯喈公爲人,卻是太過剛直了些許,坐在尚書令的位子上,並不是一件好事,張元節的性子,坐在尚書令的位置上,倒是最好不過,只可惜,有些太過老邁了。”

戲志才皺了皺眉說道,“陳公名望滿天下,怕是沒心思去按照主公的意思去處理那些事務!主公既然將尚書僕射一分爲二,如今士孫瑞佔據其一,那不知道,另外一個,主公打算交到誰手中?”

劉奇微微眯着眼睛,含笑說道,“諸葛玄在江夏郡丞的位置上呆的也夠久了,我看此人能力不錯,我想,朝廷不會吝嗇將一名地方上的六百單官吏平調到朝中任職吧!”

尼瑪!郡丞和尚書僕射都是六百石沒錯,可這能比嘛?郡丞不過是一郡的二把手,協助太守處理一郡政務,可這尚書僕射,雖然官職小,可也是三獨坐的尚書令的副官,掌握着天下大勢的走向,這,能比嘛!

戲志才輕輕頷首道,“主公所言有理,我想,朝中百官,不會吝嗇到連這個六百石的位置都要和主公爭一爭。可主公想好了,一個尚書僕射的位置用掉這人情,那御史中丞、司隸校尉的位置,主公讓何人出任?”

劉奇開口說道,“御史中丞,有監察百官之權,廷尉宣播、伯喈公都是不錯的人選,到時候就看陛下的決斷了。”

戲志才稍稍愣了愣,隨後嘴角才露出一抹笑容,“看來主公不光看中這兩個位置了,就連廷尉的位置都看上了,只是不知道,主公中意何人出任廷尉?”

劉奇含笑說道,“廷尉一職,掌天下訟獄,非同小可,要我看來,如今廷尉左監法衍更進一步試一試,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戲志才點了點頭說道,“主公,別忘了,司隸校尉一職,纔是重中之重吶!”

劉奇偏過頭看了戲志才一眼,“志才,你覺得,益州刺史扈瑁如何?”

戲志纔開口問道,“主公和那傢伙搭上話了?”

劉奇輕輕點了點頭說道,“那傢伙,本事不小,就是——時運不濟!”

扈瑁作爲酷吏,昔日的名聲戲志才也略有耳聞,這傢伙就是一條瘋狗,彈劾百官,監察京師貴族,用這傢伙,確實不錯。

戲志才稍稍猶豫了片刻,這纔開口說道,“主公,可別忘了蜀中王商,這傢伙,本事也不小呢!”

第二百二十章 李傕郭汜的算計第六百九十章 羸馬西涼暗中行第八百零二章 孔明的毒計第三百八十六章 五色玉和回家的希望第一十三章 謀李豐第五百二十一章 曲徑通幽處,鐵杵磨成針!第七十章 婁圭初會閻象第一百五十三章 蠻人攻略之竇衍回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蔡邕服軟第八百三十二章 兩閣三殿五院第八百三十二章 兩閣三殿五院第三百九十一章 來自晚輩的插刀第八百九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一十章 胡娘子,我等來接你回府啦!第一百八十二章 馬允意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玄的請罪書第一百九十三章 猖狂黃祖第六百八十五章第七百四十章 驍騎出擊——名士猛將各自算計第七十五章 婁圭的異心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小槽春酒凍真珠第七百五十三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百二十章 偷樑換柱第四章 征服第六百四十四章 故佈疑陣唬孟德第三百四十三章 黃巾來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蠻人攻略之三家算計第五百九十二章 有人蛻殼陰陽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繡大戰呂布第五百一十三章 一塊鈦板引起的遐思第七百零七章 黃忠大敗馬孟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猛將從來戰伐腥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棋第四百七十八章 劉備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八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中陽山攻略第五百九十六章 寶劍出匣如雷吼第一百零三章 王凌第七百四十章 驍騎出擊——名士猛將各自算計第六百七十八章 巧舌如簧許子遠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途第六百六十八章 突如其來的封王之議第八百六十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詭譎士名橋蕤第一百一十章 王允的邀請第一十六章 黃成第十章 英雄殞命第六百五十四章 收王烈算計曹操第四十七章 婁圭第五百四十三章 胭脂血色琉璃篆第五百一十章 心病還須心藥醫第六百三十八章 佔成德魏延撿漏第七百零二章 兵馬籌謀始動行第八百九十七章第七百章 回阿陽馬超遇刺第六百零八章 蠻夷乞活起兵戈第七百九十一章 黃忠掛帥,各自算計第八百九十四章第六百三十章 修德方是綿延根第八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霧中抽絲見端倪第七百八十八章 好壞參半!孰好孰壞?第四百九十二章 荊州刺史的佈局第九十一章 裴元紹第六十六章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第五百三十一章 譎詐潘璋 ,許褚VS趙雲第四百七十一章 無知者自無畏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人攻略之徐庶歸來第四十六章 火燒安衆第四百九十六章 戲志才遇刺第七百五十九章 曹操的反擊第六百五十一章 聰明張勳無人知第七百四十九章 奸黠人人常不遜第五百五十一章 番外?蔡邕多慚兄弟意第三百六十八章 江東小霸王在此!第七章 冷箭第一百零七章 王越第五百四十八章 誑惑愚蒙呼殺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化胡第四百零六章 陪小孩過家家第三百五十章 心懷天下則算計天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孔明畫策第四百零六章 陪小孩過家家第七百四十章 驍騎出擊——名士猛將各自算計第四十四章 撤軍第三十章 劉巴用計第二百一十章 周瑜現身第四百六十章 再給你一個機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武陵終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劍第六百八十五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夢入莊生迷蝶處第四百四十章 死不瞑目的樊稠第八百七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蠻人攻略之反攻計劃第一百六十九章 蠻人攻略之劉奇被困第五百九十二章 有人蛻殼陰陽外